在古代行商这些年 [金推][古代架空]——BY:手帕望明月

作者:手帕望明月  录入:08-01

  只是这其中,可从来不包括宋阿南。
  “南管事会写字?”
  “没见过啊,他不是从来不去学堂?”
  “莫非严先生私下教的?先生住在宋家,也不是不可能。”
  “绝不可能,宋阿南讨厌严先生谁不知道?上次在作坊的食堂吃饭,他们恰巧同桌,还是面对面的位置,那一条长桌上都在聊天,他俩愣是一个眼神也没对上。”
  “对呀,有一次……”
  说话的人都故意压低了声音,宋阿南也假装没听见,
  他的字也是那种一眼看去就知练过的,但相比严卓,他的笔锋更加锐利,那一撇撇出的力度,像是战场上出鞘的刀剑。
  宋阿南写完搁下笔,拿了一小罐浆糊来。
  人群见他出来,纷纷让出位置。宋阿南找了一处略平整些的篱笆,把纸往上一贴,又回去了。
  那些人也不再小声说话,都去看那张墨迹未干的纸。
  “什么意思?看不懂。”
  “宋阿南竟然真会写字,这字看起来跟严先生的一样好啊!”
  “有没有认字的来读读?”
  “工?我就认得一个工。”
  “下面那字读安,安什么?安……青?”
  “那字读静,安静!”
  “嘘!别吵别吵,宋阿南叫咱们安静呢!”一瞬间,嗡嗡声骤然停下。
  “那上面那些是什么?”又有人说话,只不过这一次用的是气音,如耳语一般。
  “我来瞧瞧。”一个在学堂读书的小郎君说,“招工,恒州,建作坊,下午登记,安静!”
  “你好好读,这都连不成句子!”有人抱怨。
  “这就是上面写的,你不满意自己个儿读!”小郎君回怼。
  “嘘嘘!安静!宋四郎睡觉呢,宋阿南叫咱安静!”又有人用气声低吼,那两个吵架的也瞬间安静了。
  “其实这话还真有南管事的风格。这应是一张招工启事了。”馒头工坊那人道。
  “不错,地点在恒州城,内容是建作坊,下午登记应是叫有意者下午来登记。”读过书的那小郎君接口,按自己的理解又说了一遍纸上的内容。
  原本只听几个词,在场不认字的都还未反应过来,他这么一解释,大家懂了。
  宋家这是真的要去恒州城了,而且还要像在村里一样建作坊,这张招工启示便是要招建作坊的工人的!
  宋家又要招工人了!
  这消息在相河村内外飞速传了开来。不论是作坊的长工,还是挖地窖建作坊的短工,宋家对工人总是很好的,不仅包一日三餐,做工时受个伤还会帮忙请大夫、付诊金,故而宋家每每招工,总是有许多人蜂拥而至。
  这一次却有些不同。
  以前那都是在相河村,干完活转个身就能回家,除了多赚钱帛对生活也没什么影响。就算是那些外村来的,本也就是想好来相河村做工的,心理上没什么需要调整的。
  可忽然说去恒州,大家伙儿却都没有想过,一时之间都不知该作何反应。
  这里的大部分人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到恒州城去看一眼。
  恒州城啊那可是,那是节度使住的地方,许多世家大族在那儿也有府第,还有好些官员、富商、读书人,那样的地方,怎么可能是他们这种小农户小商贩该去的。
  再者说了,从这里到恒州城路途遥远,听说要走上整整一天。这么远的距离,那肯定是要住在城里的,恒州城可不比他们这种小村,要住在那儿定是要花许多钱帛,也不知道宋家这活包不包住。
  “肯定包,宋四郎这些作坊,但凡家比较远的他哪个不包住。”磨坊的草亭下几个来磨面的人谈论起此事,有人说道。
  “恒州城能跟这里比吗?你以为恒州城住几个人很容易?听说那儿一间屋子的赁金得是咱们这儿的十倍!”
  “胡说八道,也就贵个两三倍的样子,恒州城又不是帝都,哪儿那么金贵。”
  “说得像是你去过一样。”
  “我当然去过!”那人说,说得理所当然。
  磨面的那人才终于打量了他一眼,发现眼前的人是那个卖蚕丝被的庞六郎。
  “哟,是庞老弟,几日不见你到村里来了,去哪儿发财啦?”庞六郎常来相河村,与这儿的人也混得极熟。
  “我跟宋四郎去恒州城了。”庞六郎说。他已经去了恒州城两趟,比起这里的几个人,算是那里的常客了,此时说起来,也不由挺了挺胸板。
  “行啊你!竟然跟宋四郎一起去的。我问你,这次招工的事你可知道?”推磨的那人又问。
  庞六郎没看到宋阿南那张招工启事,不过倒听宋菽提过一嘴,便点头说知道。他这么一说,其他几个坐在旁边等的也都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得问他关于招工的事。
  一般来讲,宋家招工时会把这些都一一说清楚,奈何这次的消息是宋阿南发出的,要他说上这么一大堆,也真是太难为他了。
  庞六郎可就没这障碍了,只是他毕竟不是宋家人,不好把话说太满,只说了宋菽确有这个打算,吃住应该是包的,只是工钱就说不好了,还是要等宋四郎醒了亲自来说才好。
  若真是这样,到也可以试试。
  有了庞六郎的话,大伙对那招工启事的兴致又多了几分。
  毕竟去恒州城的机会可能一生也就这么一次了,若真能借此去瞧瞧看看,够之后一二十年吹的。
  可恒州城路途遥远,要是路上出了什么事该如何是好。
  有人只想到此一游,却也有人想得比较深。
  孙尤氏听到这消息,立刻去地里找他家大郎。上次他家大郎跟着去采冰,那几天的工钱可好了,还天天有肉吃,明明是去干活的,竟然还胖了一圈。
  这次宋家又招工,可得占个位置。
  “……不仅是建作坊的。宋家建了作坊后,这作坊得做营生吶,这营生不就要工人了?你现在跟着去,好好表现一番,那就是跟着宋家在恒州城立业的元老啊,又是同乡,到时候再进新建好的作坊干活,怎么也能混个管事吧。”孙大郎挥着锄头,孙尤氏在一旁说得起劲。
  “阿娘,我不想出去。”孙大郎说,他生性不爱动,也没他阿娘那么多心眼,只想安安稳稳在相河村把日子过好。有机会就多赚些钱帛,要没机会也不打紧,种好田便是。
  “你呀,怎么不开窍呢?男子汉大丈夫有机会当然得出去闯荡闯荡,天天窝在这小村子里像什么样?我跟你说,你阿娘阿耶就算了,你媳妇可是怀了小子的,你想你小子生下来也跟你似的,从小苦哈哈得熬日子?
  “那时候年景再不好,阿娘也是求爷爷告奶奶得给你免了去当兵的苦差,咱家那几年才能比别家好些。现如今这么好的机会,你怎么就不知道加把劲努努力!”
  孙尤氏说起这些来就没个完,叽里呱啦说了一堆,孙大郎没点头也没摇头。
  “你自己想想吧。”孙尤氏气这儿子呆,转身走了。
  孙大郎继续挥着锄头,汗滴下,瞬间淹没在土地里。
  与此同时,宋家啤酒作坊后头的竹棚里,几个小贩乘着凉喝啤酒,也说起此事。
  “若是跟着宋家过去,在恒州城落个客户住上三年,那也是能拿到主户的!”
  “城里的户口没有田,你打算靠什么过?说句不好听的,宋家的作坊现如今红火,过几年呢?别忘了现在外头还打仗呢,要不是咱们义成兵强马壮无人来犯,你以为能那么好过啊!”
  “正是现在红火才要去啊,如果打起仗来,有田也未必能种,不如现在跟着宋家去多挣几个钱帛。”
  “我反正不去,跟这儿卖卖豆油喝喝啤酒,日子好过着呢。”一个小贩杯中的啤酒喝完了,他去还了杯子,挑着担离开。
  宋菽起来后,本想写个告示招工,却发现宋阿南已经贴上了。
  那简简单单几个词语,还真是宋阿南的风格。别说,字也挺好看。
  既然告示已经贴上,宋菽也懒得再换,只在上面又添了一句:包吃包住,日三十文。
  这价钱跟采冰那次差不多,但采冰风险大,当时天又极冷,所以宋菽是刻意提了价的。而这一次就是普通的建作坊,比之前几次宋家招工建作坊时,工钱要涨了不少,更别说还包住了。
  有人本不想去,可看到这价钱,却也忍不住心动。
  这工钱确实高,一来恒州城那块的工价本就比大涂县高出不少,二来宋菽这一次就是存了带一些知根知底的人过去的心思,工价稍微高一些,来报名的人就多,那他也就好多挑一挑了。
  下午陆续有人来登记,有时是宋菽接待,有时是阿南或者六娘。六娘被三娘看着,乖乖去学堂读了一些日子,如今也会写一些了。有时遇上不会写的,便去找五娘,五娘怕生,但好静,学堂的那些课她学得比六娘要好上不少。
  到得晚上时,宋菽手里有了一份长长的名单,少说也有四五十人。其中大多数人都在宋家做过工,还有一些宋菽平日也多有打交道的,就算他不认识,阿南三娘他们也晓得。
  只不过,这次他们说的都不算。
  “逸之,大哥,你们看看哪些人比较合适?”宋菽把名单给到坐在他对面的两人。
  相河村这儿的几个作坊宋菽还有些调整的打算,所以得在村里再留些日子,这建作坊时监工的事,便交予了他们。严卓依然负责画图纸,宋河负责剩下的,他们一文一武,搭档起来正好。
  “……这个孙大郎还不错,性子踏实,我倒是没想到他会想去。”宋菽指着其中一个名字道。孙大郎来登记时是他接待的,孙阿娘会盘算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他本以为孙大郎是被他阿娘催来的,可孙大郎却说是自己的主意,想到外面闯荡闯荡。
  “还有这个……”三娘也说了她注意过的一个妇人,“……力气不比男人差,而且会做饭,咱们既然包吃住,总要带个能做的去。”
  “这两个。”宋阿南指了两个名字,啥也没说。
  宋河和严卓也与这些人多少有点接触,两人参考了宋菽几人的意见,又圈了几个自己觉得好的,便定下了十人的名单。
  作者有话要说:
  要去新地图啦!谢谢支持,么么哒~


第58章 第五十八桶金
  确定名单后又等了几天, 严卓与宋菽商议多次,改了好几稿, 将新作坊的设计图基本定了下来。正式施工后可能还需再改, 所以严卓也得跟着去, 宋菽去不了,到时只能叫宋河与他商量了。幸好此次新建的作坊都是相河村中已有的, 宋河也算有经验,该有些什么功能都是心知肚明的。
  恒州路远, 为了能在入夜之前抵达,天不亮,宋河就带着队伍走了。宋菽和阿南送他们到村口,目送那一行人渐行渐远。
  等作坊建起来, 相河村的这些东西便也能顺利带到恒州城, 那里人口众多,四通八达,不知又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宋菽心里还有更大的蓝图, 但在施展之前,还需一步步走好脚下的路。
  回屋睡了个回笼觉,宋菽叫上三娘一起,去相河村里的几家作坊都瞧瞧。
  馒头坊一如往常, 宋菽有意识将一些拌馅揉面的手法交给村民们,现在大伙儿多能在自家做, 只是每天做也不现实,所以馒头坊的生意一直很好。现在坊里也兼卖油条、葱油饼等物, 比起一开始的馒头批发市场,现在的馒头坊更像是一间早餐店。
  能花钱出来吃早餐,从某种程度讲,相河村这块的富裕程度,已经远超普通村庄了。
  馒头坊本来是和豆油坊共用一个院子的,现在豆油坊搬去了新地方,院中空出了两间屋子。宋菽开火锅店后常常不在村里,三娘和宋河也两头跑,剩下宋阿南管着那么多个作坊,馒头坊的事便渐渐交给了崔五娘。
  崔五娘虽还没有管事的名头,但事情做得有模有样,她在其中一间屋子里放上了桌椅板凳,供来吃早餐的客人们使用。她还与宋菽建议,坊中的伙食那么好,不如中午晚上也拿来馒头坊这里对外卖,反正都是现成的,还能给坊中添些进项。
  宋菽觉得不错,便交由她放手去做了。
  另一间空出的屋子则做了仓库,馒头坊的面粉和其他食材到对方在此处,宋菽进去看了一眼,分门别类码放得非常整齐。
  蚕丝被坊离馒头坊最近,宋菽到那里时,刚巧一床蚕丝被出货,有一小贩兴高采烈地等在院子里,刘阿婆把包好的被子给他时,还收回一根竹签。
  “这是何物?”宋菽问,他久不来蚕丝被坊了。
  刘阿婆忙跟他解释。原来是蚕丝被坊总是供不应求,那些个小贩人人喊着自己要货,这蚕丝被又不是馒头那样排个把时辰的队必能买到,少不得要等上一两天,所以她便自己做主做了些竹签子,上面刻了花样,竹签从中截断,把其中一半分给那些等货的小贩,等到被子出货,他们便拿着竹签子来堪合,按顺序领取。
  “刘阿婆果然巧思。”宋菽赞道。
  豆油坊搬去了地窖上头新建的那片作坊里,地方变大许多,原本只有一架楔式木榨变成了五架,工人也多了许多。旁边的啤酒坊也运作良好,三娘跟他说近日来买啤酒的人愈发多了,宋菽转了一圈,让木匠坊再赶制两个酿酒的大桶。
  纸坊是这块最大的作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处理原料的,从山上砍下的毛竹直接运到这里,断青、削青、烤白、落塘、断料、浸坯后入鑊蒸煮五个日夜,出鑊后浸入清水塘,浸泡五至十五天后捞出,翻摊冲洗干净,捆扎送去另一边制作成纸。
推书 20234-08-01 :一剑霜寒[古代架空》:简介:(入库时间2019-07-31)晋江VIP2019.07.29完结总书评数:87774 当前被收藏数:105300 全国百姓都在传,萧王季燕然武功高强,风流倜傥。如此天潢贵胄,将来要娶的那个人,定然也是琴棋书画、煮饭烹茶样样精通。寻常人家羡慕不来,羡慕不来。萧王府内。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