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舟好奇:“你做题的思路是?”
王德:“一个个配出来的。”
卫舟:“.......”怪不得其他人都不做了呢,应该是没耐心了吧。
“其实九宫格题型是有秘诀的,中间配五,还有四组相加为十的对组....所以一共有四种填法。”讲解完毕卫舟照例道:“好了,作业本拿出来我再给你出几道题。”
王德:“.......”沉默的拿出了本子。
然后卫舟拿出了奖品,一个大模板做的九宫格。
“我发现相比几何,你对数字的敏感度要薄弱一些。”王德很擅长几何体,对于图形的分解和添加都很敏感,但是相对来说,对数字算法尤其是那些简便算法,表现的没那么吐出了。
卫舟拿着九宫格对他道:“这里边已经填了几个数字,你要把每个空格都填写完,保证每一横一竖一斜还有每一个小九宫格里都是1倒9,不能出现重复和缺漏。”
这种九宫格他做了很多,每一个板子里,填写的数字都不同,就是为了到时候奖励给学生们,然后还可以叫他们交换着玩。
这样一来,奖品的问题就能混一段时间了,卫舟喜滋滋的给自己的想法点了赞。
自觉解决了学生的教育问题,卫舟跑去找书学博士:“吴大人,咱们县学的学子太少了,还没满额呢。”
虽然书学博士作为县学管理人,但两人官阶品级是一样的。
因而书学博士对上卫舟,虽然不够亲近,但态度很和气:“本县学风如此,着实没有其他人再能考进来了。”至于现在的学生也不是考进来的就不必提了。
“我知道。”卫舟道:“所以我的意思是,是不是再办一个学校,给县里孩子一个启蒙的机会。”
作者有话要说:
其他学生:王德,昨天先生是不是另给你留东西了
王德:沉默点头
其他学生:留了什么
王德:题
☆、48
“卫大人,本县人口不多,这县衙方圆之地,其他的都不过是一些平民百姓,连字都认不得,大人想教导他们,怎么教?”吴博士道:“本县能拉进县学大人我都拉进来了,其他人便再教导也进不来县学的,县学还是需要一定考核的。”
言下之意是以为卫舟要为了业绩,要滥竽充数的随便塞学生进来了。
卫舟憋一口气,塞平民百姓和塞世家子弟不都是走后门么,但他不能这么怼:“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想着在县学之外办一所蒙学,蒙学毕业之后可以参加统一考试,择优录取进入县学。”就像附属学校一样。
“本县没有人才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教育普及程度不够,除了县衙官员的子弟,竟没有其他读书人进县学来,连参军、校尉(武官之家)家里的孩子都没来一个,并不是他们不够努力,是他们想学习都没有门路。”
这一点吴博士何尝不知:“本地百姓生活艰难,只怕不愿意送孩子来上学。”
虽然本朝依然是重文轻武,但在这边境之地,武官的晋级比文官来的容易,本地虽然贫困但民风彪悍,那些年轻孩子们都宁肯去当兵也不愿意读书。没有好的榜样在,看不到读书的好处,大家都不愿意拿钱投资教育。
“这学习是免费的。”卫舟道:“蒙学的地址我已经找好,而且县衙会在附近搭一个棚子,到时候想学习的不计年龄,自愿即可,若是学习好的便可以进蒙学,进了蒙学的学生可以适当减免学费,给予一些奖学金。”
吴博士明白了,这背后分明有县令大人的支持,他便只道:“不知卫大人需要我做些什么。”既然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又有县令支持,他还能不同意吗。既然如此,还跟他说这事,想来不知要他一个同意。
卫舟便道:“先生我已经找好了,只请吴大人帮忙宣传宣传。”吴博士在本地教书几十年了,必定认识很多人,里面一定有好学但是没条件的学生,可以安排进学校里。
至于教学方面,他就不敢再麻烦这位老先生了,这些日子里他慢慢打听了,吴博士家里人口颇多,子子孙孙的好几口人家,竟然全依仗着他生活,平常家里几个儿子儿郎媳妇的官司就打不完。
这些日子里,卫舟对教学的各种改变创新,吴博士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一副我不管你你也不管我的样子,好在他虽然不是那种为了学生奉献一切的好老师,但在这些学生被卫舟管束的老实了之后,他也按部就班的教着,没有很敷衍。
卫舟不会在县学里插手吴博士的教育,但是对本县教育还是要负些责任的。须知,这时候的官学不止是学校,基本也担了教育部门的责任了,他们这些博士的考评和学生数量质量都挂钩的,学校的考生多了,科举出来的人才多了他们也会有奖励的。
所以卫舟才和郑蕴商议扫盲计划和开办蒙学的事,至于先生么,是由他们从万家村里带来的少年们轮流着来,然后卫舟再问郑蕴要了些他的字帖。
本地最高执行官,县令的字帖,应当还是能吸引些人来吧。
延思自上一任县令调任,新来的县令上任后,日子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
大家在略有些警惕和担忧中度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新来的县令似乎萧规曹随,并没有更改往日规矩的想法,既没有一上来就杀鸡儆猴的显摆权利与威风,也没有一下子就增加赋税强手钱粮的获取利益和政绩。
县里依然如故的平静,还是那么的冷清无聊,那么贫穷落后。
就在大家以为这样见不到头的日子就这么会一直过下去的时候,一个消息慢慢传播四散,逐渐从县城传播到乡里。
县学要开扫盲班啦!这扫盲班是免费教导大家认字算数的地方,并且男女老少都可以去;县学还新办了蒙学班,只要通过考核的都能免费进蒙学上课,不用交学费,还能免费吃一顿午饭,甚至每月考试前三名的还有奖励。
这扫盲班和蒙学班都是县学里新来的博士先生开办的,这位博士正是新来的县令的结发契弟呢。
虽然大家都保持着怀疑观望的态度,一度认为这消息不够真实,他们都做文盲多少年了,祖祖辈辈的谁不知道读书人大有出息,但以往谁会愿意教导他们呢?
但秉持着看热闹的原则,在扫盲班开启的那日,大家都一窝蜂的跑去看热闹了。
县学离县衙不远在同一条街上,县学对面不远处,有一块空地,不能作为田地,也暂时没建建筑,卫舟看中了便叫家里人去收拾一番,他觉得日后这里可以建个广场。
幸好这些时间里,应该给他们发放的工资虽然还拖着,但是仆役先送过来了,因而手上还有些人手。
也幸好有这些人手,他和郑蕴都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需要服侍的人,实则他们两个双职工,家里有凌婶子帮忙洗衣服做饭就够了,但工作方面卫舟就很需要人帮忙了。
郑蕴那边有师爷和衙役,够他使唤的,卫舟这边手上没人呢,陈三帮他在学校里管事,熊大要在家里看家,他们两个平日里还要帮忙做些小木工,另外几个万家村的年轻人里,又要帮郑蕴做些抄写、计算之类的文书工作,又要帮卫舟做些教学工作。
卫舟手里实在缺人呢,这些仆役一送过来,便被他叫着把家里的小型造纸和香皂作坊给办起来了,不能开源就要节流啊。
他打算扫盲班和蒙学里需要用的纸张都家里出了,至于奖品,统一都发肥皂,优秀的发香皂,逢节假日发本子和笔。这都是他们以前上小学的惯例了,每逢六一这个应该给孩子们放松的假日,老师们都会给他们发一个日记本,叫他们在玩乐的闲暇至于还要抽空把日子写了。
闲话不提,卫舟带人把空地收拾妥当之后,摆上一个带支架大木板充做黑板,在一旁又有个建议木架,上头摆了些许碎步料、针线、肥皂粒、纸张、七巧板、卡片、九宫格模板、字帖等等。
待到时辰,看热闹的人陆陆续续的来了,卫舟便叫仆从按照他提前教好的去请乡亲们排好队,家里近的最好还拿些板凳过来,不愿意拿凳子的可以选择就地坐或者站在后边。
卫舟看着人群,呢喃道:“还是不够多啊。”
过来一起帮忙的还有三个万家村读书人,安和、高义、成礼,高义开口道:“大多都是县里附近的人家,邻近乡里的人们基本没来。”
卫舟的宣传自然不可能只靠吴博士一人,事实上他跟县学里那些学生们也说了还请郑蕴跟他那些官府同事都说了,郑蕴很支持他的工作,不止跟县衙属官们说了,还叫属官们把消息传给更低以及的佐吏、差役以及底下的耆老里正,甚至连军曹那边的武官那都没落下。
这既是为了他阿弟的政绩,再者郑蕴自己寒门出身,也很愿意为这些寒门家庭出一份力。
卫舟还叫凌婶子出门买菜的时候特别去同别人说八卦,又仆役们跑腿到处去贴通知,叫安和、高义等人读给那些看热闹的人听。
总体来说,为了宣传,他能想到的,能用到的,能做到的,都做了。
虽然其他人觉得来的人还挺多,卫舟却觉得这结果不理想,不过:“罢了,慢慢来吧,等今天有人获得礼物,明天肯定更多人来的。”贪小便宜是人的天性么,至于乡下的扫盲推广,只能一步一步慢慢来。
到时候可以让县城里这些学出来的人下乡再去宣传去教育,只是这样一来还得安排其他的人手。
卫舟道:“按我说的,先做动员,让他们能安静下来听我们说话,然后给他们讲讲听课的规矩、好处,调动调动大家的主动性。”
“是。”几人便四下忙活开了。
一个年轻人站上搭出来的台子上喊话:“各位乡亲父老,烦劳大家安静下来听我说说话。”
“大家应该都知道今天这里是开办扫盲班的吧,但想必大伙今天都不知道是来做什么的,这扫盲究竟怎么扫。”待底下人一点点应和之后,年轻人接着道:“大家看旁边架子上的货物没有,今天县学里的博士和请来的先生本,总共会教大家认几个字,数几个数,到时候大家把字认全了,数都数对了,这些东西便送给你们,这礼物不拘男女老少,婶婶们想要的碎步、针线都有,还有孩童们的玩意,家里洗衣服用的好东西........只要你们能记住,这都是你们的。”
说着年轻人还把一个黝黑的汉子请上台来用肥皂粒洗手,那汉子洗好的手比原先白了两个色号,顿时一下子就把人群的热情给调动起来了。
不远处,几个人影站着看向这边,见此,一个中年人开口道:“卫老爷这般行事,倒是恰好为老爷排忧解难了。”
☆、49
郑蕴自上任后,一直没有大动作,就是因为根基浅对本地不熟悉,他虽然通过账目、粮库、案卷的分析,对本地势力有了些许了解,但深入工作不好开展,不过是因为民众基础不强。
如今卫舟借着教书扫盲的机会一下子打开了民众基础,县丞、县尉那边因为孩子上学的问题提前被做了家访,一下子竟没回转过来,也没能阻拦。
“如此,即便几个大户依然听从王、章两位大人的,却也不会敢再对大人阳奉阴违了。”王、章两位便是指王县丞、章县尉两个,中年男子邹师爷道:“待这些人回去后必定会对大人感恩戴德,这么一来大人的政令也好施展。”
说罢,邹师爷感慨道:“卫老爷与老爷实在相和,有助老爷官运亨通之力。”
郑蕴只道:“阿弟从来不会想这些,他一贯是以心换心的。”比如在万家村的时候,他便不求回报的给大家那么多生计手段,也为此万家村如今愈发团结,那些人也很愿意听从他们的话。
“是极是极,卫老爷一向赤子之心。”邹师爷附和两句,转而道:“只是大人还得预先做个准备,防止有心人说道大人以利诱民,所以大人合该先将这惠民之事上报州郡治所才好。”
两人说着说着便没看着热闹,回去写文书去了。
卫舟按照后世乡镇级超市做广告一般,也不跟这些街坊说什么之乎者也的大道理大文章,开头上去说两个现代改编成古代的段子,带众人和乐融融笑作一团的时候,才捡着段子里挑出十个大字出来。
这字怎么个教法,卫舟也是下了苦心的,完全按照后世小孩启蒙时,一笔一个步骤,最后汇成一个字。
教了字音,写了字形,又说说字意,还得举例说就是出自方才段子里哪个部分。
而后卫舟才怂恿着底下的人:“大家都学会了吗,记住了吗?有哪一位敢第一个上来试一试的!”
底下的人吵吵囔囔的,半天没上来人,后来一个粗狂大汉上来了,众人见他一副不识字的大老粗模样,便忍不住嘘声一片。
这男子果然不识字也不会写字,拿着毛笔弯弯扭扭的半天没写出来,底下人都起哄了,饶是这壮汉肤色黝黑也显出脸红来。
卫舟好脾气道:“你用这硬笔写也成。”早前便准备了些用硬纸裹着的木炭笔。
那人拿着木炭笔果然可以写出字了,虽然是不大工整,但确确实实把字写齐全了,没缺胳膊少腿。
卫舟便鼓励他一番,送了一小块肥皂给他,还对众人说:“这是打头阵的,下一个上来的得十个字都能认能写才行。”
众人一边唏嘘,一边见竟然真能拿着奖品,不免磨拳擦脚认真背起木板上的大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