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黑尚书的落跑小将军》作者:我心已闲
文案:
能够抱得京城四大公子之一的美人方宜民方大人归,李玉泽李大将军的心路历程大概是这样的:
——谢邀,但其实追到他,我也没有什么成功经验可以分享……
开始,我是无情干饭人,陛下的打仗机器,上朝?我不会!
而且,子澜是我最好的朋友,生死之交,男同?我不搞!
然后,子澜天天上朝帮我出气,下朝给我做饭。我发现他长得好看,皮肤白,脾气又好……
于是,我鬼迷心窍做了一件错事……无法接受做出这样事情的我,跑回了我的驻地……
几个月后真香的李玉泽:老婆!饿饿!饭饭!
【迟钝武官攻vs白切黑文官受】
p.s.此攻最爱干饭,神经极粗。大部分时候极其迟钝,小部分时候(后期)极其开窍。受从头到尾暗戳戳,攻玩不过他的( ̄▽ ̄)
内容标签:宫廷侯爵,情有独钟,天作之合,青梅竹马,古代,主攻
搜索关键字:主角:李玉泽,方宜民
一句话简介:他逃!他追!他们都插翅难飞!
立意:自强不息,胜利属于勇敢追求的人。
第1章
三月三十一日,玄铁骑于朔北大败羌人,班师回朝。
三月之末,四月之始,正是一年中春天最好的时候。返回京城的路上,偶尔会下点细细丝丝的小雨,然而,没有哪一场是冷的,只有一种浸润了的凉意以及酥麻感。
北方捷报频传,南方的水患也正在得到妥善处置。皇帝龙心大悦,也并不着急催玄铁骑回京城复命。在疲累的战事之后,大家终于有了点休息的时间。因此也不着急赶路,一路上走走看看,偶尔遇到了什么有趣事儿,还会在当地停留几天。
玄铁骑虽说此次应召回京,其实行动的人数并不多。北方的敌人贼心不死,贸然抽调大部分兵力往京城,若是被他们知道了,只怕更是要抓住这个机会趁虚而入。因此,此次回京其实只有统领李玉泽及其几个主要的将领部下,率精兵千余人而已。
一名穿着军甲的士兵来到正在行进的马车旁边:“大人,有您的信。”
李玉泽伸手接过,士兵毕恭毕敬地鞠了个躬,一路小跑着离开了。
杨述悄悄瞥了一眼,还好,只是最普通的米黄色信封。要又是几百里加急的暗红色,再来几回他也受不了了。
“不是陛下的?”
“不是。”杨述立刻舒了口气。
李玉泽也没急着拆开,一伸手,又把信封揣进怀里了。信封上的字体很秀美,小小一个,杨述离得有点远,马匹晃动,什么都看不清楚。不过听到李玉泽说不是陛下寄来的,杨述就感觉自己脖子上这颗脑袋又稳固了不少。
“咱们这一路上,这样的书信你都收到多少回了?”杨述牵着缰绳,看了一眼李玉泽的表情。从收到回京旨意的那一天,他们从朔北开始启程,李玉泽一路上就不停收到从京城寄来的书信。开始杨述还以为是李将军寄来的,催李玉泽回家。直到信件一封接着一封,他才察觉出点不对劲。可是他观察李玉泽,对方却并没有任何不满的神色,心里不由得有点好奇。
“李将军就这么不放心?咱们也不是十岁出头的孩童了,至于这么担心吗?”
李玉泽笑着摇了摇头:“不是父亲寄来的。”
“那是谁?”杨述嘴快地问了一句,“该不会是你心上人?喜欢的姑娘?”
这话只是随口一说,没曾想李玉泽竟然还真的没有反驳。只是收拢手臂,整好以暇地看着他。
杨述看他这样,心里咯噔一下,不由得悲从中来。两人一起在朔北打仗,李玉泽连互通书信的心上人都找着了,自己这孤家寡人,连着落都没有。
“应该不至于啊……咱们这些年一直在北地打仗,也没听说你有过什么情况啊……难不成是前几年回家的时候说的姑娘?”杨述人没大毛病,就是嘴碎,思想有时候又天马行空,经常话不过脑子就说了出来。“那这位姑娘也还真够痴情的哈,你这么多年在外边儿不着家,人家竟也没个抱怨。”
“是子澜。”见他越说越离谱,李玉泽打断道,同时坏心眼地眨了眨眼睛,“你刚刚说的,我都一字不落地记下了。等咱们回了京,我和子澜喝酒的时候,我一定完完整整地复述给他听。”
“方大人?”杨述没想到自己这猜测完全没挨着边,信件的主人公竟是这么一位人物。他停顿片刻,又疑惑道:“方大人不是还在窈州治水吗?”
在最远的北部,他们的消息不算灵通。但方宜民在窈州治水有功,擢升工部侍郎的事情,就连玄铁骑里都有很多人在谈论。虽说方家的助力必不可少,方老丞相在朝堂里也必定对孙子多有提携,但这样年轻的年纪,才二十岁出头,就已经官居三品,在整朝都算得上是绝无仅有。
而值得一提的是,玄铁骑的统领李玉泽和这位方大人,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两人成年之后,一个进了工部,一个进了兵部,才年纪轻轻就做出了不小的成绩,惹得朝野上不少人眼红心热。
“事情进行得很顺利,子澜提前回京了。”李玉泽眼睛盯着远处青山的虚影,里面带着点点笑意。他的瞳仁天生就比别人的要黑,黑色擅长掩盖一切,能够很好地帮助他遮盖一切情绪。
而此时,那双黑得纯粹的眼珠却不能发挥它一贯的功能——李玉泽的心情显而易见地好,即使努力想要压下唇角的笑意,快意也从眼睛里流露出来。
他把长长的缰绳握在手心里,胯/下的马依旧在温温吞吞地走,一如他的心情一样平和。
终于平定了北方的祸乱,即将回到自己出生长大的故土,与亲人团聚……阔别几年的友人也在治水方面做出了不小的功绩,年少时候一起许下的诺言,如今都在一一实现着,李玉泽心里怎么能不激动?
“不过话说,我还没想好怎么向陛下交差呢……”杨述瞥见李玉泽身旁的一方空缺,偷偷瞟了瞟身后军队中那一方显眼的马车,又开始愁眉苦脸。
按理来说,军队中本不该存在马车这种东西。都是行军打仗的人,说绝对点,脑袋甚至都是拴在裤腰带上过活的。普通的士兵自然是靠脚行军,地位高一些的,则可以骑马前行,很少会有将领坐在马车里前进。一是朔北地形崎岖,马车根本不好走。二是身为一军之首,本来就该做一方表率。骑马还可以说是省点力气,若是平常还要坐马车出行,简直就是不像话了。
不过此时,坐在那马车里的人,身份可以说特殊,也可以说并不特殊。
论不特殊而言,其实车里这人和杨述一样,只是李玉泽的副将。若是真要按地位来,这坐马车怎么也轮不到他。江极这人本来是大理寺卿,正儿八经的文官。此次被派来朔北,可以说是个极其荒唐的旨意,却是皇帝亲自下令的。这件事别说杨述了,就连李玉泽也弄不清楚皇帝陛下究竟在想些什么。可是看江极出征之后,三番五次发到朔北的急报密信,李玉泽又觉得当时让江极北征的旨意,恐怕是江极本人的意愿要远远大过皇帝陛下本人的。
不然就怎么都无法解释那十几二十封询问江极情况的密信,还有无数次要“好好照顾他”的密旨。这也就是李玉泽觉得江极特殊的地方了——一个小小的大理寺卿,竟能让当今陛下三令五申,命令李玉泽一定要保护好他。有时候李玉泽都不知道,陛下这是给自己派了个副将,还是他们玄铁骑请了个祖宗。
皇帝的旨意不算太过分,而江极,虽说接到陛下旨意的时候,还以为真的会给玄铁骑送个祖宗来,没想到江极本人倒是丝毫不娇气,身体也很棒,甚至在带兵打仗上面,还隐隐有点天赋。李玉泽本来不放心把兵交给他,在这两年大大小小的战役里也对他心服口服,早就放下了对江极的偏见。
中间的这些弯弯绕绕,李玉泽思索过一回,想不出个所以然,也就不再花心思想了。他从小就这样,性格简单,想不通弄不懂的东西太多,无须过于纠结。正是这样不愿意去掺和那些过于复杂的东西的性格,使得李玉泽成年之后就选择了兵部。带兵打仗,一方面也算是子承父业,不埋没他爹的这个大将军名号。另一方面,战场虽然残酷,但也直接。与其让李玉泽天天上朝,和那些老家伙打无形的嘴仗,还不如在北地这片疆土随便捅个羌人来得自在畅快。
“交什么差?”李玉泽一时走神,没注意杨述说了什么。杨述头往后转了转,冲江极坐的马车努了努嘴。
李玉泽一时失笑:“江极只是受了轻伤,本来就可以下地走动的。只是他想好得快些,这几日才在马车上呆着的。”
见杨述还是忧心忡忡,李玉泽笑着补充道:“等咱们进了京,江极估计都好全了,应该还能和咱们一起骑马,你还担心什么?再说了,战场刀剑无眼,陛下也是知道的,无须担心他怪罪。”
后一句李玉泽或许之前还没这个胆量说,但是见识过江极说的话在陛下面前的分量,之前又得了江极的担保,说自己受伤陛下并不会怪罪到玄铁骑身上,李玉泽也就没什么担忧了。再说了,战场么,本来就少不了许多磕磕碰碰的。比起陛下要他保护江极的命令,李玉泽还是更欣赏江极这种态度。在随时都有可能丧命的战场,流血流汗,一切除了杀戮以外的事情,都不是那么重要了。
杨述看李玉泽这个态度,也不好再跟他说什么,只在心里暗暗叫苦。李玉泽想得简单,江极的身份应该重要,但是战争情况特殊,他已经尽力保护了江极,江极本人也没什么意见,就估计陛下不会有不满。然而事情岂会像李玉泽想得那么简单?
杨述本来的想法和李玉泽是一致的。然而,在他偶然打开了陛下给江极的一封密信之后,他的想法已经完全改变了。
陛下对江极,竟然怀着那种心思……这可能就也解释了,为什么江极放着好好的大理寺卿不做,偏要到鸟不生蛋的北地来。
在杨述看来,陛下那种养金丝雀的方式,看似爱护,实则只会把雄鹰养废。而江极也不是那种会心甘情愿任由陛下保护的人——江极在大理寺任职时,杨述和他并不熟悉,对他那段日子并不了解。然而在朔北的这两年,江极所展现出来的作战素质,运筹帷幄,无不体现了这是一个极其有抱负和能力的人。
眼下这两人的关系,杨述可没心思也没胆子去考虑。离京城越近,他就越是诚惶诚恐。江极受伤的消息由他自己一力瞒下,说是谁也不许说。所以陛下到现在还不知道江极受伤的事情,书信也和往日一样,一周至多两次。这信不来嘛,杨述也惶恐。信一来,他又提心吊胆,总之一下感觉人头不保,又觉得自己这脑袋应该能好好呆着。
“述之,要我说啊,你有千好万好,却有一点不该。”李玉泽慢悠悠开口,看杨述表情越来越着急,才继续道,“你就不该成天操心些有的没的。”
李玉泽看了一眼他束起得发冠:“要知道,少年人思虑多了,可是容易白头的啊。”
他一蹬马鞍,胯/下的马得到指令,立刻往前去了。杨述被他落在后头,被数落一通,有点愣头愣脑。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统领这是拐着弯说他早生华发呢。
杨述不服气,也抽动了几下缰绳:“统领,等等我!我才不会长白头发呢!要我说,你和方大人操心多,才容易……”
李玉泽听闻,哈哈大笑。在三月的春光里,一行人就这样,浩浩荡荡往京城前进。
作者有话要说:
一月的最后几天,开个新坑……果然,冲动是魔鬼啊。
第2章
兵马不紧不慢地走,从朔北下到沧州北部。沿途的一路,都还是李玉泽他们熟悉的景致。
虽然已经是三月四月的更替之季,朔北的一切却仍旧弥漫着一股萧条感。早晨起来的时候,山野间弥漫的雾气总是挥散不去,吹在人身上,带点刺骨的冷。若是久居深闺的妇人,或是身体瘦弱的孩童吹了风,回去少不得要病一场,发一场烧。也亏得玄铁骑在朔北作战多年,基本上对这种天气都有不差的抵抗力。
只是这种带点灰色色调的远山看久了,难免也会产生点索然无味之感。相比于濯京春天的百花满城,夏天的烈日垂柳,冬天的枫叶果香,冬天的红梅烟火,朔北终年不化的积雪和沉闷得一言不发的远山,自然是相形见绌。
在朔北的时候,他们与羌人相安无事的那一段时间里,李玉泽就喜欢眺望远处灰蒙蒙的山影。无趣也带点意味,平和之中自有道理。虽然朔北的一切都比不得濯京,更别提和家人以及挚友的分离,但在北地的旷野,李玉泽总是能感到一种自在感。
那感觉就像是雄鹰离了巢,张了翼,来到辽阔的天。就算哪怕自己的翅膀都还扇不起一丝风,能够来到这样的一片天地,对李玉泽来说,也比在濯京要更加如鱼得水。
只是在自在的同时,也时常会感到一种挥之不去的孤寂感。山本该是阻隔的,李玉泽和家人,和挚友,隔着重峦叠嶂的山脉,远的不得了。可是就这么在远处眺望着,那山脉似乎又只是薄薄的一层。好像只要他李玉泽随时愿意,就随时都能回去。
年轻的统领大人紧了紧身上的披风,下摆仍旧随着风猎猎作响。他的铠甲和普通士兵的外表看起来类似,细看却大有不同,在阳光下面闪着点细细的蓝银色。
文案:
能够抱得京城四大公子之一的美人方宜民方大人归,李玉泽李大将军的心路历程大概是这样的:
——谢邀,但其实追到他,我也没有什么成功经验可以分享……
开始,我是无情干饭人,陛下的打仗机器,上朝?我不会!
而且,子澜是我最好的朋友,生死之交,男同?我不搞!
然后,子澜天天上朝帮我出气,下朝给我做饭。我发现他长得好看,皮肤白,脾气又好……
于是,我鬼迷心窍做了一件错事……无法接受做出这样事情的我,跑回了我的驻地……
几个月后真香的李玉泽:老婆!饿饿!饭饭!
【迟钝武官攻vs白切黑文官受】
p.s.此攻最爱干饭,神经极粗。大部分时候极其迟钝,小部分时候(后期)极其开窍。受从头到尾暗戳戳,攻玩不过他的( ̄▽ ̄)
内容标签:宫廷侯爵,情有独钟,天作之合,青梅竹马,古代,主攻
搜索关键字:主角:李玉泽,方宜民
一句话简介:他逃!他追!他们都插翅难飞!
立意:自强不息,胜利属于勇敢追求的人。
第1章
三月三十一日,玄铁骑于朔北大败羌人,班师回朝。
三月之末,四月之始,正是一年中春天最好的时候。返回京城的路上,偶尔会下点细细丝丝的小雨,然而,没有哪一场是冷的,只有一种浸润了的凉意以及酥麻感。
北方捷报频传,南方的水患也正在得到妥善处置。皇帝龙心大悦,也并不着急催玄铁骑回京城复命。在疲累的战事之后,大家终于有了点休息的时间。因此也不着急赶路,一路上走走看看,偶尔遇到了什么有趣事儿,还会在当地停留几天。
玄铁骑虽说此次应召回京,其实行动的人数并不多。北方的敌人贼心不死,贸然抽调大部分兵力往京城,若是被他们知道了,只怕更是要抓住这个机会趁虚而入。因此,此次回京其实只有统领李玉泽及其几个主要的将领部下,率精兵千余人而已。
一名穿着军甲的士兵来到正在行进的马车旁边:“大人,有您的信。”
李玉泽伸手接过,士兵毕恭毕敬地鞠了个躬,一路小跑着离开了。
杨述悄悄瞥了一眼,还好,只是最普通的米黄色信封。要又是几百里加急的暗红色,再来几回他也受不了了。
“不是陛下的?”
“不是。”杨述立刻舒了口气。
李玉泽也没急着拆开,一伸手,又把信封揣进怀里了。信封上的字体很秀美,小小一个,杨述离得有点远,马匹晃动,什么都看不清楚。不过听到李玉泽说不是陛下寄来的,杨述就感觉自己脖子上这颗脑袋又稳固了不少。
“咱们这一路上,这样的书信你都收到多少回了?”杨述牵着缰绳,看了一眼李玉泽的表情。从收到回京旨意的那一天,他们从朔北开始启程,李玉泽一路上就不停收到从京城寄来的书信。开始杨述还以为是李将军寄来的,催李玉泽回家。直到信件一封接着一封,他才察觉出点不对劲。可是他观察李玉泽,对方却并没有任何不满的神色,心里不由得有点好奇。
“李将军就这么不放心?咱们也不是十岁出头的孩童了,至于这么担心吗?”
李玉泽笑着摇了摇头:“不是父亲寄来的。”
“那是谁?”杨述嘴快地问了一句,“该不会是你心上人?喜欢的姑娘?”
这话只是随口一说,没曾想李玉泽竟然还真的没有反驳。只是收拢手臂,整好以暇地看着他。
杨述看他这样,心里咯噔一下,不由得悲从中来。两人一起在朔北打仗,李玉泽连互通书信的心上人都找着了,自己这孤家寡人,连着落都没有。
“应该不至于啊……咱们这些年一直在北地打仗,也没听说你有过什么情况啊……难不成是前几年回家的时候说的姑娘?”杨述人没大毛病,就是嘴碎,思想有时候又天马行空,经常话不过脑子就说了出来。“那这位姑娘也还真够痴情的哈,你这么多年在外边儿不着家,人家竟也没个抱怨。”
“是子澜。”见他越说越离谱,李玉泽打断道,同时坏心眼地眨了眨眼睛,“你刚刚说的,我都一字不落地记下了。等咱们回了京,我和子澜喝酒的时候,我一定完完整整地复述给他听。”
“方大人?”杨述没想到自己这猜测完全没挨着边,信件的主人公竟是这么一位人物。他停顿片刻,又疑惑道:“方大人不是还在窈州治水吗?”
在最远的北部,他们的消息不算灵通。但方宜民在窈州治水有功,擢升工部侍郎的事情,就连玄铁骑里都有很多人在谈论。虽说方家的助力必不可少,方老丞相在朝堂里也必定对孙子多有提携,但这样年轻的年纪,才二十岁出头,就已经官居三品,在整朝都算得上是绝无仅有。
而值得一提的是,玄铁骑的统领李玉泽和这位方大人,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两人成年之后,一个进了工部,一个进了兵部,才年纪轻轻就做出了不小的成绩,惹得朝野上不少人眼红心热。
“事情进行得很顺利,子澜提前回京了。”李玉泽眼睛盯着远处青山的虚影,里面带着点点笑意。他的瞳仁天生就比别人的要黑,黑色擅长掩盖一切,能够很好地帮助他遮盖一切情绪。
而此时,那双黑得纯粹的眼珠却不能发挥它一贯的功能——李玉泽的心情显而易见地好,即使努力想要压下唇角的笑意,快意也从眼睛里流露出来。
他把长长的缰绳握在手心里,胯/下的马依旧在温温吞吞地走,一如他的心情一样平和。
终于平定了北方的祸乱,即将回到自己出生长大的故土,与亲人团聚……阔别几年的友人也在治水方面做出了不小的功绩,年少时候一起许下的诺言,如今都在一一实现着,李玉泽心里怎么能不激动?
“不过话说,我还没想好怎么向陛下交差呢……”杨述瞥见李玉泽身旁的一方空缺,偷偷瞟了瞟身后军队中那一方显眼的马车,又开始愁眉苦脸。
按理来说,军队中本不该存在马车这种东西。都是行军打仗的人,说绝对点,脑袋甚至都是拴在裤腰带上过活的。普通的士兵自然是靠脚行军,地位高一些的,则可以骑马前行,很少会有将领坐在马车里前进。一是朔北地形崎岖,马车根本不好走。二是身为一军之首,本来就该做一方表率。骑马还可以说是省点力气,若是平常还要坐马车出行,简直就是不像话了。
不过此时,坐在那马车里的人,身份可以说特殊,也可以说并不特殊。
论不特殊而言,其实车里这人和杨述一样,只是李玉泽的副将。若是真要按地位来,这坐马车怎么也轮不到他。江极这人本来是大理寺卿,正儿八经的文官。此次被派来朔北,可以说是个极其荒唐的旨意,却是皇帝亲自下令的。这件事别说杨述了,就连李玉泽也弄不清楚皇帝陛下究竟在想些什么。可是看江极出征之后,三番五次发到朔北的急报密信,李玉泽又觉得当时让江极北征的旨意,恐怕是江极本人的意愿要远远大过皇帝陛下本人的。
不然就怎么都无法解释那十几二十封询问江极情况的密信,还有无数次要“好好照顾他”的密旨。这也就是李玉泽觉得江极特殊的地方了——一个小小的大理寺卿,竟能让当今陛下三令五申,命令李玉泽一定要保护好他。有时候李玉泽都不知道,陛下这是给自己派了个副将,还是他们玄铁骑请了个祖宗。
皇帝的旨意不算太过分,而江极,虽说接到陛下旨意的时候,还以为真的会给玄铁骑送个祖宗来,没想到江极本人倒是丝毫不娇气,身体也很棒,甚至在带兵打仗上面,还隐隐有点天赋。李玉泽本来不放心把兵交给他,在这两年大大小小的战役里也对他心服口服,早就放下了对江极的偏见。
中间的这些弯弯绕绕,李玉泽思索过一回,想不出个所以然,也就不再花心思想了。他从小就这样,性格简单,想不通弄不懂的东西太多,无须过于纠结。正是这样不愿意去掺和那些过于复杂的东西的性格,使得李玉泽成年之后就选择了兵部。带兵打仗,一方面也算是子承父业,不埋没他爹的这个大将军名号。另一方面,战场虽然残酷,但也直接。与其让李玉泽天天上朝,和那些老家伙打无形的嘴仗,还不如在北地这片疆土随便捅个羌人来得自在畅快。
“交什么差?”李玉泽一时走神,没注意杨述说了什么。杨述头往后转了转,冲江极坐的马车努了努嘴。
李玉泽一时失笑:“江极只是受了轻伤,本来就可以下地走动的。只是他想好得快些,这几日才在马车上呆着的。”
见杨述还是忧心忡忡,李玉泽笑着补充道:“等咱们进了京,江极估计都好全了,应该还能和咱们一起骑马,你还担心什么?再说了,战场刀剑无眼,陛下也是知道的,无须担心他怪罪。”
后一句李玉泽或许之前还没这个胆量说,但是见识过江极说的话在陛下面前的分量,之前又得了江极的担保,说自己受伤陛下并不会怪罪到玄铁骑身上,李玉泽也就没什么担忧了。再说了,战场么,本来就少不了许多磕磕碰碰的。比起陛下要他保护江极的命令,李玉泽还是更欣赏江极这种态度。在随时都有可能丧命的战场,流血流汗,一切除了杀戮以外的事情,都不是那么重要了。
杨述看李玉泽这个态度,也不好再跟他说什么,只在心里暗暗叫苦。李玉泽想得简单,江极的身份应该重要,但是战争情况特殊,他已经尽力保护了江极,江极本人也没什么意见,就估计陛下不会有不满。然而事情岂会像李玉泽想得那么简单?
杨述本来的想法和李玉泽是一致的。然而,在他偶然打开了陛下给江极的一封密信之后,他的想法已经完全改变了。
陛下对江极,竟然怀着那种心思……这可能就也解释了,为什么江极放着好好的大理寺卿不做,偏要到鸟不生蛋的北地来。
在杨述看来,陛下那种养金丝雀的方式,看似爱护,实则只会把雄鹰养废。而江极也不是那种会心甘情愿任由陛下保护的人——江极在大理寺任职时,杨述和他并不熟悉,对他那段日子并不了解。然而在朔北的这两年,江极所展现出来的作战素质,运筹帷幄,无不体现了这是一个极其有抱负和能力的人。
眼下这两人的关系,杨述可没心思也没胆子去考虑。离京城越近,他就越是诚惶诚恐。江极受伤的消息由他自己一力瞒下,说是谁也不许说。所以陛下到现在还不知道江极受伤的事情,书信也和往日一样,一周至多两次。这信不来嘛,杨述也惶恐。信一来,他又提心吊胆,总之一下感觉人头不保,又觉得自己这脑袋应该能好好呆着。
“述之,要我说啊,你有千好万好,却有一点不该。”李玉泽慢悠悠开口,看杨述表情越来越着急,才继续道,“你就不该成天操心些有的没的。”
李玉泽看了一眼他束起得发冠:“要知道,少年人思虑多了,可是容易白头的啊。”
他一蹬马鞍,胯/下的马得到指令,立刻往前去了。杨述被他落在后头,被数落一通,有点愣头愣脑。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统领这是拐着弯说他早生华发呢。
杨述不服气,也抽动了几下缰绳:“统领,等等我!我才不会长白头发呢!要我说,你和方大人操心多,才容易……”
李玉泽听闻,哈哈大笑。在三月的春光里,一行人就这样,浩浩荡荡往京城前进。
作者有话要说:
一月的最后几天,开个新坑……果然,冲动是魔鬼啊。
第2章
兵马不紧不慢地走,从朔北下到沧州北部。沿途的一路,都还是李玉泽他们熟悉的景致。
虽然已经是三月四月的更替之季,朔北的一切却仍旧弥漫着一股萧条感。早晨起来的时候,山野间弥漫的雾气总是挥散不去,吹在人身上,带点刺骨的冷。若是久居深闺的妇人,或是身体瘦弱的孩童吹了风,回去少不得要病一场,发一场烧。也亏得玄铁骑在朔北作战多年,基本上对这种天气都有不差的抵抗力。
只是这种带点灰色色调的远山看久了,难免也会产生点索然无味之感。相比于濯京春天的百花满城,夏天的烈日垂柳,冬天的枫叶果香,冬天的红梅烟火,朔北终年不化的积雪和沉闷得一言不发的远山,自然是相形见绌。
在朔北的时候,他们与羌人相安无事的那一段时间里,李玉泽就喜欢眺望远处灰蒙蒙的山影。无趣也带点意味,平和之中自有道理。虽然朔北的一切都比不得濯京,更别提和家人以及挚友的分离,但在北地的旷野,李玉泽总是能感到一种自在感。
那感觉就像是雄鹰离了巢,张了翼,来到辽阔的天。就算哪怕自己的翅膀都还扇不起一丝风,能够来到这样的一片天地,对李玉泽来说,也比在濯京要更加如鱼得水。
只是在自在的同时,也时常会感到一种挥之不去的孤寂感。山本该是阻隔的,李玉泽和家人,和挚友,隔着重峦叠嶂的山脉,远的不得了。可是就这么在远处眺望着,那山脉似乎又只是薄薄的一层。好像只要他李玉泽随时愿意,就随时都能回去。
年轻的统领大人紧了紧身上的披风,下摆仍旧随着风猎猎作响。他的铠甲和普通士兵的外表看起来类似,细看却大有不同,在阳光下面闪着点细细的蓝银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