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膳时候,萧写意的折子还没批完,就给栖凤宫传了话,说他不过去了,让凤琪带着孩子们先吃饭。丹阳和秋然有点失望,不过没说什么,还是乖乖埋头把饭吃了,不时还偷看凤琪两眼。
凤琪刚刚过了前三个月最难熬的时候,虽然不会吃了就吐,但是胃口也不是很好,两个孩子都吃过饭了,他的碗里还剩了大半碗米饭,菜也没用什么,不过吃了点青菜和小咸菜。
丹阳担心地看着他,小声问道:“爹爹,你还是不舒服吗?”前两个月,凤琪害喜严重,几乎连饭桌都不敢上,除了不沾油荤的清粥白菜,什么东西也吃不下,丹阳和秋然看了都很担心。
凤琪摇了摇头,笑着说:“爹爹没事,待会儿和父皇一起吃。”凤琪想了想,打算给萧写意送点吃的过去,听欢喜说,他这几天忙得很,御膳房送的饭菜,都是胡乱扒拉两口就算是一顿。
“哦。”丹阳用力点了点头,意味深长地拖长了声音,不知想到了什么。
打发两个孩子去了御花园玩,凤琪就带上食盒去了御书房,很不幸的是,他愣是想不起萧写意喜欢吃什么,只得挑了几样自己喜欢他,他记得平时用膳,他都会夹这些菜的。
萧写意忙得焦头烂额,见凤琪来了还是很开心,拉着他在偏殿坐下,嘘寒问暖一番。
“怀瑾,你特地过来给朕送吃的?”问清凤琪的来意,萧写意突然有点激动。要知道,这还是凤琪第一次不是为了政事,而是为了他来的御书房,他是怎么开窍的,他一定要谢谢那个人。
凤琪颔首示意,亲手揭开食盒,把里面的盘子端了出来,然后就有小太监过来,把空着的食盒拎了下去。萧写意一边看着凤琪的动作,一边忍不住偷笑,这么贤惠的凤琪,真是难得一见。
“陛下,你怎么不吃?”凤琪端起碗筷,却见萧写意没有动作,不禁问道。
萧写意这才发现,凤琪不是看着他吃,而是要陪他一起吃,非但不高兴,反而还有点生气,“怀瑾,你还没有用膳?”这都什么时辰了,凤琪怎么不按时吃饭,他现在可是两个人呢。
凤琪笑着说:“臣陪着两个孩子用过一点,一路走过来又有点饿了,就打算再吃点。”
萧写意这下高兴了,他就怕凤琪不能吃,前段时间凤琪吐得辛苦,他看着也是心痛不已,如今见凤琪胃口不错,顿时放下心来,两人开开心心用了晚膳,都比平时要吃得多些。
用过晚膳,萧写意没有马上放凤琪回去,而是跟他商量起了西北的战事。打到眼下这个程度,萧写意也想和谈,不然旁的不说,人员的伤亡和银两的开销,实在有点支持不住。
只不过大周的边境安稳了这么些年,武将们没有立功的机会,在朝上的地位一降再降,好不容易柔然人打上门来,他们又是占着上风,只要去西北转一圈,回来就是军功,因此好些人,都不想战事尽快结束,而是希望无限期拉长,好让自家子侄,上前线镀一层金。萧写意自然不愿看到这样的局面,他辛辛苦苦赚来的银子,不是给他们这么挥霍的。
“陛下想要和谈?”凤琪现在就在兵部,前线的事情,他可能比萧写意还要清楚。
“再这么打下去,国库的银子撑不住,而且除非把柔然人杀光,不然这么僵持下去,对我们完全没有好处。”萧写意不怕打仗,但他不想打赢了也要亏本的仗,真是太没有意义了。
“既是如此,陛下还有什么顾忌?”既然萧写意想谈,他站在主和派一边就好,还要犹豫什么。
“主战的那几家,先前都是立了功的,朕不想寒了他们的心。”跟风的暂且不说,闹着继续打下去的几家,都是前期战事吃紧的时候立了大功的,现在的优势局面,也是他们打出来的,萧写意要和谈,的确要把他们安抚好,不然下次再有战事,谁来给他卖命。若不是如此,萧写意也不用犹豫,直接就能派人去谈,谈不好就打,打赢了接着谈,总会有结果的。
“只要陛下论功行赏,赏罚分明,臣想问题不大。”玉门关大捷,首功是龙俊的,谁也抢不走,他爹龙腾是主战派的首领,不过龙俊个人对萧写意是很忠心的,萧写意说要谈,他不会有二话。
然后就是君璃,西北战事一起,他就被萧写意派过去支援,功劳也是不小,君璃背后牵扯着英国公府和定国公府两家,其他人凤琪没有把握,这两家他还是能拿下的,其余的人,不足为虑。
“你想要朕怎么赏?”萧写意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要不是君璃是凤琪的亲弟弟,他早把君毅拍了下去,多大年纪的人了,整天上蹿下跳的,也不怕闪着老腰。
“等君璃回来,给他和叶大姑娘赐婚,顺便把我弟妹的诰命,我侄儿侄女的封号,一并解决了。”凤琪也不推脱,顺口提了几样,都是有名无实,但是能让君、叶两家满意的。
“这样就能行?”萧写意怀疑,那些个倔强的老头子,没这么好说话吧。
随后,凤琪召见了君绿川,跟他说了萧写意的意思,让他回家安抚君老爷子,说是皇上不想再打了,让他们见好就收,不要仗着军功闹得太过,闹到最后,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龙家那边,萧写意直接跟龙剑说的,十来岁的男孩子,该是懂事的时候了。果然,这几家的老头子一旦不出声了,主战派的气势就下去了一半,萧写意再说和谈,反对的声音就小了很多。
第070章:和亲
萧写意说了要和谈,军功最大的几家得了封赏也不吱声了,主和派的声音立即高涨起来,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讨论负责谈判的官员,又费了一番工夫,萧写意是不想打了没错,但是他可不想像前朝那样,明明打了胜仗,还要送公主、送金银过去跟人家讲和,凭什么,他又不欠了柔然人什么,所以不能找个读书读迂了,一心想着众生平等的人过去。
偏偏朝上的那班臣子,态度过于极端,主和的软得没有底线,简直就是只要能停战,什么条件都能答应柔然人的节奏,主战的又太过强硬,恨不得把柔然人杀得寸草不生,不留一人。这两种人派过去谈判,事情都只有被搞砸的份,萧写意又头痛上了,看来他以旧换新的力度,还远远不够。最后,还是凤琪给萧写意推荐了个人,鸿胪寺左少卿俞峰,他是万昌九年的榜眼。
萧写意把人召来问了话,发现确实不错,态度强硬,底线明确,不会无谓挑起事端,也不会无限制退让,当场就拍板把人定下来了。没过两天,俞峰就带着人马奔赴西北,和柔然人进行谈判。
当然,柔然人是不想谈的,他们在龙俊手下屡吃败仗,占不到半点便宜,这个时候和谈,大周肯定提出很多条件,他们要是答应了,未来的很多年,铁定都翻不过身,因此还想打。
俞峰临出发前得了萧写意的指示,柔然人不谈不管他们,让龙俊接着打,打到他们想谈为止。
果然,进入十月以后,随着气温的下降,柔然人撑不住了。北方的冬天来得早,不过还是十月上旬,第一场雪就飘飘然然下来了,白色覆盖了整片草原。草原旱了大半年,不知饿死多少牲畜,人们生活都艰难得很,更不要说为过冬做什么准备了,柔然王室看情形不对,终于答应和谈了。
拖到这个时候进行和谈,话语权自然是在大周这边的,俞峰噼里啪啦提了一堆条件,柔然派过来的官员,听得眼睛都直了,中原人这是谈判的态度吗,他们还不如直接抢劫算了。
不用说,首轮谈判是以失败告终的,俞峰不着急,饿着肚子过冬的是柔然人,又不是他。邯郸王在西北经营了这么些年,边城的条件还是可以的,没见长公主都在这边待了一年多了。
“阿俊,你说皇兄提出的那些条件,柔然人真能答应?”萧玉蓉并不是同情柔然人,而是她真的觉得,如果她是柔然人,她宁愿死战到底,也不会答应萧写意提出的谈判条件。
王廷退避一千里这个好说,草原无边无际,柔然人逐水而居,再往西走点,不是什么大问题,反正他们的马快,退得再远也能打回来,关键是萧写意提出的开放边界,双方进行互市。
这个条件看似公平,实则不然,前朝的时候,柔然人不过是草原上的一个小部落,统治整片草原的是乌兹人,前朝的西北边界,也是被他们骚扰得不胜其烦,最后不得已,发动了糖衣炮弹。
前朝的皇室对乌兹人特别客气,又是送公主,又是送粮食的,双方互开边界,过得那叫一个客气。时间长了,乌兹人就不想在草原上飘了,粮食不够吃没关系,找中原人换就是,他们有马。
就是用这样的法子,极度缺乏马匹的前朝,愣是组建起了自己的骑兵,他们和乌兹人的贸易往来,也是越来越多,条件越来越苛刻,但是乌兹人没有办法,两方断绝往来,他们只会更惨。
柔然人就是趁着乌兹人的日渐衰落,还有中原的王朝更替、无暇顾及发展起来的。他们吸取了乌兹人的教训,坚决不和中原人往来,他们太狡诈了,和他们打交道,只有吃亏的份。
“怎么会不答应?答应了就能有饭吃,不答应这个冬天他们都熬不过去。”龙俊倒是觉得萧写意的法子不错,柔然人常年犯境,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他们天天防贼,日子也不好过。
要是能像前朝那样,把柔然人的命脉控制在手里,叫他们不敢轻举妄动,给出去的那点东西,比起跟他们对打花费掉的,要少得多,而对柔然人来说,这是马上死和慢慢死的区别。
人都是怕死的,民间不是有句俗话,叫做好死不如赖活着,柔然王就是这么想的。
他的军队干不过严阵以待的大周军队,柔然王不是不知道,无奈这一年的旱情太过严重,他的子民几乎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只有战争能够转移矛盾,让他们看到活下去的希望。
所以从年初开始,他们不止一次对玉门关发起攻击,只是收获,没有预计的那么大。
大半年打下来,柔然人东西没有抢到多少,人马折进去颇多,兼之寒冬就要来临,大周皇帝选在这个时候和谈,就是看准了他们没有退路,虽然要说损失,大周其实是在柔然之上的,不过人家地盘宽,人马多,粮草更多,耗得起,他们就不行,没有那么深的底蕴,本来就吃得不够,再连着打了几场败仗,军心就有点乱了,想退的,想逃的,什么都有。
所以萧写意提出的条件再苛刻,柔然王也没得选择,让底下的官员周旋,不过是想尽可能要点好处。可惜大周皇帝派来的那个谈判官员,根本就是油盐不进,你不答应他提出的条件,没关系,谈判暂停,大家都先歇歇,过两天接着谈。第一场雪停了不到两天,第二场雪又下来了,北风呼啸而过,天地之间一片雪白,柔然人的日子愈发不好过,只得重启谈判。
双方扯来扯去,到了十月底,基本就算谈好了。柔然王让人一算,就因为谈判多拖了半个月,他们又饿死了不少牲畜,早知道还不如一开始就答应大周皇帝的条件,大家皆大欢喜。
谈判到了最后,柔然王提出一点,为了表达双方的诚意,他们希望可以和亲。俞峰愣了愣,这个事情他不能做主,大周没有公主和亲的习惯,就快马加鞭让人送信回京,请萧写意定夺。
萧写意收到信就生气了,搞错没有,柔然人还想和亲,他的公主都是千娇百宠养大的,且不说目前没有适龄的人选,就是有,他也舍不得把她们嫁到草原那么荒凉的地方去。
但是朝中大臣的观点却不同,他们普遍认为,打也打了,谈也谈了,不过就是和亲,有什么不能答应的,前朝打乌兹人也是一直占着上风的,还不是送了那么多真真假假的公主过去。
皇帝的女儿年纪小,还不能出嫁,这就更好了,宗室还有女孩子嘛,收一个当养女,封作公主就嫁过去了,省多大的麻烦,而且人家柔然王也说了,是双方和亲,他们也送公主过来。
“诸位爱卿的意思是说,不是朕的女儿,就能随便送过去吃苦了。”朝臣们的意见太过一致,萧写意气得拍桌子,“宗室的女孩儿,那也是我们萧家的女儿,朕不同意。”
双方分歧太大,无法达成统一,萧写意愤而退朝,到了栖凤宫还不忘向凤琪抱怨。
进入十月以后,凤琪的肚子开始凸起,萧写意就不怎么让他去兵部了,有事都是让人报上来,反正他不是兵部尚书,兵部不是非他不可。凤琪对此没有异议,他的身份首先是皇后,和即将出生的嫡皇子比起来,兵部的那些事,的确可以先放下,就安心留在宫里养胎,消息自然没有先前灵通。
“陛下不必动气,和亲的事你不同意就是了,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凤琪肯定是不赞成和亲的,大周开国至今,几乎就没有外嫁的公主,唯一例外的那个,还是宣宗年间,越国的王太子在上京求学,对宣宗皇帝的七公主仰慕不已,才上了求婚的折子。当时,大周和越国关系良好,也不涉及战争,宣宗皇帝都是征求了七公主的同意,才把把她嫁去越国的,后来成了越国的王后。
“朕为什么不同意,他们不是说随便收个养女都可以的吗?朕看谁闹得最凶,就收谁的女儿,萧家女儿的婚事,除了朕,谁也不能做主。”萧写意不是看不出来,众臣所谓的养女封公主,其实是有目标的,就是萧弦歌的女儿,舞阳郡主萧华浓。萧华浓今年十岁,虽说小了点,不过以柔然那边的习俗,嫁人也差不了两年,她的身份、地位,封公主和亲也不至于唐突。
毕竟,前朝有过这样的先例,就是皇家舍不得亲生女儿,把宫女封作公主,结果被人拒收,闹得很不愉快,差点又打一场,最后还是嫁了个嫡出的真公主过去,才把事情解决的。
萧华浓本身是郡主,身份不低,不会造成这样的后果,而且她亲爹死了,继承王位的弟弟还年幼,卫太后又在昆阳山礼佛,看样子是不会回来的,把她嫁到柔然去,根本不会有人有意见。
朝臣们的算盘打得很好,就是算错了一点,萧写意这个人护短,护得还很厉害。萧弦歌和他作对,惹他不开心,以至于把人圈禁至死,可是不管怎么说,萧弦歌都是他亲弟弟,他不听话他可以收拾,他留下的儿女,只有够乖够听话,他肯定会照拂,容不得旁人欺负。那些人打得什么算盘他还不知道,以为他厌弃了萧弦歌,就可以把他的孤女当和亲的工具,真是想得美。
“陛下的意思是,想要收朝臣的女儿为义女?”凤琪愕然,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太过任性了。他敢确信,只要萧写意说出这个话,就会有人点头同意,不是每个父亲都像萧写意这样爱护女儿,舍出一个女儿,换个公主的头衔,还能换来皇室对家族的眷顾,朝中的大部分臣子,都会在心里计算的,尤其是那些女儿多的人家,舍出一个美貌的庶女来,更是再容易不过。
“这就要看他们自己了,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事实上,要不是有人闹得太凶,不把萧家的郡主当回事,萧写意是会直接回绝柔然王的,和什么亲,条件谈妥就是了,不必麻烦。
结果就有帮不长眼的跳出来,非说和亲有什么好处,气得萧写意想砍人,两国打不打仗,跟有没有公主嫁过去,半点关系都没有,该打的总是要打,只是可怜那些公主,夹在中间不好做人。
凤琪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不知哪家的女孩子这么倒霉,会被父兄推出来。
第二天上朝,萧写意明确说了,要和亲可以,你们谁给朕挑个义女或者义妹出来,萧家的女儿,朕是不同意的。萧写意原本以为,他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应该不会有人不长眼了吧。
谁知不过片刻,就站出来七八位,都说愿意把女儿或者孙女奉献出来,还说是自家的荣耀。
萧写意愣住了,他没想到会有这种情况出现,不过君无戏言,既然说了要收义女或者义妹,而有人又舍得女儿或者孙女,他不得不让这几家把名单报上来,既然有得选,肯定要挑个好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