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哀之意溢满朝堂。
然而就在这档口,天幕告诉他们杨广的骚操作。
高丽君臣齐齐愣住,泪水还挂在面颊上。
……
“他脑子没……算了,是我的错,能进前五的,脑子都有病!我居然还想着用这个骂人。”
北宋末年,金国这边君臣大呼过瘾。
这隋朝皇帝果然比宋朝的还要荒唐。
完颜娄室虚虚靠着椅背,满脸不可思议:“这是打仗,不是在玩游戏,让将领不能轻兵?他懂不懂什么叫兵贵神速啊!”
完颜宗望贪婪地望一眼南方,露出嗜血微笑:“宋人不就是如此?听闻宋人皇帝亦是要求军队顺从他所发阵图作战。这些皇帝真是可笑,非要将领顺着他们的意思打仗,好像不这样,就不能显出皇帝有多至高无上。”
等打输之后,这些皇帝就会知道他们自己有多蠢了。
【除此之外,杨广还下令,如果高丽有人要投降,应该安抚接纳,不许再进攻。】
【多亏这些指令,每次隋军即将要攻陷城池时,高丽就立刻请降,隋军将领既不敢进攻,也不敢接受投降,只能派人去报告杨广,告知他敌人投降了。】
【等杨广的旨意到达后,这一来一回的,高丽已经再次准备好守具,反悔之前说过的投降,重新开始抵抗。】
【这样的事情不是只出现一次,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本来撤销命令让隋军自由发挥,依然能打下高丽,但杨广要脸,硬是不肯改指令。】
【高丽因此坚守下来,隋军则因为粮食耗尽,后勤运输无法及时续上,而两军交战,隋军被杨广拖断了后腿,多有败绩,士气衰落。只能班师。】
【第一次征伐高丽,失败。】
秦朝。
始皇帝大开眼界。
“怎么朕派兵进攻六国时,就没有这种人才呢?”
虽然那六国国君也很烂,但杨广这个操作,比他们更烂啊!
“若六国国君皆如此人,朕一统天下何必要用十六年。”
……
武周时期。
武曌出于某种考量,对外宣称杀了李隆基,实际上只是把他囚禁起来。
李隆基无甚娱乐,每日只托腮看天,等着天幕出现。
看到这里时,他突然诡异地有些自豪——
虽然日后的我脑子有疾,不懂兵事还非要指挥大将做事,但我……真的没上过战场啊!
隋炀帝可是上过伐陈战场的!
而且,我指挥失误是因为我不在潼关,被敌军示弱之计迷惑了,隋炀帝人可是就在伐高丽战场上,知道一切战况。
还有,我只是瞎指挥,不是智障!让将领每次行动都要上报中军这种事情,我就算脑子进水也做不出来。
李隆基:人生无望,只能比烂.jpg
【这次征伐高丽失败后,杨广的尊严受到严重打击,每天夜里都睡不安稳,经常惊悸醒来,大呼有贼。必须得命数名妇人摇抚才能入睡。】
【是以,他急迫地想打败高丽,找回尊严。】
【离上次出征才过三个月,他就迫不及待的开始第二次征伐高丽。】
【这一次,他吸取教训,允许诸位将领自由指挥,他再不插手。隋军战斗力和上一次比,简直是天差地别,高丽在此攻势下,节节败退。】
【然而就在这时候,礼部尚书杨玄感趁着天下苦役,百姓思乱,杨广又恰在此时亲征,后方空虚,其自晋阳起兵,叛乱。】
【杨广急忙撤军,回中原镇压叛乱,二征高丽再无下文。】
“乱臣贼子!”隋炀帝杨广脸色难看到了极点:“杨玄感!该杀!”
晋王杨广亦是惊怒:“杨玄感坏我好事!”
明明这一次成功近在咫尺,被迫回军,可恨啊!
至于为什么杨玄感敢叛乱,黎民百姓受不受
得住他才短短三个月就再次兴兵,杨广是从来不会考虑这些事情的。
在他看来,杨玄感该杀,起义军该杀,百姓不乖乖纳粮供他征伐高丽,找回颜面,反而去造反,也该杀。
恰在此时,有宫中内应偷偷前来汇报:“陛下让人将殿下拖进宫,侍卫已至半途!”
杨广面无表情地听完。
府中谋臣眉头微微一动,道:“主上,万万不可入宫!入宫必卒!”
二世而亡的篓子太大,陛下绝不会放过他们主上。
杨广心念一动,轻轻呼了口气,直接破釜沉舟:“不入宫!我们去扬州!”
开皇十年,江南各地反叛,但没多久又被隋军消灭。之后,杨广得到扬州总管的任命。
他还未去赴任。
“扬州?”
“对!扬州!”杨广挑高下巴:“自那边招揽叛军残余势力,清君侧!”
……
宫里的杨坚很快得到消息。
杨广跑了。
杨坚一愣:“什么?”
侍卫木着脸,重复一遍:“晋王府中唯有妇孺子女,晋王早已离去。”
“他的妻妾……”
“在府中。”
“他的子女……”
“亦在府中。”
这是直接抛妻弃子啊!
杨坚捂着额头,一时竟有些头晕眼花:“好!好得很!”
缓过来后,便怒道:“传令下去!举国搜寻,必要搜到晋王,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朕倒要看看,这逆子究竟想干什么!”
几个月后,他就看到了。
——晋王杨广于江南起兵,言朝有奸人,蛊惑圣心,他身为孝子忠臣,不忍天子遭受蒙蔽。
好一个大孝子,孝出强大。
杨坚直接被气个倒仰,就算朝臣相拦,他也铁了心撸起袖子御驾亲征,要把这逆子狗头打爆。
这些都是未来之事。
此刻,杨坚还只是看着天幕。
三征高丽,还有最后一征没说到呢。
【画面转换。】
【却并非第三次征高丽,而是洛阳的丰都、大同、通远三城景象。】
【城内各处架设帷帐,美酒佳肴陈列,外族商人行在其中,不必付钱也可任意享用。
【城外田野里四处是穿不起衣物的农人在耕作,城中辉煌映照天地,彻夜不息,华美的绸缎缠在树上,丝竹之声数十里外尚能听闻。】
【还对那些胡商说:“我们大隋十分富裕,饮酒吃饭从来不需要花钱。”】
【胡人为此而惊叹。】
【杨广就是这么一个好面子,不顾国力能否支撑的人。】
【因此,他同样不顾国力,开启了三征高丽。】
【此时为大业十年,朝廷内外皆困,军民疲惫,苦不堪言。】
第56章 汲黯:“陛下,不要比烂。”
李世民突然捂着眼睛:“哎呀,眼睛疼!”
大臣们原本看着天幕,一听到这话,立刻紧张起来:“是不是之前血泪的后遗症!”
李世民虚弱地说:“朕也不知,或许需要进殿去歇息歇息——你们和我一同进去好不好?一个人在殿中休息,实在太孤单。”
陛下都这么撒娇(划掉),都这么说了,他们还能狠心继续关注天幕吗。而且,反正也是隋炀帝之事,与他们所知大差不差。
便随着陛下一同进殿。
大臣中有昔日隋朝臣子,皆是松了一口气。
他们对杨广倒没有多大感情,但终究效忠过隋朝,如今看老东家黑历史,心里总不是滋味。
幸好陛下很突然就眼睛疼了。
*
【三年内征高丽三次,实在于国无益,但朝中并无人谏言。】
【因为——】
【“我性不喜人谏。”杨广轻慢地说:“上谏者,皆为求名尔。”】
随着这句话语,是一幕幕画面——
【隋朝臣子庾质谏杨广,劝他为百姓着想,先暂停巡游,镇守关内,等三五年后人民安定下来再继续巡游。而后,庾质便被下狱,身死狱中。】
【右候卫大将军赵才谏杨广,劝他不要再游巡江都,现在百姓疲劳,府藏空竭,盗贼蜂起,最要紧的事是安抚黎民百姓。杨广不仅不听,还把人关起来,关了十日才放出。】
【建节尉任宗极力劝谏,如今又做完一艘新龙舟,百姓早已怨声载道,真的不能去巡游江南。杨广直接把人杖杀在朝堂上。】
【奉信郎崔民象说外面盗贼遍野,不宜出巡,杨广大怒,竟是下令先将其砍掉下巴,然后斩首。】
【同样是奉信郎的王爱仁亦请求杨广回西京,被斩首。】
【有百姓半路上拦杨广车驾,直言如果再不顾国家巡游下去,就要丢失这天下了。被斩首。】
大业年间。
被提到的这些上谏人员:“……”
该说,其实并不意外。
“好言难劝该死鬼……”
庾质咬牙:“只是可怜了黎庶。”
赵才的船舱中,隐隐闻见其哭声:“如此大隋,如此隋帝……”
他不亡国,谁亡国啊!
崔民象摸摸自己的下巴,想说什么,最后还是无力一叹,招呼宫人:“给本官上饭吧。”
吃吧吃吧,多吃点,吃饱,日后隋快亡时也好上路喽!
【第三次出征,士兵逃者众多,杨广直接将逃亡士兵抓回来斩首,用逃兵的血来涂军鼓。】
【如此癫狂。】
【而高丽被连着三年攻打,国中同样疲困,便向杨广请降,还把隋朝叛逃过去的兵部尚书斛斯政送了回来。】
【杨广终于挣回面子,大喜,于是同样了高丽的投降。然而到第二年,各个藩属国都来朝贡,只有高丽没来。杨广命高丽国主入朝,被拒。】
【杨广发觉自己被骗了,高丽根本没想投降,如此愚弄,令杨广对高丽恨之入骨,再次不顾天下纷争,要第四次攻打高丽。】
唐朝。
李白沉吟片刻,露出嘲讽:“炀帝之心性、脾性、眼光、才能在三征高丽中,暴露得十分彻底,隋之亡,不冤。”
同样是受辱丢脸面,汉初吕后又是如何应对的?
当时刘邦刚驾崩,匈奴单于冒顿写信轻侮吕雉,说“我们两个都很孤独寂寞,不如搭伙过日子吧”。吕雉对此大怒,汉初朝堂亦是愤怒无比,樊哙目眦尽裂,请命要率十万大军出兵匈奴。
臣子季布进言,说这是冒顿奸计,想要诱汉出兵,又说当日先帝在
时和匈奴大战,被困白登山七天七夜。如今开战,怎么能保证胜利。何况,现在刚经历完秦末战乱,天下凋敝,生者未抚死者未葬,怎能再兴兵戈。
——其实就是一句话:打不起,打不赢,打不过。
吕雉便隐忍下来,同样去信给冒顿,说自己“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不配和冒顿这样的雄主相提并论,又送御车、马匹作为礼物。要多低声下气就有多低声下气。
正是因此,冒顿单于才找不到出兵机会,汉朝方能迎来文景二帝,随后,武帝镇压匈奴。
但如果吕雉像杨广一样,为面子非要出兵,就汉初那时候的国况,恐怕靖康之耻要提前九百多年上演了,更别说有什么文帝继位。
*
【天下乱得很快,杨广没办法再次出兵,第四次征伐高丽还未开始,就已结束。】
【隋末乱局,借用《说唐》中一句话可以形容——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
并且在后面附上起义表,还真的是“六十四路烟尘”,天幕没有夸张。
不过,起义表上,只有某某年**起义——星号是真星号,其他人完全看不见起义军首领的姓名。
但这也足够旁人惊叹了。
哪怕是李渊这个最终胜利者,仔细看这密密麻麻的起义表,心理上都深受刺激:“纵观历朝历代,哪有人能引发如此多起义。隋帝真是不当人!”
不是生命受到威胁,谁愿意把脑袋别裤腰带上起义。偌大起义表,背后斥满家家户户的血泪。
十室九空啊……
汉武帝时期。
刘彻突然笑出了声。
“瞧瞧?瞧瞧!”汉武帝唇角一勾,对大臣们毫不吝啬自己对于隋炀帝的嘲弄:“你们不是总说朕穷奢极欲,好大喜功?朕这算什么?至少朕之天下未曾颠覆——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啊,啧啧。”
铁头娃汲黯一皱眉,上前:“陛下,不要比烂。”
刘彻:“……”
笑容渐渐消失.jpg
刘彻窒息片刻,问:“你怎么会在这儿?”
汲黯先是一拜,而后道:“陛下命臣为淮阳太守,臣不愿受印,遂入朝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