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农场TOP1by月寂烟雨

作者:月寂烟雨  录入:02-07

东西“啪”地掉到地上——是一只摔得七荤八素的大山鼠。
这只山鼠还活着,只是摔了个半死。
它在原地爬起来试图逃走,护法一个箭步冲上去,用爪子按住了这只大山鼠:“汪汪!”
卿孟祝看着正“吱吱”叫的山鼠,脸都快青了。
猫头鹰还在天上邀功:“咕——咕——”
死山鼠不行,活的总可以了吧?咕!

明春晰看他后退了一大步,朝两只狗子做了个手势。
两只狗子非常聪明地叼着这只山鼠跑到远一点的地方去了。
猫头鹰急了,在天上“咕咕”地叫,又飞下来看看卿孟祝他们,似乎想帮他们将山鼠抢回来,顾忌着护法和护卫的实力,又不敢。
卿孟祝大声说道:“谢谢你,我们不吃这玩意。”
猫头鹰歪着脑袋:“咕咕?”
卿孟祝双手交叉,拒绝道:“不吃!不要再给我们送了!”
双方沟通了好一会,也不知道沟通明白没有,猫头鹰最终还是离开他们,飞走了。
看着猫头鹰的背影,卿孟祝感觉它有点垂头丧气,不由觉得有些对不起它。
不过再怎么样,他们也不能接受它送来的山鼠,太奇怪了!
卿孟祝看着明春晰:“护法它们怎么还没回来?该不会真的吃山鼠去了吧?”
明春晰:“应该不会,它们不怎么吃活物,玩一会就该回来了。”
卿孟祝松了口气,他有些受不了两只狗子吃山鼠的行为,不过算了,只要没看到,就当它们不吃。
卿孟祝有些虚脱地说道:“我们先挖冬笋吧,不管它们了。”
明春晰提着锄头:“我找一找。”
卿孟祝:“七点钟方向,那边好像有个小小的突起,底下应该会有冬笋。”
明春晰:“我来看看。”
他们过去看,果然找到了被拱起来的泥土。
按照一般的情况,这样的泥土下应该就有肥嫩的冬笋了。
卿孟祝一锄头挖下去,果然看见了一点嫩黄的笋尖。
不过,除了嫩黄的笋尖之外,还有两条大蚯蚓在旁边滚来滚去。
卿孟祝对蚯蚓没什么感觉,看到了就用戴着手套的手将蚯蚓拿起来扔到一边。
明春晰比较怕这种软绵绵,湿润润的东西,这会让他觉得不太干净,他稍微后退了一步,离远了一点。
卿孟祝又挖了一下,没想到这次挖出的蚯蚓更多,足足有三条,有一条还被他挖成了两段。
明春晰的脸色有点差:“怎么那么多蚯蚓?”
卿孟祝:“可能用了地力恢复剂,这边的土质变得比较好,它们跑过来安家了?”
卿孟祝蹲下来仔细看了看,说道:“别怕,这种蚯蚓挺干净的,质量也很好。”
明春晰:“听你这个形容,感觉有点奇怪。”
卿孟祝哈哈地笑起来:“真的,蚯蚓其实是特别‘干净’的生物,要是地方脏一点,它们根本活不下来。”
明春晰不上当:“你说的干净是指没有农药污染,化学污染的那种干净,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不脏?”
卿孟祝挑眉:“看你觉得土壤脏不脏了?要是觉得土壤不脏,那么它们就是干净的。”
这次轮到明春晰有点适应不了,卿孟祝指挥他:“你往后面去一点,我看看还有没有别的蚯蚓?别怕,我先把它们挑走。”
明春晰:“看这个干什么?”
卿孟祝:“蚯蚓是土壤的指示生物之一,意思就是,从蚯蚓的数量和质量可以判断土壤的质量和健康状况,我想看一看。”
明春晰:“它还有这个用处?”
卿孟祝:“对啊,它是非常重要的土壤动物——初级土壤学里面说的。”
明春晰虽然不喜欢蚯蚓,但听他这么说,也好奇了起来:“一般来说土壤里面应该有多少蚯蚓?”
卿孟祝:“得看哪里的土壤,又是哪种土壤,想我们山下普通的良田里,一平方米能有一两百条蚯蚓。土壤的状况越好,蚯蚓越多;状况越差,蚯蚓越少。”
明春晰意外:“这么多?”
卿孟祝肯定地点头:“就是这么多。”
明春晰:“那它们都是同一种蚯蚓吗?还是说,底下其实有各种各样的蚯蚓?”
卿孟祝:“不一定,国内有两百多种蚯蚓,就算是同一块田里的蚯蚓也不一定只有一种,不过肯定有很多同种蚯蚓的存在就是了。”
卿孟祝看了看蚯蚓,发现这片土地的蚯蚓比他想象中要多,质量也更好,可能真是被地力恢复剂吸引过来的。
蚯蚓能够将土壤里的腐殖质吃掉,排出来的粪便有利于养分的聚集,促进土壤团粒的形成。
它们在土壤之中活动也能让土壤变得更加疏松,改善土壤的透气透水性。
这么多蚯蚓在这里,其实是件好事。
卿孟祝对明春晰说道:“等会儿我要挖点蚯蚓挪到山下的田里,你带着冬笋先回去吧。”
明春晰不介意干农活,但受不了大量的蚯蚓在他面前出没,闻言也没有多问:“好!”
竹林里的蚯蚓真的非常多,他们挖冬笋的时候就看见了不少。
明春晰只庆幸现在戴了手套,要不然他该挖不下去了。
蚯蚓并不像蛞蝓、蜗牛之类的软体生物,会吸附在植物上危害植物。
它们是单纯的土壤动物,只活动在土壤里面并不危害任何植物,甚至会远离植物。
竹林里虽然有蚯蚓,但不至于黏到冬笋上面去。
明春晰能够毫无心理障碍地采挖冬笋,也多亏了这一点。
要是蚯蚓在冬笋上活动,估计他连冬笋也不会吃了。
挖完冬笋,明春晰就回去了。
卿孟祝拿着小筐子开始挖蚯蚓。
竹林里的蚯蚓实在太多了,他一锄头下去能挖到好些。
挖了一上午,他挖到了半筐。
离开土壤的蚯蚓比较脆弱,他直接拿框子装着蚯蚓去田里,打算趁着蚯蚓的活性还比较强的时候,赶紧把蚯蚓放到田里。
他下去的时候已经接近中午。
赵和曦正带着人料理番茄,看到他的身影远远跟他打招呼,还问:“你手里提着什么?”
卿孟祝含糊其辞:“没什么。”
赵和曦跟他太熟了,一看他这样就知道筐子里肯定有东西,不由好奇地跑过来看:“究竟是什么啊?你还含糊其辞的。”
卿孟祝想拦,没拦住:“是蚯蚓,我怕你害怕来着。”
赵和曦已经看见了,激动地说道:“哇,好多蚯蚓!我可是钓鱼佬,怎么会害怕?这是上好的饵料啊!”
卿孟祝这才想起来:“得,白担心了,我还以为你看到这个会恶心。”
赵和曦连连摆手:“不恶心,能给我点吗?我下午钓鱼。”
卿孟祝拒绝:“你到别的地方挖去,这是我从竹林里特地挖下来的蚯蚓,要放到田里肥田去的。”
赵和曦:“蚯蚓怎么还能肥田?”
卿孟祝简单地说了一下蚯蚓肥田的原理:“大概就是促进腐殖质的转化,让土壤变得更肥沃。得了,我赶紧去,要不然等会儿蚯蚓会死。”
赵和曦:“也就是说你现在把蚯蚓弄到田里,让它们在田里繁殖壮大,这行吗?我看这些蚯蚓一共也没多少吧?”
卿孟祝:“现在是没多少,不过它们繁殖得很快,过一段时间就很多了。”
赵和曦想了想:“是要把它们切成段繁殖吗?”
卿孟祝:“……不是,你少看小段子。它们是靠生蚓茧繁殖的,它们是雌雄同体的生物,只要异体受精就行,每条蚯蚓每个月都能生下两三个蚓茧,蚓茧里面就有好几条小蚯蚓。”
赵和曦连忙叫住他:“等等,我好像没太听明白,什么蚓茧?”
卿孟祝拿手机搜出来:“就是这两个字,你自己看一下科普就知道了。”
赵和曦拿过手机认真看,一边看一边连连赞叹。
在此之前,他还真不知道蚯蚓居然有这么多讲究。
看完后,赵和曦说道:“你要怎么把蚯蚓放到田里,我跟你一起去吧?”
这个这都快中午了,确实得抓紧时间。
卿孟祝同意:“你跟冯姨他们说一声,我们到那边的田里去。”
赵和曦:“好嘞,你等我一下。”
赵和曦跟冯凝香他们说完之后,很快就和卿孟祝一起提着蚯蚓去之前种白萝卜的田里。
卿孟祝让赵和曦拿锄头挖坑,挖一个坑放两条蚯蚓,然后再在上面盖上薄土。
蚯蚓在土壤里面待一会,很快就会自己钻到土壤下面,到泥土底下安家。
赵和曦这一段时间来种过各种各样的东西,还是第一次种植蚯蚓,不由感觉十分好玩,种着种着还笑了出来:“真没想到,有一天我们居然会种这么奇怪的玩意儿。”
卿孟祝:“你之前跟我抓虫子,想找芽孢杆菌的时候不觉得奇怪吗?”
赵和曦:“没这个奇怪。哈哈,我要是发朋友圈,别人估计都不敢相信,我们居然会干这事儿。”
卿孟祝:“不许发,我怕别人来挖我的蚯蚓。”
赵和曦刚想反驳,怎么可能会有人来挖蚯蚓,低头看看筐子里扭得正欢的蚯蚓,又沉默了,别说,这蚯蚓还真挺吸引钓鱼佬的,看起来比市面上的饵料好多了。
这蚯蚓多新鲜生猛,扔进水里,鱼肯定会过来咬。
赵和曦搓搓手:“真不能给我一点去钓鱼吗?”
卿孟祝:“你到旁边挖去。”
赵和曦:“小气!现在不行,以后该行了吧?你不是说蚯蚓繁殖得特别快,等过两个月再来,应该能随便挖?”
卿孟祝想了想:“那就得过两个月,看看情况再说了,如果能多用一些肥料,它们食物充足的话应该会繁殖得比较多。”
赵和曦:“那就弄!”
卿孟祝斜眼看他:“这又不是你嫌弃我们拿萝卜和莲藕堆肥,很浪费的时候了?”
赵和曦:“一码归一码,以前我没有意识到肥料的好处,觉得很浪费也情有可原嘛。以后你们要是再堆肥,我肯定不说什么了。”

大棚里的种子出苗出得很快,短短几天就长出了幼嫩的小苗。
因为放在大棚里,这些幼苗根系发达,经脉健壮,叶子青翠欲滴,哪怕外行人也能看出它们长得十分不错。
赵和曦看着这些小苗,感慨:“这苗长得真好,差不多可以移栽了吧?”
卿孟祝过来看了一眼:“还早,起码得等它们长到三寸长。现在它们还比较脆弱,要是移栽出去,成活率恐怕不太高。”
育苗的这块田里扣了大棚,要定植的田里却没扣大棚。
这批蔬菜本来就是越冬蔬菜,只要气温不低于零下10℃,它们都能够存活,扣大棚没什么太大的必要。
人为提升温度也会影响它们的品质,让它们的味道不如真正的地栽蔬菜那样脆甜。
赵和曦看卿孟祝心里有数,便不多说了:“挺好的,按你的计划来。我刚刚来的时候去看了一下地里,你那边的土壤调得挺好,泥土黝黑,捏起来也挺松软的。”
卿孟祝有些得意:“是吧?我就说有机肥和蚯蚓有用。”
赵和曦:“超有用!公司的田什么时候也调一调?”
卿孟祝:“就这段时间。这两天你先安排人翻耕一下,把紫云英压到土壤里面去。”
他们的紫云英种了这么久,长得挺大。
之前种这批紫云英就说好要用来肥田,现在快到元旦了,也该把紫云英切碎了,翻到土壤里面去肥田了。
赵和曦立刻答应下来:“我这几天就安排,所有的土都要翻耕吗?”
卿孟祝:“对!全部翻耕了吧,先深翻,到时候统一二次翻耕,而后种植。”
赵和曦:“好。我再把耕作计划发给你看看,要是有什么问题你批注一下。”
两人三言两语地将耕作计划确定下来。
卿孟祝看完大棚里的菜苗,很快就准备回去。
刚把大鹅赶出来的两只狗子看到他往家里走,屁颠屁颠地跟在他后面,跟着他往家里跑。
卿孟祝陷入了沉思,看起来颇有点心事重重。
两只狗子很乖巧地没打扰他,就在周围跑来跑去。
傍晚,明春晰回来的时候,卿孟祝还在思考,手指一个劲地划拉着星际商城,看起来是要找什么东西。
明春晰看他这样,问道:“是想买什么东西吗?”
卿孟祝伸手拉过明春晰,让明春晰到身边坐下:“我在犹豫要不要再次升级,成为星际商城的中级会员。”
明春晰一听就反应了过来:“你想买下另外半本《初级土壤学》?”
卿孟祝点头:“这段时间我们已经试验过了,《初级土壤学》还挺有用的,买下来不亏。”
明春晰:“现在犹豫的原因是什么?”
卿孟祝在他对面坐下,伸手撑着下巴,略显惆怅:“要想成为中极会员,月销售额得连着三个月达到十万星币,这对我们来说还挺难的。”
明春晰想了想:“这个月我们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八万多星币?”
卿孟祝点头,打开后台看了一眼:“到目前为止一共销售了八万两千三百四十三星币的货物。”
他们这个月卖的东西很多,主要就是萝卜和藕,这两种蔬菜加起来为他们挣了快八万星币,剩下的笋和番茄之类的也给他们挣了好几千星币。
明春晰:“不管怎么样,这个月想要达到十万星币的销售额肯定没问题。”
卿孟祝:“对,再随便卖点什么,应该就满十万星币了。”
明春晰点头:“下个月应该也没问题,我们有那么多番茄,辣椒,青虾和发酵的肥料,无论怎么样都能达到十万星币。”
卿孟祝赞同:“是的。”
明春晰:“困难的就是下下个月,下下个月可能没有那么多蔬菜可以销售了。”
卿孟祝:“我纠结的也正是这一点,我已经试验过了,星际商城不收公司种出来的蔬菜,只收我亲手种出来的。下下个月也就是二月,二月正好处于过年期间,有点青黄不接的架势。”
明春晰:“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规划,不计成本地种植,下下个月要达成十万星币的销售额,应该不太难,只是不会挣得那么多。”
卿孟祝点头。
明春晰:“我们账户里的星币额已经很可观了,花几万星币种蔬菜或者发酵肥料,怎么也能达到十万的销售额。《初级土壤学》那么重要,多花一点星币也划算。”
卿孟祝之前就隐隐有想法,现在听他这么一分析,心里的想法越来越清晰:“你说得对!成为中级会员不仅可以买《初级土壤学》,还能买好几种种植技能书,这波投资划算。”
明春晰笑了笑:“是的,所以我们可以试一下。”
卿孟祝抱住他:“你说得对,那我马上签约!”
卿孟祝立即和星际商城签了合同,成为了中级会员。
然后,他毫不犹豫地点进后台,将剩下的《初级土壤学(0.5)》给买了下来。
他阅读了这本技能书之后,感觉脑袋“嗡”了一下,整个人都晕乎了。
他完全坐不住,只能往后面一仰,想靠在椅背上。
明春晰眼明手快地抱住了他,让他靠在自己的怀里,担忧地看着他。
卿孟祝两眼都快模糊了,脑子里却有种被知识冲击了的兴奋。
他抓住明春晰的手腕:“没事,正常操作,不用担心,过一会儿我就缓过来了。”
明春晰应了一声,却还是没放开他,而是将他紧紧抱在怀里。
卿孟祝缓了好久才缓过来,脑海里突然多了许多知识的感觉,让他觉得分外新奇。
脑海里的这些知识也不纯是知识,还有技术和经验,尽管现在还晕乎着,他却有一种恨不得出去田里大干三天三夜的感觉。
之前也有这种感觉,不过阅读了整本技能书之后,他的感觉更为深刻。
明春晰端了一杯蜂蜜水过来,让他补充糖分:“现在好一点了吗?”
卿孟祝:“好多了。”
卿孟祝喝完蜂蜜水去后台看了一下,看着余额明显少了一截的星币,感慨:“买技能书可真贵啊!”
明春晰:“能买到就是好事。”
卿孟祝又看了一下其他技能书,其他技能书全都灰了,星际商城提示他,未来三个月之内无法再买技能书。
看来技能书也不是无限购买的。
可能因为人类比较脆弱,并不能无缝吸收那么多技能书。
也有可能是星际商城对用户的限制,要会员升到更高等级才能购买那么多技能书。
卿孟祝点开后台看了一下,要成为高级会员,月销售额得达到上百万星币。
以后能不能达到他不知道,反正以现在的趋势,他想达到,几乎是没可能的事。
获得了完整的《初级土壤学》技能书之后,卿孟祝对土壤的理解加深了许多。
马上就要到元旦了,没办法再拖下去,卿孟祝开始带着赵和曦他们调理新租下来的那批田的土壤。
南方的土壤大多为酸性土壤,他们新租下来的田也不例外。
卿孟祝带着人测试土壤的酸度,打算买石灰调节土壤的酸碱性。
赵和曦看着卿孟祝连化学试剂都用上了,只觉得两眼都是蚊香圈:“这个化学式是什么?”
卿孟祝看了一眼他所指的化学式,说道:“强碱弱酸盐。”
赵和曦:“这玩意儿是什么?用这个有什么用啊?”
卿孟祝:“拿它浸提土壤,滴定后得到的是醋酸能计算土壤的水解性酸度,然后能根据水解性酸度计算石灰的用量。”
赵和曦崩溃:“你不是文科生吗?什么时候背着我偷偷去进修了?”
卿孟祝淡定:“活到老学到老,文科生又不是不能继续学习。你站远一点,别打扰我干活。”
赵和曦心酸地挪远了一点:“学渣真没人权。你们学霸想学什么东西也太容易了,跟喝水一样。”
卿孟祝心知这都是技能书带来的能力,并不居功:“都是前人研究出来的东西,我们现在就是应用一下。好了,我们去下一块田忙活。”
赵和曦:“每一块田都要测吗?”
卿孟祝:“多测几次,要是多次测量的结果都差不多,就不用每一块田都测了。要是多次测量的结果很不一样,那最好还是每块田都测一下。”
他们租了四百五十亩地,哪怕作为一个农业科技公司,第一年就种那么多地,也称得上是大魄力了。
卿孟祝希望他们能做到尽善尽美。
调理土壤只是他们的第一步,接下来他们还会用更多科学的方法,去调理种植作物。
除了测量土壤的酸碱度和肥力等,卿孟祝还让顾本树和黎跋他们暂时放下手头的活,先调配出一批土壤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也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之前的农户用的农药化肥比较多,这几百亩土壤中的土壤微生物严重不足。
如果他们能好好调理,好好种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会慢慢恢复。
不过,卿孟祝等不及土壤的自然修复,他希望能以最好的状态开始种植,所以就打算人工购买一批土壤微生物,直接撒到土壤去。
现在的农业科技已经相对发达,各大农业公司和研究所出产的土壤微生物产品也很多,他们只需要选择适合本地的产品,组合调配一下就可以用了,而不用自己从头培育扩繁。
卿孟祝看着忙起来的公司,心里有种自豪感。
他们的农业真的要起步了,也不知道最后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希望能达到全国顶尖水准,乃至全球顶尖水准吧。

早上,卿孟祝上山去看他们家的花椒苗,并打算给花椒苗培土。
他们家的花椒苗长得非常不错,尽管天气很冷,风也挺大,它们却精神抖擞地,丝毫不惧严寒。
现在已经是十二月末尾,不过按照这个生长速度继续长下去,估计明年夏天就能吃到自家种的花椒了。
卿孟祝正在干活的时候,手机响了起来。
他接通电话,打电话过来的正是赵和曦。
赵和曦的大嗓门从手机那边传过来:“孟祝,你在哪呢?怎么没看到你的人影?”
卿孟祝:“在花椒地这边,怎么啦?”
赵和曦:“不是说要浸种吗?我们不太会,要不你下来指导一下?”
卿孟祝纳闷:“按照我写的浸种配方浸种也不会吗?我写得很清楚了啊。”
赵和曦:“总感觉没你就没有主心骨,要不你还是下来看看吧?”
卿孟祝听到他这么说,只好表示马上下来,让他们稍微等一下。
今天的阳光不错,风和日丽的,大家都在卿孟祝家门口等着他。
一看到他出现,赵和曦就说道:“你可算来了,让我主持浸种,我心里太没底了。”
卿孟祝:“哪没底了?百分之三十的竹醋液,四十摄氏度的水温,你调好了之后把种子倒进去不就完了?”
赵和曦:“说是这么说,那多少水浸多少种子?种子一倒下去,水温不是立刻就降了吗?降了之后是加热水还是直接加热?加热水会破坏竹醋液的浓度,加热把种子煮死了怎么办?”
卿孟祝看他一脑门问题,笑道:“也不用太严谨,大差不差就行了,容错率很高的。”
赵和曦的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不行,你不在我心里没底,还是得你过来主持。”
卿孟祝听他这么说,只好说道:“那我现在来了,我们开始浸种。”
他们要浸泡的这批种子是种到公司田里的种子。
今天开始浸泡,明天就可以播撒到苗床里了。
正好卿孟祝打算这两天把之前育好的苗移栽到地里,用过地力恢复剂的那亩田空出了地方,可以用来培育公司的菜苗。
卿孟祝家之前种萝卜的田早就翻耕好了,现在已经起了垄,直接将菜苗移栽过去就行。
正好今天大家都在,卿孟祝便请他们帮忙移栽——他到时再一起跟公司结账,给他们算劳务费,同时也跟公司算他帮忙育苗的钱。
他们移栽的时候,卿孟祝特别要求,说要把菜苗的泥土尽量抖下来,就将菜苗拿过去移栽。
冯凝香他们严格按照他的要求来干活,于是挖起来的种苗都是光秃秃的菜苗。
赵和曦早就知道他很爱惜他的泥土,看到这情景,还是忍不住说道:“泥土抖得也太干净了吧,不是说带点泥比较好种?”
卿孟祝:“我们的菜苗那么健壮,就算不带泥,成活率应该也很高,不用特地带泥了。”
赵和曦:“你就是抠门,舍不得地里的泥土!”
卿孟祝:“是啊!多好的泥土!”
菜苗移栽到大田里之后有点蔫萎,卿孟祝也不担心,直接让冯凝香他们舀了池塘里的水,给蔬菜浇一遍定根水。
推书 20234-02-06 : 说好的离婚呢?b》:[近代现代] 《说好的离婚呢?》作者:不吃姜的胖子【完结+番外】晋江VIP2025-02-03完结总书评数:612 当前被收藏数:2989 营养液数:788 文章积分:135,308,016  文案:  1.宋遥是个小有名气的游戏主播,拥有一口少年音,打游戏粗暴蛮横,还喜欢噼里啪啦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