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农场TOP1by月寂烟雨

作者:月寂烟雨  录入:02-07

浇上定根水,菜苗应该就能成活了。
冯凝香他们早就发现了,每次卿孟祝种比较难种的东西,他就会要求浇池塘水,大家不知道原理,只发现浇池塘水的效果还挺好。
卿孟祝对外解释,池塘里有青虾存活,他们经常投喂饲料和肥料,塘水很肥沃,浇地的效果才很好。
大家也不知道相信了没有,反正对外的表现是相信了。
在卿孟祝他们翻地、育苗、起垄等一系列农事活动中,元旦终于到了。
元旦到了,赵和曦没有为放假而高兴,而是为终于到了合同期而狂喜。
进入一月一日之后,他们租的田总算正式划到了他们名下,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无所顾忌,大胆开发利用了。
不仅赵和曦非常高兴,二号,放完假回来的冯凝香他们也很激动。
大家看着已经推平了田埂的大片农田,有一种要大干一场的豪劲。
冯凝香高兴地问卿孟祝:“老板,我们这个是不是大农场了?”
卿孟祝拉着明春晰的手站在一边:“算农业公司?要说大农场,好像也可以。”
赵和曦:“哈哈哈,管他说什么,总之终于可以干起来了!”
卿孟祝:“那就干吧。”
赵和曦道:“你们来,你们先来挖第一锄头!”
卿孟祝和明春晰对视了一眼,按照赵和曦的要求,一起拿锄头挖了第一锄头土。
赵和曦在旁边带着大家鼓掌:“好!可以正式干活了。”
他们今天的活主要是起垄,要把泥土堆成一条条土垄。
之前已经用机器翻耕过了,也大概弄了土垄的造型,不过还是需要人工修理一下,弄得更加精细。
起垄有利于排水透气,方便后续的种植,属于非常有必要的一项工作,他们得认真弄一下。
除了田里可以正式干活,祝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也可以正式成立社区支持农业,开始招募会员,为接下来的种植做准备。
这项活动他们已经预热了好久,五千人的大群都拉了好几个。
现在终于要正式开始了,群成员都很高兴,纷纷在群里接龙,表示要报名。
卿孟祝让赵和曦先把他们的土壤检测结果放到群里,然后公布一下他们调理土壤之后的大致状况。
他们承诺,不仅会公布土壤的检测结果,以后蔬菜产出了,同样会公布检测结果。
赵和曦在旁边听得连连点头:“我懂!事情我们已经做了,现在要的就是好好宣传一下。”
卿孟祝:“差不多。尽量将蔬菜情况弄得明明白白,让会员明白贵有贵的道理。”
卿孟祝补充道:“得和一般的社区支持农业模式拉开差距,要不然估计报名的人不会很多。”
他们家的会员费特别贵,别人家的社区支持农业大概半年收一千两百块到一千五百块,比如利众社联就收一千两百块,他们家的社区支持模式半年要收一万二,是人家的十倍。
卿孟祝感觉,要是不告诉会员,这会员费究竟贵在哪,估计他们都收不上来多少会员费。
别看前期那么热闹,但大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一旦给不出合理的理由,大家会立刻离开。
卿孟祝他们在背后真的做了很多事情,他们的土壤现在也真的被调理得很健康。
赵和曦带着人将一份份检测报告发到群文件里,每一份检测报告都有国家正规的检测公司盖章。
一份份报告罗列在那里,看着还挺令人震撼的。
看到这些大红章,大部分群友都很吃惊。
【这么多检测报告?你们种地原来需要准备那么多事情吗?】
【我的专业跟种植有点关系,看了一下检测报告,还挺全面的。】
【等等,我想知道,其他地方的土壤原来有这么多污染物吗?多氯联苯、多环芳烃?还有什么Hg、Pb、Cd、As,会不会夸张了点?】
【@长矛沾粑粑,没夸张,有些地方的土壤污染确实挺严重,种出来的蔬菜粮食生物学质量也不行,容易有残毒,他们这土就挺好。】
【我去查了一下,你们家是真做了那么多检测报告,还是只有一小块地做了那么多检测报告啊?】
【不管了,我先报名,我怕死。】
【我也报名吧,你家的菜还挺好吃的,不想亏待我的嘴。】
用数据说话还挺唬人的,赵和曦将检测报告发上去之后来找他们公司报名的人还挺多。
短短一天多,他们公司的社区支持农业会员就发展到了一万多人。
其他人报名,卿孟祝都不觉得意外。
最让卿孟祝意外的是,顾本树和黎跋他们都报名了,说要额外买一份蔬菜包。
卿孟祝看到名单的的时候专门找他们谈话:“不是吧?你们这也太夸张了,要吃公司的菜拿点回去就行,还额外报名啊?”
顾本树解释:“我是给我爸妈买的,天天拿回去也不好,直接买一份比较方便。”
黎跋:“我也是给爸妈买的,我们亲手调理出来的土地,未来也会亲自种蔬菜,吃这些蔬菜我们放心。”
“你们报名算怎么回事?”卿孟祝哭笑不得,“我考虑一下,给员工发点蔬菜包福利算了,不用报名。”
想了想,卿孟祝仍然觉得又感动又好笑:“你们对公司也太信任了。”
顾本树:“因为我们公司真是良心公司啊,我们自己在生产的过程也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要是连我们公司都没法信任,其他公司就更没法信任了。”

第123章 过来参观的会员们
卿孟祝拉着明春晰和赵和曦开会,商量要怎么给员工福利的事,他希望员工们也能尝到自家种出来的菜的味道。
赵和曦比之前要成熟得多,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说道:“直接发蔬菜福利包没必要,很多时候,大家情愿多发点奖金,而不是发蔬菜包。”
明春晰:“确实,节假日发即可。有需求的员工可以五折或七折成为我们的社区农业会员,和其他正常会员一样,每周寄送蔬菜包。”
赵和曦:“对,我也是这种想法,我们可以每个月发一份蔬菜包,但是和社区农业会员的蔬菜包区分开来。”
卿孟祝点头:“这样也行。”
赵和曦:“那我们就接着琢磨社区农业会员的事吧,你们看看我做的表格。”
赵和曦将打印好的表格分发给他们:“外面的社区农业一般每周配送一个八到十斤的蔬菜包,每个蔬菜包五到八种蔬菜,我想升级一下,我们也每周配送一个十斤的蔬菜包,每个蔬菜包八到十二种蔬菜。”
卿孟祝和明春晰点头,都没意见。
赵和曦:“三月第一周开始配送第一个蔬菜包,现在会员们投票出来的蔬菜一共有香菜、萝卜、小葱、荠菜、白菜、花菜、西芹、土豆、豌豆、四季豆、紫甘蓝十一种,外加水果草莓。”
卿孟祝仔细算了一下:“没问题,应该生产得出来。”
赵和曦:“对,都是生长得比较快的蔬菜。”
他们的会员还在继续招募,等一月十号的时候,赵和曦跟他们开会,告诉他们,会员截止到这天,一共招到了36733人。
卿孟祝吓了一跳:“多少?!”
赵和曦口齿清晰地将数字重复了一遍:“36733。”
卿孟祝:“这也太多了,我算算,能不能生产得过来?”
赵和曦:“我们已经算过了,应该没问题,450亩地呢,五万份蔬菜包也生产得出来。就是这个人数确实有点多,镇上的领导还找我谈话了。”
卿孟祝:“什么时候的事?”
赵和曦:“就昨天,领导们挺关注的,也很关心,说这么多人,我们得好好保障一下。”
卿孟祝摸了一下胸口:“这都是沉甸甸的信任啊。”
赵和曦:“谁说不是?”
报名祝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社区农业会员的人实在太多了,他们招到了38000人就封顶。
他们总得给自己留一些余地,要不然压力也太大了。
尽管现在的压力已经比较大。
有那么多会员,还收到了第一季度的会员费,他们整个公司都运作了起来。
顾本树和黎跋他们挑选味道最好,又比较适合他们这里的品种。
卿孟祝则带着生产部的人,抓紧时间把各种蔬菜种下去。
公司足足有四百五十亩土地,光是他们公司的十几个人,根本没法种那么多土地。
他们还从外面请了不少临时的工人帮忙种菜。
就在他们忙碌的时候,赵和曦找到卿孟祝,说道:“孟祝,有个事儿。”
卿孟祝用眼神示意他说:“什么?”
赵和曦:“最近挺多会员问,周末可不可以过来体验种菜,顺便参观我们的农田?”
卿孟祝眨了眨眼睛:“现在?”
赵和曦:“对,我们现在不是在种菜吗?会员们听说了,就想过来参观。”
顿了顿,赵和曦又说道:“其他社区农业都有这么个环节,会组织会员们过来参观,我觉得我们也可以。我们管理得还挺规范的,组织人过来参观应该是个加分项。”
卿孟祝点头:“那就组织一下吧,不过要沟通好,别到时候有会员乱来。”
赵和曦:“应该没问题。我们的收费那么贵,会员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应该不会乱来。”
赵和曦很快就安排去了。
等周六,一个30人的会员小团队来到了他们的农田中。
会员们统一穿着休闲服,到农田里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表现得很兴奋,尤其小朋友们,眼睛都亮了。
“原来我们的田那么大?!”
“哇,田野,蔬菜,人群,阳光和风,好有生命力的画面。”
“这田真好,泥土真肥沃,看着还以为来到了东北土地上。”
赵和曦等会员们叽叽喳喳地聊完,拍了拍手:“朋友们,我先带你们参观,参观完之后有种菜的体验项目。”
会员们:“太好了!”
赵和曦带会员们走在田野上,指给他们看各个区域的蔬菜。
看蔬菜的时候,有人看着卿孟祝家的番茄和辣椒,问道:“这就是老板家种的番茄和辣椒吗?”
赵和曦:“对!”
有会员心动:“可以买吗?听说老板家的番茄和辣椒特别好吃,可惜在网上不怎么抢得到。”
卿孟祝正打开大棚通风,听到会员的话,笑着说道:“我们家的蔬菜已经有合作的买家了,不过顺利的话,中午可以请大家品尝一下。”
会员们欢呼起来:“太棒了!”
会员们参观了一圈,很快就开始种菜,冯凝香他们这些有经验的种植老手在旁边指导。
这批会员的素质确实挺高,连带来的小孩也很认真。
大家种菜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意外,每个人都种得挺不错,连小孩也不例外,关键是,他们不仅肯听,还肯改,遇到种不好的地方,重新种植也不怎么抱怨。
赵和曦都没想到,他们家的会员是真的能当劳动力来用,尤其一些成年的会员,干起活来还挺卷的。
等中午十二点多,赵和曦带会员们去卿孟祝家的地里摘了番茄、辣椒、白菜、小葱等,带去村里周晏他们的餐厅,请厨师们现场给他们做午饭。
除了卿孟祝家的蔬菜,周晏给他们用的鱼是山塘冷水鱼,鸡是卿长宏家的走地鸡,至于肉,也是山里的土猪肉。
会员们吃了之后惊为天人,表示有空的时候还要过来这里吃饭。
赵和曦笑呵呵地陪着,心情也挺好。
他原本还特地抽出了经费打算招待会员们,后来一算,会员们干的活刚好可以顶了这批经费,算下来不仅没花钱,反而小有盈余。
看来组织会员过来参观干活这事,可以持续发展一下。
吃完午饭,会员们在村里逛了一会,欣赏完村景之后,就各自开车回家了。
回到家,好些外向的会员还在群里发今天拍的各种图片。
其他没空的会员看了图片,纷纷表示羡慕:
【你们今天玩得这么好吗?】
【真漂亮,@呈程×,你们一家三口还穿汉服去啊?这也太好玩了吧?】
【特别好玩!今天的天气特别好,也特别出片!】
【这菜色,吃得也太丰盛了。@赵和曦,赵总,你们用这个菜色招待,真的不会亏本吗?】
【@赵和曦,赵总,下周还能再组织活动吗?想要同款的照片和菜,害羞.JPG】
他们的会员群本来聊天的人就很多,活动照片一出,聊天的人就更多了。
每个群的聊天数量都达到了“999+”,大家纷纷呼唤赵和曦,要求组织更多的活动。
赵和曦找卿孟祝:“怎么样?我们组织吗?”
卿孟祝:“要是不麻烦的话,就组织吧,下周可以拔草、培土和浇水之类的,都没什么技术含量。”
赵和曦:“好嘞,我再骗劳动力去!”
卿孟祝笑:“说起来,你应该找个助理了,要不然都忙不过来。”
赵和曦也感觉到了找助理的必要性:“找找找。”
在他们忙碌的时候,他们的菜先长起来了。
尽管天气很冷,还没有到春天,菜却长得特别好,绿油油的,跟周围荒芜的土地截然不同。
卿孟祝他们将菜种下去后,开始种藕。
祝晰公司一共租了八口池塘,为了好管理,池塘还是保留原来的塘坝,依旧分成八口池塘。
现在种藕,除了其中一口池塘买卿孟祝家的“祀君”藕种之外,其他七口池塘都种本地的藕。
卿孟祝主要想试验一下,用普通的肥料和普通的种植方法种“祀君”,“祀君”会不会退化。
要是不会,他们就可以把这个藕种培养起来,向外推广。
除了在池塘里种藕之外,他们以后还要套养青虾,将青虾加入到他们的蔬菜包之中。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了。
现在蔬菜种得多,吸引过来的野生动物也多,其中最多的就是各种鸟。
冬季,大多数农田都比较荒芜,鸟儿没地方找食物吃,光逮着他们家的农田薅,各种雀儿、乌鸦、雁鸭,简直像来吃自助餐。
卿孟祝头疼,不得不跟赵和曦商量解决鸟类的问题。
赵和曦也惆怅:“这个要怎么解决?它们不怕稻草人,人又不能全天候地待在田里驱赶它们。大鹅、小獭和小狐它们虽然能驱赶一定的鸟类,但是我们的农田面积太大了,它们也驱赶不了。”
卿孟祝:“其他农户怎么办?”
赵和曦:“就让鸟吃,算正常的损耗,实在不行就套袋。”
卿孟祝:“套袋会影响植物的生长,这个不行。”
赵和曦:“那要养小动物吗?我看养狗就挺好的,它们基本不吃菜,在农田里活动,可以赶鸟。”
卿孟祝:“它们是不吃菜,可会拆家啊。要是赶兴奋了,也会祸害菜的,毕竟不可能每只狗子都像护法、护卫它们那么聪明。”
赵和曦想了想:“养猫头鹰?你们家竹林里活动的那只猫头鹰赶鸟也挺厉害。”
卿孟祝:“猫头鹰是保护动物,而且它习惯夜里活动,顶多加上晨昏出来活动一下,根本没办法全天候赶鸟。”
赵和曦:“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要怎么办哦?”
卿孟祝:“我再想想。”

经过综合考虑之后,卿孟祝他们在农田里安装了拦鸟网,还喷了驱鸟剂。
拦鸟网和驱鸟剂的效果非常明显。
用了之后,过来他们农田里啄菜苗吃的鸟儿果然少了很多,就算有鸟儿,也经常被挂在拦鸟网上。
他们每天早上到田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挂在网上的各色鸟儿给解救下来。
鸟儿作为野生动物,包含的细菌病毒比较多,他们也没有当法外狂徒,吃野生动物的习惯,所以每次他们都会将鸟儿放生。
不过,他们没有吃鸟儿的习惯,有些捕食鸟儿的动物却会专门在拦鸟网下等着,比如鹰、狐、獭等,每一次都会将场面弄得特别凶残。
多来几次之后,野鸟也知道他们家的农田大概不是什么好地方,渐渐对他们的农田避而远之。
赵和曦看着总算解决了的野鸟问题,松一口气:“我还以为要跟这些野鸟做长期的斗争。”
野鸟虽然会吃掉一部分昆虫,但它们会吃掉更多的蔬菜,对于商业种植来说,还真顶不住它们的祸害。
卿孟祝:“还好,实在不行我再想点别的办法。”
他这几天已经去星际商城看过了,星际商城也有专门的驱鸟仪器,是来自科技位面的产品,有点像小型飞行器和驱鸟剂的结合。
要是他们的拦鸟网和驱鸟剂还搞不定这群野鸟,他就要购买那款产品,再让明春晰帮忙找公司生产出来了。
那款产品应该挺好用的,就是价格比较贵,一架就要上万星币。
卿孟祝估计这里面也包含了专利费,避免他们仿制,要不是非常必要,他还挺不想交这个费的。
说完鸟儿的事,赵和曦将打印好的文件递给他:“现在我们来说说水果。”
卿孟祝:“什么水果?我们不是种草莓了吗?”
赵和曦:“还有树上种的水果,反正现在稍微有空,可以多种一点水果。”
卿孟祝:“我看看,蓝莓、樱桃、桃子、杨梅——都是本地比较常见的水果?”
赵和曦:“对啊,你不是说,未来要将水果也安排上?反正种水果不像种蔬菜那么麻烦,管理成本也比较低,投资一次可以生产好几年,我觉得可行。”
卿孟祝想了想:“我们这里好像没什么特别出名的水果?”
他们镇也有种水果的,不过就是一些普普通通的梅子、桃子、李子、橘子,因为品质比较一般,很多时候水果成熟了也没人去摘——今年的梅子就这样,卖不上价,人们不愿搭上人工费。
赵和曦很乐观:“没事,我们自己选优良的品种,种出来之后就出名了。”
卿孟祝摇摇头:“不一样。”
卿孟祝现在的辣椒、番茄和莲的种植水平都达到了初级,对种植有自己的理解。
在种植方面,种植者固然可以通过选种和管理来培育优秀的品种,但那些最棒的品种肯定跟当地的气候水文条件相关。
他们这里没有特别出名的水果,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这里不适合种水果。
赵和曦:“那你想怎么办?”
卿孟祝:“另外找地方吧,看看附近有没有哪个地方比较适合种什么水果?”
赵和曦收起文件:“我还以为你们只想在村里种。”
卿孟祝:“我们将目光放长远一点,现在物流那么发达,也没必要局限村里。”
他种竹子的时候改造过土壤,改造的时候花了多少成本,做了多少事情,他心里一清二楚。
与其费劲巴拉地改造,不如去寻找比较合适的地方,反而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卿孟祝跟赵和曦商量过后,让赵和曦收集一下资料,看附近有没有什么适合种水果的地方,同时,他也寻找合适的种植地。
卿孟祝把相关计划跟明春晰说了之后,明春晰问:“你大概想种什么?现在有目标了吗?”
卿孟祝:“还没有,正在考虑,不过可能会倾向于夏季水果和秋季水果之类的。”
卿孟祝解释道:“现在我们已经有草莓了,草莓算冬春水果,夏秋的水果还没着落,希望能有合适的地方种夏秋水果,到时候可以放到蔬菜包里,一起配送给客户。”
明春晰听他这么说,问道:“桑葚算夏秋水果吗?”
卿孟祝对桑葚还真不太熟:“我查查。好像桑葚是春末夏初的水果,算夏季水果。”
明春晰:“我们之前去团建的时候,有一次在泾南山里团建,它那山上的桑葚就挺多,又大又黑,吃起来很不错。”
卿孟祝想起来了:“他们那里的丝绸是不是特别有名?我小时候,我妈还有一条他们那里出产的丝绸裙子。”
明春晰:“对,以前产丝绸。”
卿孟祝:“为什么现在不产了?”
明春晰:“可能因为不挣钱?家庭作坊养蚕现在已经拼不过工厂?加上深山里许多人搬出来了,现在就没什么人留在山里养蚕。”
卿孟祝:“也有可能。”
卿孟祝被明春晰提醒,立即上网查泾南那边的桑蚕。
那边的桑蚕一直很有名,直到近代才没落。
他看了好些资料,资料说,除了现在的手工养殖比不上工厂养殖之外,还因为蚕对各种农药和杀虫剂太敏感了,有时候喷过花露水的人去蚕房走一圈,蚕都会死掉大半。
养蚕的风险大,收益差,慢慢地,大家就不养了。
现在泾南的人大多数已经搬出来了,只有一些老人还留守在村镇里。
因为人少,现在泾南的环境变得非常好,里面还开了好些民宿,好些旅游团会去那边徒步旅行。
看资料,去泾南种桑好像还真可行,不过究竟怎么样,他们得去现场考察一下。
他们这里离泾南不算远,开车过去的话,两个小时就到了。
在那边种桑葚,到时候采收应该也会比较方便,起码寄快递的成本应该不会增加多少,有什么事,他们直接开车过去,也很好解决。
卿孟祝邀请明春晰:“周末你想去看一看吗?要是不想的话,我就跟和曦工作日去。”
明春晰:“去吧,这周我有空。”
卿孟祝兴致勃勃地规划:“那我们周六去,周日回来,在那边住一晚,多走访几个村子。”
明春晰:“要带护法它们去吗?”
卿孟祝摇头:“不带了,让和曦过来照顾它们。”
赵和曦在接收到卿孟祝的请求后,可怜巴巴地说道:“只有你们两个去吗?不考虑带我?”
卿孟祝委婉:“我们两个应该就可以了。”
赵和曦反应了过来:“你们这是要约会去啊?”
卿孟祝哼哼两声:“平时那么忙,周末我们还出去考察,借机约个会怎么了?等我们考察好了,要是觉得可以,你工作日的时候再去一遍,帮忙把一下关。”
赵和曦这才答应下来:“也行吧,那到时候别忘了。”
卿孟祝和明春晰周六一早就打算出门。
两只狗子看他们提着包,穿着打扮跟以往不同,敏锐地意识到了他们可能要出去玩,拦在门口朝他们汪汪叫,有点想叼他们的裤脚,跟他们一起出去。
这两只拦路狗非常难缠,卿孟祝和明春晰安抚完这只又被那只缠上了,一时累得不行。
卿孟祝伸手挡住护法和护卫的脖子:“你们好好在家里看家,等我们回来给你们带小零食。”
两只狗子:“汪汪!”
卿孟祝:“乖,别汪了,我们明天就回来了。”
两只狗子跟在他们后面,一直等他们将车开出一段距离,还在车后面跑。
推书 20234-02-06 : 说好的离婚呢?b》:[近代现代] 《说好的离婚呢?》作者:不吃姜的胖子【完结+番外】晋江VIP2025-02-03完结总书评数:612 当前被收藏数:2989 营养液数:788 文章积分:135,308,016  文案:  1.宋遥是个小有名气的游戏主播,拥有一口少年音,打游戏粗暴蛮横,还喜欢噼里啪啦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