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剧透我是太宗by织鹊

作者:织鹊  录入:09-25

【单单是商业的对外发展吗?自然不是,还有中原王朝之外的,对于世界的探索。】
“时机?”
敏锐的政客们抓住了重点,何谓再次屹立世界之巅的时机?时机,可是稍纵即逝的。
“其他番邦,莫非发展得很快?”
若非如此,怎能用到时机一词?
【可以海贸的国家就那么点,民间的商人胆子再大,但开拓新航线,对于他们而言,也太具有挑战性了,这便需要官方的干预。】
【弘德二十年,鹤仙定下探索新航线的政策。】
这得多大一笔开支啊,户部郑貔貅可不管后期收益如何,心口瞬间就是一痛,这要是没成功,户部还能有头发吗?
【新航线的探索,严格来说,分两部分。
前期是对南方邻国诸岛等海外番邦国家的政治外交,贸易合作,从相对于熟悉一点的诸国开始向周边延,一个是以官方态度下场,给民间的商人做一个保障与靠山,一个是要探寻新的市场和大陆,国家,那免不了可能再次经过这些小国,提前透个底,方便以后的停泊等后续内容。
至于后期真的发现新大陆,其实已经很后了,新大陆带来的最大效益,也不是市场,因为太远,那儿的人也太穷,最大的效益,是各种可以研究种植的新作物。】
新作物?
君臣齐齐一震,说新作物啊!先说新作物!
天幕才不管这管那的。
【但不论是后期新大陆的发现,还是前期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交流,都并非易事。
自古以来,的确有不少藩国到中原学习朝贡,但中原主动外出探索,很少。
而主动向外开辟海外线路的朝代,从弘德一朝始,在对周边国家的收复中,对外的开拓合作中,形成了以中原为主的南海贸易体系,中原王朝也踏出了海洋政权最关键的一大步。】
“海洋政权?”
“这么看来,以后世界发展的趋势,不可避免会落在海洋之上,海权……”
“造船!”
【但这一步,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大家要清楚一件事,出海,在当时,哪怕是国力强盛如中原,也从不是一件无风险的易事。】
“这不是明摆着的吗?怎么可能简单?”
“或许,未来出海已经很安全了?”
【向西开通路上丝绸之路,当真简单吗?陆地上尚且不易,海上更是风浪未知,就不说天气了,只一个水土不服,就有可能要人命。
说句幸运的,也就中原将种植刻在了本能中,加之鹤仙舍得前期投资,在海船上都要种果蔬,不然光是坏血病就能死一片人。】
“快记下!快记下!”
沿海的,准备出海的所有商人,纷纷记笔记,也别管他们出海多久,只要出去,看样子都得带些水果蔬菜了。
【所以前期,哪怕是沿着海岸线与南洋诸国的交流,同样是冒着生命危险的,航行于海上的,不论身份阶级的所有人,都是。】
【弘德二十年,鹤仙任命已经52岁的心腹昆石为兴海总军大都督,携率军队沿海岸线探寻新大陆,所有出海的将士,若不幸牺牲,均按军功给家里发放补贴,建造航海烈士纪念碑,刻录烈士姓名,千年不朽。】
武将和军士都十分满意这样的君主,能对航海的将士如此,对上战场的将士,又能差到哪儿去?
只是,52岁的昆石,这么大的年纪,殿下得是对这人的身体素质多信任,又是对其他年轻将领多不放心啊?不应该呀,不是一直在对外种地吗?年轻小将领应该不少吧?
如今的东宫右位率昆石昆将军不禁露出笑容,大都督啊,听着就威风,他在戏文里听过的的大都督可是周瑜,权力可大了咧,他一个戏子出身,竟还有真的当大都督的一天,此生何求啊。
【出乎众人意料的是,邓国公主姜琦主动请缨出海。】
两位年长的公主姐姐早就进了宫,此时就在邓国公主身边一起看天幕,“三妹,那海外航线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海上风浪又莫测,你何苦……”
两位姐姐知晓三妹心气高,因为三妹是立国后出生的,绝对全方位富养起来的天家公主,所以不甘忍受驸马的欺辱,所以不能忍受太孙一系上位后自己的弱势,做出一系列的错事,可既然后来九弟已经放她出来了,以九弟的脾气,也不会委屈了她,何苦拿命再去赌?
其实在这之前邓国公主也不知她以后会具体作何选择,但天幕一出,她知道这就是她。
姜琦望着天幕,声音都有些轻飘飘的,道:“可能……是不甘心吧。”
兄弟们学的四书五经,她也在学,不仅学这些,还要额外学习女红等内容,她一样也没落下,既是父皇对她的重视,也是想让她作为皇室公主的典范,父皇最爱面子了。
可她学的四书五经,似乎没什么用处,天幕中父皇要通过他提携郭家,她必然享受了权势的荣耀,她能一次算计太孙一家,拖了四哥下水,又尝到了兄弟们的“腥风血雨”,同为乱世中造反起家的姜家的子女,她又怎么可能再甘于沉默?
【邓国公主的毛遂自荐,惊呆了群臣,这不是过家家,这是随时可能没命的海上,然鹤仙只再次向姜琦确认是否要去,姜琦应,鹤仙允。】
“这么一说,还真是,这公主图啥?在宫里不好吗?”
“她赌赢了不是吗?”阁楼上,少女盯着天幕,喃喃自语道,“便是死又如何?天地浩瀚,至少都看过了。”
而不是这窄窄的一方天地。
权力,是自己争取来的,而不是待在原地盼望着别人的施舍。
【这绝不是不知轻重的想当然,而是打破时局的无奈。】
【我们今天,大多数人只看到了邓国公主在外交上的荣耀,却忽略了邓国公主赴海外的前提——她是戴罪之身。】
“戴罪之身?是说被关禁闭?不是已经被放出来了吗?”
自从天幕出现,各地的茶馆这个时候就格外热闹,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主打一个奇思妙想的碰撞。
“这你就不懂了吧,汉宣帝给祖父卫太子议谥,虽说保留了太子名号,但谥号却是“戾”,是他不想给爷爷来个美谥吗?”
【邓国公主姜琦,是被元泰帝这个父亲下令斥责,关的禁闭,终生不得出。
安王也因此没熬过元泰二十七年就去了,鹤仙上位后,做的也只是关照在公主府的妹妹,安王世子这个侄儿也因此病弱,直到弘德十三年,大侄儿也去了,次年,两位姐姐方才有机会有理由有脸面顺势求情,鹤仙借坡下驴,这才放出了姜琦,但并不意味着,过错不存在。】
【此时的邓国公主,是没有政治权力的。】
【她因权力的角逐受伤,她开始学习并拆解权力,她游走于权力之间,拨弄权力,伤人伤己却甘之如饴,她早已放不下权力。
如今,仅有的机会放在她面前,她又怎会因胆怯而放弃?女性要进入男性权力的搏斗场,本就要付出更多,何况她有过在身?】
杞国公主冷哼一声,“什么过不过的,那些个官员私下的龌龊事情多了去了!”
郑国公主盘着手上的小叶紫檀流珠,声线平稳开口道:“毕竟能一边说着圣人之言对同僚出手,一边又让后院姐妹和睦相处,最后再反过来说最毒妇人心,他们这些人,翻来覆去,不就这一套吗?”
“是啊,又是最毒妇人心,又是妇人之仁,好的坏的都让他们说完了!”杞国公主这暴脾气,“二妹,北蒙不是有异动吗?我们也别闲着了吧。”
“好啊。”

【邓国公主自请出海,海上的一切未知,外出的将士都是做好了回不来准备的。
哪怕昆将军是绝对的天子心腹,可有一个皇家人在,对于士气和众将士的信心,的确是不一样的,加之前期涉及两国政交更多,有公主在,代表的含义和重视程度也不同。
而且,选择昆将军出海,本就有不得已在,昆将军年龄大了,鹤仙其实是不放心的,但可以外出的将军中,昆将军跟在鹤仙身旁最久,对于鹤仙的理念,心思,想法,也了解更多,对外的交往重中之重,鹤仙不敢轻易交给年轻人。
鹤仙的本意是打算昆将军出海,带着年轻的将领跟着学习一两回就放手,让昆将军能回来养老的,如今邓国公主请缨,一只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放,鹤仙自然无有不应,何况作为公主,邓国公主比年轻的将军,更会维护皇权。】
这一点,皇家众人,无论男女,都默契地表示认同,姜衡则神情凝重,看来他变法妥协,影响挺大的,不然也不至于让应该养老的石头压阵,若无意外,他应当是动了核心——人与地。
【邓国公主姜琦没有辜负自己,也没有辜负大梁,第一次出海,公主便展示了属于姜家子孙的政治素养。】
【第一次出海,是沿着南方海岸线与南洋诸多小国进行试探性的外交,以及熟悉航线,此前,对于海外的地图,大多来源于朝贡的国家。】
官员盯着天幕,地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们一定要记下,以后用得上。
商人同样目不转睛,这与他们的“钱途”息息相关,他们用不上,以后的儿孙还能用不上吗?
【柯枝国,地处西南,久慕中原文化,历史上已经数次遣使者朝拜中原王朝,在大梁平定天下后不久,就十分谦卑的派遣使者来大梁学习中原文化,这次中原王朝对外出海,使者也是大力推销自己的国家,渴望天朝上使莅临他们的国度。】
中原王朝,对于周边的小国而言,一直都是一个先进的庞然大物,能得到中原上国的重视,对于任何一个小国的稳定而言,都是大大的助力。
大梁子民们一个个与有荣焉,这柯枝国,很懂事的嘛!
“陛下,柯枝国在元泰九年便遣使者前来为陛下祝寿,上一次,还是两年前,临走之际十分不舍,言语间,透露柯枝国内部似乎涉及王储变动,待其稳定,有意遣使者长居我朝学习。”
【使者的心是好的,是为自己国家考虑的,但是使者忽略了一件事,不怕坏人绞尽脑汁,就怕蠢人灵机一动,尤其是这个蠢人,作为一个国家的国王。】
诶?所有人都来了精神了,一个国王,怎么就让天幕如此锐评了?好歹也是坐上了王位的国王诶,难不成是利益集团扶持上来的傀儡?
【船队沿着海岸线,抵达了柯枝国,有使者的因素在,但更主要原因是,柯枝国的地理位置。】
一张标注了航线与关键港口的地图随之出现。
【看见了吗?航海要冲,重要港口,便是没有使者的金钱劝说,船队也是要在柯枝国实地探查的,太妙的位置了,绝佳的停泊转运之地。】
【柯枝国提前收到遣梁使的来信,那叫一个兴高采烈,这于他们而言,算得上天降馅饼。
年轻的国王带着一班子重臣亲自前往港口,迎接中原上国大都督及公主这样大规格的,前所未有的来访。
事情发展到现在,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我们这么厉害吗?国王和朝臣到港口迎接?”
民间有百姓难以想象这样的架势,在他们眼里,知县都已经是大官,何况一个国王和满朝重臣。
“老弟,他们一个国家有时候还比不上我们一个郡县,咱们又是大都督带着军队出海,又是公主代表皇家,能不重视吗?”
要他说,这还算低调的,前朝启末年,一个钦差,都要满城百姓迎接呢,柯枝国这算啥?小老弟还是经验不足啊!
【柯枝朝堂自然是拿出最高等级的规格来接待大梁的使者。
这个时候,虽然大都督尊敬邓国公主,但邓国公主是只有一个公主身份的,所以一路上,与每个国家交谈的正式场合,公主只是坐在旁边,一并不会轻易发言,当一个吉祥物,默默学习,柯枝国王打破了这一平衡。】
不需要天幕提示,他们都知道,到关键点了。
【当时并不是正式的谈判场合,而是接风破冰的宫宴,虽说语言的沟通需要双方的翻译进行转述,但对音乐舞蹈等美的欣赏是共通的,前半场,也一直很顺利。
到后来,或许是国王喝多了酒有些醉了,竟然说道:反正公主都外放出来了,不若留在柯枝,结两国之好。】
天幕下,不少皱着脸准备看看这公主到底有什么本事的书生学子都齐齐被惊呆了,“我耳朵坏了?”
什么叫公主都外放了?
“北蒙都不敢提和亲要求了,他谁啊他?”
“天幕中,未来的陛下是灭过国的吧?”
朝堂上,一个个官员更是面色黢黑,这可不是遣妾一身安社稷的时候,公主此时代表的是皇家,是正统,是上国!正是主辱臣死,该拼刀子的时候!
“口吐狂言!”
“该灭!”
【他是真的没数啊!别的小国,看到公主,不管男的女的,一排的美人儿安排给公主挑选伺候,柯枝国王与众不同,人家打算让公主留下,这……无论看几次都觉得难评。】
可不是难评,一个国王,脑子到底怎么长的?
【但国王口花花说得开心,旁边的朝臣和大梁的翻译却是实打实受了惊吓,这是能说的?
但更让他们受到刺激的,是国王话落的瞬间,含笑当个吉祥物的公主一把抽出旁边大都督腰间的利剑起身,扬声质问:尔等是犯上造反,要与我朝一试锋芒吗?】
“好!”
“就该这样!”
“漂亮!”
“干他丫的!”
【事发突然,双方都没有防备,一个没防备住国王脑子短路,一个没料到公主突然怒起。
但双方将士的素质在此刻狭路相逢,译官还没来得及翻译,但大都督不在乎,公主都拔剑了,跟上了再说,手一扬,进入殿内的百名披甲将士,当即作战斗状态,控制柯枝宫人侍卫。
当双方翻译慌里慌张转述了那简单的两句话,大梁将士杀气更甚,柯枝王室与官员险些被自家国王的操作气死,连连告罪。】
“柯枝再无名义脸面掌握节奏,此次外交,不是谈判,而是柯枝赔罪。”头发已经花白的左相人老成精,不会像年轻人那样轻易动怒,只会直击要点。
晋王气呼呼哼了一声,“便是趁机灭了柯枝,也名正言顺。”
右相取下叆叇,揉了揉鼻梁,既然公主能站稳朝堂,那后面能发生什么,想也能想到了,“柯枝位置险要,与我们又不相邻,灭了得不偿失。”
【柯枝方连连请罪,说是误会,误会,又许让出了诸多利益,甚至提出罢黜国王之位,只为让大梁使者息怒,对于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公主却道:皇兄出发前有言,我汉家乃礼仪之邦,没有无缘无故干涉他国内政的道理,贵国既然已经赔礼,其余事情,我们便不会再干涉,以免伤了大家的和气。】
【逆境下的国王智商像是突然回了笼,立马表示大梁乃是柯枝的宗主国,他这个国王也是仰赖天恩方能立足,定然谨遵上国教诲巴拉巴拉,还将王子们都叫来给公主挑。
嗯……公主没有选王子,反而是选了一个柯枝的公主与使臣一起回京,既给国王与王室安心,让朝臣明白上国没有换国王的打算,又收拢了一个公主为之所用,了解周边国家王室内部详情。】
【且回国的途中,再次在柯枝旁边的古里停留,随后便是回京后奏请给古里国王封郡王。
柯枝有公主入上国,古里得上国封赐,相互辖制,又令柯枝国悔不当初。】
【最主要的是,国王不聪明,但朝臣经此一役,会更加不满但督促看紧国王,柯枝能稳定,但国王朝臣长久对立,也不会让其做大,就得仰仗上国余威,方能坐稳海港要地。】
【更让人惊讶的是,事后大都督问公主什么时候学的柯枝语系,公主表示,没听懂,但她能看出他们有问题。】
“什么?”
“这公主运气真好啊……”
“运气?你把着叫运气?”茶楼中,魏泱听到这酸言酸语,不禁气笑了,“那你运气不怎么着,遇到了姑奶奶我!”
朝臣则恍然,元泰帝也不禁自得,这是他的闺女,如此敏锐的政治素养与胆魄,难怪引得后世人喜爱。
不要小看这个反应时间,对于中原而言,周边国家太多了,中原上国难道还屈尊一个个学习番邦语言不成?
自古以来都是番邦国家学习中原文化,语言也是一样,学习番邦语言的,都是从事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员。
进行海贸,自然要带翻译的官员,但负责翻译的官员不一定会是政治敏感度足够的官员,这是其一,公主若不立马质问,柯枝有可能归为国王醉酒,让译官不用翻译,或者以重金利诱,都有可能,毕竟世界真就是一个草台班子。
至于公主若是赌错了,一个没有政治权力的公主,看着一船的军队,柯枝国你能怎么责怪?笑笑就过去了。
显然,天幕也如此觉得。
【邓国公主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回国后,鹤仙授予了公主官职,姜琦以南海卫所使臣身份,而非公主之身,也非女将之身,站在了朝堂,两次出海后,又挂有礼部右侍郎之职。
前期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交往上,公主姜琦是绝对的主角。】
两位公主比妹妹还骄傲,这是她们妹妹!
“南海卫所?”又是南海,第一期速记绘制下来的堪舆图在之前提到南海的时候就已经被拿来了,元泰帝此刻看着堪舆图,很美的一张地图!
【奉行仁德的大梁船队从不烧杀抢掠,大梁船队从仁慈的天朝上国而来,帮助一个又一个国家的百姓找到生路,大梁的船队,教导他们耕种,引导他们向善,大梁的光芒,至今仍在他们的史书中熠熠生辉,昆石将军与邓国公主的雕像,更是矗立在南海海洋体系诸国的广场之中,被人铭记。】
一声又一声的吸气声此起彼伏,听着就令人激动!
文人士子纷纷感到骄傲,他们中原上国,是这样的!
朝臣则一把抓住关键点,不仅是贸易,还有帮助外面国家的百姓找到生路,怎么帮?劝和吗?肯定是劝和的啦!我们连犯上的柯枝都能饶恕,我们中原王朝一向以和为贵的啦!没看到是船队吗?都没有军队的呢!
弘德,弘德,好一个弘扬仁德的年号!取得好,取得妙啊!
而更让他们激动的,还在后面。
【昆将军因身体原因,在前期南洋游了两轮后就功成身退了,但邓国公主对于外交轻重却愈发适应,由她接手,带着卫国公世子李康等年轻将军继续出海。
弘德三十三年,53岁的邓国公主坐镇鸿胪寺,不再出海,凡至上国者,该国风俗面貌,邓国公主皆能侃侃而谈,不落下风,压其底线。
更著《南洋游记》,记录南洋诸国政体历史风俗等内容,为如今研究南洋诸国历史变革,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献】
文人士子举杯相庆,他们天朝上国,就是如此有大国雅量,再小的国度,我们也能以礼相待,传书相记。
【但航海的事业却并未停止,卫国公之子李康接过昆将军与邓国公主的担子,继续探索未知的海洋。
弘德四十二年,屹立世界数千年之久的中原文明,完成了对世界大陆的基础探索,将世界勾勒于四大发明之一的,薄薄的一层“纸”上,万国堪舆图就此现世,这是探索新航线的硕大成果,已经不单单是为了纺织业的市场。】
这一刻,无数人眼灿如星辰,盯着天幕上的万国堪舆图,他们其实早就忘了这一期的主题是纺织,属于中原民族骨血中的基因在沸腾,他们本能的感到兴奋,殿下是要把这些国土都打回来吗?
年轻的将士渴望功勋,朝堂的老人,却也同样忍受不了世界的诱惑,原来,这个世界如此宽阔。
他们中原上国,既是世界中心,合该教化万民,他们,渴望传道。
姜衡则是看着地图上的“中洲”之名,眉眼一弯,他还是不枉穿越一遭的,如此看来,未来的汉家,话语权还是很大的。
【弘德一朝,是开放的,是包容的,是与时俱进的,弘德一朝提升的,也不仅仅是女性的权益和机会,弘德一朝提升的,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自信与底气。
德施普也,天下文明,并非妄言,也只有我们,这个早已鼎立千秋的文明,才有足够的底气,对外施以王化。
我们无法想象,若是大梁不曾早早探索新航线,早早开辟新市场,进行着虽然一直是中原顺差,但足够尊重人的对外贸易,换成是西方的那几个国家成为开拓者,世界会是何种灾难,中原,又会迎来机遇还是噩耗。
毕竟,哪怕是大梁,哪怕是弘德一朝,也从未缺少过顽固的保守主义,而世界,从来都是动态的,非静止的,不进则退,国家,亦是如此。】
一众君臣沉默了下来,心下复杂,这天幕的讲解,虽然很多时候控制不住的乱七八糟的歪题,但不得不说,这一期的内容,在他们看来,延伸得太值了,可探讨的,泄露出来的内容,也太多了。
【这一期的主题,是邓国公主姜琦,也不单是姜琦。时势造英雄,英雄却也是时代的华章,他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邓国公主敢于直面自己的野心,追逐自己的政治野望,处于封建时代的,尊崇复古的中原王朝,也在鹤仙的带领下,突破了束缚,展望了未来,奔向了朝阳。
王朝尚且如此,何况人乎?】

第26章 新年,各部门安排
天幕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徒留一摊子后续,给大梁君臣们加加担子。
“陛下,如今海外并不平稳,臣请加强沿海出海口的管控,保证百姓安全。”
天幕上透露出的海贸的利益太大,关键是天幕还给了部分地图,可问题是,现在的海域并不安全,这时候私人出海,回不来的概率太大了,人口可是重要资源,怎么能轻易涉险?
“可,下朝后拿出个章程,上个折子。”
“陛下,诚然天幕有言,纺织机械不可一蹴而就,然商人重利而无大义,朝廷应早就准备。”
“陛下,臣请拨款给工部,以研究航海大船。”
“没钱!”
“没问你,我问陛下呢!”
“没钱!问陛下也没钱!又要打仗又要修筑堤坝,把我卖了户部也没钱!”
“别来这套!你户部什么时候说有钱过?开源节流开源节流,你们户部就只知道抠门!”
“污蔑!赤果果的污蔑!”
“别给我扯这些有的没的,海外可是有良种的!天幕特意提了一嘴的良种,你户部耽误得起吗?!”
天幕只说了新作物,可没说良种,你个老小子扯什么虎皮呢?
推书 20234-09-24 : 蒙尘by青石018》:[近代现代] 《蒙尘》作者:青石018【CP完结】长佩VIP2024.4.29完结3.15万字37.20万人气1,153海星 简介:  二十六岁的林雁回爱撒娇,有些小娇气,喜欢江叙言。  三十岁的林雁回呢。  破镜重圆  自卑攻*沉稳受  林雁回*江叙言  标签:虐攻虐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