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阎景修所在的次卧,戚良隐约听见里面有很轻的说话声传来,想来有可能是阎景修在和家里人报平安。
戚良脚步没多停留,在客厅的沙发背上找到了被自己丢在上面的充电器,轻手轻脚地回到了卧室。
意识朦胧间,戚良最后想的是明天一早就让人查查姚曼瑜手机里还有没有什么遗落的线索,照片或是聊天记录什么的。
戚良这一觉睡得还行,起床去拉开窗帘,又把窗户打开一条缝透气,这时隐约听见有声响从关着的卧室门外传来,这才记起家里从前天晚上开始就多了个人。
阎景修比昨天早起了15分钟,在戚良出来前完成了所有的洗漱工作。
毕竟他是借住的人,不能因为他改变了戚良平时的生活作息。戚良从卧室里出来时,阎景修已经把客厅的地面简单拖了一遍。
所以当戚良走出卧室时,就看见阎景修拿着拖把送回卫生间。
“醒了?”阎景修的声音从卫生间传出来,没几秒他又走了回来。
“嘴里还疼不疼?”他问。
戚良这才反应过来嘴里那股若有似无的苦味是从何而来,他舔了一下,伤口的位置鼓起一个小包,但是不疼。
“不疼了。”说话时,苦味被灌进嗓子眼,戚良皱了下眉。
“今早再喷一次药,巩固一下。”说着阎景修把西瓜霜揣进兜里,绕过戚良回了次卧。
戚良拒绝不能,无奈地垂下了肩膀。
阎景修去到厨房,看了眼戚良放在外面的厨具,又打开冰箱看了一眼。
果然如他所想,冰箱里空空荡荡,除了几袋低盐的榨菜再无其他的食物。
阎景修关上冰箱,掏出手机打开购物APP,选了好几种食材放进购物车之后又清空了。
眼下的案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破,回家的时间都不太固定,做饭的时就先放一放,等以后有的是机会给戚良好好补一补。
阎景修已经熟悉了从戚良家到局里这条路,于是在戚良按开车门时,他主动提出要开车。
“早上想吃什么?”阎景修拐过一个十字路口时问道。
戚良还在手机上继续翻看关于胡奕兴的帖子,闻言想了下,“去食堂吧,来了两天,该带你去尝尝了。”
没有案子的时候,一日三餐的时间固定,戚良早午餐一般都会去食堂解决。
两人到的时间比较早,食堂里没什么人,戚良点了简单的清粥小菜,阎景修点了油饼和炒包菜,想了想又拿了两个鸡蛋。
“就吃这么点?”阎景修点的东西多,找到座位时就看见戚良面前只有一碗清淡的白粥,上面漂着几粒玉米。
“够吃了,”戚良说,“太早了吃不下。”
阎景修剥着鸡蛋壳,第一个放进戚良空着一大半的餐盘里。
“吃个鸡蛋,你这顿饭里连点蛋白质都没有,这样不行。”
戚良对食物没有特别多的要求,只要能吃饱就行,不过鸡蛋却是他少有的认为口味一般的食物。
幸亏刚才盛了些小菜,戚良想,不然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置这个圆滚滚白嫩嫩的水煮蛋了。
两人的吃饭速度都很快,阎景修还特意把鸡蛋留在了最后吃。
和戚良他们差不多时间来的还有官婷,她等了两天终于等到可以解剖这一刻。
她给姚曼瑜的头发简单整理了下,点头示意一旁的法医可以开始记录。
和预想的一样,姚曼瑜的各项器官从表面上来看均无明显异常,并且在对器官进行病理检验之后,也证明了姚曼瑜身体很健康,没有任何足以致命的疾病。
胰腺中的胰岛含量同样也在正常范围内,由此可以排除姚曼瑜是因为自身疾病所引起的低血糖。
官婷立刻联系了在省人民医院的内分泌专家,经过两人的一番研究讨论,何专家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疾病并不会引起官婷之前设想的胰岛素升高而C肽正常的情况。
有了专家的肯定,侦破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官婷的死就是与外部注射的胰岛素有关。
结合昨天张金海带回来的那只胰岛素注射器,姚曼瑜死亡一案终于可以定性为刑事案件。
【作者有话说】
第33章 神秘的“Dr.Y”
只可惜官婷给出的尸检结果只能证实姚曼瑜的死确与胰岛素的过量注射有关,但不足以作为证据。
法医这边忙着各种数据分析和资料查找,一直在姚曼瑜手机中找线索的方凌凌同样发现了不少可疑的地方。
因为要一直联系客户,姚曼瑜的手机安装了各种社交APP,每个APP中的联络人都高达上千个,就连群组也都超过了十个。
方凌凌光是看着这些密密麻麻的用户名和头像就犯迷糊,翻来翻去最终决定先从最常用的几个入手。
绿色聊天软件上光是置顶就有25个,方凌凌从上到下看了一遍,发现姚曼瑜这个人并没有给人备注名字的习惯。
方凌凌趴在桌上用力吸了口气,屏蔽了那几个不断弹出消息的粉丝群,点开了置顶第一个联系人的头像。
从聊天记录和朋友圈的照片来看,这个人是姚曼瑜的现任男友曹跃。
两人正处于热恋期,聊天记录里不少没有营养的表情包,话题也是亲亲抱抱,吃饭睡觉之类的。
方凌凌看了几天没看出有什么异常,别说吵架,就连重话都没说过一句。
方凌凌分析曹跃应该是个很会给姚曼瑜提供情绪价值的男朋友,不论姚曼瑜说什么他都很捧场,也会及时地察觉到她某一个时间段里的情绪变化。
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细心的人,在那个下着暴雨的夜里没来接他的女朋友。
方凌凌在曹跃的名字后面打了个小小的问号,虽然在案发当晚有人能够证明他不在场,但未免也太巧合了些。
方凌凌之后又在置顶中找到了苏思雨,因为姐妹两个很久没有聊过天,所以她的对话框在很靠后的位置。
聊天记录截止在事发的一周前,姚曼瑜问苏思雨什么时候在美容院,她约了医生去做项目,想约她一起吃饭。
苏思雨的语气公事公办,如果不知道两人的关系,方凌凌还以为她在和客户说话。
再往前看,大部分都是姚曼瑜挑起的话题,大多时候苏思雨的态度都差不多少。
方凌凌甚至找到了姚曼瑜在一年前劝苏思雨和胡奕兴分手的聊天记录,除了文字还有音频,听得出她在那个当下语气很急迫,甚至是恳求。
她在求苏思雨和胡奕兴分开。
清官难断家务事,方凌凌关掉聊天框,不想过度探究这对姐妹之间的隐私。
一连又看了好几个人的聊天记录,大部分都是和姚曼瑜有合作关系的供应商,中间时不时穿插几个美容美体和按摩推拿。
方凌凌发现姚曼瑜是个特别注重保养的人,这可能与她的工作性质有关。
考虑到要吃网络这碗饭,精致的容貌和纤瘦的身材是必不可少的。
又因为要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所以还需要定期去调理身体。
方凌凌之前翻到过姚曼瑜的备忘录,知道她是个特别有规划和上进的人,也是个极度不自信的女孩。
比如她会每天在减肥APP中记录当日摄取的卡路里和减肥计划,视频收藏夹里有数不清的瘦身操。
方凌凌继续翻查着姚曼瑜的手机,她对下一位网名叫作“Dr.Y”,看起来又是一位美容医生的人并不抱有希望。
聊天记录里,毫不意外还是与美容和减肥相关。最近一段时间,“Dr.Y”给姚曼瑜推销过两次新的减肥项目“一针瘦”,接着两人语音通话过一次,都是对方打来的,时间是12分钟。
之后姚曼瑜就给对方转了一笔钱,并且预约好了见面时间。方凌凌看了眼日历,原本姚曼瑜这周末就要与“Dr.Y”见面了。
方凌凌把两人的聊天记录一直翻到最上,因为添加时间并不算长,所以内容不多,看了一圈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
不过按流程,方凌凌还是要再看一下朋友圈的。
这一看不要紧,方凌凌发现自己居然完全看不见对方发布的内容,因为“Dr.Y”把姚曼瑜拉黑了。
她有些疑惑地退出朋友圈返回聊天记录,“不对啊,姚曼瑜不是已经交钱了吗?”
对方不仅收了,就连姚曼瑜之后询问的问题也都回复了。
方凌凌重新打开“Dr.Y”的个人名片,遗憾的是并没有备注手机号码。
于是方凌凌立刻联系了技术部门,希望能帮忙查找这个账号背后的所有者。
姚曼瑜虽然只是个网店老板,但她在网上很活跃,粉丝的粘合度很高,她的突然离世也引起了不小的议论。
考虑到案件的影响,局里上午紧急召开了会议,要求各部门务必积极配合,尽快破案。
季志勇刚开完会就过来了,先是传达了局长的会议指示,之后又询问起案件的进展来。
“暂时还无法锁定嫌疑人,”戚良就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汇报给了季志勇,“对方当时用雨伞遮住了身体,我们只提取到了几枚不完整的脚印,还无法判别对方的身份。”
张金海在一旁搭腔,“我们现在有些怀疑嫌疑人是故意打扮得像个男人,其实她是个女的。”
季志勇对这个答案意外也不意外。
按照以往的经验,男性可能更倾向于使用比较直接的身体力量来实施犯罪,手法也更加暴力。
相反,女性由于在社会中的角色和性格特点,采取的犯罪方法一般偏向于非暴力手段,比如投毒这一类。
“我们现在也不敢完全确认嫌疑人就是个女的,”张金海又说,“领导你看能不能让之前协助过咱们破案的那个足迹鉴定专家帮帮忙。”
季志勇睨了眼张金海,“老秦最近受邀去讲课了。”
张金海的表情明显有些失望,戚良在一旁也露出了一丝愁容。
“如果秦处不方便来,我们也可以扫描传给他。”戚良并不想放弃这个机会。
“行,老秦那边我去沟通,你们现在抓紧时间找其他线索。”季志勇没说几句就走了,路过阎景修身边时视线不由得多停留了几秒。
方凌凌越想越觉得“Dr.Y”刻意,不过她没敢贸然用姚曼瑜的社交软件重新添加好友,而是把刚发现的情况汇报给戚良。
戚良社交账号上没有医美方面的朋友,但他接触过房产中介和保险员。作为销售行业,大部分人习惯以自己的业务作为用户名,方便客户第一时间找到他们。
反观这个“Dr.Y”,先不说她的用户名,就是没有缘由删掉好友这个举动就很让人怀疑。
戚良用自己的手机搜索了下对方的账号,还没有注销。
“方凌凌你是不是有个小号?”戚良问道。
“有!”方凌凌眼睛一亮,笑得意味深长。
她打开自己的小号app,搜索添加一气呵成。对方可能是在忙,没有立刻处理方凌凌的好友申请,方凌凌也刚好趁这个时间重新检查了一遍自己的朋友圈,确认没有和工作相关内容。
说来也好笑,这个号本来是方凌凌用来区分工作和生活的私人账号。
某次调查“杀猪盘”的时候,方凌凌把朋友圈改成了海外归来的富家千金人设之后就再也没去管它,没想到这次又派上了用场。
好不容易在网上找着一张跑车里塞满玫瑰花的图片,方凌凌二话不说就拿来发了张新的朋友圈。
“Dr.Y”过了半个多小时终于通过了好友申请,方凌凌一直盯着,看到好友列表里出现的新头像,没有急着和她说话。
“不能让你觉得我上赶着找你,”方凌凌慢悠悠起身,拿着手机去找戚良,“老大,加上了。”
“和她聊聊,问问‘一针瘦’的事。”戚良说,他总觉得这个针有问题。
方凌凌因为要负责和“Dr.Y”聊天,又考虑到张金海腿的问题,所以现场走访工作就没算上这两人。
路上尹宏奕开车,白子骞坐在他的副驾上。
白子骞靠在窗边看外面的风景,半晌后幽幽问道:“真有扎一针就能瘦的神药吗?”
“怎么,你想试试?”尹宏奕从后视镜扫了他一眼。
“就咱这标准身材还用减肥?”白子骞不屑地握紧拳头,肩膀上瞬间鼓起一个明显的小包。
白子骞骨架小,薄薄一层肌肉线条就很好看。
只不过这一车除了他是社招来的,其余三个都是警校的毕业生,所以相比较下就显得单薄了些。
阎景修恰好就坐在白子骞旁边,两条腿放松地分开,看着就很结实。
他没忍住笑了一下,又怕白子骞多想,于是不动声色地将视线转向窗外。
白子骞并不在乎这些,因为他本身足够优秀,这几年锻炼下来体能也进步许多,加上曾经在基层磨炼,反而让他比别人更多了份亲和力。
“你说这姚曼瑜这么漂亮,又年轻,哪还需要做医美?”白子骞把话题重新聊回案子,“减肥就更没必要了。”
戚良看过姚曼瑜的vlog,很认同白子骞的想法。视频里的姚曼瑜青春有活力,却也时不时有几条留言说类似“如果模特再瘦一些”的话。
也许是整个社会对女性的要求都过于苛刻,既要她们拥有可以扛起家庭重担的力量,又不想让她们吃得太饱以免变胖。
姚曼瑜为了在网络上站稳脚跟,只能迎合这种有些畸形的审美,不过也确实有越来越多被网络洗脑的年轻人开始效仿这样的行为。
“要想吃网络这碗饭,就要遵守网络的规则,也算是在其位,谋其职了。”在前头开车的尹宏奕说罢叹了口气,“就是这代价也太大了。”
车里一时气氛有些沉重,只希望这次再去老城区能有些收获。
【作者有话说】
更新啦~
第34章 镜中人
姚曼瑜的死似乎对商业街的生意影响不大,各家店铺外都堆积着打包好要发走的快递。
穿过商业街后面是群租房,是当年老城区打造时特意建造的民宿,只是还没正式运营项目就烂尾了,索性后来就租给了附近打工的年轻人。
来之前戚良和房产局那边打听过了,这栋民宿的产权目前在好几个人的手里,已经不属于公租房了。
原来早在几年前就有一些人听到了风声,以很便宜的价格买下了这里,然后简单一改造就成了可以直接拎包入住的群租房,取了个很接地气的名,叫做“幸福驿站”。
戚良看过原民宿的设计规划,建筑风格就和学校宿舍楼差不多,一共三层,每层有十几户,面积和格局都一样。
唯一的区别是每一户中都有卫生间,虽然没有燃气,但不限制电器的使用。
三十几户势必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能保证这笔生意稳赚不赔,想来这几个人的消息来源一定特别可靠。
阎景修来之前给本市几家颇具规模的中介打了电话,果然打听到有一家中介承担了整个民宿房间的出租业务。
戚良他们几个径直走过商业街,因为都在忙着发货,因此没有人注意到他们。
道路虽不算窄,但四个人并排走多少有些碍事。阎景修自觉放慢了脚步走在队伍最后,百无聊赖地听着白子骞和尹宏奕这两个完全没有审美的人点评各家橱窗里展示的服饰。
前面有家咖啡店,门口陆续有人走过去拍照。起初阎景修并没多在意,路过时才发现原来门口立着一块造型别致的镜子,拍照的人是在对着镜子自拍。
阎景修扫了一眼就打算离开,刚好身前一个女生走过,对着镜子比起了剪刀手。
镜子里阎景修只能看见自己肩膀以下,而一个普通身高的女性却能完整地出现在画面中,这不仅是因为两人身高不同,更是角度的原因。
视线偏移间,阎景修在镜子的一角隐约看见了对面店铺外挂着监控摄像头。
这个摄像头确实拍下了嫌疑人的身影,但雨伞很精妙地遮住了上半身,因此只能看见腰部以下。
可如果摄像头能够拍到镜子,是不是也能通过反射的角度看出一丝端倪。
阎景修想得入神,脚步不自觉就慢了下来。
对着镜子拍照的女生偷偷瞄了他好几眼,可能觉得这个人看起来迷迷糊糊的,低头笑着让开了路。
四个人的脚步混杂在一起听不出分别是谁,但少了一个人,戚良很快便察觉了出来。
还在思考的阎景修没注意队伍停了下来,白子骞也跟着回头看他,尹宏奕甚至没忍住吐槽,“这么自恋?”
阎景修没理会尹宏奕的调侃,视线越过两人和戚良的撞在一起。
他表情紧张,戚良也跟着严肃起来。
“怎么了?”绕过白子骞,戚良走回阎景修身边。
阎景修指指从镜子里发现的摄像头,把刚才的想法说给戚良听,又补充,“我不确定这样行不行。”
“这也是个办法,可以多找几个人站在嫌疑人的位置作为参考,这样就算看不见相貌,至少可以通过身高体型判断对方是不是想我们所猜想的,是个女性。”
戚良的回答很肯定,这让阎景修突然就有了信心。
季志勇那边暂时还没有消息,戚良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足迹专家身上。
“这样,”戚良思索了下,“你和方凌凌沟通一下,或者让她把视频发给你。”
“那去‘幸福驿站’……”
阎景修还没说完就被戚良打断,“这个时间估计都外出工作了,留在房间里的人也不会太多,等下主要是和中介了解些情况。”
听到戚良这么说,阎景修这才放下心来。
四个人临时分成两队,戚良把更细心的白子骞安排给了阎景修。尹宏奕的行动力更强,这种情况下跟着戚良是更合适的。
“放心吧戚队,”白子骞排着胸脯打包票,“保证完成任务。”
说话耽搁了些时间,等两人到达民宿门口时,置业顾问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
“久等了徐经理,”戚良客气地伸出手,自我介绍道,“我是戚良。”
“戚队你好。”徐经理也顺势回握上去,看起来有些拘谨。
戚良感觉到他的情绪,宽慰道:“你别紧张,我们找你只是了解些情况。”
尹宏奕四下打量了一圈,这附近除了“幸福驿站”这栋楼再无其他建筑。
“咱们找个地方坐下说吧,”他说。
徐经理思考了下,说道:“刚好里面还有间没租出去,我去车上找找钥匙,两位警官先在这等我一下。”
戚良和尹宏奕这边仔细核对起徐经理带来的租房信息,阎景修和白子骞也和方凌凌联系完,并且很快找到了“撑伞人”经过咖啡店时的那段监控。
阎景修仔细盯着屏幕画面,白子骞从咖啡店买来两杯饮料,拉开车门后随手给了他一杯。
阎景修接过后很自然地说了声谢谢。
“看见什么了?”白子骞问道。
阎景修把监控又往回拖了下,指着屏幕上的一个方向说,“你看。”
只见画面中撑着伞的人走在步道的中间,步伐平稳,完全没有心慌或是想要逃跑的意思。
就在这人即将越过镜子的时候,脚步似乎顿了下。
阎景修和白子骞都不约而同地提了口气,白子骞更是小声地“耶”了下。
因为他们两个同时注意到雨伞突然往摄像头的方向倾斜了下,自始至终一直被遮住的人没忍住在镜子面前多停留了一秒。
也就是这么一秒,让镜头捕捉到了一个不算模糊的人脸。
阎景修把这段视频截了下来准备送回技术科分析,白子骞放松地靠坐在座椅里,笑说,“这人和方凌凌一个毛病,遇着个镜子就非得看一眼才行。”
阎景修没搭腔,不过他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前两天和方凌凌一起出外勤时的经过,好像确实有这么回事。
“臭美。”白子骞咧开嘴笑得一脸欠揍,又很快反应过来,凑到阎景修面前叮嘱,“你可不能回去和她告状,她打人可疼了。”
阎景修装作一副了然的表情,“你倒是提醒我了。”
最后白子骞不得不求饶,说等案子结了一定请阎景修吃饭。
阎景修也不过是和他开了个玩笑,很快就调整好了情绪。
结合视频来看,阎景修和白子骞很快确定了嫌疑人当时所站的位置。
白子骞下车走到刚才买饮料的那家咖啡店,找到了嫌疑人照镜子的位置站定,接着对着监控摄像头比了个剪刀手。
阎景修跟在他身后直接去了安装摄像头的店家,在说明来意之后,很顺利地将刚才那段视频拷贝了下来。
两人这边进展很快,于是阎景修给戚良打了通电话。
挂断电话,戚良和尹宏奕说:“景修他们那边完事了,说要过来跟我们回合。”
“那我出去接他们吧。”尹宏奕放下手中的档案,起身就走出了房间。
这间房子空置了有一段时间,即使从一进来时就开了窗户透气,还是有股说不清的味道。
戚良翻看着在中介那登记过的房客信息,闲聊道:“刚才在门口我粗略看了一下,咱们这栋楼是15间房?”
“是,”徐经理解释道,“一层五间,一共三层。”
戚良问他,“这些都是你一个人负责?”
徐经理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本来不是我,是店长,他今年升了就把这些留给我了。”
戚良点点头,笑道:“那很辛苦了。”
徐经理笑得有些腼腆,“是辛苦,不过也赚钱。”
从交谈中戚良能感觉到对方是个诚恳的人,于是继续问道:“可我刚才数了一下,你给我的这些资料里好像少了一份。”
徐经理愣了下,立马解释道:“这不还有咱们现在这间没租出去吗?”
戚良当然记得徐经理一开始就提到过这间还没租出去,指尖在桌上某一处空着的地方点了下,提醒道,“一楼西侧第一间,少这间。”
徐经理这才注意到,原来刚才戚良和尹宏奕看完资料后不是随手丢在桌子上的,而是按照登记的房号,按顺序排列出来的。
徐经理仔细一想,忽地想起来,“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阎景修跟着尹宏奕身后走进“幸福驿站”的院子,和戚良一样,他先是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数,大概弄清楚有多少间房。
等一进到戚良所在的那间,就看见戚良悠哉地坐在椅子里,对面的房产经纪低声和什么人打着电话。
见到来人,徐经理连忙起身,示意自己出去打给电话。
“你们那边忙完了?”戚良抬头恰好看见阎景修也在注视着他。
“嗯,拍到那个人的脸了,”阎景修拖着椅子坐到戚良身边,声音听起来好像比以往音调高了些,“就是有些模糊,已经传回去做技术处理了。”
戚良偏头看了他一眼,又翻看起眼前的资料,点点头,“干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