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阳大人升职记by天谢

作者:天谢  录入:10-09

而如今这把刀,正操在异军突起的叶阳辞手上。
更可怕的是,叶阳辞没有短板,无论出身、资历、功绩、才能、口碑……都无懈可击。
只除了与奉宸卫萧珩的风流韵事。
但私情不上台面。它上不了台,也就意味着旁人在台上也说不得,说了自己同样不体面。两个单身汉,又无妻族利益争端,旁人除了私下嚼嚼舌根,还真成不了什么攻击利器。
正因如此,第二件大事——叶阳辞被一纸圣旨擢升为户部尚书,也就显得顺理成章,甚至是相当克制了。
你看,他就升个“地官”,都没去争“天官”,更不攀一人之下的麟阁相位。况且平心而论,谁能比“万家生钱叶阳辞”,更适合担任户部尚书?
无人异议。
与前年延徽帝示意宁却尘举荐叶阳辞为户部尚书时,整个朝堂的物议沸腾、竞相攻讦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叶阳辞用两年时间,百万赋银,三桩大案,牢牢把住了朝堂之“势”。
“叶阳大人怎么就这么会当官呢?”韩鹿鸣拈着棋子,唉声叹气,“晚生只要一想到要与衮衮诸公打交道,就头疼欲裂。本来晚生立誓绝不入仕,此番形势所逼,就算为了大人,也得赶鸭子上架了。”
叶阳辞轻笑一声:“衮衮诸公都是人。你不要想着是和衙门、六部、朝堂、宫廷这些庞然巨物打交道,你只要想着是和一个一个‘人’打交道,与你一样有血有肉、有贪有嗔的人。自然就会了。”
韩鹿鸣听着觉得很有道理,但仔细想想还是摇头:“宦海凶险,今后,还请大人多多照拂了,韩鹿鸣胸无大志,唯吾主马首是瞻。”
叶阳辞含笑落子:“茸客这是自谦,还是揶揄我呢。能扳倒容九淋,全赖茸客出谋划策,设局陷敌于绝境。我是真没想到,你从踏进城门,被容九淋拦住带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给他挖坑了——”
被囚禁于阁楼的两个月,韩鹿鸣表面上无奈绝食,暗中花费大量时间心血,将楼中尘封的藏书画上厌胜符咒。
他若能脱困,这便是能为他所用的复仇利器;他若不幸亡命于此,也能为容府埋下一颗不知何时会爆炸的诡雷。
雷雨夜被叶阳兄妹救出容府后,他僦居裴府,调养身体的同时也没闲着,与叶阳辞合议了“三案交错”之计,以自身为诱饵,引容九淋上钩,又利用帝与相各自心底不能见光的秘密,让他们一个被步步牵着鼻子走,一个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卢府后园的独居书生不是卢临兆,就是韩鹿鸣本人。
当年盗银案发,卢敬星一家伏法,卢临兆闻风而逃,哪里还敢在京城露面?就算他真敢回京,对叶阳辞而言,收服他需要宝贵的时间,而不知深浅底细之人,仓促之间也绝不能委以重用。
于是叶阳辞想到了萧珩那一手惟妙惟肖的易容术。
他打动萧珩,只需一句话:“唐巡检,要不要同去打秋风?”
萧珩梦回夏津,冷脸道:“叶阳大人如今是何等身家地位,还需要卑职陪着去打秋风?”
叶阳辞走近几步,压低了嗓音:“你想升官,我也想升官,我们都想升官。”
萧珩明知他在打感情牌,明知答应他会显得自己更被动,却难以抗拒,无论是重温旧梦的感觉,还是高位大权的诱惑。
他在这一刻恨不得将叶阳辞攮死,好让自己从这段无望的单恋中彻底解脱出来,可到底舍不得,也打不过。最终还是如他们初见时那般,扯了扯嘴角,露出个未成形的笑:“何时,何处?”
叶阳辞将萧珩带到连夜布置好的卢府后园,根据打探到的卢临兆的容貌,将韩鹿鸣化了个七八成像,足够用了。
所以才能骗过容府护院首领那般的高手的眼力,因为对方踩点时看到的正脸,与动手之前所见的背影,就是同一个人。
柔仪殿花盆铜盒内的连体双鼠,是叶阳辞夜探精研院时带走的,本想暂时养着作为证据,但韩鹿鸣提议用在此处能发挥最大效果。
延圭墨上的刻字寄语,也是叶阳辞杜撰的。
用自消墨水书写的密信,是韩鹿鸣亲笔捉刀,他模仿起容九淋的台阁体,比朝堂上任何一个跟风者都更加以假乱真。
奉宸卫在容府阁楼上搜查出的厌胜法器,也是萧珩让手下巧匠赶工制作,叶阳辞仗着月黑风高、武功高明,当夜悄悄放进去的。
而到御前对质那日,隐于幕后的韩鹿鸣终于现身城门,自称奉师命入京觐见圣上,“正巧”被袁松撞见。
这场倒阁之仗,叶阳辞是先锋大将;宁却尘甘当副将;韩鹿鸣为军中谋士;萧珩做了后军总督;袁太监全程游离,但关键时刻神来一笔;延徽帝则像晴雨不定的老天爷,被摸透气象,借了东风。
明面上看是叶阳辞独挑大梁,实则每一环都有人在恰到好处地施为,如此精心谋划的死局,容九淋这座高台着实倒得不冤。
第三件大事,延徽帝收到了来自总兵师万旋与兵部暗探分别传回的密报,证实渊岳军覆灭于暴风雪中。于是他挑了个黄道吉日,向天下各省发布公告:
北壁战败后,余孽退缩回固伦山外,伏王殿下勇追穷寇,奈何天时不利,与所率军队一同葬身于赤马古道。
山高路远,战骨茫茫不可收,朝廷会请真人在大祀坛开设水陆道场招魂,以期数万英灵归乡。
消息一传开,举国大哀,百姓心中悲痛之意犹胜皇后的国丧百倍。
皇后高居殿宇,素未谋面,于百姓而言只是一个象征国母的记号。而渊岳军数万将士,却是千千万万个父母的儿郎、妻子的丈夫、儿女的父亲!
渊岳军的少帅秦深,亦是百姓心目中的英雄秦大帅的仅存血脉。子承父志,又与父一同血洒疆场,为驱逐侵略中原的北蛮,为保卫他们的家园性命而牺牲,永远葬在了异国冰冷的凶山恶水之间,怎不叫人捶胸惋惜,憾恨难平!
家家户户这下才是真正的恸哭声一片,纷纷在城郊自发设置起灵堂。每个城外灵堂的祭拜队伍都绵延数里,白幡如林,哭声震野。
各城的衙役驱不散他们,也不愿冒风险去驱,万一在这种时刻起争执、犯众怒,被群殴而死,就是白死,无人偿命。
所以各府只好睁只眼闭只眼由他们去,层层上报,说“民心如海,自发国丧”。至于这个国丧是国母之丧,还是国军之丧,就隐而不提了。以至于延徽帝与京城朝廷的大半官员蒙在鼓里,而朝堂上的知情者,对此也保持了心照不宣的沉默。
渊岳军及其统帅的民间声望,在此时此刻达到了顶峰。
叶阳辞也在这个时候犯了胃疾。
叶阳归闻讯赶来为他把脉,埋怨道:“叮嘱过多少次,要饮食得宜,三分治七分养——你这是不遵医嘱,喝了多少酒?!”
叶阳辞面色苍白,冷汗涔涔,腹中绞痛、刺痛、裂痛,但都不及心痛之万一。他咬牙说:“我无妨,缓过这一阵便好,载雪不必担心。”
叶阳归知道他为何借酒浇愁,苦口相劝:“截云,你若不顾惜自己的身体,痛的不仅是你,还有心疼在意你的人!就算为了我,为了爹娘,你也要振作起来,好好地活着。”
叶阳辞盯着窗外白梅落尽的枝杈出神,并未辩驳,也未落泪,许久后低声道:“我明白。载雪,你为我开几贴药吧,我自己总写不对方子。”
叶阳归怀疑他只把劝解听在耳中,并未入心。但到底个人情绪,主要在于自己看开放下,旁人也只能尽量开导,无法以身相代。她重重叹了口气,说:“我去写药方,回头拜托萧大人多看着你点儿。不准再饮酒!否则我……我不管你了!你疼死了算!”
她气呼呼地留下药方后走了。
叶阳辞望着她的背影,从蹙眉忍痛间挤出一丝苦笑:“……我还和茸客说,别得罪大夫,这下好了。”
“你还笑得出来!”萧珩在廊下送走叶阳归,进屋来拿药方,见状忍不住责备,“胃疾这么严重,为何从来不对我说?”
叶阳辞觉得他的关心过了界,侧身面向壁里,不说话。
萧珩恨他对自己冷情,又爱他这般冰冷坚定,如雪如霜、如松如梅。
杀意与爱意日以继夜地交织,翻沸在心里,他觉得自己也离疯魔不远了。简直像秦温酒临死前要将他带下地狱的诅咒,在他身上应了验。
萧珩深吸一口气,挨着榻边坐下,伸手想去擦拭叶阳辞的额汗,中途又收回来,说道:“叶阳,接受现实,你会好过很多。我知道你始终不信秦深已死,说实话,我也不太相信。但他若活着,此时早该回来了,何必徒留你忧心空等?”
叶阳辞不吭声。
萧珩又道:“叶阳,你可以不爱我,但你要爱自己。”
叶阳辞微微颤抖了一下,似乎被这句话打动。萧珩趁热打铁地说:“你要等他,可以,我就看着你等。你一日不死心,我也就一日不提情爱之事,只当盟友,如何?”
叶阳辞转过头来,轻轻浅浅地瞥了他一眼。
这一眼让萧珩将心思沉淀到更深处,继续劝说:“独木难支,没人能真正做个孤臣。如今你已是户部尚书,更需要臂助,才能在朝堂上屹立不倒。延徽帝绝非明主,迟早要日落西山,八皇子死了,尸骨无存。九皇子被送入精研院,恐再难见天日。剩下十、十一皇子,都是体弱多病,就材质而言并无多大分别。唯一不同的是,十一皇子有长公主这个亲家姨奶,又有你妹妹这个看着他长大的侍医在侧,多少与你更亲近些。就算你不偏向秦泽墨,在朝臣们眼中,你早已是他天然的支持者。”
叶阳辞的脸雪白如瓷,此刻亦如白瓷般易碎,蹙着眉尖,审视萧珩的目光却依然锐利。他翕动血色浅淡的嘴唇,轻声说:“涧川若真的不在了,在我眼中,无人配为天下之主。国器无主,我自取之。无论延徽帝还是皇子们,谁也不能阻挡我。楚白,到时你若还是不肯放弃摄政野心……我会杀了你。”
萧珩怔住。
他一直以为,叶阳辞是辅佐枭雄的治世之臣,直到这时才真正意识到——叶阳辞就是枭雄本身。

第145章 渊岳军鬼神之军
“叶阳辞。”萧珩眼里浮动着幽光,如深夜水面的海萤青火,他近乎凄厉地道,“你在我面前说这话,究竟是不把我当外人,还是不把我当人?就不担心我先下手为强?还是真以为我会一退再退,把性命维系在你一念之间?”
叶阳辞说:“我当然不会如此自负。楚白,我把话亮出来,自然是希望能与你达成共识,同路而行。如若达不成,那就各凭本事争个输赢。提前告知你,也算全了之前的交情,此后你我修罗场上见分晓,生死无怨。”
萧珩眼睑颤跳,连瞳孔也似野兽般紧缩了一瞬。
京城人人都当叶阳辞是他相好,萧府上下更是将对方当作主母一般看待。人前同车而乘、同桌而食,人后虽不算亲近,但也有商有量。最后连他自己也恍惚了,仿佛与叶阳辞真就是一对朝夕相处的情侣,不够亲近只是因为对方性子清冷。
直到此刻,彼此对至高权力的角逐,在经过数次试探与碰撞后,终于撕破了貌似温情脉脉的面纱。萧珩才蓦然意识到,一切都是镜花水月的错觉罢了。
他忽然嗤地一笑,又笑了声,轻飘飘地说:“好。”
这笑声中隐隐透着自嘲与恋恨,如华丽锦缎烧成灰烬,显出其下掩埋的利刃。萧珩的神情反倒平静下来,从怀中掏出那块旧帕子,往他脸上探去。
叶阳辞正欲避开,却听萧珩说道:“我尚未出生,命运就不由自己掌控。母亲想堕掉我,是父亲的一串香珠令她临时改变了决定。作为一个不受期待的孽障,我背着世人在遮遮掩掩中被生了下来。
“我没有国、没有乡、没有家。父亲死得早,死前满是遗憾,而母亲的怜惜又来得太迟。我在争强斗胜中长大,在虚与委蛇里成熟,不被人真心惦念,也不惦念任何人。
“后来我终于爱上一个人,但那人并不爱我,他冷冰冰地斩断我所有念想,甚至不屑于利用与欺骗。
“于是我想,我掌控不了生死、爱恨,至少能尽所能地去掌控权力——而我爱的人却要求我放弃这最后的野心,否则就要杀了我。”
萧珩攥住绣着叶上初阳纹样的帕子,笑意寒凉:“叶阳,眼下我们还能继续再走一段路,联手铲除障碍,直到站在不可调和的分歧的路口。到那时,你我白刃出鞘,看最后染上的是谁的血,如何?”
叶阳辞神色复杂地注视他,最终也回了个字:“好。”
于是萧珩用帕子擦拭对方额际,举动随意,不再有之前的忐忑。而叶阳辞也不再避开。
叶阳辞的胃还在疼,萧珩细细地擦干他的湿发。
在谁也不肯退让的死局到来之前,他们似乎找到了某种平衡,把短暂的同行变成暴风雨前的宁静,小心地维护着一朵注定凋零的暮春海棠。
许久后,叶阳辞长出一口气,声音有些沙哑:“缓过来了,没事了。”
萧珩问:“真的缓过来了吗?”
叶阳辞知道他说的并非胃疾。
“我不想你因为故人魂不守舍,就连生死之战也大失水准。”
“放心,我会活到那时,赢了你。”
萧珩哂笑:“那我真是万分期待。”他起身,将这条两年来从未离身的棉帕弃于榻面,拿起药方走出厢房。
“延徽帝绝非明主,迟早要日落西山。八皇子死了,尸骨无存。九皇子被送入精研院,恐再难见天日。”
叶阳辞一边端着新煎的药慢慢喝,一边思忖着萧珩方才的话语。
空的那只手里兜着一包敞开的粽子糖,但他没有配着苦药吃,只是不自觉地偶尔摸一下,光滑的糖面上仿佛还残留着另一个人手指的触感。
秦深留给他的最后一包粽子糖,他始终没舍得吃完,从秋藏到冬,又从冬捂到了春尽花残。
喝完药,他数了数糖,拈起一颗,又放下。
等把这些糖吃完,涧川就回来了,他几乎把这个念头当作了谶语。既想快点吃完,能早日重逢;又怕太快吃完,仍是人影杳然,谶语碎裂成了一场枕上黄粱。
叶阳辞垂目看了一会儿糖,最终还是包好牛皮纸,重新捆扎起来。
他起身用茶水漱口,心想,这事儿目前还不能告诉萧珩。
——秦温酒并非尸骨无存。
虽然延徽帝当场下旨将他废为庶人,曝尸于乱葬岗。但叶阳辞派人盯上了从苜蓿园抬尸而出的奉宸卫,并赶在入夜前来到郊外乱葬岗,找到了秦温酒被潦草丢在荒坟间的尸体。
秦温酒的皇子华服与金冠全被剥走了,长发覆面,口塞米糠,素白中衣被血与尘泥污染,看不出本来颜色。
是叶阳辞亲手为他脱去脏衣,擦干净身体,以针线缝合前胸后背的刀口。
夜枭鬼泣,阴风瘆人,插在坟包上的火把映照出一人一尸的影子。叶阳辞低头专注缝针,轻声道:“你这人又怕疼又爱哭,还爱干净……现在感觉不到疼了,一会儿我给你换上新衣,是你喜欢的酒红色,就别再哭啦。”
秦温酒的面容白里透青,像个瘦骨嶙峋的鬼,被昏黄灯光笼出了人间仅存的一点暖色。
他纹丝不动地闭目倾听着,自出生以来从未有哪刻,如此刻般宁静祥和。
叶阳辞剪断一截线头,继续缝下一针:“你对延徽帝做什么,我都当是他咎由自取。但任皇后无辜,你把她的命做了求生与复仇的工具,又拉秦泓越下水,这样的结局也不算冤了你。”他轻叹口气,“下次别生在帝王家了,去当个斗酒恣欢谑的浪子吧。”
他准备缝最后一针时,指尖在冰冷的尸肉间触碰到个坚硬的东西,手感像金属,于是捏住它,拔了出来。
叶阳辞在草叶上擦干净它,发现竟然是一把银制的钥匙。钥匙形状奇特,端头上还系着断掉的细绳。
他微怔,继而掰开秦温酒的口腔,仔细查看齿列,果然发现了后槽牙上断裂的系线。
如此看来,秦温酒在刺驾之前,就将一枚系着长绳的钥匙生生吞进食管,细的线头绑住后槽牙。被萧珩一刀穿胸后,食管随之割裂,这枚钥匙掉落出来,卡在前胸的骨肉间。
这是什么钥匙?竟然能让秦温酒在殊死一搏时,也要想方设法地藏住它。
他在吞下钥匙时,是否就做好了身死名辱的准备,谁愿意来收拾他残破的遗体,谁才有可能发现这把钥匙?
叶阳辞捏着钥匙思索片刻,将之妥善地放好,继续给秦温酒缝合伤口,换上红袍,梳顺了微卷长发。他把打理好的尸体抱进一口棺材里。
棺材看着寻常,但材质精良,用的是龙门之桐。
棺内陪葬了一坛二十年陈的竹叶青,与一把桐木古琴,皆是他从柔仪殿偷偷带出来的,秦温酒的心爱之物。
叶阳辞带着棺材离开乱葬岗,在青山绿水间寻了个景致幽美处,将桐木棺材入土,堆了个坟头,但没有立碑。最后,他把那株朱果仅存的狼桃脱出花盆,种在了坟墓旁。
“我走了。”他对秦温酒做最后的道别,“往后若还活着,每年来看你一次,给你带坛好酒。”
叶阳辞转身,头也不回地离开。
在他身后,一只流萤不知从何处飞来,在坟前的狼桃枝叶间萦绕。它过早地苏醒,在天地间孤独地游荡,不久后将以死亡迎接同类的繁盛,但也赏到了夏生秋死的同类们从未见过的春光。
固伦山腰线以下的冬雪化了。
淙淙雪水汇聚成小溪,流淌在寒冰消融、草叶萌芽的辽北大地上。
牧人与渔民们又从南方迁移而来,回到了大辽河西岸的刀牙城。这里在去年冬季发生过一场浩大而残酷的战争,而今硝烟散去,尸体与折戟一同埋入肥沃的黑土,成为下个轮回的奠基。
黄昏时分,落日已沉入远山,只剩一层暗淡余晖,涂抹在天地间。
余晖中忽然破出一支甲胄漆黑的骑兵队伍,由北向南,不停行进在断刃原上。
这队伍奇长而蜿蜒,如黑龙见首不见尾,而它的最前端也高高掣起一面黑龙旗,簇拥着一口同样通体漆黑的、扎着白花缎带的巨大棺椁。
刀牙城的百姓们惊惶地望着薄暮中的军队,它如此凶煞慑人,犹自带着铁血硝烟的余味,又如此安静肃穆地从城外经过。
简直就像……阴兵过境!
直到那面金鳞隐现的黑龙旗从他们面前飘展而过,才终于有人恍然大悟般叫起来:“是渊岳军!朝廷在京城外的大祀坛做道场,给渊岳军招魂,这是把英灵给招回来了呀——”
众皆哗然!
越来越多的百姓爬上房顶,或是躲在坍塌的城墙后窥看,一些胆大者已不满足于远远地观望,试图出城。
“怕什么!”他们说,“若是渊岳军的英灵,只会攻击夷狄,保佑大岳百姓。”
“对,就算是阴兵,那也是能分敌我、护家国的鬼神!”
“鬼神?那领军的那位秦少帅,岂不是要当城隍爷……不对,十殿阎罗……也不对,是地藏王菩萨?”
众人议论纷纷之间,已有人成群结队地溜出城门,向这支神秘威严的军队一点点靠近。
队伍最前头的将军一身玄色铠甲,内衬雪白战袍,勒马驻足,转过头来望向他们。
这些人忍不住尖叫起来,连连后退,却在发现自己并无异样之后,又挪动着凑过来。有个胆色十足的年轻人,扬声喊道:“是渊岳军吗?是秦少帅吗?”
为首的玄甲将军盯着他,隔着兜鍪看不清面目,但那目光凛然如剑、湛然若神。
像山峦的虚影笼罩在头顶,年轻人忍不住连连后退,就在他想要转身逃离时,听见对方沉声回答:“是。”
人群沉寂了片刻,陡然爆发出一阵混杂着激动、恐惧、欣喜、热切与近乎歇斯底里的呼喝:“渊岳军——”
“鬼神之军——”
“英灵归来,军魂犹在!军魂犹在啊!”
“快!去取香烛、纸钱、白幡和扎好的纸人纸马,把城里的人都喊出来,犒军了!”
在一片失控的呐喊与悲泣声中,领军的秦深无奈地解释:“不是阴兵,还没死呢。”然而被声浪压得传不出音,只能眼看着自己被林立的白幡与缭绕的香烟围住。
百姓们成片成片地跪拜。秦深只得翻身下马,朝为首的老者走去。众人情不自禁地后退,又不愿起身逃离,一概用拜神的姿势仰望他。
秦深摘下兜鍪,露出火光下一张活人的脸,说:“乡亲父老们,渊岳军回来了,活着回来了!”
人群再度震惊失语,片刻静寂后,爆发出的声浪响彻云霄:“——渊岳军回来了,活着回来了!”
声浪一波一波向四面八方传开,许久终于平息后,秦深说:“还有我父亲秦大帅的遗骨,也回来了。我军将护送棺椁,前往京城,送大帅回家。”
先前那个胆大的年轻人,骤然间大哭起来。他嚎啕道:“大帅回家了!我要送灵入京,你们收下我吧……”
不少百姓同样泪流满面,望着扎白花的漆黑棺椁,大声恳求:“愿加入渊岳军,送大帅英灵回京!”
“我们也愿意!请收下我们!”
秦深再次被重重人群包围。
“我等自愿入伍,不需要发军饷,只要给口粮吃!”
“生计年年都有,送大帅回京这一辈子只有一次,我也要去!”
看着一张张写满激昂与决心的脸庞,他深受感动,向四周抱拳行礼:“多谢诸位父老,如蒙不弃,那便一同送灵入京。”
“好!好啊!”
有人放声高呼起来:“黑龙旗下——”
无数人遥相应和:“——渊岳军会。”
夜风卷动黑龙旗,金鳞在周围火光下熠熠生辉,折射出韬养已久、破空而出的锐利锋芒。

第146章 你给朕狠狠骂他
“重返人间”的渊岳军沿着辽北、北直隶、山东一路南下,每过一座府城、州城,都会引发哗然与震撼。
不断有人加入扶棺送灵的队伍。
秦深率麾下荡平八部里,将靺羯人彻底赶出宝露高原的赫赫功绩,也在民间迅速传播开来。
渊岳军所到之处,百姓近乎狂热地议论着,说秦少帅在原北壁王庭之地,立下了记载岳军战功的巨大石碑,还在被靺羯人视为神圣之地的锡赫特山上,举行了祭奠战死将士的典礼。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中原多少年没有出过这般威震四海的战绩了?清平盛世指日可待!”饱经战乱的老人们感慨万分,“这何止是子承父志,是青出于蓝啊。”
眼见行程未半,队伍已从四万多扩充到六万人马,就连一时来不及供应的粮草,都有沿途百姓箪食壶浆地来捐赠。
推书 20234-10-08 : 金丝雀失忆后反攻》:[近代现代] 《金丝雀失忆后反攻了》作者:十贰点【完结+番外】晋江VIP2025-06-23完结总书评数:546 当前被收藏数:2028 营养液数:642 文章积分:28,821,608文案:  程廷议出车祸了。  幸运的是没有毁容,依旧是个帅比。  不幸的是他失忆了。  助理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