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军爷那些年》作者:孤山拾荒客
文案:
———
爱上某人却不自知的钢铁硬汉直男癌军爷and在外人面前高冷,见到军爷秒变小白兔,温柔可人贵族美人受,二人携手同渡难关,乱世之下求的平凡人小故事。
大唐天宝十四年,一场大乱,叫曾经高高在上的人跌到谷底,而原本在底层奋力求生的幸存者,却在无尽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本文实际上就是两个小人物在乱世中互相抱团取暖的故事。
———
故事的开端:
远在北疆戍边的兵士胡九彰忽然得到了弟弟在长安遇险的消息。老胡同志为寻弟弟独自上京,没想到弟弟没找着,先遇着了个离家出走的贵族小美人,更让他没想到的是,美人对他还特别好。
老胡紧张的咽了一口吐沫。
“公、公子,快醒醒,你的床在那边……”
———
关键词:剧情流,唐代背景,安史之乱,战争,慢热,细水长流、
标签:情投意合 历史 战争 慢热 剧情 正剧 主攻 军旅
第1章 谋官
胡九彰今年二十六,他是天宝八年的兵。当年胡九彰来北庭投军时,他家遭了旱,家里粮食养不活这一家四口,他爹向东,去了洛阳谋生,他这个做大哥的,便向北,投奔北庭戍军。家里只剩下阿娘和一个二弟,勉强活过那个旱年。
胡九彰一说起他弟弟就喜笑颜开。他说他弟弟是个读书人,叫胡彦,会写诗,字也好看。他们全家就指望着胡彦以后能去长安谋个功名,做了官,好把他们一家都接去长安。
胡九彰这人爱做梦,也爱说大话,他说他当年来投军的时候,是一个人靠着一块胡麻饼,一只破水壶,一路从成州走到了北庭来的。他说这话时,他们这个小队里没一个人信。连平时喜欢接他的茬的赵大柱都不信。他说胡九彰吹牛,从成州到北庭,得翻过好几座万丈入云的雪山,别说一块胡麻饼,就是一袋子胡麻饼,也没法支撑着一个人从成州翻山过来。
但胡九彰却不以为意。
“你们爱信不信,反正我胡九彰从来不说大话,要不找个机会,咱带你们哥几个一起回一趟成州?”胡九彰笑呵呵的坐在天山戍堡的城头上,手里拿着个磨刀石,有一下没一下的,弯腰去磨他那把横刀。
“你怎么不说,等你弟弟出息了,请咱们哥几个去长安?对吧,程队!”
一旁赵大柱终于接了茬,那是个长了一脸横肉的七尺莽汉,这时正转过头冲着铁锅前煮麦饭的老大哥叫喊。
“去长安就去长安!那有什么不行的——”
胡九彰不示弱,但围坐在他身边的七八个兄弟却都跟着笑出了声。
“老胡就知道吹牛!”
“就是——”
“诶——这次可能不是吹牛。”正煮着麦饭的程队长突然开了口。
“你们没看见吗?上个月回内府换防时,九彰都被张都尉叫走了。”
“张都尉叫他做甚?”赵大柱问。
“你说作甚?”程队长轻笑了声,倒是胡九彰脸上一热,闷声闷气的开了口。
“那个……张都尉他们家,不是有个亲戚在长安嘛。我……托张都尉劳他们家的亲戚,给我弟弟在长安谋个官。”
“诶我说——你小子什么时候有钱办这种事了?那长安的一锭银子,跟咱们这儿的一锭银子可不是一回事啊。”队里最年长的弩手罗三羊开了口,他是龟兹人,本地募的兵,一辈子没离开过北疆,可人人都说,老罗知道的多,心思又细,什么事找他商量,准能商量出个好办法来。
“我知道……”胡九彰这次,却没有之前那般底气了。
“诶——我说老罗,你就别戳他痛处了。九彰攒了五年的军饷和赏银,全都一股脑给张都尉上缴了。”还是程队长开口为胡九彰说话。
“五年的军饷和赏银?”罗三羊惊讶得合不拢嘴,城头上也跟着连发出几声惊叹。
“可咱们五年的军饷,到了长安,真够谋一个官?”
也不知道是谁,突然问了句。
“不知道……”倒是胡九彰自己张嘴答了。
“我是不知道。但我弟弟诗文写得好,再加上张都尉的门路,说不定他一到长安,就谋到职务了呢?”
“这倒是不好说……”老罗在一旁叹了口气。
“诶诶!好了,都别说闲话了,麦饭煮好了,都拿碗!”
程队长一声吆喝,小小的石头城墙上,便再次热闹起来。
胡九彰,北庭都护府,瀚海军,第六步兵团——军士。
到了天宝十四年,已是胡九彰在北庭戍堡服役的第五年。北庭大都护府属陇右道,而胡九彰老家在成州,属山南西道。原本,胡九彰该是梁州治所下,成州府的兵,且按唐律,府兵上番,每年都要轮换戍边的。
可这些年边关战事吃紧,各个藩镇都各自在本地募兵,反而是府兵常常得不到上番轮换的机会,而没有轮换,府兵便也没有了赏赐。而府兵服役,家中又不能减免苛捐杂税,再赶上荒年大旱,日子简直苦不堪言。
所以胡九彰二十一岁那年,便没去成州府过军籍,而是离家远走到了陇右道的北庭都护府投军。
陇右道的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乃是大唐西垂兵力最为强盛的两大地方戍军。但安西都护府距离成州太远,胡九彰走不到,他便选了更近的北庭。他想,只要当了北庭的兵,他早晚也能出息。就算升官无望,可边镇将士立下战功的机会多,银钱赏赐也十分丰厚,他要拿着那笔钱,去给他弟弟做上京拜谒的盘缠。如此,就算胡九彰在北庭战死了,那至少他们胡家,还剩下胡彦这么个苗子。
胡九彰这人,其实没多高的心气儿。他只想着能叫一家人好好活下去。有饭吃,有屋子住。
可天宝八年,胡九彰家不但缺粮,也缺钱。他父亲离家时,是一穷二白空着手走的。父亲说,家里就剩下三斤麦子和二两小米,给一个人吃,就是一天只吃一顿,也只够吃一月的。可眼见着就要入冬,四个人再怎么节省,也是无望,倒不如趁着还有力气赶路,出去谋活路。
胡九彰的父亲名叫胡峦,是个退伍的老府兵,一辈子握过最多的,便是他那把军制横刀。父亲说他命硬,当年上番戍边时,也打过几场硬仗,只不过现在腿跛了,打不了了。但他一个大男人,走到哪儿不能活?便是身无分文,半点吃食没带,离了家,照样能挺下去。
原本胡九彰也想像父亲那样,空着手离开,可他爹说,九彰是家里的长男,军户之家,长男必要入军。虽说现在作府兵,日子也不好过了,可有个军籍,至少还能像模像样的在这世上做个人。倘若不幸落入奴籍,那便连人也做不成了。
便是因此,胡九彰不能逃。他不逃,娘跟弟弟自然也不能逃。可家里的粮左右都是不够养活他们三个,胡九彰咬着牙想了又想,干脆也收拾了包袱。他要去入军,不过不是作府兵,而是去做藩镇的兵——
他要给自己谋出路,给他们全家谋出路。
胡九彰离开家时,天还没亮。
他弟弟胡彦连夜给他烤了两个比脸还大的胡麻饼,让他带在身上。胡九彰看着那两块饼,鼻腔里涩涩的,但他愣是把眼泪给憋了回去,明明才二十出头的大小伙子,自己都难过得想哭呢,瞧着胡彦时,却偏偏还要摆出副成熟稳重的表情。那时候,胡九彰下颚上还没长出胡子,他脸上白净,看着比他弟弟没大出多少。
“小彦,如今家里就剩下你一个人照顾母亲,倘若真到了活不下去的那天,你就带着母亲逃,往长安逃——你会写诗文,就算到不了长安,去到镇上,也总能找到落脚的地方。且一旦有大官赏识你,咱们家便算翻身了。”
“我知道,哥……”
胡九彰没哭,胡彦却哭了。
胡彦打小就是个敏感的孩子。他们家事事都有九彰这个哥哥在前面顶着,真正有事轮到胡彦的时候,很少。
“你看看你——”
胡九彰狠咬了下后槽牙,却是怒态。
“男子汉大丈夫,不许哭!”
胡九彰就那么狠歹歹的撂下了一句,转过身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家。那两块还冒着热气的大饼,他碰也没碰一下,往北庭去的那一路上,他脑子里没想别的,就想着那两块大饼了。
麦面的饼,那得有多香啊……
直到现在,五年了,胡九彰饿了的时候,还总想着他弟弟给他烤的那两张大饼。
“想什么呢,老胡!”
忽然间胡九彰只觉得脑袋上被谁给戳了一下,回过头一看,又是赵大柱。
赵大柱跟他一样,也是从外府募兵来的。
赵大柱家在沧州,年景不好,老娘又得了病。治病要花钱,赵大柱就把家里的地都给卖了。结果老娘病好了,这一家人又活不下去。赵大柱只得长途跋涉,到北疆来投军。他跟胡九彰一样,都是守财奴,杀敌立功得了赏钱,从来不张喽着要给大伙吃顿好的,只想着要存。胡九彰给弟弟存,赵大柱给老娘存。
“要你管!”
胡九彰跟他可是一点都不对付。这哥俩境遇相似,年纪也差不多。只不过赵大柱长得丑,一脸的横肉。而胡九彰却是个帅小伙,棱角分明的脸上白白净净的,没长麻子也没生疮,一双鹰眼锐利十足,下巴上带着点络腮胡,穿着那一身唐军的甲胄,打远处一看,竟还有几分大将风范。
“他还能想什么,多半是想着他那兄弟升官发财的美梦呢!”
“嗐!还想着呢?”一旁罗三羊又搭了话。
“那可不?五年的军饷外加上赏银,老大一笔钱!”
“诶——你们少打趣我!”胡九彰不示弱,他手里捧着程队长煮的麦饭,脸上却是笑的。他的这一帮兄弟虽说粗野,可兄弟就是兄弟,风里来雨里去的伴了他五年。如今,他们,和这石头砌起来的戍堡,就是他的家。在家里,他什么都能说,什么都敢说。
“诶诶——别闹了,快吃饭!”一边沉闷的程队长发了话,城头上便渐渐息了声。
胡九彰闷头捧着他的大陶碗,吃着只加了丁点盐的粗麦饭。饭没什么味道,但有饭吃就很好。胡九彰不求什么,他只求他们全家,日后也能这样安安稳稳的坐在一起吃饭。倘若能如此,他就算死在北疆,也毕生无憾了。
胡九彰饭吃得正香,转头便听着有斥候从甬道往他们这边的城头上跑。程队长第一个站起来。
“谁啊?什么事?”
程队长一发话,原本还调笑着聊天的兄弟们便都一声不吭。胡九彰抬起头,却见那斥候喘着气,手里拿着块漆黑将令。
“张,张都尉叫我告诉你们!今晚子时,与第五团换防!”
“知道啦!”程队长朗声应了,可那斥候却好似还有话,站在甬道出口,直向城头上张望。
“还有什么事?”
“咳,你们这儿……谁是胡九彰?”
胡九彰一听到斥候叫自己名字,放下手里的麦饭,一下就站起来了。
“我是。”
“诶,你过来。”
“什么事啊?还搞得这么神秘兮兮的!”一旁又有兄弟开始起哄,胡九彰只无奈笑了笑,大家也没当回事。他走到那斥候面前,却见那斥候还冲着他挥手,叫他靠近些。胡九彰只得侧耳过去,却听得斥候在他耳边,不急不缓的说出来一串字。
“张都尉让我告诉你,你弟弟在长安遇到了点事。张都尉说你求他那事办不成了,叫你换防之后,回去找他把东西取了。”
“遇到了事?什么事?”听到有关胡彦的消息,胡九彰一下紧张了起来。他一双鹰眸紧盯着那身材瘦削的斥候,把人盯得直愣。
“咳……张都尉不叫我告诉你,等今晚你回了内府,自个去问他。”
“你知道吧?你告诉我——”胡九彰那张握刀的大手已然按到了斥候肩上,一旁程队长瞧着他们两个,也没开腔,正吃饭的弟兄们看似不在意,实则都一个个竖着耳朵,连话都不说了。
“诶——行了!我赶时间,还得去通报你们团其他人呢,你松手!”
“你告诉我!”胡九彰却急了。程队长连忙把手搭到胡九彰肩上,“诶诶,九彰,人家还有公事在身,你急也不差这一天半天。”
“诶——你这人真是!”那斥候被胡九彰的一双鹰眼给盯毛了,一抬手,却是拍在胡九彰肩上。
“我便实话跟你说了,张都尉说,你弟弟在长安招惹了不该招惹的人,叫人给打了,受了重伤,怕是活不成了。”
“你说什么?”
听到那话,胡九彰脑子里嗡得一下。他按着那斥候肩膀的手松了,可脑中却已然炸开了锅。
作者有话说:
本书推荐BGM:阿云嘎《希拉草原》
第2章 往长安
“怎么会这样?他惹谁了?是谁打的他——”
凌晨时分,胡九彰站在张都尉面前,四下里虽点着油灯,但屋子里还是暗的,连衣衫颜色都分辨不清。可胡九彰的那双眼红啊,月光从偏窗射入屋内,好像全部的光亮都被他那双红眼给吸附了。
“诶……九彰,不是我不肯帮你,长安城的人,水都深,不是咱们这种小门小户能惹得起的。”
晦暗光线下,张都尉的脸隐没在烛光中,昏黄的光线只能照亮他的一边身侧的手,和手里攥着的麻布包。
文案:
———
爱上某人却不自知的钢铁硬汉直男癌军爷and在外人面前高冷,见到军爷秒变小白兔,温柔可人贵族美人受,二人携手同渡难关,乱世之下求的平凡人小故事。
大唐天宝十四年,一场大乱,叫曾经高高在上的人跌到谷底,而原本在底层奋力求生的幸存者,却在无尽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本文实际上就是两个小人物在乱世中互相抱团取暖的故事。
———
故事的开端:
远在北疆戍边的兵士胡九彰忽然得到了弟弟在长安遇险的消息。老胡同志为寻弟弟独自上京,没想到弟弟没找着,先遇着了个离家出走的贵族小美人,更让他没想到的是,美人对他还特别好。
老胡紧张的咽了一口吐沫。
“公、公子,快醒醒,你的床在那边……”
———
关键词:剧情流,唐代背景,安史之乱,战争,慢热,细水长流、
标签:情投意合 历史 战争 慢热 剧情 正剧 主攻 军旅
第1章 谋官
胡九彰今年二十六,他是天宝八年的兵。当年胡九彰来北庭投军时,他家遭了旱,家里粮食养不活这一家四口,他爹向东,去了洛阳谋生,他这个做大哥的,便向北,投奔北庭戍军。家里只剩下阿娘和一个二弟,勉强活过那个旱年。
胡九彰一说起他弟弟就喜笑颜开。他说他弟弟是个读书人,叫胡彦,会写诗,字也好看。他们全家就指望着胡彦以后能去长安谋个功名,做了官,好把他们一家都接去长安。
胡九彰这人爱做梦,也爱说大话,他说他当年来投军的时候,是一个人靠着一块胡麻饼,一只破水壶,一路从成州走到了北庭来的。他说这话时,他们这个小队里没一个人信。连平时喜欢接他的茬的赵大柱都不信。他说胡九彰吹牛,从成州到北庭,得翻过好几座万丈入云的雪山,别说一块胡麻饼,就是一袋子胡麻饼,也没法支撑着一个人从成州翻山过来。
但胡九彰却不以为意。
“你们爱信不信,反正我胡九彰从来不说大话,要不找个机会,咱带你们哥几个一起回一趟成州?”胡九彰笑呵呵的坐在天山戍堡的城头上,手里拿着个磨刀石,有一下没一下的,弯腰去磨他那把横刀。
“你怎么不说,等你弟弟出息了,请咱们哥几个去长安?对吧,程队!”
一旁赵大柱终于接了茬,那是个长了一脸横肉的七尺莽汉,这时正转过头冲着铁锅前煮麦饭的老大哥叫喊。
“去长安就去长安!那有什么不行的——”
胡九彰不示弱,但围坐在他身边的七八个兄弟却都跟着笑出了声。
“老胡就知道吹牛!”
“就是——”
“诶——这次可能不是吹牛。”正煮着麦饭的程队长突然开了口。
“你们没看见吗?上个月回内府换防时,九彰都被张都尉叫走了。”
“张都尉叫他做甚?”赵大柱问。
“你说作甚?”程队长轻笑了声,倒是胡九彰脸上一热,闷声闷气的开了口。
“那个……张都尉他们家,不是有个亲戚在长安嘛。我……托张都尉劳他们家的亲戚,给我弟弟在长安谋个官。”
“诶我说——你小子什么时候有钱办这种事了?那长安的一锭银子,跟咱们这儿的一锭银子可不是一回事啊。”队里最年长的弩手罗三羊开了口,他是龟兹人,本地募的兵,一辈子没离开过北疆,可人人都说,老罗知道的多,心思又细,什么事找他商量,准能商量出个好办法来。
“我知道……”胡九彰这次,却没有之前那般底气了。
“诶——我说老罗,你就别戳他痛处了。九彰攒了五年的军饷和赏银,全都一股脑给张都尉上缴了。”还是程队长开口为胡九彰说话。
“五年的军饷和赏银?”罗三羊惊讶得合不拢嘴,城头上也跟着连发出几声惊叹。
“可咱们五年的军饷,到了长安,真够谋一个官?”
也不知道是谁,突然问了句。
“不知道……”倒是胡九彰自己张嘴答了。
“我是不知道。但我弟弟诗文写得好,再加上张都尉的门路,说不定他一到长安,就谋到职务了呢?”
“这倒是不好说……”老罗在一旁叹了口气。
“诶诶!好了,都别说闲话了,麦饭煮好了,都拿碗!”
程队长一声吆喝,小小的石头城墙上,便再次热闹起来。
胡九彰,北庭都护府,瀚海军,第六步兵团——军士。
到了天宝十四年,已是胡九彰在北庭戍堡服役的第五年。北庭大都护府属陇右道,而胡九彰老家在成州,属山南西道。原本,胡九彰该是梁州治所下,成州府的兵,且按唐律,府兵上番,每年都要轮换戍边的。
可这些年边关战事吃紧,各个藩镇都各自在本地募兵,反而是府兵常常得不到上番轮换的机会,而没有轮换,府兵便也没有了赏赐。而府兵服役,家中又不能减免苛捐杂税,再赶上荒年大旱,日子简直苦不堪言。
所以胡九彰二十一岁那年,便没去成州府过军籍,而是离家远走到了陇右道的北庭都护府投军。
陇右道的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乃是大唐西垂兵力最为强盛的两大地方戍军。但安西都护府距离成州太远,胡九彰走不到,他便选了更近的北庭。他想,只要当了北庭的兵,他早晚也能出息。就算升官无望,可边镇将士立下战功的机会多,银钱赏赐也十分丰厚,他要拿着那笔钱,去给他弟弟做上京拜谒的盘缠。如此,就算胡九彰在北庭战死了,那至少他们胡家,还剩下胡彦这么个苗子。
胡九彰这人,其实没多高的心气儿。他只想着能叫一家人好好活下去。有饭吃,有屋子住。
可天宝八年,胡九彰家不但缺粮,也缺钱。他父亲离家时,是一穷二白空着手走的。父亲说,家里就剩下三斤麦子和二两小米,给一个人吃,就是一天只吃一顿,也只够吃一月的。可眼见着就要入冬,四个人再怎么节省,也是无望,倒不如趁着还有力气赶路,出去谋活路。
胡九彰的父亲名叫胡峦,是个退伍的老府兵,一辈子握过最多的,便是他那把军制横刀。父亲说他命硬,当年上番戍边时,也打过几场硬仗,只不过现在腿跛了,打不了了。但他一个大男人,走到哪儿不能活?便是身无分文,半点吃食没带,离了家,照样能挺下去。
原本胡九彰也想像父亲那样,空着手离开,可他爹说,九彰是家里的长男,军户之家,长男必要入军。虽说现在作府兵,日子也不好过了,可有个军籍,至少还能像模像样的在这世上做个人。倘若不幸落入奴籍,那便连人也做不成了。
便是因此,胡九彰不能逃。他不逃,娘跟弟弟自然也不能逃。可家里的粮左右都是不够养活他们三个,胡九彰咬着牙想了又想,干脆也收拾了包袱。他要去入军,不过不是作府兵,而是去做藩镇的兵——
他要给自己谋出路,给他们全家谋出路。
胡九彰离开家时,天还没亮。
他弟弟胡彦连夜给他烤了两个比脸还大的胡麻饼,让他带在身上。胡九彰看着那两块饼,鼻腔里涩涩的,但他愣是把眼泪给憋了回去,明明才二十出头的大小伙子,自己都难过得想哭呢,瞧着胡彦时,却偏偏还要摆出副成熟稳重的表情。那时候,胡九彰下颚上还没长出胡子,他脸上白净,看着比他弟弟没大出多少。
“小彦,如今家里就剩下你一个人照顾母亲,倘若真到了活不下去的那天,你就带着母亲逃,往长安逃——你会写诗文,就算到不了长安,去到镇上,也总能找到落脚的地方。且一旦有大官赏识你,咱们家便算翻身了。”
“我知道,哥……”
胡九彰没哭,胡彦却哭了。
胡彦打小就是个敏感的孩子。他们家事事都有九彰这个哥哥在前面顶着,真正有事轮到胡彦的时候,很少。
“你看看你——”
胡九彰狠咬了下后槽牙,却是怒态。
“男子汉大丈夫,不许哭!”
胡九彰就那么狠歹歹的撂下了一句,转过身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家。那两块还冒着热气的大饼,他碰也没碰一下,往北庭去的那一路上,他脑子里没想别的,就想着那两块大饼了。
麦面的饼,那得有多香啊……
直到现在,五年了,胡九彰饿了的时候,还总想着他弟弟给他烤的那两张大饼。
“想什么呢,老胡!”
忽然间胡九彰只觉得脑袋上被谁给戳了一下,回过头一看,又是赵大柱。
赵大柱跟他一样,也是从外府募兵来的。
赵大柱家在沧州,年景不好,老娘又得了病。治病要花钱,赵大柱就把家里的地都给卖了。结果老娘病好了,这一家人又活不下去。赵大柱只得长途跋涉,到北疆来投军。他跟胡九彰一样,都是守财奴,杀敌立功得了赏钱,从来不张喽着要给大伙吃顿好的,只想着要存。胡九彰给弟弟存,赵大柱给老娘存。
“要你管!”
胡九彰跟他可是一点都不对付。这哥俩境遇相似,年纪也差不多。只不过赵大柱长得丑,一脸的横肉。而胡九彰却是个帅小伙,棱角分明的脸上白白净净的,没长麻子也没生疮,一双鹰眼锐利十足,下巴上带着点络腮胡,穿着那一身唐军的甲胄,打远处一看,竟还有几分大将风范。
“他还能想什么,多半是想着他那兄弟升官发财的美梦呢!”
“嗐!还想着呢?”一旁罗三羊又搭了话。
“那可不?五年的军饷外加上赏银,老大一笔钱!”
“诶——你们少打趣我!”胡九彰不示弱,他手里捧着程队长煮的麦饭,脸上却是笑的。他的这一帮兄弟虽说粗野,可兄弟就是兄弟,风里来雨里去的伴了他五年。如今,他们,和这石头砌起来的戍堡,就是他的家。在家里,他什么都能说,什么都敢说。
“诶诶——别闹了,快吃饭!”一边沉闷的程队长发了话,城头上便渐渐息了声。
胡九彰闷头捧着他的大陶碗,吃着只加了丁点盐的粗麦饭。饭没什么味道,但有饭吃就很好。胡九彰不求什么,他只求他们全家,日后也能这样安安稳稳的坐在一起吃饭。倘若能如此,他就算死在北疆,也毕生无憾了。
胡九彰饭吃得正香,转头便听着有斥候从甬道往他们这边的城头上跑。程队长第一个站起来。
“谁啊?什么事?”
程队长一发话,原本还调笑着聊天的兄弟们便都一声不吭。胡九彰抬起头,却见那斥候喘着气,手里拿着块漆黑将令。
“张,张都尉叫我告诉你们!今晚子时,与第五团换防!”
“知道啦!”程队长朗声应了,可那斥候却好似还有话,站在甬道出口,直向城头上张望。
“还有什么事?”
“咳,你们这儿……谁是胡九彰?”
胡九彰一听到斥候叫自己名字,放下手里的麦饭,一下就站起来了。
“我是。”
“诶,你过来。”
“什么事啊?还搞得这么神秘兮兮的!”一旁又有兄弟开始起哄,胡九彰只无奈笑了笑,大家也没当回事。他走到那斥候面前,却见那斥候还冲着他挥手,叫他靠近些。胡九彰只得侧耳过去,却听得斥候在他耳边,不急不缓的说出来一串字。
“张都尉让我告诉你,你弟弟在长安遇到了点事。张都尉说你求他那事办不成了,叫你换防之后,回去找他把东西取了。”
“遇到了事?什么事?”听到有关胡彦的消息,胡九彰一下紧张了起来。他一双鹰眸紧盯着那身材瘦削的斥候,把人盯得直愣。
“咳……张都尉不叫我告诉你,等今晚你回了内府,自个去问他。”
“你知道吧?你告诉我——”胡九彰那张握刀的大手已然按到了斥候肩上,一旁程队长瞧着他们两个,也没开腔,正吃饭的弟兄们看似不在意,实则都一个个竖着耳朵,连话都不说了。
“诶——行了!我赶时间,还得去通报你们团其他人呢,你松手!”
“你告诉我!”胡九彰却急了。程队长连忙把手搭到胡九彰肩上,“诶诶,九彰,人家还有公事在身,你急也不差这一天半天。”
“诶——你这人真是!”那斥候被胡九彰的一双鹰眼给盯毛了,一抬手,却是拍在胡九彰肩上。
“我便实话跟你说了,张都尉说,你弟弟在长安招惹了不该招惹的人,叫人给打了,受了重伤,怕是活不成了。”
“你说什么?”
听到那话,胡九彰脑子里嗡得一下。他按着那斥候肩膀的手松了,可脑中却已然炸开了锅。
作者有话说:
本书推荐BGM:阿云嘎《希拉草原》
第2章 往长安
“怎么会这样?他惹谁了?是谁打的他——”
凌晨时分,胡九彰站在张都尉面前,四下里虽点着油灯,但屋子里还是暗的,连衣衫颜色都分辨不清。可胡九彰的那双眼红啊,月光从偏窗射入屋内,好像全部的光亮都被他那双红眼给吸附了。
“诶……九彰,不是我不肯帮你,长安城的人,水都深,不是咱们这种小门小户能惹得起的。”
晦暗光线下,张都尉的脸隐没在烛光中,昏黄的光线只能照亮他的一边身侧的手,和手里攥着的麻布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