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修复这一行实在是太耗费精力和眼力了,换我这样子保持全神贯注的坐半天,基本上不可能。”项景同小声说道。
之前他被自己父亲找人看着在办公室里办公,都感觉屁股下面长了钉子一样,特别不自在。
“他们值得佩服,而且这还只是揭腹背纸,等到揭命纸的时候,就知道那是比揭腹背纸更加要命的事情了。”叶之鹤叹道。
整个过程,无论他们说了什么,吴覆都保持绝对的专注,将耳边的所有声音排除在外,吴友珍也很是满意的点点头。
自己这是后继有人,能不高兴吗?
命纸直接和画接触的那一层托纸,能够增加画的美观程度,保护画,延长画的寿命,所以叫做命纸。
揭命纸的时候要更加的小心。
揭纸关乎到整幅画的生死存亡,如果一不小心揭去了画芯半层又或者揭得薄厚不均匀,揭伤画……都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所以我们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揭纸的时候一定要等到自己心情不错的时候揭,如果心情暴躁或者是难过,很容易产生疏忽。”吴友珍说,“像我在这种情况下,是绝对不会揭纸的,甚至旁边有人说话也不行,小覆就可以,他在这方面可以保持自己的注意力不被转移。”
“终归还是年纪大了,精力有些不济了……”他感慨道。
现在吴覆沿着那一层命纸的纹理,又缓又轻的动作,根本不会伤到下面的画芯,在遇到黏合较紧的地方,就用手指轻轻搓动,将那些纸搓成泥条,力度很是均匀。
看来这个工序需要不短的时间,现在也到了下午的时候,叶之鹤他们打算出去吃点什么,回来的时候继续看。
吃过饭回来,叶之鹤在看那一幅前天他送来的画,现在还在阴干的状态,也比之前好许多。
之前还有一些人不太敢确定,可现在看到了阴干的状态,就有一些人发短信或者打电话、发消息到后台那里询问关于这幅画的事宜。
不过叶之鹤还是要等这幅画重新被装裱完毕再谈。
工作室里,吴覆也是简单吃了点什么,起来活动了一下,然后又继续揭纸,现在已经做了大半了。
在这个过程,吴友珍也带着他们在这两间工作室介绍了一下。
另一个工作室是放着已经修复好的装裱好的画,吴友珍带着他们看前面的画,到后面的画,其中有两幅靠得很近的,好像风格不太一样。
一幅看起来颜色明亮华丽一些,另一幅看起来典雅柔软,是有一些比较明显的区别的。
“这是苏裱和扬裱吗?”叶之鹤指着这两幅装裱好的画问道。
“看来叶先生也知道很多,”吴友珍大笑,略为满意的点头,“我们这一片地区多是苏裱,我祖上也是,现在不也流行相互学习了吗?年纪一把了现在也就是瞎试试,这两幅画都是我自己的,现在看起来还算是不错。”
梁仲也看出来有些略微不同,不过他还是更加喜欢那一幅典雅配色,看起来比较柔软干净。
“鹤哥,苏裱和扬裱是什么?是不同地区装裱的不同风格吗?”梁仲这不仅仅是替自己问了,也是在替直播间的观众问。
“没错,是不同地区的不同装裱风格!”叶之鹤指着那一幅梁仲喜欢的配色典雅,画面看起来柔软洁净的画作说,“这一幅是苏裱,也叫做吴装,主要是苏州吴中一带所用,讲究装裱配色,另一幅是扬裱,在扬州、南京地区流行。”
“之所以看起来有些不同的区别是因为扬裱讲究修画芯,以求修复之后看不出修复过,但是在装裱这一方面就没有苏裱做得这么有古韵。”叶之鹤点头补充道。
“换做是顶尖高手,配色是可以比平,让人看不出来的,”吴友珍苦笑了一下,“我在这方面只能说是还在学习,你们以后去了魔都可以去看看魔都那边的师傅,早在上个世纪的时候,就已经将两种风格杂糅一体,浑然天成,修画芯用扬裱的方法,装裱则是靠近苏裱,还原得十分不错。”
“我是不行了,不过我的孙子还行。”提到孙子,吴友珍脸上总是笑意,“走,应该差不多了,我们回去看看。”
他们走回来,稍微等待了一下,吴覆已经将命纸揭完。
但刚才那样的搓,还是会将画芯的部分纤维带起,他在用工具小心翼翼的滴水,修复一些很小的漏洞,幸好也不算多,做完这一步便是要托画芯。
托画芯用的浆也要亲自调配,至于要怎么调配,也只能是看师傅经验了。
第72章 发掘*白太湖石(已修)
吴覆根据原来的材料找到了托纸, 但是托纸的颜色是洁白如玉的,这个时候还要将托纸染色,染成和画芯相衬的颜色。
在这一步上的功夫也不是一两年可以锻炼出来的, 苏裱的精髓就在于此处了。
叶之鹤他们满是赞叹的看着,每看一次都觉得这些精致的手艺活非常人所能够完成的。
还没有完全干的画芯稍微整理一下,吴覆刷上调制好的糨糊水,小心翼翼的将命纸托上去。
画芯需要平铺没有一丝褶皱,要不然整幅画的效果就会不尽如人意。
托好命纸之后, 还要等阴干几日, 才检查因为年代久远产生的画面断纹以及虫蛀等原因产生的漏洞, 才开始修补。
修补也同样是一个很大的工程, 他们今天是看不到了。
傍晚时分,吴友珍还请他们来家中吃饭。
今天的直播看起来平淡,可是又很舒服, 考古直播间分流了一些更喜欢关注宝藏的人,愿意留在叶之鹤直播间的粉丝都是喜欢他直播内容的。
所以一天下来, 直播间里氛围友好, 并不显得浮躁。
在下播之前,叶之鹤照旧帮他们看了几件东西。
吴友珍知道他是在直播,科普一些关于古玩之类的知识,以为他只是专攻书画等方面的鉴定, 可叶之鹤现在在直播间, 谈论起竹木牙角器、玉石器甚至是瓷器都是信手拈来。
明明也只是说三件东西, 吴友珍就是会从他身上的那份自然和写意感觉到他的自信。
应该在其他类目的造诣也不低。
随着这些古玩的分类越来越细, 越来越烦躁庞大的知识越来越多, 越来越多的鉴定师或者玩手都是选择专攻一项,很少有年轻人像叶之鹤这样什么都涉猎一些了。
“好了, 我们今天到这里就下播了。”叶之鹤对着粉丝们打了个招呼,然后也看到下面粉丝发的一些评论,“明天去看看宝藏,那边挖出了不得了的东西,好,去看看也行。”
关闭直播之后,叶之鹤还和梁仲、项景同讨论一下明天的行程。
“早上去看一下宝藏的情况,下午暂时没有什么安排,古玩街这里都被我们转过了。”梁仲看了一下行程表说道。
这个时候就要看东道主的了。
“不远处的灵秀村那里有砚坑,虽然已经开采完毕,但依旧有一些老砚在流传,那边风景也很不错,可以去看看。”项景同建议道。
这也是之前他和朋友打听好的,不过赶过去的话需要不短的时间,应该要在那里住一晚。
这些项景同都和他们说了,于是就敲定了去那里。
“原来是灵岩砚……那里的砚坑产出的砚很不错,早几年我去看了一下,想要买一方砚,后面看到的全部都是附近人用别的石头制的砚,不发墨。”吴友珍说道,“你们去那里的话要做好心理准备。”
“先去看看,我们不一定有收获,粉丝有收获就行。”叶之鹤回道。
很快便到达了吴家,吴家藏在那古玩街坠得远远的一处村子偏远处,围了个院子,院子里还有假山流水,还有亭子,颇为风雅。
一进来,叶之鹤的目光就被那院中硕大的石头给吸引了。
这块石头约莫有两米多高,通体白色,曲折圆润,因为长期被水给溶蚀,所以有着大大小小的窟窿,可偏偏就是这些窟窿,将整块石头变得层峦叠嶂,浑穆古朴,有着一种怪趣之美。
“好大一块太湖石!”叶之鹤眼中带上一丝欣赏。
如果是以前,梁仲他们乍一看,估计也就认为这一块石头和普通石头没有什么区别了,那些小区啊学校里到处都是这样的假山。
可是这些时日熏陶下来,他们也有了一些审美。
这一块山石先不说材质,看起来颇有一种自然的神韵,像是金鸡报晓,活灵活现,尤其是因为自然的雕琢,仰着头的金鸡没有匠气,反而带着一种欲与天试比高的雄浑志气。
“哈哈,这块太湖石我花了不少功夫弄回来的,喝茶喝茶。”吴友珍带着他们来到亭子当中坐着。
此时落日夕阳,洒下一片耀目金辉,他们这里茶香袅袅,那金鸡还在光影挪移当中,地上的影子更是高挺。
“好茶!”叶之鹤浅酌一口,顿觉醇厚回甘,茶水悄然滑入喉咙之后,齿颊还留香,不由得叹道,这才是生活!
“这是玉桂?”叶之鹤又问道。
“没错,是玉桂!好东西!”吴友珍展示了一下茶叶,神情是全然的满足之色,喝了一口,眉宇间的疲惫也渐渐散去,整个人都变得轻松自在起来。
那被展示的茶叶条索整齐匀称,微微卷曲,带着一点褐绿,有一种淡淡的油润的光。
“这茶叶我喝过,挺好喝的。”项景同就完全是牛嚼牡丹了,他只品得出哪种茶叶香,但没有神到喝一口就知道是什么茶叶,对酒的研究他还比茶多一些。
“鹤哥,什么是玉桂?我只听说过什么铁观音、龙井。”梁仲也不觉得有什么好丢脸的,大大方方的问了出来。
“玉桂也就是武夷肉桂,清朝时期就开始产出了,因为香气和滋味带着一点肉桂的味道,所以得名,你们细细品味一下看看是不是。”叶之鹤笑道,然后继续说,“武夷肉桂是用武夷岩茶的方式制作而成,也是武夷茶当中的一种高香品种,喝了唇齿留香。”
项景同和梁仲不说话了,细细的品了一口,这一回只是微抿一些,然后让茶液缓慢的回荡在唇齿,才流入喉间,那种慢慢酝酿起来的香味被被悄然激发,分解,带来一丝奇妙的清新自然。
“果然是这样。”项景同点点头,“桂皮味很明显,而且留香很久。”
“这几罐茶叶也是我几年前拍下来的,只招待贵客用。”吴友珍爽朗一笑,“平常我自己也舍不得喝。”
它未必是什么太过于名贵的品种,但是吴友珍喜欢这款茶,他觉得对待朋友就要用自己最好的心意。
“我们也是有幸喝到它,都是缘分。”叶之鹤笑了一下。
吴友珍浇了浇上面的茶宠,茶宠通体为翠绿色,唯有腹部那里跃着一片红色,被滚烫的茶水一浇,那茶宠更显通透,映出那些红来,又活泼又俏皮。
这个茶宠被吴友珍养得很好,包括整个院子都很好,他们闲聊着,晚风吹拂,舒服又惬意。
很快门铃就响了,外面是有人送来了一件东西。
是一件盆景,盆景上半人高的松木虬曲多姿,凌云绝顶,下面摆放着一块相得益彰的石头,尽显阳刚坚贞。
让人不由得眼前一亮,尤其是文人墨客,自古以来便是喜欢这种彰显君子气节的事物的。
“都说盆景不玩松,到老一场空,现在也许是到年纪了,就喜欢看这种东西。”吴友珍心情舒畅,“今日也是赶巧了,之前定的盆景,也请客人赏玩一番。”
叶之鹤点头,仔细看起来,嘴边也噙了温和的笑意,“罗汉松,太湖石。”
“如果是做盆景,松树是比较合适的,因为松树长寿,也比较好养,也很符合华夏文人志士的精神,具有传世价值的盆景便多是松树,其中我觉得黄山松和罗汉松、雪松等是比较姿态孤傲安详的。”
“黄山松名气最大,是华夏特有的松树品种,生命力旺盛,野生的黄山松甚至在悬崖峭壁或者贫瘠无比的石缝当中都能够生存。”叶之鹤回想道。
“雪松也很奇特,因为叶片带着一点银灰色调,远远看着像是一片薄雪落在叶片上,有一种冷峻孤傲的感觉,雪梅已经很受这些文人喜爱,雪松自然也是。”
吴友珍笑着不住点头,“叶小友知识渊博,我原本也想选雪松,后面又看中了这棵罗汉松,这棵罗汉松还是我特意找到了罗汉寺的方丈求回来的,寓意长寿。”
“以前我去过那些古寺里面种有一些松树,很古朴,一敲钟当当当响起来,要不然就是太阳升起来太阳落下去的时候,那些松树就有一种肃穆静谧的感觉,现在这一棵是盆景,也有那种感觉。”项景同实话实说,“应该不只是寓意长寿,还有避凶化吉的寓意。”
直觉过于敏锐的人就会更加直白的感觉到什么。
项景同也是这样。
“这倒是没有错,”吴友珍赞同,“这块太湖石也是我挑了许久的,不大,但是妙趣横生。”
这块不大的太湖石比庭院里那大块的更显玲珑剔透,而且形状更加清晰,院子里那块还要仔细辨认联想,但这块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一个光头和尚盘着腿,再给旁边的小和尚解释腿上经书的内容。
加上背后的罗汉松,松木幽幽,微微颤动,地面上青草茵茵,很有一种空灵的禅意,一下子就让有些喧嚣和浮躁的心安静下来。
“我倒是想要一块青黑太湖石,一直没有找到,可惜……”吴友珍欣赏着这一盆景,脸上流露出惋惜之色。
是人总是会有些贪欲的,得陇望蜀大概是人之共性。
叶之鹤也只能安慰,“以后会有机会的。”
“太湖石也有青黑的吗?”梁仲还以为太湖石就一贯都是这个样子了,白的都是白的,除了感觉到那种奇怪造型带来的妙趣,如果论上石头的材质,现在一看不也就是石灰石吗?和学校、公园里放的差不多。
“是有青黑的,不仅有青黑的,还有黑色、灰色,现在我们看到的两处都是白色,太湖石也是以白色为多,黄色最为稀少,狭义上来说是以太湖产的叫做太湖石,广义上只要是形状奇诡、玲珑变幻的石灰石都算是太湖石,不过现在还是以太湖产的为贵。”
说到收藏,这也是他的本行,虽然他很少收藏石头,但也是对这方面有所涉猎。
“中国古代四大奇石、玩石其中之一就是太湖石,另还有英石、灵璧石、黄蜡石,这些石头都各有各的妙趣,太湖石的材质看起来可能不出奇,主要是看造型,喜欢的人倍加追捧,不喜欢的人则是弃之如敝。”
叶之鹤的目光再次挪移到盆景当中,“这盆景当中的太湖石就是天生天长,精雕细琢的,自然价格不菲。”
他这样夸赞,又不是一味虚空的夸,而是言之有物,吴友珍面上有光,又带着他们看了他收藏的别处的太湖石,果然美不胜收。
项景同都拿起手机多拍了几张照片。
待到天色更黑之后,有人来寻他们吃饭。
主宾尽欢,饭后不多久,叶之鹤他们看着时间也告别了。
叶之鹤他们来的时候送了一块古玉,他们走的时候,吴友珍又回了他们一罐白鸡冠。
白鸡冠是武夷岩茶四大名丛之一,另外三种是大红袍、铁罗汉、水金色,都各有各的风味醇香。
看着茶叶盒子,叶之鹤甚至想着吴友珍该不会把武夷岩茶制法制的茶都收集完毕了吧?
除了武夷肉桂,还有武夷奇兰等茶都是用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制成的。
还有太湖石、罗汉松……
这个吴友珍倒是个风雅志趣之人。
回到赵家,赵丰也是刚赶回来没有多久,还有些疲惫,可是一说起今天的精彩就一点也不疲惫了。
本来只是挖宝藏,结果还挖到了旧石器时期的遗址,仅仅是今天就出土了一些石器、玉器。
本来只是因为挖出了钧瓷,个别领导来,结果现在哗啦啦的都要来,还有不少研究旧石器时期的专家。
多亏早年的时候赵丰也有一些文化成就,侥幸担当过一些职位,所以现在有个顾问的名头,要不然他肯定是探听不了那么清楚,也不能进去乱逛的。
老爷子说着越说越精神,听到他们明天也去,也打算一起去。
叶之鹤都不知道怎么挖个宝藏还越来越多东西出来了?该不会挖深点还有恐龙化石出来吧?
大概……应该……是不会这么荒诞的。
但第二天一早去到现场那里见到的情况还是让他们有小小的震惊。
这一片略微平坦一点的地方,包括上一回他们扎下帐篷的地方都被划分成为大大小小的方块,等待挖掘。
而他们的帐篷已经挪移到更远的地方。
赵丰有工作证可以进去,但是叶之鹤他们不行,尤其是现在领导还在,这里的保密程度又高了一个等级。
请示过上面,叶之鹤他们三个也有了临时通行证。
之前的闻领队继续负责挖掘宝藏,而旧石器遗址这边则是由国家文物局批准,由省博物馆牵头,市博物馆和市文管局参加,一起对这一处狮子山遗址进行考古挖掘。
领导对叶之鹤这个年轻人很是好奇,无论是他发现这一处宝藏的经历,还是他之前寻找到慈禧的夜明珠这等传奇经历,又或者是现在的直播宣传古玩和非遗,都是比较正能量的事情,所以想见见叶之鹤。
“你就是叶之鹤?果然英雄出少年!”领导微微笑着,同样也将目光看向后面的梁仲和项景同,也全是赞赏,“我看了你们的直播,有理有据,实事求真,现在不浮躁,能够耐得下心来向大众传播传统文化和知识的人越来越少了,希望你们能够不忘初心!”
这些高高帽子别人夸或许有些假大空,但这位领导夸怎么都感觉真心实意。
“我们也只是想要简单的把一些知识传播给大家,让大家都能感受到收藏的乐趣。”叶之鹤的回话有些青涩。
“这也已经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了,”他哈哈笑着,“之前文管局那边因为你的缘故,还说现代社会也要用一点新的宣传方式,那就是直播,或者短视频斗音,现在看来效果很是不错,总是会有人有这样的误会,说考古和盗墓没有什么区别。”
“对于这一点我是感觉到痛心的,一个没有文化,没有历史的民族是没有根的,盗墓的那群人会珍惜这些文物传达的讯息吗?不,他们只会将这些东西毁之一旦,对他们有利益的就拿走,所以每每看到那些被毁坏得不曾样子的书籍竹简,或者是刻画了人物生平的墓志铭都消失不见,怎么会不痛心?”
“可开了直播之后,这样的言论就在减少了,这还要感谢你啊。”
这些也都是由衷的实话。
叶之鹤也觉得那些将盗墓和考古混为一谈的人简直就是失了智,考古多是保护性发掘,如果一处墓葬没有被毁坏,是很少主动去发掘的,这一点就和盗墓的不一样了。
只是简单的谈话,后面他们在这营地当中真是畅通无阻,除了一些比较关键性的东西。
而这里也不只是他们,还有制作纪录片的央视人员。
叶之鹤相互结识了一下,经过攀谈。
拍摄纪录片的导演倒是对他之前怎么发现宝藏的很感兴趣,所以沟通之下,想要用他的一些直播素材来作为补充性的画面。
这是宣传自己的方法之一,也许纪录片放出之后,自己的声名值还可以上涨。
双赢的事情,自己也没有必要拒绝。
昨晚上已经在后台宣传过了,现在一打开直播,直播间里就接二连三的涌进了粉丝,甚至还有一些是用考古那边的直播间里分流进来的。
“大家早上好,我是主播鹤不群,看到挖宝直播间的大家是不是也发现了在挖掘宝藏的过程当中,考古队还挖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一打开直播间,叶之鹤就平铺直述,有些并不关注宝藏挖掘直播间的粉丝还真不知道。
[是吗?好奇,难道还是钧瓷?钧瓷扎堆了?]
[不是,好像挖到了别的时期的人类活动遗址。]
[我觉得这个才是真的宝藏啊!如果是挖到宝藏那样子的东西,老实说金子再多也都是金银器物,都没有主播去发现一颗慈禧的夜明珠值钱。]
[没毛病,你换算一下就知道了,除非里面是有什么文化价值的东西,就像是钧瓷。]
[说了和没说一样,主播说一下后面挖到的东西吧。]
叶之鹤带着他们来到一个带着口罩和手套的大叔这边,他正小心的用刷子扫着那一件东西上面的泥土,渐渐的显露出下面几件泛着点温润光芒的玉器来。
即使是隔了上万年,也能够看出这些玉器上面有被打磨过的痕迹。
这些排列整齐的玉片被完全暴露出来的时候,直播间的粉丝都有一种很微妙的感觉。
当初叶之鹤能够通过触摸一件古玩,感受到那种时间交错带来的古朴浑厚,现在直播间的观众也是这样的,甚至更加直观的感受到。
还能够想象到,在上万年前的同一片地区,那些先祖先辈们抬头和他们仰望着同一片星空的样子。
时光流转到现在,后辈们已经用着专业的工具在探寻着先人的足迹。
叶之鹤没有贸贸然伸手,只是在那位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给这里放上记号并且拍照的时候说,“你们看这里,有着很明显的用击砸法制作石刀、玉刀的痕迹。”
那位带着口罩的师傅也很配合,在拍照完毕之后和他们说,“不仅有击砸法制作的器具,更多的还是用锤击法打片之后压制修理的器具,这里还有修理用的修石器,这说明这一片遗迹里的古人类在当时已经会使用工具了。”
“这好像是玛瑙?”梁仲指着其中一块问道。
“没错,不仅有玛瑙,还有水晶,石英,燧石……这还只是这一处地方发现的。”师傅又说道,“别的地方应该也有很多发现,前面三号坑好像在浅表面就已经发现了石锤,有泥土冲刷的痕迹,可能是从别的地方冲下来的,听说以前这一片地区有泥石流导致地理改变,说不定这一片遗迹要比我们想象中要大。”
“有石锤,说不定还会有什么石斧之类的。”项景同打量着这周围一片,昨天还是比较平坦的地方,今天就已经到处都被划线,开始初步挖掘了。
其实主要还是因为有一些东西出现在地表浅土区了,为了防止损毁,只能先圈起来了。
第73章 发现*灵岩石砚
他们已经到三号坑那边去了, 拍摄纪录片的人正在搭建摄像机镜头,也并不避讳进入叶之鹤直播间的镜头,还和粉丝们打了个招呼。
“大家好, 我们现在在拍摄素材,以后制作纪录片,大家要记得来看啊!”
就是这样朴实无华的语言,也让他们摄制组自己哼哧哼哧的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