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神书by麦客

作者:麦客  录入:01-19

狄飞白听出他的言外之意,心中骤然警惕。
“你什么意思?”
“你们在码头遇见太常寺一行人的事,本官已知道了。宗训所做,只是想为我分忧解难。大师能通鬼神,声名在外,他恐怕是想求大师相助,先太常寺三使者一步,查出东海异象。你要知道司天博士的预言,可大可小,若确有其事,追究起来本官也是吃不了兜着走。”
“那是你们自己的事,与我们又有何干!他的本事,倒也没有大到颠倒乾坤的地步!何必将他牵扯进此事中。”
徐总督一笑:“大师的本事么,不是我们这些凡俗之人可以评价的。不过本官心里也有数。毕竟你父亲那样的人,也拜他为师,如何不能说明他的神通?”
狄飞白本自烦躁难言,听徐总督提及父亲二字,忽然冷静下来。
他的脾气也像剑一般,有时虽冷言冷语以对,仍然藏着锋芒,冷不丁要刺人一下。这一会儿,却好像收起了所有尖刺,突然地沉默了。
“你放心,大师之尊,宗训心中有数。只是举手之劳,求大师相助,不出半月定然还你个毫发无损的人。”
徐总督安然端坐太师交椅,似乎对狄飞白苦口婆心劝说。
这厢终于将他说动,眼看狄飞白认栽,默然起身就要走。
徐总督端起茶碟,还未送至嘴边,走到门前的狄飞白忽然回头:
“你们心里有个屁的数。”
徐总督猛地呛咳起来。
“算计我?”狄飞白淡淡道,“掂量过自己几斤几两么?”
他离开议事堂,徐总督方才回过神,一口没动的茶水放回桌面,摊开手心发现汗水已经湿透了。这一局似乎是将了狄飞白一军,然而……
徐总督回想起少年人那眼神。剑客的眼神总是锋利的,只是再厉害的宝剑,徐总督也有办法让它老实待在剑鞘中。唯有那样一眼,犹如看一只蝼蚁,高高在上,气度如巨厦将倾,徐总督几乎以为自己被碾死了。
“几斤几两……几斤几两?”徐牟念念有词,末了无奈叹一口气。

江宜躲在船尾杀时辰。宗训提着一壶酒前来。
江宜此时再看宗训那一张笑脸,总觉得背后藏着什么算计,也是余悸未消。
“餐风饮露,也是仙人的一种习惯么?”
“仙人哪有这么容易见到,我只是一修士。”
“那日您于总制署园中呼风唤雨,南郊由晴转阴,有此等灵通,称一声仙人又何妨?”
江宜这才相信那天当真是有眼睛藏在暗中。
宗训说道:“我知有大能者,能算古今未来,通天地晓阴阳。宗某不敢班门弄斧,不知大师能否算到,此时我心中在想什么?”
江宜看了看他。
“你在害怕。”
宗训一愣。
“你害怕等我们回去,狄飞白会找你算账。”
宗训破颜大笑,觉得十分有趣。
江宜诚恳地说:“我当真不是什么大师,你不必恭维。其实,所谓呼风唤雨、招雷引电,只是借力而已。借天道自然的力。便如祭祀求雨、焚香请降,只不过我省去了祭祀焚香的过程,教你们误以为那是我自身的本事。”
“话虽如此,能够沟通自然,也是一大本事。想我小时候,也有这一遭,那时高热不退药石罔效,险些夭折,全赖一游方道医,据说为我点香通神,挽留三魂七魄,方才保下一命。因此我幼时常能听见耳边有唼喋之音,只闻其声不见其形,大约是魂魄离体后,能听见自然中精怪魍魉的声音。”
宗训笑道:“长大后就听不见了。小时候告诉别人,都不被相信,爹娘以为我鬼门关前走一遭,中了邪,还有算命的说回来的非是我的魂魄,险些被拉去点了天灯。”
此话十几年后讲来也不免唏嘘。江宜不禁想到自己,未料二人之间还有这共同点,一时亲近不少。
宗训给江宜倒酒,被推辞,也不强求,便席地而坐,自在独酌。
海天一色星河倒悬,可堪美景。不多时晚风吹动云絮遮蔽天空,星光黯淡,海水漆黑,楼船犹如在无尽深渊中行走。
情形摄人,宗训忍不住叹道:“澹乎若深渊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
“其生若浮兮,其死若休。”江宜接道。
二人相视而笑。
当真是上不接天下不连地,宛然有置身天地烘炉之感,只觉其身渺小,生命也如飚尘,奄乎而逝。
生命终有尽时,而天地有终乎?
宗训道:“大师说到仙人,若有人能以一己之力,令星月重现,驱散黑云得见天日,这就是仙人吧!……大师?”
江宜回过神来,方才一刻他简直以为眼前乃是天地终结后的虚无之境。能令重见天日者是神仙,能终结这天日的,又何尝没有伟力?
天地与我携终。
先帝剑诀在他心中,忽然蒙上别的意味。
甲板上一阵骚动。
宗训抓住一个旗兵,问出是前方水面上有船相遇。
楼船上下全副戒备起来。江宜不知他们为何忽然紧张。这船本是战船,通体覆上牛皮作甲胄,等闲冲撞不会造成威胁。
宗训亦是肃然,似乎酒全醒了。往船首去,前方一片黑雾,顺着旗兵手指方向,果然隐约看见一只影子。
犹如匍匐在浓雾后的大鱼,水面上留下深刻的阴影。
楼船的橹已停了,与影子间距离仍在缩短,一时分不清究竟风动帆动。
“是船么?”宗训问。
身旁那旗官回答:“是船,但……体型略小,像是渔船。”
浓雾分开,果然是艘小舟。
众人大惊,此地已离岸一潮远,远海渔船未有这般大小。那船上只有一人站着,广袖博带,船上无桨无橹,却无风自动,缓缓划开水面,向楼船靠近。
空气中微有嗡鸣声,随着小舟靠近,变得清晰刺耳,犹如无数马蜂在耳旁盘旋。众人一齐捂耳,面露惊惧。这小舟情形诡谲非同一般,舟上之人竟似鬼魅一般!
宗训定神朝那舟下看去,水中乱流涌动,似乎无形之手在舟底搅动,助它行进。
“当心!”
宗训尚在惧怖之际,猛然为江宜扯动,只听一声弦断之音,桅竿拦腰切断,半截滑倒下来,在宗训原来站立的地方砸断成两截。宗训心有余悸,忽然凭阑处也有如为刀剑切碎一般断落。
小舟驶来,舟上那人环顾似在找寻,对眼前巨大楼船视若无睹,一双广袖频频轻抖。江宜眼尖瞧见,那人腰畔似乎悬着一柄剑……
江宜豁然明白,那双袖子里藏的乃是持剑之手,颤抖便是出剑。
第一剑斩落桅竿,第二剑劈开甲板,第三剑、第四剑,就将这艘拦路的楼船沉入水中!
这只小舟绝不会回避退让,他只会毁灭所有拦在眼前的障碍。
“卧倒!卧倒!”江宜大喊。
舟中客袖中显现一抹亮色——
众船员东倒西歪,宗训瞠目结舌,却是无法出声。
忽然头顶楼舱中一串疾奔的脚步,继而二楼窗破,一道人影飞出。
江宜卧倒在甲板上,只看见一道灰衣化作长虹。
舟中客袖中抖出一条光亮长蛇,咬向楼船。空中那飞影亦拔出一“剑”。
目瞬之间,两剑相击,迸射出霞光万道。
其威如山崩,其音如剔骨,其色如照霜,其光亮,有如白日射金阙!
霎时间江宜耳朵短暂失聪,只觉眼前清风拂过,舟中客那神秘一剑已被化解。
灰衣剑客落地受身而起,手中长“剑”迎风一擞,原来是柄鱼叉。
满船兵将摔的摔,晕的晕。
江宜与宗训互相搀扶着爬起来,只见海面上那一叶小舟,忽然无声无息从中断开,海水一径渗入,瞬息之间就将小舟淹没。而舟中客纹丝不动,似乎对自己的处境毫无察觉,仍无意识地环顾四周,继而海水没顶,只余一片衣袖坠入黑色海底,终于不见踪迹。
宗训:“这……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一个痴人。”灰衣人说。
“这还是个人?”宗训问。
灰衣人道:“从前是。痴人有痴念,终其一生都在为一个念头不停寻找,死后也不甘休。他的修为很高,遇神杀神,遇仙诛仙。你可以叫他剑鬼。”
宗训看一眼江宜,半信半疑,然而江宜也不知道那舟中客什么来路。宗训对灰衣人道:“多亏你……你是什么人!怎么上到这船的?!”
这灰衣人所着灰衣,近似江边渔民常见日晒发黄的蓑衣,脚上一双草履,头戴一顶蓑帽。他摘下蓑帽,露出一张英朗的面孔,皮肤晒得黝黑,牙齿则十分洁白,龇牙一笑那表情令宗训幻视,恍然大悟道:“你是东海的渔民?”
“非也,我是一游侠散客。”
宗训:“……”
江宜:“……”
灰衣人掂量手中鱼叉,道:“我在码头用佩剑与渔民换了出海的船只。不过忽然来了一群人,霸占码头,把大家都赶走了。我见岸边停着一艘高大楼船,比我买的小船威风多了,想着上来避避风头,找船主商量一下能否给钱捎我出海。没想到,我在甲板上,就看见有人偷了我的小船。这下我没地方去,只好留在你们船上咯。”
宗训:“………………”
众官兵见宗训不发话,皆戒备起来,暗暗围住那灰衣人。他则毫不在意,一脸坦然,似乎宗训要赶他下船,他也能爽快跳海。
江宜默默捏了把汗,心想凭此人方才惊鸿一剑,这一船的人加起来都不是对手。别看他端得一派的春风化雨,有才之人大多都心高气傲,不宜开罪,便如狄飞白。
宗训则更是心惊肉跳,回想岸边情形,满船兵员竟无一人知道灰衣人是何时上得船来。
“上船之后,你又躲在何处?”
灰衣人答道:“咦?我可没有躲。你们船上侍从好吃好喝招待,我一直在二楼包厢里。不信你可以问问下人们。”
宗训彻底无语了。
他把江宜诓上船,全副精力便都在江宜身上,竟然连二楼一壁之隔多了个陌生人都不知道!
灰衣人道:“刚刚我才发现,偷我船的人,原来就是那只剑鬼。这下船也沉了,海上无处可去,不知能否拜托你们捎我一程?船费我照付不误……哎,我一路仗义疏财,钱都花完了,连剑也抵了出去。这样吧,我可以在船上做工。”
江宜听得想笑。
宗训捏着眉心:“这位……侠士,不知尊姓大名。”
“没有尊姓只有大名,”灰衣人道,“在下单名一个寸字。”
“……”
江宜一阵恍惚:
残缺的残,半生的半。
徐抽寸寸刃,渐弯曲曲肘,杀杀霜在锋,团团月临纽。
‘我的意思是……奇怪,我为什么会这么说?……不过,确然有种,该要遇见个什么人的感觉……’
狄飞白嘲弄地说:‘你在看什么?等一个有缘人么?’
“为何只有名,没有姓?”宗训问。
灰衣人洒脱道:“无父无母自然无姓,有师有友当然有名。”
宗训仍然心存戒备,他道是此人身份存疑,连真名真姓都不敢透露。只可惜出海在外,无从查证。
“便是你这么说,难道要我们大家都以一个单字称呼阁下?不太合适吧?大师您以为呢?”宗训看向江宜。
江宜微笑道:“这个嘛,不如加一个刃字,合为寸刃。此亦合阁下剑客的身份,不知意下如何?”
宗训:“……”
“哦,我说的有何不妥?”
宗训忍了又忍,把诧异表情收了回去。他本意是让江宜看看面相、算算此人来路,江宜却竟然给人取起名字来。
这时黑雾散去,星辉渐歇,东方天际已然破晓。碧天数道云气,犹如运剑于美玉上錾刻的伤痕,海面一片灿然熔金。寸刃背光而立面目模糊,刹那间数张面孔在眼前重合。
江宜听着自己的心跳。
纵使可以改头换面,然而那一剑的风姿,见者绝难相忘。

第74章 第74章 寸刃
名叫寸的浪客在包厢住下,宗训招来饭菜美酒。一室之隔,江宜一边脱下外袍一边听见他们说话。
宗训的声音道:“幸得阁下武艺高强,出手相助,否则遇到那艘怪船,只怕我们大家都束手无策。不知道阁下是何方人氏,籍贯何在?”
寸刃笑道:“浪迹天涯,四海为家。”
江宜脱了外衣,露出皮肤上密布的黑色小字。
他猜得不错,方才一瞬间遮天蔽日的黑雾,果然是秽气。随着寸刃一剑斩断小舟,舟中客沉入海中,秽气也消散退去。只看那些留在江宜身上的字虫子一般爬动,有的钻入皮肤深处,有的又从深处浮现浅表,犹如郁律不绝的呐喊,充满了茫然悔恨,仿佛是走失的孩童。
密密麻麻千篇一律,写的全是两个字——“翦”、“英”。
推门进去,宗训正与寸刃说话。他这人狡猾,言谈间滴水不漏,想套寸刃的信息。
只是聊了半天,发现寸刃像面白墙,什么也问不出来。没有姓名、没有来处之人,漂泊为生,出海只为寻访传说中的鲛人秘境。
“曾有渔民捕获海中鲛人,剥皮献礼,其物至今仍保存在东郡某处官邸。虽然谁也没见过,不知传说真假,反正我闲来无事,特意探寻一番。若能也捕捉得个传说之物,拿去换酒钱也够我后半辈子花用了。”
寸刃换了一身干净襕衫,颈下一圈月牙白的风领,模样文质彬彬。原是宗训借的衣服。
他那柄佩剑换来的鱼叉靠在手边,已然锈迹斑斑,难以想象方才寸刃便是以此物击败了舟中客。
婢女上前服侍吃喝,被江宜摆手制止。
那厢宗训与寸刃聊到此行的终点。寸刃说会在靠岸后下船,自寻去处。
江宜听得怀疑,想要插嘴,寸刃却看也不朝他看一眼,自得其乐。
他的面容有一种饱经风霜的气质,似乎与残剑、半君都不一样。
江宜向他右手瞧去,那只手握着酒杯,看不分明。
宗训怀疑他的身份,不愿透露行程,只说船只东去会经过数座海岛,届时可以在横屿停靠。
江宜曾在舆地纪胜中读到,横屿乃是一座相对与世隔绝的海岛,与外界之间只有一条滩涂相连,涨潮时隐没,退潮时显露,一天之中只有固定的几个时辰可以通行。不知宗训去横屿做甚。
他见宗训寸刃二人转而谈论起南北风物异俗,知道宗训又开始试探了,一时无话可说,便径自倚靠窗前。但见旭日东升,晓星已十分黯淡,稀稀落落地半掩幕后。
数日前太常寺夜观星象有异,警示人间有祸乱将危机帝星。
紫微垣居北天中央,众星拱之,象征人间文武百官,如左辅、右弼、天魁、天钺、文昌、文曲等,若有吉星同度会照,可保帝王稳坐庙堂。
此刻时辰未到,天象算不分明。正窗前稍坐,蓦地听见宗训问:“大师白日观星,有何见地?”
宗训已把寸刃灌得晕头转向,扑倒案前。
江宜收回视线,道:“无聊罢了,白天能看见什么。所谓帝星,不入庙无左右为孤君,三方四正满眼恶煞为无道之君,若与七杀同度则草寇霸道,若逢吉星化煞则权势滔天,若有客星进犯则祸乱将生。太常寺以观星为业,又佐以天材地宝,玉鸡谷璧玄黄等物,得出的结论一字千金,较之我们在这里闲聊,更有道理吧。”
宗训道:“话虽有理,能得大师不吝赐教,于我也多有裨益。”
江宜于是诚恳:“我也只是纸上谈兵,比如说这个帝星的庙旺与陷落,也能预示运势起落。设若星光黯淡……”
说时迟那时快,船体猛地颠簸摇晃,似乎遭遇巨浪。窗外看去,不远处海面犹如沸水翻滚,冲天而起一道紫色虹气,直入云霄,天幕中惨淡的晓星皆为之退避。
不多时紫气散去,海面平静,残星已尽数湮没。唯有一方红日徐徐高升。
江宜:“……”
宗训:“……这……”
“这是那剑鬼又回来了。”
不知何时寸刃醒来了,衣衫不整,望向窗外虹气消失的地方,眼中醉意未曾消散。他收回目光,第一次与江宜对视,霎时间江宜双眼为之刺痛,犹如针扎一般。
厢房中一时寂静。
宗训面带惊诧,似有所思。少时,又问:“这星光陷落,代表什么呢?”
“轻则运势走低,重则性命攸关,”江宜答道,“不过,大日既生,星光自该隐没,不必当真,呵呵。”
二人相对无话,心照不宣地忽略了方才紫气冲散残星的一幕。
经此一遭,船上摆出风伯雨师神位,众船员早晚参拜希望能保路途平安。寸刃道是那剑鬼全为生前一腔痴念所化,并不会没事找旁人麻烦,只是那日狭路相逢,被它顺手砍一刀罢了。
这浪客行走江湖多年,见多识广,不仅奇闻怪谈,便连子平斗数都有所涉猎,言谈间常常让人摸不着头脑。
宗训不肯全然信任他,想请江宜与寸刃过过招,然而寸刃却毫无兴趣似的,每逢江宜与他搭话,便支支吾吾、含糊两句罢了。
翌日傍晚,将近陆地,横屿小岛在望。与横屿相连的称东极岛,有户三千余,设一岛司管理城镇集市。进城后满鼻子鱼腥味,集市中贩卖的尽数是鱼虾海鲜,风中一股子咸涩。
听闻东郡有来船,司长率领一干吏员前来迎接。
宗训青衣撒扇,笑面以待,与岛司你来我往。
江宜自去岛上闲逛。
较之东极岛,沧州太和岛仅仅是一块凸出海面的岩山,除却一座岌岌可危的雷音阁,余地寸草不长。走过两条街,身后一人说道:“岛民生活倒是富足。”
江宜回头,跟了他一路的人中,除却宗训遣来的两名随从,还有一个寸刃。
寸刃两臂环胸,臂弯里揽着他的鱼叉,长衫落拓,顾盼之间似对东极岛人极有兴趣。这一岛之民衣着尽都十分讲究,妇女钗环首饰精致名贵,住屋虽然不显,然而细看梁柱木料色中透金,想是名贵材料。
“海上营生竟有如此收入。”寸刃啧啧称奇。
二人相携游玩半天,回去与宗训汇合。岛司招待一行人暂在馆驿落脚。气氛不知怎的有些紧张,只有宗训仍笑意盈盈。
听得寸刃赞叹一路见闻,宗训道:“这是因为,东极岛出了个能干的商人,名王征者,做些木材生意,发了大财接济乡邻。”
江宜又说:“一户之青年男子甚少得见,谋生者非老翁老妪,就是妇女孩童。”
宗训道:“这是因为,商人王征发家后,又干起了劫匪生意,招揽东极岛青壮男子入伙,据横屿为营,专靠打劫过往商船,成了一方海霸。”
“……”
“……”
江宜后知后觉,才明白为何方才那岛司处处谨慎戒备。
原来宗训率领东郡的水师,不是来做客,是来兴师问罪的。
“剑拔弩张谈不上,”宗训说道,“我们一行三百人,其中还有手无寸铁的婢女仆从,能掀起什么风浪?这次只是过来看看。徐大人常说,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东极岛为何能出一个王征式的人物,王征又为何能发展壮大,他有什么需求与声张,才是我此行想要了解的。”
江宜好笑道:“宗先生原来是来办正事的,把我叫上却是为了什么?”
见宗训笑而不语,他忽然想起码头边见到太常寺三位掾属测算方位,所指似乎就是东极岛方向,难怪那时宗训脸色忽然不对。
莫非此一行,是想请他当面见见王征,算算这位海霸的命数时运?
设想在徐总督治下,养虎为患,出现一位影响帝王星气运的人物,唯恐东郡一应官僚都难辞其咎。
思及此处,江宜大概便心中有数了,怪道一路上宗训总在探问神仙星象之术。
与宗训对视一眼,两人皆心照不宣。
只有浪客寸刃置身事外,带着一脸无知而礼节性的笑容。
宗训道:“这位……寸刃阁下,恕我们之后无暇招待了,到了东极岛您就请自便吧。”
寸刃茫然,微笑:“?”
宗训摆明了不愿再让寸刃同行,此人武艺深藏不露,来去如入无人之境,加之身份存疑,放任在身边实在难以安心。
寸刃自己也说,上岸后他自有去处,宗训要赶他走,他没有争论,竟然真的提起鱼叉就走了。
江宜心中愈发疑惑,算起来竟未与寸刃说过两句话。向晚时分寸刃已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馆驿,江宜找遍屋前院后,不见其人。
东极岛上几乎都是王征耳目,宗训请岛司引见王征,很快便有回音:王老板请东郡来的大人上横屿一叙。只是一行人数不得超过五个。
宗训道:“大师,事到如今我不瞒你,请你前来本意便是见见王征,是否真有成大事的面相。今次您是一定要随我同去横屿,我保证有我宗某活着一日,就不会让大师你伤一根头发。横屿虽是贼窝,谅他不敢动徐大人的人,我定当保你平安无事。”
江宜道:“事到如今你是不瞒我了,我说不还有用吗?唉,我之性命不必宗先生你担保,只是若果有什么意外,还请让我徒弟狄飞白上岛来给我收尸罢。”
横屿与东极岛之间的滩涂,日落后有一个时辰的时间显露在外,道路泥泞难行。宗训点了两个兵士随行,与江宜、岛司,一行五人挑风灯走过二里路,脚印一边深一边浅,人几乎陷在其中。
江宜本十分爱干净,此时无可奈何,只能心中唉声叹气。
远远可见横屿丛林密布,树影间唯现几盏若隐若现的火光。

第75章 第75章 王慎
及至上岛,泥滩上已有几人在等候。岛司称呼为首之人“王慎”,碰面后领了一行人钻入老林。
王慎等人态度出人意料,非但没有敌意抗拒,还十分热情,似乎宗训等人是受到邀请来做客的。
横屿的海匪窝建为外寨与内寨。走出丛林是一座石山,山上营寨设置居高临下,有一应防卫兵器、哨楼,外设拒马桩,易守难攻。王慎带众人到得一座营帐,其中竟设了美酒佳肴款待,兼之歌舞伎乐,辉煌享乐,足见这帮海匪财力不凡。
宗训欣然领受,喝了美婢酥手送上的清酒,问:“有道是不请自来非客,今日足感王老板盛情,只是不知主人何在?”
王慎笑道:“诸位远道而来,风尘仆仆,今日时间太晚,不如好吃好喝,好好休息一番,有事明日再说。”
席上众人推杯换盏。
江宜缩在末席,有女端酒服侍,江宜连连推拒——近水湿气重,他已觉得十分不得劲,更不敢沾酒水。那女孩儿笑他腼腆,想挨他近点,见他直往后缩,忍不住面露新奇。
王慎乃王征之子,匪头之一。此人言谈举止十分爽朗,一夜过去,又招待众人在营中参观。横屿有艨艟数十艘停靠水湾,匪兵亦有校场操练。宗训怀疑这是王征背后示意,要用此场面先行震慑于他。
推书 20234-01-19 : 我又没让他喜欢我》:[玄幻灵异] 《我又没让他喜欢我[星际]》作者:寒菽【完结】晋江VIP2025-01-13完结总书评数:10794 当前被收藏数:8203 营养液数:18915 文章积分:518,091,168【段评已开,无限制要求,大家随意自由友好留言,鞠躬~感谢~】在跟近战师士炽树(alpha)搭档的第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