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by羽春

作者:羽春  录入:02-09

黎峰让他拿着:“马上腊八了,姚夫郎可能会约你去赶集。”
可以出寨子,不知能不能偷偷去见见哥哥。
陆柳高兴坏了,若不是炕桌还没撤掉,他能在炕上打滚儿。
他问黎峰:“你跟我一起去吗?”
黎峰不确定:“应该不会。”
腊月里,他们还会再卖一次年糕,年前挣一笔。
打年糕不如打猎挣得多,胜在安全。年节里,大家伙凑一处,热热闹闹的把钱挣了,喜庆又吉利。
黎峰看村里人出去赶集,都是分两类。
一类是汉子们结伴去卖货,一类是媳妇夫郎结伴去采买,没汉子跟着一起。
黎峰说:“我就不跟着了,你到时跟他们多说说话,认识些人,以后就有人说话解闷了。”
陆柳听着心里暖烘烘的,放下铜板,凑过来抱他。
“大峰,你真好。”
黎峰笑笑,收拾东西,又打水洗手泡脚,暖暖身子,夫夫俩才钻进被窝里。
他跟陆柳说:“对了,我今天在县里碰到你爹了。”
今天才见了两个亲爹的陆柳惊得一哆嗦:“他说什么了?”
黎峰大手放他背上安抚,说:“没讲什么,他说家里没柴火了,让我给他弄点。我们家柴火多,我改天给他拉一车过去。”
陆柳听说是陈老爹,又贴回黎峰身上。
他不想给陈家送柴火,陈家两兄弟太懒了,柴火送过去讨不着好,他们肯定要黎峰把柴劈了。
凭什么啊,又不是没人,也不是忙不过来。哪有这样的?
黎峰跟他说:“我打算给他拖一车树干过去,让他们自己劈。”
骗婚的账平了,被算计的事,黎峰还记着。
两家可以往来,但要他尽心尽力当乖哥婿,那是不可能的。
柴火给了,怎么劈开,是陈家的事。
看在陆柳的面子上,他可以挑细点的、好劈的树干。
陆柳听着直乐:“行!”
就该这样,等他们没柴烧了,知道冷了,就会去劈柴了。
黎峰还记着陆柳的二舅,问道:“你二舅是哪个村的?我顺道一起把年礼送了。”
陆柳:“……”
你怎么突然说二舅。
他小小声道:“是陆家屯的。”
跟黎峰预料的一样,毕竟陆三凤姓陆。
说起陆家屯,黎峰告诉他:“我今天办了件好事,送一对夫夫俩去上溪村看孩子,他俩也是陆家屯的,冬月二十嫁了孩子,跟咱俩一天成亲的。”
陆柳:???
他震惊得失语,半晌过后,又给黎峰发了一张好人卡。
黎峰今天挣了钱,办了好事,吃了饺子,又被夫郎夸,心情大好,请夫郎吃鸡。陆柳吃得很饱,乖乖性子压不住肚子,连声求饶。

陆杨一早起来就弄饭, 家里有肉有菜的,两个爹来了,就给他们做顿好的吃。
昨晚吃了馅饼, 这几天也吃过包子, 陆杨到灶屋转转,决定做面条吃。
早上吃碗热汤面,肚子里暖了,身上也热乎。
他先切了几块肉,在锅里炖萝卜。足五人份, 水加得多,切的萝卜也多, 盖上锅盖,炖出萝卜的鲜甜。
面条是手擀面, 陆杨做面条比较糙,差不多抖出长条条,就往锅里下,煮出来的面条是宽宽扁扁的样子, 像面片,卖相不好,入味极佳。
鲜甜的汤汁不开胃, 煮着面条,陆杨又拿一把咸菜出来炒,用肉片滚锅, 再加些佐料调味, 总算能入口下饭,就一起端到桌上。
五口人,一人一大碗面条, 每碗面条里都有五六块萝卜和两块肉。
为着炖汤,肉都切得厚。同样的分量,加点青菜,能炒一盘菜了。
王丰年跟陆二保看得心里发紧,碗里两块肉留不住,都给两孩子吃。
陆杨给他们夹回去了:“都有,你们放心吃吧。”
他们放心不了,认为是他们来了,陆杨才这样大方,早饭过后,说什么都不留了。
陆杨说送他们回村,他们也不用。
“来来回回的送,没完没了了。”
不送回村,就送到官道上。
这段路长,两个爹也婉拒了。
到了院子外,他们就让陆杨止步,往屋里看一眼,悄声嘱咐陆杨:“村里不比县里,过日子不好每顿都吃肉的,一天有那么一口荤腥就差不多,隔阵子再来个肉菜,既不腻味又省钱。谢岩还要读书,你们都不会种地,以后花钱的地方多着,就得从各处省出来。”
陆杨知道的。他这是才嫁过来,赶上了好时候,罗大勇给他买了半扇猪肉,他昨天又买了十斤,总不能放着肉菜不弄,给两个爹吃咸菜吧?
也就这一阵了,以后伙食不会这样了。
见他听得进去,王丰年欣慰,不再多说。
“外面风大,你回屋吧,我跟你爹走一阵就到了。”
陆杨点头,跟他们说:“过两天我会回去一趟。”
新出嫁的小哥儿,没谁回娘家这么勤,才回门,又回家。
王丰年想让他先别回,因面对的是陆杨,不是陆柳,他说不出口,只得点头。
目送两个爹走远,陆杨转身进院子,一眼看见在门后探头探脑的谢岩。
他感到好笑:“你看看你成什么了?再这样下去,娘都要怀疑你中邪了。”
谢岩不在意,想邀他去检查功课。
陆杨不急,先数钱。
“我们先算一笔账。”
早上的碗筷又是婆婆赵佩兰收拾的,数钱时三个人都在,大门一关,大家一起数。
昨天做了五十个包子,拿了一只出来试吃,剩四十九个,每个五文钱,合计两百四十五文钱。
白菜有两筐多,一起四十三斤。依着他的标价,单独买,一斤五文钱,整筐的买,就算四文钱一斤。总共卖了一百七十二文钱。
萝卜有一筐多,一起三十七斤。标价是三文钱两斤,卖了五十五文钱,有个半文抹零了。
白菜萝卜是村里人送来的,没有本钱,陆杨也不打算分给他们。这是赔礼道歉的东西,是他家应得的。
他做包子熟练了,手里有准头,一斤面粉加一斤肉,能出十二个大肉包子。肉价是十三文一斤,面粉是七文钱一斤。昨天那五十个包子,用料都是四斤半,凑足数,余下半碗馅料烙饼子吃了。
这里的成本价约是五十八文钱的肉和三十文的面粉,因第一次的原料是罗大勇帮着采购的,首次生意是纯利润,一天的包子和菜钱挣了四百七十二文钱。
他昨天又买了十斤肉、十斤面粉,都是熟人那里买的,比市价低一些。
肉是十二文一斤,还得了一斤猪板油。面粉算六文五,少了半文钱。这两处花了一百八十五文钱。
再买了两斤蒜头,用了十六文钱,两把葱,花了六文钱。
还有一百斤煤炭,去了一百二十一文钱。三个蒸笼用了二十一文钱。
如此买卖花销一番,余有一百二十三文钱。
一天能挣一百多文钱,瞧着挺多的,抓手里就一把,用麻绳都串不了两串。
谢岩到底是读书人,没做过生意,钱会算。
依着陆杨说的这个价那个价,一斤肉出几个包子,他大致有了数。
包子很有赚头,加上油盐佐料柴火等杂物,一百多文钱的成本,能卖出两百多文的价格,利润将近一半。
但每天只挣这点钱,一个月三两银子顶了天。
他们家有铺面,不用店租,可以省一笔。但县里生活,喝水、上茅房都要钱,这都是开支。吃吃喝喝的也要花。
陆杨在县里长大,知道一家开支情况。
米面粮油,菜肉柴火全要买,一个月二两银子够糊口。
陆杨说:“私塾正月十六开学,年间铺面都关门,我们想挣钱也挣不到,留给我们的时间就一个月。家里还要过年,办点过冬物资,吃喝都要银子。
“谢岩的束脩要五六两,还有书本笔墨,笔墨可以缓缓,这一个月,他这里就需要攒七两左右。我们家还要过日子,约莫攒个八两银子、九两银子,就可以开始新生活了。”
以五十个包子的利润换算,他们每天要卖一百五十个包子才够数。
陆杨还说:“我再从村里收菜去卖,卖的钱平分,信得过我就给我卖,不行就算了。”
卖菜是个添头,县里那么多人都要吃饭,总有人会买。
只是菜蔬料理的时间长,收成的时间短,他一次也拉不了太多,挣不了大钱。
谢岩想帮他揉面做包子,他娘抢先开口:“我帮忙吧,阿岩还要读书,不好干活的。”
谢岩:“……”
他眼巴巴看着陆杨。
陆杨无视,也没想要婆婆帮忙。
他做包子卖包子,就会疏忽家里,家里家外杂活一堆,需要人来料理。
他说:“我等下去找林哥哥,看他愿不愿意给我帮忙,我开工钱给他。”
暂时就这点包子,只用忙半天,工钱要不了太多,八到十文钱,就当每天少了两个肉包子。
等陆林上手了,他会加价,翻个倍什么的。
赵佩兰也会算账,稍作思索,点头同意了。
陆杨这便起身,谢岩不让他走,又把他往屋里拉,正正经经的让他检查功课。
陆杨听笑了:“什么叫正经检查?我还能吃了你啊?”
他昨晚才吃过霸王餐,今天就忘了,理直气壮的,谢岩呆了呆,直接把话题跳过,把他写好的功课从稿纸堆里掏出来。
功课是人情作业,也是“债务”的解决方案。
这件事将谢岩困住了很多年,数不清多少个夜晚,他辗转难眠,翻遍书册,想寻找一个破局之法。
他看见了很多法子,但是他用不出来。他像案板上的活鱼,脑子里再多想法,再用力扑腾,也逃不开死局。
现在,他看见生路了。
他们家没有欠债,村里人非要说他们欠债。以前的谢岩只顾着澄清、解释,一遍遍讲道理,一遍遍自证,一遍遍求人作证,时间久了,他都麻木了。
上次被陆杨引导着思考,他换了思路,想法陡然开阔。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他没有办法去让那些人相信他没欠债,那他就还钱。
别人可以空口喊话,凭空捏造一个债务出来。他为什么不可以空口喊话,凭空捏造一个他已经还过钱的事实出来?一块肥肉扔出去,自然会有狗咬狗。
从这里入手,谢岩定下了初步计划。
他们人单力薄,需要徐徐图之。
先确定攻击目标。
亲戚里面,就选四叔谢四财。
谢岩家的债务,是谢四财闹出来的,为着五亩地,把谢岩闹到了退学。拿了田地以后,把他们家逼如今的境地。被村民们视为大肥肉,谁都想来撕咬一口。
都这样了,他还在外头说谢岩欠他银子没还。可怜他们孤儿寡母,才没闹上门。
他得了便宜还卖乖,出尔反尔,正好拉出来打。
村民里面,就选孙二喜家。
这是老熟人,他们成亲的时候,孙二喜被陆杨掏了鸡窝,他还想追着陆杨打。
村民都没什么特殊的,全是跟风叫喊,没谁比谁好。
孙二喜想打陆杨,谢岩恨他。
这两家是主要攻击对象。
再确定拉拢的人。
亲戚那边,谢岩要把抱成的团亲戚打散。
谢岩的爹排行老二,兄弟四个,把大伯和三叔都选上,择日去他们家拜访。
村民这边,谢岩选了傻柱家和三贵家。
傻柱家人丁兴旺,在村里鲜少有人招惹,他们家能顶事。
三贵家,也就是村长家,在村里有话语权。他有偏向,一切都好说了。
三贵也是婚闹那天,把谢岩脑袋撞到的人,被陆杨打鸡打得凶。
村长叫他们去说话,他们没去。
陆杨听一句,就点一次头,对谢岩的功课给予了非常大的肯定。
可惜,谢岩自知不足,这些还是纸上谈兵,看起来唬人,说起来头头是道,实际上都是空中楼阁,具体怎么做,他依然不知道。
他在脑海里演练了很多次,他知道他那些讲道理的话,不适合跟这些恶人说。所以具体到面对某个人,他应该说什么话,他是茫然的,脑子里一片空白。想到这个,他就很沮丧。
陆杨戳戳他的脸:“别伤心,这种事不好在纸上理论的,你选的人挺好,我们就照着你这个来,你今天跟我一块儿,我现场教教你。”
谢岩惊讶:“今天吗?”
择日不如撞日,功课都做了,不去实践,岂不可惜?
串门的理由都有,陆杨出门收菜去。
他知道傻柱家在哪里,第一站就是傻柱家。
陆杨跟谢岩说:“就跟你读书一样,跟人相处,也是要先看、先观察,你了解了他们,知道他们的喜好和弱点,他们就都是纸老虎。没什么可怕的。你能有想法,就能具体去观察,这件事本也急不来,需要时间慢慢发酵,我们今天去两家,你看我怎么做的。以后空了,我们练习练习吵架。”
谢岩不知道吵架还能练习,陆杨笑道:“当然可以啦,你以为我天生就会吵架啊?我以前也会怕,也不敢的,别人嗓门大一点,我就被吼懵了,后边看见那人,恨不能避开三条街。可我越是让,越是软弱,就越是被人欺负。外人看不起我,家人也要打骂我,说我是没用的东西。我里外不是人了。那时候我真是,眼泪都哭干了。”
谢岩没想到他的厉害小夫郎,还有这样的经历,听着就让人心疼。
陆杨说起这些,不是要谢岩的同情。
“就像你不是天生就会读书的一样,这些都是可以学的。以前没人教你,你不懂,以后我教你。”
谢岩闪着星星眼,小娇夫一样,拉着夫郎的手,跟他出门去。
路上遇见些村民打招呼,陆杨一改冷漠姿态,全都笑眯眯应了。
再问他去做什么,他就说:“我去收菜,找傻柱娘收点白菜萝卜什么的,拉到县里去卖。”
听见的人,心里都嘀咕:凭什么收她家的菜啊?她家傻柱都闹婚了!
陆杨才不管他们心里想什么,半点圈子没绕,直接到了傻柱家。
傻柱娘正在院子里洗衣裳,见他过来,心里咯噔咯噔的。
听说陆杨是来她家收菜的,她都做好了白送的准备,心疼不舍,笑容牵强。
她家傻柱得罪了人,还不知官府那头的情况,她咬咬牙,给出诚意:“我家人多地多,你要多少?我凑一凑,能拿上百斤菜。”
陆杨捏捏谢岩的手,好戏开始了。
他丝毫不墨迹,直切正题:“我们还欠你的钱,怎么好意思白拿?”
说债务,傻柱娘谨慎,笑呵呵打哈哈,话也不说了。
陆杨看得想笑,他说:“不用怕,我是讲理的人,欠债还钱的道理我懂。我就是想赖账,我家谢岩也不让啊。他还要读书,是要脸的人。”
继而话锋一转:“菜价多少我不瞒你,白菜四文,萝卜一文半,量少了,不够饭钱的。我多收一些,才能挣点薄利。卖出银子,我们平分。你看行吗?”
因最初期待低,傻柱娘听说还能分钱,竟然感到高兴,看院子外头有瞧热闹的人聚过来,她就招呼陆杨跟谢岩进屋坐。
他们家人确实多,三人才进屋,外头的墙壁上就趴满了听墙角的人。
傻柱娘还把傻柱叫来倒茶,给人赔礼。
陆杨打量他们家,堂屋宽敞,东西两间屋子瞧着也宽敞。
“你们家房子修得好,大气,齐整,漂亮,我喜欢。”
傻柱记得陆杨说过,有空要来他家住。他吓到了。
傻柱娘自然也知道这件事,她反捧回去:“我家也就是看着大,人多了也挤。你不知道,我男人兄弟好几个,各家儿女多,一大家子住一块儿,往屋里一站都磨不开身,哪有你家清净?”
谢岩震惊抬头:“清净?”
傻柱娘尬笑:“人少,清净。”
陆杨是什么话都能接:“真清净就好了,我家情况你知道,小有家资,该要过好日子的。但这些年,被那些恶人吃肉喝血,耗到今天,只能收菜挣点辛苦钱了。再不拼命,坟头都没得清净。”
参与过讨债的恶人傻柱娘:“……”
被骂到了。
陆杨说:“我不是说你,你又没拿到钱。”
傻柱家人多耳朵多,消息灵。
傻柱娘知道有人拿到了田和钱,比如谢四财这个黑心肝儿的,还有谁?
傻柱娘想问不好问,欲言又止的。
陆杨自嘲一笑:“不怕告诉您,是二喜家,二两的银子还了两次。”
那就是四两。
陆杨看她脸色,火上浇油:“他家少拿一次,你家的账就平了。”
傻柱娘生气了。
他们家跟孙二喜家有旧怨,两家的田挨着,孙二喜家不厚道,从他们家的田里挖土,填自家的地里去。
为着能多种点庄稼,孙二喜家连田垄边边都要栽苗苗。这样种,还怎么走路?他们家作死,就往别人的田里踩,苗苗都踩死了!
这个倒霉邻居,就是傻柱。两家吵了不止一次架,前年孙二喜家盖了房子,比傻柱先娶亲,把他家厉害的,每回吵架都拿新房新媳妇来炫耀。原来都是些黑心肝的钱。
陆杨看她脸色变幻,心中有数,适时告辞:“我还要去别处收菜,就不留了。婶子,你帮我留意着,除了二喜和四财这两家,别家的菜我都收。”
傻柱娘一口应下,趁着今天陆杨和气,她赶忙让傻柱道歉赔罪。
傻柱是真不含糊,“噗通”一声,直愣愣跪到了地上。
谢岩刚放下茶水,被惊得一抖,茶水洒到手上,烫红一片皮肤。
陆杨拳头硬了。
傻柱被他瞪得鸡好痛,趴地上都不敢抬头。
谢岩忙跟陆杨说:“没事,没事,我最近不写字,不是还要去收菜吗?我们走吧?”
傻柱娘也示好:“我让他给你赶车送菜!送到县里去!”
陆杨哼一声:“婶子,我今天是看你的面子上,换个人都不好使。”
他拉着谢岩就走,推门出来,墙上趴着的人跟风化的墙皮一样,一片片掉落,窸窸窣窣跑开。
他们依稀听见有人说:“二喜真不是个东西,难怪一天天嘚瑟成那样,空口白牙就要来了银子花,房子盖上了,媳妇娶上了,真把他美死了!”
效果很好嘛。
这两家有旧怨,是陆杨的意外之喜。
他捧着谢岩的手吹吹,“走,下一家。”

下一家, 村长家。
上溪村是个杂居村落,没有特别大的姓氏。现任村长姓张,排行老大, 也叫张大石。
他家里这几天闹腾得厉害, 夫郎和儿子都催着他去谢家看看。
“谢岩那个夫郎成天往县里跑,谁知道他是卖货还是讨好官爷,在上下打点啊?”
他儿子三贵很着急,想想陆杨都鸡痛,恨不能跪地上砰砰磕头:“爹!你就去吧!我怕他们把我捉去阉了!”
张大石早就想去了, 他确实去过,那天跑空, 还给赵佩兰留了话,让谢岩跟陆杨来他家说话。
那俩个小的没来, 还能指着他这个大村长过去瞧吗?
张大石在家说一不二,村长的架子摆得足,夫郎平时不敢劝,在儿子这件事上, 却格外坚定。
“你就去吧,我们家还讨债了,谢家指定恨得厉害!你是村长怎么了?谢岩还是秀才相公!”
村里有人给谢家送了菜, 谢家全收了。
就早上的事,谢家那厉害夫郎都跟傻柱娘搭话了。
这不是原谅是什么!
三贵说:“大家都送菜了,怎么就跟他们家搭话?他们肯定在菜里塞了别的东西!”
这是张大石吹过的牛, 说县里打点人情关系都这样。
他们一家吵吵着, 张大石顶不住闹,顺势说烦,“去去去, 我这就去谢家看看!”
打开大门,他看见陆杨跟谢岩站门口,也不知来了多久,听见了什么。
张大石:“……”
他干咳,问:“怎么来了也不吱声?”
陆杨笑眯眯一张脸:“您家热闹,我不好意思打扰。”
张大石下意识缩缩腿,后退了一步,才招呼他们进屋说话。
堂屋里生了炉子,他夫郎看见陆杨上门来,殷勤得不行,给陆杨和谢岩都冲泡了糖水喝,“吃鸡蛋吗?我给你们做糖水鸡蛋吃!”
陆杨把他的反应看在眼里,还望着谢岩意味不明地笑了声。
这个笑容,谢岩看懂了。
仅仅一个官差到家里,都能把这群人吓成这样,谢岩要是考上举人,他们真是能翻天。
陆杨不跟他客气:“吃!”
张大石拦都来不及,眼睁睁看着他夫郎往灶屋跑,他脸皮抽抽,表情绷不住:“你俩有什么事?”
陆杨故意惊讶:“啊?不是你让我们来找你的吗?”
张大石:“……”
原来你记得。
三贵也跑出来了,缩头缩脑蹲墙角,远远盯着他爹的后脑勺,用意念给予压力,让张大石务必好好跟人求情。
张大石又一次无语,为着儿子的根,笑呵呵开口说:“也没什么事,就问你们报官的情况。”
陆杨叹气,谎话张口就来:“谢岩好性儿,我婆婆也善良,说大家都乡里乡亲的,往后在一个村里过日子,不至于闹到这份上,让我别报官。
“我爹也劝我,才嫁过来,以后日子还长着,要想安安稳稳过下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让我算了。”
张大石殷切望着他。
陆杨让他失望了。
“可是我咽不下这口气。”
张大石也叹气:“那你怎么才能出气呢?”
陆杨拖着凳子,靠近张大石,摆出一副推心置腹的样子。
谢岩有样学样,夫郎挪凳子,他也挪凳子。总之夫郎走到哪里,他贴到哪里。
陆杨不嫌他拖后腿,心里美滋滋的,开口还是油盐不进的样。
“我没法出气啊,我哪有本事出气啊,咱们村里的人多厉害啊,在你的治理之下,比赌坊要债的人都牛。赌坊的债都有个准头,我们村的债像个无底窟窿。村长,你真厉害,我下回见了官爷,一定跟他好好说说你办的好事。”
张大石被吓到了。
这怎么还扯到他身上了?
他想着法不责众,撑着体面,跟陆杨说:“陆夫郎,这话不好说的,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谢岩的爹没了,父债子偿,这有错吗?我知道你心里有怨气,但你也得体谅乡亲们的苦啊。”
欠债还钱,没有错。
但没有债务,因为谢岩的爹去世了,死无对证,硬是闹出一笔债务,这就有错了。
一家闹,是那家人人品作风不好。
好几家闹,亲戚闹完村民闹,这就是村长纵容的。
但凡他站出来说话,事情都不会发展成今天这样。
而张大石居然也有脸说谢家欠他钱了,数额挺大,有五两银子。
推书 20234-02-08 : 猫猫侠饲养手册b》:[玄幻灵异] 《猫猫侠饲养手册》作者:醍醐鱼【完结】晋江VIP2025-01-26完结总书评数:293 当前被收藏数:1423 营养液数:342 文章积分:16,237,042简介:【人类攻×奶牛猫受】绵竹是一只八百岁的小猫精。本体乃是鼎鼎有名的警长奶牛猫。他这一生行侠仗义,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