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夫郎是恶毒男配by端瑜

作者:端瑜  录入:02-10

朝臣们的精神一下就抖擞起来。长阳侯才五十多岁的年纪,这个年纪就要致仕,这太突然了。武明帝显然也不知道长阳侯的打算,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武明帝劝了三次,长阳侯执意如此,武明帝就顺了长阳侯的意思。
长阳侯:“多谢陛下。”
郑山辞看着长阳侯有些羡慕,岳父太洒脱了。
卸任的只有朝中的官职,爵位还在身。
新年的金銮殿上就长阳侯致仕这件事就值得官员们探究一阵了。长阳侯到兵部收拾东西,老侯爷喊道:“老虞,你这么早就退下来了,真不习惯。”
长阳侯朗笑:“我可不想在这个位置做到老,家里的小辈争气就让他们为家族争气吧。”
老侯爷咂嘴:“你的小辈好着呢,难怪这么早就享福了。”
长阳侯是真享福,他的地位有虞长行跟郑山辞在,根本不会受到太大的变化,朝臣待他还是恭恭敬敬的。
做一个逍遥侯爷合适。
长阳侯笑着没说话,等东西收拾好了,脚步轻快的离开皇宫。

长阳侯回到家里,他把官袍脱下来换上常服,值房的包袱放在屋子里。
从皇宫出来前,长阳侯就把关于兵部的文书机密烧毁了,他的包袱里没有什么紧要的东西。但有些东西要放在书房去,书房的钥匙只有他自己有,长阳侯也不放心让旁人去书房。
虞夫郎从外边回来看见长阳侯问道:“陛下准你乞骸骨了?”
长阳侯点点头:“现在无官一身轻,也不用去应付官场上的事了。”
长阳侯笑了笑,肩膀陡然就轻便了。
虞夫郎:“快把你的包袱收拾好,堆在这里做什么。”
郑山辞回到内阁先批奏折,等批改一阵空闲期间就会把岳父拎出来羡慕一阵,然后继续批改。他的速度很快,上午就把奏折改完了。
魏首辅跟萧次辅的速度慢一些,雷阁老改得慢悠悠的,时不时自己出门给茶壶添点茶水,拖着时间做事。
郑山辞批改的奏折有两道奏折是刑部呈上来的,州府有两个杀人犯,郑山辞对这类事有兴趣,仔细看了一下。
这些杀人犯都是晚上行事。
晚上县城跟州府有衙役巡逻,在镇上跟乡里就没有这样的衙役。郑山辞想了想,他在乡里时其实感到大燕的治理得还是很好的,因为大大小小有那么多的乡都纳入到基层官员的体系内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上行下效更是难上加难。
大燕待乡里的态度既不压榨也不放纵。
郑山辞提出给乡里的路上多安几个灯笼,可以安排人在重要节日轮流巡逻。郑山辞还有一个想法,但他一想到国库里的银子就断了心思,等再多赚点钱后可以写奏折。
郑山辞想办镇学,学费免费,只需要交吃饭的钱,也可以自己带饭让膳堂的人热。大燕每三年会产生三百名进士,这些进士都是饱读诗书之辈,大部分的人都是世家子弟,寒门子弟想要考上进士很难,但如果学会读书认字,他们可以去镇上做事。
他想让他们多学一点知识。这条路不好走,但郑山辞希望他们可以通过知识窥探到大燕的一角,能让有能力去改变生活的人多一条出路。
郑山辞暂时把心思压下去。
晌午众人一同用膳。按照郑山辞的官职,他可以让小吏把饭菜送到值房里来,郑山辞还是习惯自己去膳堂里吃饭。
今天有竹笋鸡汤,郑山辞让厨子多打了竹笋。
萧高阳已经坐在位置上用膳,郑山辞一坐过去,崔子期就抬起头来:“郑兄,你跟萧兄的岳父都退了。”
郑山辞咬了一口竹笋:“这是好事。”
萧高阳想到时阁老整日在家里,他也有些羡慕。不过他很清楚,如果让他三十多岁就退下去,萧高阳心里是不甘心的,他还想接着往上走。
崔子期只是起了一个话头,他实则的目的是想让郑山辞给他看看他新写的话本。
“你看看,这能不能卖?”崔子期期待的看向郑山辞。
“我过几天给你答复。”郑山辞把话本收过来。
杜宁惊讶:“崔兄你可以啊,这么忙还有空写话本。”
崔子期得意的说:“刑部的事还是挺好做的,只要习惯了时间就省下来了。”
梅淮闻言点点头,他在工部同样喜欢把朝廷的事情做完后就做自己的事情,这是他从小到大养成的习惯。
杜宁看向郑山辞。
郑山辞无辜喝汤:“别看我,我是真没时间。”
不过他会在上值时把事情做好,回到家里就可以陪澜意跟小平安了。
他们没有那么充足的精力,只是会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施玄做完事还要礼佛,他听着好友们的话,露出淡淡的笑。
吃完小伙伴各自散去,郑山辞去午休,他很快就睡着了。另一边虞澜意在家里还是窝在被褥里,小平安今天一上午都没看见他的人影。
虞澜意早上赖床,想着郑山辞去上值了,被窝里太暖和了,他懒得起床让侍从把饭菜摆在床上,吃了继续睡。
小平安自己独自一个人用了早膳跟午膳,他一个人还坐得住。没事就在长廊上走一走,带着侍从去看看家里的厢房。
他数了数家里的厢房给客人住的有六间,这个宅院还是很大的。小平安溜达到了厨房,厨娘正在做糕点,看见小平安就见礼:“公子来得正好,新鲜的糕点出炉了。”
小平安吃了几块,他看见厨娘把糕点装进食盒里,装了芙蓉糕,云片糕和驴打滚。
“我拿去递给阿爹。”
厨娘应下来:“公子小心一些,晚上公子想吃什么?”
小平安报了几个菜名,厨娘记下来。小平安拎着食盒就跑,一口气跑到虞澜意门口敲门。
“阿爹,我给你送糕点来啦!”
虞澜意坐起来揉了一下头发,穿上衣裳打开门。
小平安眼睛亮晶晶的就把食盒搁在桌子上,然后把三碟糕点端出来。
“我是从厨房提过来的。”
虞澜意揉了一下儿子的脑袋,“我们一起吃。”
小平安点点头。
吃了几块糕点,虞澜意就去洗漱,然后带着儿子一块出门玩。
“买书!”小平安开心的说。
“行,你买书我买话本。”虞澜意先让儿子上马车自己再上去,马车里有碳火还是温暖的。到了书铺,小平安就直奔去买书的地方,挑选了几本,还有一本他不认识上面的字,但他看封面很好看就想买下来,等自己认字后把这本书看完。
两个人各自买了书本,虞澜意还撞见了梅哥儿。
梅哥儿也是带姜湫来买书的,姜湫比小平安年纪小,还在上小班。
小平安拿着书过来,梅哥儿笑了笑说道:“小平安上大班了,你给姜湫弟弟推荐一些书吧。”
“好哇。”
小哥俩要好的去选书。小平安对这里的书铺已经熟悉了,这是户部管理的书铺,虞澜意本着不让别人赚钱要让郑山辞赚钱的态度一直在这书铺买话本跟书籍。
这里的很多话本还是太学生写的,只是他们都没有暴露自己的真实姓名,有几本话本在京中闺秀还很出名。
小平安带着姜湫买书,他首先把一整套的状元笔记推荐给姜湫,十分精明的说:“一本一本的买,一本就是一两银子,买一套可以省个二三两。”
姜湫似懂非懂,他看向小平安手里的状元笔记,挠挠头:“我家里已经有了。”
小平安放下状元笔记,拉上萧辰把画册推荐给他,姜湫很喜欢都拿了。两个人在这个角落里没人看见,姜湫欢喜的说:“我阿爹很喜欢画画,他最喜欢画梅花了。”
小平安想了想蹲下来说道:“或许是因为你阿爹姓梅。”
姜湫有点懵懂,“是这样嘛?”
姜湫抱着画册出来,还有几本唐诗宋词。梅哥儿跟虞澜意道别,带儿子坐马车。
梅哥儿总觉得姜湫在看他。
“怎么了?”
姜湫好奇的问:“阿爹喜欢梅花是不是因为阿爹姓梅啊?”
梅哥儿倒是很乐意跟姜湫说这些,“关注到梅花确实是因为我姓梅,但喜欢是真正喜欢梅花的品行和样子。”
“阿爹喜欢梅花,那我也喜欢梅花。”姜湫说道。
晚上姜湫就把家里的腊梅摘下来送给梅哥儿,梅哥儿心疼腊梅。
姜兰礼在吏部忙了一阵,看着花瓶里插着腊梅,他笑了笑:“好啦好啦,我给姜湫说了一顿,他知道错了。”
梅哥儿只是有点郁闷,没生多大的气。
姜兰礼把一幅画送给梅哥儿,“这是我偷闲画的梅花,你看看怎么样了?”
梅哥儿把画接过来,仔细打量,点评道:“一般。”
姜兰礼听了也不见气。两个人都是出生书香门第,天性中带着浪漫。像是梅哥儿一到秋天看见落叶就要掉金豆子,姜兰礼懂他,不会觉得他矫情,反而觉得可爱。
“那你画一幅梅花送给我。”姜兰礼顺着竹竿往上爬。
当初他就是通过梅淮跟梅哥儿搭上的,梅淮对姜兰礼毫无戒备就被偷了家。
梅哥儿清清淡淡的颔首。
日子还长,姜兰礼打算收集很多梅哥儿画的梅花,锁在箱子里自己一个人慢慢欣赏。
“最近在吏部办事还是有些累,年后的官职有变动的不再少数,吏部跟户部都要忙,把官员的俸禄调正确。”
姜兰礼想到这些事头疼。
说来也是缘分,梅尚书从户部尚书变成吏部尚书,姜兰礼在吏部做事,这就是在老丈人手里当差。
姜兰礼在吏部更兢兢业业了。
他和他好友的这几个老丈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厉害着。
姜兰礼爬上床去抱梅哥儿的腰。
梅哥儿看了他一眼,重重的揉他的脑袋。
姜兰礼在家里郁闷,郑山辞对户部的事却不烦,官员的俸禄这事他早就吩咐范侍郎去做了,现在应该办完了。
郑山辞下值跟小平安打了雪仗把晚饭吃完,一家子窝到一起烤火。
炉火上面沏着果茶,晚上不适合喝茶叶,喝点果茶小平安也喜欢。
三个人今天吃饭都吃饱了,现在烤火后昏昏欲睡,虞澜意把脑袋靠着郑山辞,小平安看着虞澜意这么做,他把自己的脑袋也靠在郑山辞身上。
小平安先去睡觉了,他睡觉很快躺在床上就睡了。
虞澜意打了一个哈欠拉着郑山辞过去一起睡。晚上太冷,两个人都是抱得紧紧的睡下。
冬天的寒冷很快就过去了,天气回暖。边疆的将士们今年收到了户部寄过去的棉衣跟棉被,他们过了一个好年,新棉衣的材质很好,天气回暖时他们把棉衣好好的压在箱子底下。
“你说这郑大人真好啊,不愧是我们武将家的儿婿,做事就是细心还知道给他们送棉衣。”一个将士说道。
“以前哪个户部的官想起来我们边疆的人了,巴不得让我们这些人不吃不喝还能守边疆,一文钱都不想出。”
在他们眼里户部的官都抠,郑山辞做了户部尚书还想着他们,这让他们对郑山辞有好感,再加上长阳侯的关系,武将对郑山辞也没什么恶感。
他们呼出的气都变成了白气,在边疆这片不毛之地,没什么人气。他们每日都要起来晨练,而后去城墙上站岗。有蛮夷站在城墙下叫喊,士兵们已经习惯了,反正这个时节他们是不会打起来的,只当他们的话是耳边风。
蛮夷们看见大燕的士兵精神饱满的样子,心里犯怵不敢进攻。
边疆今年还是维持了稳定。
冬去春来,眨眼间就过去了两年。这两年的税收都保持在一千万两以上,从前费劲心思完成的清丈田地在今后的年岁里效果很明显,隐隐有大燕盛世的境况。
大燕有一段中兴之治,当年的税收就达到了一千万以上,但只有一年达到了一千万这就让皇帝跟朝中的官员欣喜。现今大燕已经连续三年达到了一千万两银子的税收,这样的好兆头让官员们也动了心思。
最近就有官员拜访魏首辅谈起俸禄的事。
“魏大人,从大燕立国开始,官员的俸禄就定下来没有上涨过。京城的物价都上涨了十几倍,我们还是拿着原来的俸禄。以前觉得朝廷有困难,大家都是咬牙挺着,现在国库里有银子了,我们这些官员的俸禄也要涨一涨吧,哪怕是涨一点也成。”
这不是第一个人跟魏首辅提出涨俸禄的事了,魏首辅叹气说道:“诸位的心思我都理解,户部这几年是赚了些钱,但每年花销得也多,我虽说是首辅,但户部内部的事还是郑大人更了解,你若想涨俸禄,我觉得你去找郑大人问问他的建议如何比较好。”
官员想了想,明白魏首辅这是把皮球踢到郑山辞身上,他点点头也想听听郑山辞怎么说。
郑山辞在内阁勤勤恳恳,把奏折改完后就被三名官员找上门。郑山辞看出来者不善,他让小吏送了三杯茶过来。
“三位大人坐下说吧。”
郑山辞神色温和坐在一处先抿了一口茶。
看见郑山辞这般起气定神怡,三位官员不由觉得自己矮了一头,本来气焰高涨,现今肚子里的火就跟见了水一样收敛起来,低眉顺眼的坐下来喝茶。
其中一个官员抿了一口茶开门见山把给魏首辅说的话又说了一遍。
郑山辞沉吟:“官员的俸禄低,我深有体会。这事我一定会放在心上,但是这笔钱陛下怕是另有他用,几位大人若是相信我,等以后户部多挣钱了,我一定上奏给陛下提高官员的俸禄。”
郑山辞说的是实话,武明帝早就想等国库充盈后对蛮夷动武,现今国库的银子再加上他私库的银子可以给蛮夷打上一阵,这是他的宏愿,自然不希望有人来阻碍。
三位官员一听涉及到武明帝,顿时态度就变得谨慎起来,跟郑山辞寒暄几句就匆匆离开了内阁。
“这事跟陛下有关,我们可不想闹到金銮殿上去,不然有我们好果子吃的。”
“算了算了,以后再看吧,如今的日子勉勉强强也还能过下去。”
“你们还能过下去,我确实有些困难了。”那六品官员苦笑一声。
挨饿倒不至于,每月还有禄米在,他们家里只有一个丫鬟家里什么都要做,车夫要养着,毕竟做官了还是要讲排面。不过现今把马车卖了,车夫辞去以后走着去皇宫也成。
郑山辞下值一般都是走着出行,下雨跟冬天才会坐马车回去。
节省点,以后还不知道能不能涨俸禄。他的这个官职在京城没什么油水可捞,又不是什么显赫的部门,京城中的官员众多,一个六品官旁人看不上。
三个人叹息各自散去。
郑山辞是有想过给官员们涨俸禄,俗话说高薪养廉,官员若是自己的生活都不能满足,他们难不保会去贪污受贿。就京城这个地界来说,寸土寸金,做什么都要花钱。特别是有的官员现在还是租房居住,这房租就是一大笔开销。
他如今生活富裕充实,首先是澜意家里有钱,长阳侯给他们置办了婚房,车马,侍从等等,郑山辞不必忧愁。自己在新奉县挣钱后又搬来京城挣钱,这般看着日子舒坦。
实则若郑山辞只是一个普通官员那么他在京城的日子也是勉勉强强。现在这银子被武明帝征用了,郑山辞也做不了主。
郑山辞下值回到家里,小平安读完大班已经在学习四书五经了,像是跟他们一起玩的魏云今年都可以下场了。
一般趁着年纪小的时候可以多下场试试水,郑山辞不想小平安那么早就去参加科举,他可以先把四书五经吃透后,有点信心了再下场。
郑山辞回来时还听见小平安在院子里高声读书。
他长大了,虞澜意跟郑山辞商量给他换了屋子,现在他不挨着郑山辞跟虞澜意的屋子,自己有一个独立院子。
郑山辞作势走了几步,还是忍不住偷偷的走到小平安院子门口想偷偷的看一眼,结果他在院子门口看见了同样探头探脑的虞澜意。
他心中好笑,悄悄的上前一步拍了一下虞澜意的肩膀,虞澜意吓一跳。看见是郑山辞,他拉着郑山辞一块弯着腰看小平安。
两个人看了一阵悄悄的离开。
郑山辞正想说话,虞澜意恶狠狠的说:“还敢吓我,胆子肥了。”
虞澜意锤郑山辞。
郑山辞伸出手把虞澜意的拳头包在自己的手心里,“明天休沐,我们早点吃饭,跟岳父一块去钓鱼。”
虞澜意被郑山辞牵着,又被转移了注意力。
长阳侯退下来后跟郑山辞经常一块去钓鱼,长阳侯还喜欢跟郑山辞一块下棋。
郑山辞每次跟岳父下完棋,他甘拜下风,偶尔也会赢几把。
长阳侯更加兴致勃勃的拉着他下棋。
虞澜意跟着他们去钓鱼,自己也备下了鱼饵跟鱼竿,小平安一听要跟外祖父一块去钓鱼,他也很高兴。
一家子的钓鱼佬。
吃完饭后,虞澜意飞快把鱼饵扔进郑山辞的鱼篓里,虞澜意害怕这些软软黏黏的动物。
长阳侯还带了虞和柏过来,他们一行人到郊外钓鱼,晚上就在庄子上过夜。两个小孩子挨着一块钓鱼,虞澜意看了一眼他们甩竿的位置。
“那地方没鱼,我在那块大石头上坐了很久,一条鱼都没钓上来。”虞澜意好心的提醒。
钓鱼是要看位置的,小平安和虞和柏换了一个位置继续甩竿,然后戴着草帽静静的坐着。
长阳侯自己找了一个位置钓鱼。
郑山辞跟虞澜意挂好鱼饵,自己才甩竿出去现在只要静静的等待。
虞澜意等待了一阵歪倒在郑山辞身上。
郑山辞抓住虞澜意的鱼竿,用石头把鱼竿固定在地上,把准备好的毯子盖在虞澜意身上。
虞澜意来钓鱼,有一半的时间都睡着了。
周围的一切安静下来,只能听见虫鸣鸟叫的声音,好像整个天地都安静下来,郑山辞垂下眼眸静静等待。
鱼竿动了动,郑山辞感受到往前拽的力度,他拉着鱼竿,一条鱼飞了起来。郑山辞干净利落的把它装进鱼篓里。
一晚上郑山辞钓了三条大鱼,四条小鱼。
小平安看着鱼篓里的两条小鱼,怜爱的摸了摸它们湿漉漉的鳞片。
虞和柏运气不错,钓了三条小鱼,两个表兄弟在钓鱼中增进了友谊。
庄子上的管事还候着,让他们洗漱后睡下,虞澜意被郑山辞抱着迷迷糊糊的醒过来,瞧见自己在郑山辞怀里又睡过去。
反正郑山辞会钓鱼,他只要会吃就行了,虞澜意咂咂嘴。
他想吃烤鱼。
郑山辞也困了,他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条大鱼用尾巴缠住他,重重的压在他身上,郑山辞半夜惊醒。
他发现虞澜意的双腿缠在他身上,整个人都压在他身上,郑山辞给他挪了挪。虞澜意在睡梦中很柔顺的就让郑山辞挪动了。他的脑袋还搁在郑山辞身上,嘟囔几句,手指放在郑山辞腰上。
郑山辞松了一口气,睡意又涌上心头。
心想这还真是一条大鱼。

第179章 官宅
庄子上的清晨很安静,郑山辞轻轻起身,洗漱后庄子上的人还未把早膳做好,他看见炊烟袅袅,近处的山色郁郁葱葱,天上的云层在翻涌。
郑山辞在朝中紧绷的神经松懈下来,他看着这些远山,想着吃完早膳去爬山,在山间找一些野味,晌午可以让厨房做来吃。
这处庄子依山傍水,郑山辞走出院子,有一座池塘。里面养的不是观赏性的鱼,这里的鱼反而可以抓起来吃。
郑山辞还看见有螃蟹跟虾米。
管事的看见郑山辞在池塘边,忙迎上来见礼说道:“大人若是想吃螃蟹跟虾米,晌午就能做。”
郑山辞有点馋:“好。”
早膳做的是三鲜包子,还有银耳粥可以喝。
昨日虞澜意睡了很长的时间,今天早上就起来了,他吃了五个包子,胃口很好,又喝了一碗粥。
长阳侯吃了十个包子勉强停下来。
“昨晚的鱼让厨房怎么做?”长阳侯对钓上来的鱼没甚兴趣,他只喜欢钓鱼的过程。
虞澜意:“烤鱼。”
虞和柏:“小鱼用来炸。”
小平安想吃的都被阿爹跟表弟说了,小平安满意的把粥喝完。
郑山辞说道:“今天上午我想进山看看,摘点山货。”
长阳侯问管事拿了弓箭:“你们去山上看看山货,我去打猎。”
虞和柏和小平安都想跟着长阳侯一块去打猎,长阳侯爽快的应下来:“你们两个跟着我成,脚步要快一些,我打猎的时候你们不能动不能说话。”
小平安:“好,我一定不说话。”
虞和柏点点头,眼里带着兴奋。
长阳侯带着两个小辈进山,心里也高兴,他乐于在小辈面前展示自己技艺高超的一面。
虞澜意也带了弓箭,他跟郑山辞一块进山。
“正好只剩下我们两个人。”虞澜意拿着一支箭放在弓箭上比划几下。
郑山辞把一个小网兜放进背篓里,山里有小溪可以捞一捞看有没有小鱼小虾。郑山辞刚一进山就发现有荠菜,他欢喜的摘了两把荠菜放进背篓里。荠菜在春天生长,口感鲜嫩,用来凉拌最好吃。
虞澜意不认识菜,他只会吃,在他眼里郑山辞把两把草扔进背篓里。
走了一段路,郑山辞发现有马兰头,又摘了几把马兰头放进去。
虞澜意拨开草丛没有发现猎物,他有点失望。虽然郑山辞摘草,但好歹也有收获,虞澜意才不想空手而归。
郑山辞看见树上的嫩芽摘下来,这样的嫩芽香味独特,可以用来炒蛋吃。
虞澜意拨开了五个草丛,终于在一个草丛里面找到了猎物的痕迹,他找到了三个野鸡蛋。
“郑山辞,这里有鸡蛋。”虞澜意高兴的喊郑山辞过来。
郑山辞蹲下来把三个野鸡蛋放进背篓里,虞澜意拉着郑山辞埋伏在周围,郑山辞蹲在草丛里不给虞澜意添麻烦。
虞澜意对待猎物一向有耐心。
等了半晌一只野鸡过来了,虞澜意等它把头伸到草丛里才拉弓。
野鸡叫了一声就倒地不起。
虞澜意得意的站起来:“看来我的箭术还没有落后。”
郑山辞的小腿有些发麻,他走过去提着野鸡,虞澜意高兴的把背篓对着郑山辞。
他自己背了一个小背篓为了装他射中的猎物。
两个人继续往前走,郑山辞找到了野葱,他拔了一些,还有水芹菜也摘了一下。虞澜意射了两只兔子,还有一只野鸭。
“今天晌午有得吃了。”虞澜意高兴的说。
他不再举着弓箭了,反而打量着这座大山,在路边有一条小溪,虞澜意蹲下来喝了几口水然后洗脸。他的脸上白皙漂亮,还是像郑山辞当初第一次看见他的那样。
只是现在的虞澜意看他的眼神不一样了。
推书 20234-02-09 : 被失忆竹马认成男》:[近代现代] 《被失忆竹马认成男朋友后》作者:揽山【完结+番外】晋江VIP2025-02-05完结总书评数:340 当前被收藏数:2149 营养液数:184 文章积分:21,937,844文案:■闷骚冷淡总裁攻x外冷内热贵公子受■竹马x竹马与前男友分手后,简怀意一不小心跟人睡了一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