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宁说道,“我会买一册来看。”
杜宁最近一直在被催亲,现下他跟施玄的年纪大了还没有成亲了,杜宁看向施玄,内心一片坦然。
我再怎么也不会比施玄晚。
施玄默默的吃饭。
下值后他没坐马车,反而是走着回去的,他先去了布料铺子。当下没有客人在,郑清音坐在椅子上喝茶,桌子上还有两碟糕点。郑清音似乎很喜欢吃,每次吃了一块,就会去另一个碟子里拿糕点,交替着吃。
施玄前去买布料。
郑清音见了他高兴起来,“施大人又来了。施大人前几日刚买了布料,现今府上又要做衣裳了么?”
他说话间透出一丝亲昵。
郑清音觉察到,他说道,“施大人我不该打趣你的。”
施玄轻咳一声,“是我娘要做一身秋衣,最近我是来得太频繁了,但我们家里不是什么奢侈浪费的人。”
郑清音瞧了他一眼,“施大人才下值吧,您先坐下喝点茶,我去拿布料。”
施玄坐在椅子上喝茶,他低垂着眼眸不敢去看郑清音。
郑清音挑了几个合适施玄母亲的料子,他跟施玄解释了几句。施玄笑着看他,一直没说话。等郑清音没说话了,施玄才轻轻的说了一声好。
郑清音的手指在布料上无意识的抓了一下,他把皱褶抚平,“你自己看看喜欢哪一匹布。”
施玄低头挑了一下青色的布料,这花色他也挺喜欢的。施夫人保养得好,看着很年轻。这天青色的布料她定然喜欢。
郑山辞在太常寺太轻松了,他下值后便没坐马车,反而是自己步行回家。在路上就看见施玄跟郑清音,郑山辞心中有些疑惑。
“施兄在买料子么?”
施玄吓一跳,有些心虚。他忙不迭点头,“我已经把料子买好了,郑兄那我先走了。”
施玄礼貌颔首说完就离开了。
郑山辞猜想施玄是家里有事便没去深究,郑清音看见郑山辞还有些慌张叫了一声二哥。
“最近店里的生意怎么样?”
“还好,跟平时一样的。”郑清音应答一声。
郑山辞便叫郑清音晚上去家里吃饭,郑清音应下来。
他去郑府用饭时,郑夫郎跟他说清音还未相亲,现在年纪也不小了,该是相看人家的时候了。郑山辞只想着今晚跟郑清音说说,看他自己的想法如何,他自己的意愿更重要。郑父跟郑夫郎是着急郑清音的婚事,但这婚事不能只单单看爹跟阿爹说怎么说的,以后要是嫁人了,这个人要陪伴一辈子,还是要看好了人才是。
晚上郑清音来用膳,虞澜意让他多吃肉。
“谢谢二嫂。”郑清音应下来。
郑山辞迂回的问郑清音关于成亲的事。
“我是想着若是你同意的话,我先安排你相亲,有相中的就先接触接触,要是觉得好,双方长辈商量后就可以成亲了。”
郑清音脸上通红,他还是点点头,“都听二哥的安排。”
看来这是有意愿。
郑清音逗了一下小平安,“平安,明天去找我玩好不好?”
小平安还在等郑山辞给他喂汤,他喝了一口汤,走过去抱郑清音的大腿。小平安最喜欢抱别人的大腿。
两个人玩了一阵,郑清音回到家里,天色已经晚了。他洗漱后自己吹了蜡烛躺在床上,想到郑山辞说的相亲,翻来覆去有些睡不着。他还不知道二哥要给他安排什么样的人,二哥心里有分寸该都是些不错的人。
他想到施玄,翻了一个身。施玄这段日子一直来布铺里,郑清音又不傻,自然知道他是什么意思,起初也是羞赧不敢见人,之后才大着胆子同施玄说话。
估计二哥不会把施玄放在相亲的人选里。
郑山辞和虞澜意晚上躺在床上,虞澜意打了一个哈欠,“清音的事你打算怎么安排?”
“先把适龄的男子看一看,再挑选几个品行好的。”
虞澜意:“那还不如交给我来,我可以去问我阿爹,他们认识的人可多了。”
“若是可以的,就托你去问问阿爹。高门大户的人家,清音该是不喜欢,门第低一些无所谓,只要人是好的就成。”
“那这样的人,京城还是有一些的。”虞澜意自信满满的说。
之前他还未嫁给郑山辞时,虞夫郎为他相看过,有的人也是门第低的,长相清秀,为人不骄纵。虞澜意是没看上,他想找个身份高,长相好的郎君。
现今郑山辞是正四品少卿了,这说出去还是唬人的,而且他还是少詹事。
“你要教两位皇子,可要好好备课,不然两个皇子把你记在心里,记仇得很。”虞澜意煞有介事的说。
他是不大清楚做皇子的老师需要做甚的。他还小的时候,虞长行就给武明帝做了伴读,虞长行的嘴巴严,没跟虞澜意说太多,只有一次跟虞澜意说了几句话。
当时的武明帝还是皇子,他从宫里出来找虞长行便撞见了虞澜意,他逗了逗虞澜意,邀了虞长行一起出去玩。晚上等虞长行回来后,他就跟虞澜意说,皇室的人都记仇着,不是什么好人。
等他稍微大一点,他才知道当时是二皇子在大冬天里把他的伴读推下湖底,若不是有人及时发现,那么二皇子的伴读就会被冻死在湖里。
皇室子弟,自幼就拥有大燕里最好的东西,他们的权势在宫里是除了皇帝跟凤君最高的,郑山辞这教的两位皇子,还是武明帝的唯二的嫡子,这样从小就是被人捧着的,性子还说不清是怎么样的。
郑山辞听了这故事,他心想他觉得大殿下的性子挺好的,二殿下还未接触过。
他答应了老婆说自己会小心的。
虞澜意放下心来,“你要好好的,不能受伤。小平安以后还要靠你呢,你要好好做事。”虞澜意依赖的靠着郑山辞。
郑山辞笑了笑,“你已经想这么远了,那我会好好的做事的。”
虞澜意瞪他,“难不成你没想小平安的未来,未来我的儿子该是京城中最出色的儿郎。”
虽说他不怎么管小平安,但小平安一看就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郑山辞觉得虞澜意对郑笙泽有滤镜。
“到时候让小平安去考个状元吧。”虞澜意稍稍有些遗憾的说。他们家出过武状元,还没出过文状元,至于郑山辞这个小尾巴,虞澜意根本就没把他纳入考虑之中。
郑山辞:“孩子快乐最重要。”
“这就是你做父亲的态度?!”虞澜意突然超大声指责道。
郑山辞被他吓一跳。
“作为孩子的父亲,你该是勉励他,而不是这种听之任之的态度,你太让我失望了。”虞澜意摇摇头,觉得自己太聪明了。
郑山辞从虞澜意嘴里听见听之任之这个词,他笑着说,“是,澜意说得对。”
虞澜意扬着下巴,他自然是最严厉的阿爹。
郑山辞去亲虞澜意的下巴。
哪怕是要做最严厉的阿爹,被这么一亲,脸上就红了。
印刷坊的速度很快,因为在印刷笔记时,印刷坊就多招了一些人,印刷五百册的话本手到擒来。掌柜的把话本放在笔记旁边,很快有书生买笔记的时候发现了这本话本,他一看著作人是崔子期,心里起了点兴趣,崔子期是刑部郎中,他升官的速度也是极快的。朝臣们都以为崔子期这么一个读书人适应不了刑部,结果崔子期屡次破案,彻底在刑部坐稳了位置。
这位书生家里不是缺钱的,这话本五百文一本,虽说是有一些小贵,但对他来说不成问题。再者这话本的名字叫《京城疑案》,没准儿是真实故事写上去的,在家天天看书,现在又要看笔记了,闲暇时看一看话本可以放松一下脑子。除了这个书生买后,其余的书生来买笔记时顺便也买了一本回去看。
晚上刚把笔记看完,侍从已经在催贺良睡觉了。贺良把母亲给他熬的鸡汤喝完,喊侍从把碗勺收下去,他洗漱后,脑子里放空。突然想起来自己买了一本话本,他伸出手拿着翻看几页。
[武明二十年,今天又在下雨。街道上的行人零零散散的,我接了一个案子是抓小偷的,我有点烦,因为这事该京兆府管,结果又推搡到刑部来了。我只是一个从五品员外郎,我只能接了案子出门在大雨天里抓小偷。雨还在下,下个不停,衙役从我的身边跑过,溅起了无数的泥点,我深吸一口气先忍下来。]
[雨还在下,这是一件简单的案子,我们很快就锁定的小偷的人选,小偷太蠢了,见了我们就跑。不抓你抓谁。这个脑子还是老老实实做良民,要不是这个人做了小偷我就不会大雨天还出来抓人,我就不会沾上……算了,多说无益。一个衙役跑过来气喘吁吁的说,在阳曲街发生了命案,范主事已经去了。我快步跟去阳曲街,范主事已经在一旁了,他见我便迎上来说这案子有点邪门。我笑了一声,什么案子这么邪门你这副样子。范主事的脸色凝重,确实不太常见。我这个下属是一个老学究,一直都这样严肃得厉害。范主事说,这个案子的被害人一个人在屋子里上吊死了,屋子里都是锁着的,所以我们断定是自杀,但结合被害人的生平,我们又觉得他没有自杀的动机。我心想这么邪乎我倒是要去看看怎么样回事,我走进宅子。我不知道这桩案子改变了我作为一个刑部官员的一生,我懂得了什么叫做公理,还有我下辈子再也不做刑部官员了。]
贺良看得津津有味。
他的贴身侍从在外边看见自家公子的屋子还是亮着的,他又催促了几声,“公子,您快别用功了,且先睡了,明早起来再看书。您这样,小的不好跟老爷和夫人交代。”
贺良听说侍从说起用功的事,心里一阵心虚。
他随即回应道,“我马上就睡了,你也去睡吧。”
贺良抓紧时间又看了一页,看完这一页他就睡。
[……我该相信什么,我能相信什么,我只能看证据,那才是正确的。]
崔子期的话本出书了,他非常高兴,虽说现在还没有掀起什么水花,但他自己高兴的买了五本回去,给他爹娘一个人分了一本,还有三本,他自己一份,吕锦两份。
吕锦拿着书看。
他只看见崔子期下值回来后躲在书房里写话本,他知道著作人是谁,他还不知道崔子期到底写了什么。
这话本一定是写崔子期过去经历的案子,他也想看看崔子期的过往是怎么样的。当时他还在吕府里未曾注意到崔子期,只听说过崔子期是一个浪荡子。
吕锦翻开了书页。
郑山辞在太常寺快速的习惯了,他每天早上点卯后,处理完文书就慢悠悠的喝茶,给两位皇子备课。晌午吃了饭睡了一觉,继续备课,等下值的钟声响起,他收拾收拾就下值了。
这日子快活赛神仙。
过了几日就到郑山辞给两位皇子上课了,这是头一次给两位皇子讲课,他还有些紧张。等他拿着书到了上书房,瞧见偌大的一个学堂只有两个人时,心中渐渐平静下来。
“今天我给两位殿下讲的是《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学》的第一句话。”郑山辞以这句话为开头给两位皇子讲课。
郑山辞先把这句话讲通透了,谢澹已经有些困意了,谢承听得津津有味。
“我把《大学》分成了几个部分,我们先讲仁的这方面。”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郑山辞念出这句话。
谢澹已经有九岁了,他听见这句话倒是打起几分精神来。
“郑大人,你这句话是在暗指我们的品行会影响大燕的存亡,这句话就是让我们修行品德,还要我们兄弟和睦。”谢澹绷紧小脸说道。
郑山辞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笑着说道,“二殿下聪慧过人,但二殿下还能看出什么来。”
谢澹摇摇头。
谢承沉吟说道,“这个一家不仅是只我们皇室一族,还有可能是指天下的百姓之家,大燕不仅是我们皇室的,底下还有百姓,一家,千千万万的家形成的仁和礼让之风,也会对大燕产生了影响。每个人都是大燕的一份子,都会对大燕产生影响。千兆百姓形成礼让之风,或是暴虐之风都会对大燕有影响。”
郑山辞笑而不语。
他把这句话解释了,两位皇子说的意思都有,谢澹倒是对谢承说出来的这番话更感兴趣。郑山辞未曾说他们说的对错,也没有唯一的答案,这郑大人并不刻板。
郑山辞把课完整的讲完了,谢澹也未曾调皮打断他的话。谢澹听着郑山辞的话,他还记了笔记。谢承更是把郑山辞的话都记在本子上,等下课后还能继续看。
“郑大人,我有一事想问你。”谢澹站起来说道。
谢承心中咯噔一下,他生怕幼弟说出出格的话,让郑山辞下不来台。
“二殿下请讲。”
“我养了两只兔子……”
谢承听见这句话心中下意识松了一口气。
“它们是舅舅送给我的。我一直都很喜欢,结果有一天一只兔子生病了,我去找太医给兔子看病,兔子救回来了。我听父君说兔子的寿命没有我的寿命长,它总有一天会离开我,那么以后兔子真的离开我后,我该怎么办。”谢澹说的这话有些孩子气,他的模样认真。
谢承屏住呼吸,他年少时养过一只小猫,小猫生病没救回来,他心里一阵有遗憾,以后便不敢再养小动物了。
他养了一些植物,后来植物也不养了。他害怕伤别,他宁愿不去养这些,避免伤别。
郑山辞拿着书本,他说道,“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第135章 当时之事
郑山辞第一天上课的结束了。谢澹还在想郑山辞那句话是什么意思,他有些不懂。他去问谢承,“皇兄,你知道是什么意思么?”
谢承把这句话记下来,“我也不是很明白,应该就是让我们面对事情时更加从容吧。”
谢承收拾好自己的书本,他打算回去把《大学》好好看一看。
谢澹下课后把书箱交给宫人,自己跑去找王凤君。
“父君,郑大人说了一句话我不解。”谢澹把郑山辞的说给王凤君。
王凤君摸了摸谢澹的头,“这句话你先留着,等你长大以后自己再读。”
谢澹喝了一盏热茶,在坤宁宫里报菜名。
晚上谢承跟谢澹一起来用膳。谢承是王凤君一手带大的,现今瞧见他长得芝兰玉树,心中倍感欣慰。
“这还有你爱吃的小羊排多用一些。”王凤君给谢承夹菜。
谢澹不服的敲了敲饭碗。
王凤君有些无言,他给谢澹夹了他爱吃的鸡腿。
谢承见状笑起来。
两个皇子一并在坤宁宫用了膳,他们的年纪大了就不能在坤宁宫里留宿了。以前谢承跟谢澹都是住在坤宁宫里。谢澹生下来后,谢承就一直很喜欢这个弟弟,还给谢澹换过尿布。他亲爹武明帝都没有给谢澹换过尿布。王凤君自然也没有,都是宫人在做这件事。
谢澹稍稍长大一点,大概两三岁的时候睡觉不规矩,有宫人翌日一早去宫殿里准备伺候二殿下洗漱,结果二殿下没在宫殿里。宫人们着急疯了,王凤君也着急一直在皇宫里找。结果谢澹爬上谢承的床,哥俩睡得正香。
后来只要谢澹没在自己的屋子里,宫人们都会去大殿下的屋子里找人。
等两个皇子走后,王凤君洗漱完拿了一册书在看,贴身侍从笑着说道,“凤君,等天气凉快下来就可以去跑跑马了。”
王凤君闻言有些手痒,他应了一声。
“凤君的黑马养得很壮实,生下的三匹小马,两位殿下各有一匹,都在马场上养得好好的。送给王大人的那一匹小马不知道被国舅爷养得如何了。”
“他养着也是留给我那小外甥的。”王凤君看了几页书便搁置下,自己上床睡觉。
武明帝经常在盘龙殿自己一个人睡觉,没有人来跟他说武明帝要来,王凤君早早就睡下了。
谢澹的性子像他,总归是喜欢骑马看风景的,整个人闲不住。这个年纪正是惹人烦的时候。
郑山辞下值回到家里,看见小平安正趴在虞澜意的膝盖上,自己一个人望着正堂外边,虞澜意自己一个人在算账本。他没看着小平安,金云帮他盯着。
“叠!”小平安看见郑山辞眼中一亮,迈开小短腿去找郑山辞。郑山辞抱着小平安,这小孩的体重是个谜,郑山辞掂量了一下小平安又重了。
“给两位皇子上课怎么样?”虞澜意趁机放下账本偷懒。
“还不错,两位皇子都没有吵闹,而且听得的很认真。”郑山辞对此还是比较满意的。
“对了,今天我们去侯府吃饭。”虞澜意想起来了郑山辞升官之后他们一家人还没有一起去过侯府。
“好,今天我们就去。”
到了侯府,郑山辞自是拜见了长阳侯。现今长阳侯对他很满意,见了他脸上就带笑。
虞澜意见了他这副样子,看着他似笑非笑的。
长阳侯虎着一张脸,瞪了虞澜意一眼。虞澜意不理长阳侯去看小平安。小平安早就到了虞夫郎的怀里,虞夫郎抱着外孙,捏了捏他的脸。
“你来的正是时候,你大嫂怀孕了,这事是今天早上府医诊脉诊出来的,正是高兴的时候,你们今天就回来用饭了,正好一起乐呵乐呵。”
郑山辞说了一声恭喜大嫂,礼数很是周到。
虞长行本是在院子里练剑,有侍从跟他说了二少爷跟二姑爷来了,他才拾掇一番,跟安哥儿一起出来了。
安哥儿见了人就笑,虞澜意发现安哥儿面上更灿烂了,这倒也是。虞澜意现在已经变聪明,他们家也是一个大家族,大哥是嫡长子,安哥儿就是以后的主夫。大哥成亲的时间很晚,现今安哥儿怀孕后,这般家里更放心。
“恭喜大哥大嫂。”虞澜意说了一声。
虞长行笑了笑,安哥儿在虞澜意面前还有些羞赧,他应了一声,“多谢澜意。”
虞澜意倒是拉着安哥儿说话。
长阳侯摸了摸小平安的头,“这孩子如今也长了个头,等以后五六岁的时候就请师傅来教他打熬身体,身子底子好了,以后读书也不用怕。我还见过那出了会试书生,考了几天出来,直接晕倒了。可想这有个好身子是要紧事。”
“这话我是极赞同的。”虞澜意这次附和了长阳侯的话。
郑山辞笑了笑,“我是没意见的。”
虞澜意这才得意的扬下巴,这家还是他来当家做主。
小平安眨巴着眼睛叫了一声外公。这小外孙模样可爱,说话奶声奶气的,人还这般小。长阳侯瞧见小平安,不免想起虞澜意小时候。
虞澜意小时候倒是一个可爱的白玉团子,他长得好看,嘴巴除了对他爹毒舌外,在外嘴甜得厉害。外边的夫郎跟夫人们都喜欢摸一摸他,抱一抱他,长大后就暴露本性,成了一个混世魔王。
长阳侯看向虞澜意。
虞澜意莫名其妙的看他爹。
罢了,还是小外孙更惹人怜。
“长行,山辞,我们仨去园子里走一走。”长阳侯率先走在前面。
虞长行跟郑山辞皆应了一声,跟在长阳侯的身后。
虞澜意等三个人走后,小声嘀咕:“又说什么悄悄话。”
这一声嘀咕,虞夫郎跟安哥儿都听见了,虞夫郎喝了一口茶当作没听见。
安哥儿笑了笑。
小平安喝不了茶,他拿了葡萄递给虞澜意,让虞澜意给他剥葡萄。
“好小子,竟还找上我了。你是第一个吃我剥葡萄的人。”虞澜意接过来给小平安剥葡萄。
小平安踮了踮脚尖,被虞澜意塞了一个葡萄,他满意的眯着眼睛吃葡萄。
虞澜意给小平安剥了三个葡萄就不剥了,让侍从来剥。他又剥了一个葡萄递给虞夫郎。
虞夫郎一愣,笑着把葡萄接过来,“这我是第二个了。”
虞澜意:“当然了,郑山辞一直是剥给我吃,我没给他剥过。”
虞夫郎听了这话,脸上笑意更甚。他知道虞澜意的日子跟在家里是一样的都好,有人宠爱他。虞夫郎心里高兴,嘴上还是要说,“你在家也不要什么都不做,还是要多关心关心山辞。”
“我关心他了。”虞澜意这次站理了。
安哥儿听虞夫郎跟虞澜意说话也是笑着的。虞夫郎是一个好的阿爹,安哥儿同他相处得好,虞夫郎还教了他一些别的东西,安哥儿很有收获。
在安信侯府的时候,他跟着娘也学了一些管家的本领,他娘为了让他练手,在他到了适龄的年纪时就把侯府的事慢慢的交给他来打理。刚开始还会出错,慢慢的就上手了。
到了长阳侯府,虞夫郎并非是一个拿捏侯府管家权的人,他嫁过来之后,虞夫郎就慢慢的再把管家权交给他。这次他怀孕了,虞夫郎才让他先把身子养好,余下的等他生了孩子再来接手管家权。
相公对他爱重,他也喜欢虞长行。虞夫郎跟长阳侯都不干涉他们小辈的事,待他们都是尊重,为他们考虑,澜意跟山辞待他也好。安哥儿觉得自己嫁对人了。
“大嫂,你怀孕之后口味就会发生变化,而且心情会喜怒无常,这都是正常的。”虞澜意煞有介事的说。
他当时怀孕口味就变了,喜怒无常也有,反正都发郑山辞的身上了。比如突然想吃什么让郑山辞去给他买,这还是算轻的了。他还有一次晚上睡不着,让郑山辞给他念了一晚上的话本。
郑山辞自己都念困了,虞澜意还是神采奕奕的,一双眼睛亮晶晶的看着他。
这生孩子还是折磨人的。
虞夫郎又说了一些话,安哥儿点点头。这厢哥儿们在说私心话,这边长阳侯带着虞长行跟郑山辞到亭子里坐下,他让丫鬟给他们上了一盏热茶就让人退下。
身边的长随也离开了。
亭子里只有他们三个人在。
长阳侯问道,“山辞,你兼了少詹事,现今如何?”
郑山辞只简单的说了几句。
长阳侯应了一声,“这是一件好事,你在宫里当值要小心,特别是陛下当下只有这两个皇子,你做事就更要小心谨慎了。”
郑山辞应下来。
虞长行倒是对两位皇子的性子明白,他跟自家弟夫说道,“大殿下的性子温和,心思有些敏感。二殿下的性子活泼,坐不住。”
郑山辞谢了虞长行的好意。
“两位殿下现在都还小,山辞你领了少詹事的差事,这说明陛下对你是信任的,你不要辜负了陛下的信任。”
郑山辞应下来。
武明帝跟大哥的关系好,他早就有耳闻了,没想到大哥这般维护武明帝。
“你做了少詹事,我这心里就踏实许多了。别看两位皇子还小,以后登上大位的还不知道是哪位皇子,他做了少詹事要不偏不倚,这样就好了。”长阳侯嘱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