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古代架空]——BY:渥丹/脉脉

作者:渥丹/脉脉  录入:04-17

  以江为界,南方的士族门第,自然是首推前朝的国姓宋氏,而后便以王崔卢许为首,皆根基深远、枝繁叶茂的大族。杨州甲于天下,杨州士族,则以崔氏执牛耳。
  今日祭礼,作为州内当之无愧的衣冠领袖,崔氏自然也有族人列席,只是来者并非族长或是年高德勋的长者,而是两名年在而立的男丁,论辈份,倒是应该向王肃执子侄礼。瞿元嘉离开扬州时不过是垂髫之龄,对于南方这凡事均要先论门第资历的风俗毫无概念,这段时间里亲历目睹了种种,多少也能体会到当日崔夫人的苦闷与无助。
  然而,在逐渐了解了崔氏一案的始末后,他再难将其单纯视之为“程勉的母族”,既无亲近,也无从谈防备,一律与这个他少年就离开的家乡一般,即便身在其中,也是烟笼雾罩,难以再亲近一分。
  那崔氏族人望之温和文雅,几近于弱不禁风,却也敏锐异常,竟察觉到了瞿元嘉仔细掩饰过的注视。目光交汇的瞬间,瞿元嘉竟有些内心一凛,更没想到的是,下一刻,那崔氏儿郎竟朝他走过来了。
  最近后,瞿元嘉发现他与程勉并无相似之处。士族不分南北,言行举止间那欲谦实扬的派头真是如出一辙。来人先尊称他为“瞿员外”,然后自报了姓名,崔景崔十七,正是崔氏长房的次子。
  他一开口,果然是杨州士族那别具一格的、慢条斯理且柔和的腔调,使得官话也柔和了许多。简单的问候之后,崔景仿佛不经意一般提到:“家人听闻员外郎一到平江,便去祭奠了六姑母,可惜员外郎不日去了芦城,无缘当面道谢。今日终于得见,也容崔十七在此补上谢意。”
  他施了个平礼,瞿元嘉回礼完毕,答道:“家慈与瞿某均受崔夫人收容大恩,崔夫人是我母子的旧主,祭拜正是我的份内事。”
  “员外郎公务事毕,也随王尚书同期返京么?”
  “正是。”
  崔景微微一笑:“杨州遭遇难遇的灾情,我崔氏一门,除了协助赈灾,家中还在斋戒,不便招待阁下。若有再衣锦还乡之日,还望能仔细一叙。”
  这明进实推的言辞其实正和了瞿元嘉的意,何况对方已经知道了他拜祭过崔夫人的事。瞿元嘉也笑说:“自然是府上的正事要紧。我也不敢冒昧叨扰。不过上次去拜祭时,匆忙之下两手空空,所以在返程之前还需正式祭拜。”
  “员外郎与安王妃对六姑母的拳拳之心,十七一定转达家父。”
  他说得谦和,又绝口不提要遣人陪同,瞿元嘉也只当作不知,这一番情理上的寒暄结束后,也就顺水推舟地各自告别了。
  但正式祭奠崔夫人确实是瞿元嘉离开杨州前顶重要的一件事。为此也像在芦城时一样,专门茹素了一日,备好祭品,这才去的。
  这次他特意不要他人陪同,可上山时正碰上另有一群人来祭扫,一听口音,就知道来自京城,而且是宫中的侍卫和内侍。对方也认出了他,一问之下,瞿元嘉才知道今日正好是崔夫人的冥辰。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这个无心的巧合冲淡了遇见“故人”的不悦,瞿元嘉也没说什么,待这群人祭拜完毕离开后,专门去山上的寺庙借了水桶,打了两桶山泉水,将祭台和墓碑清洗得一尘不染,而后行礼如仪,完成了当日的祭事。
  他虽然洗干净了之前祭奠的香灰,可没有动准备好的花。泽湖两岸以莲田闻名,此时恰逢荷花的尾声,自然是准备了大量的白莲,但除此之外,还备上了并不当季的橘花,细小的白色花朵散发着强烈的香气,瞿元嘉不由想起在京城度过的第一个冬天,他随着母亲去崇安寺探望程勉,程勉专门将他们带来的橘子分给了自己两个。其中一个他当着程勉的面就吃了,另一个却一直留到除夕夜里,在爆竹声里和母亲分着吃完的。他也不知道怎么会想到这桩事,怅然之余,也有些怀念,继而想到,程勉回来后,不再爱吃柑橘了。
  这橙花难得,瞿元嘉又专门挑了一枝最健壮的枝条,到避阳处种了下去,他也知道此时插枝多半迟了,但想到既然今天是崔夫人的诞辰,也许明年清明他和程勉一同回乡时,也许能看到一株生根发芽的橘树,那将来无论他们行到哪里,这树都包含了自己与程勉的心意,可以长久地陪伴着崔夫人和她早夭的女儿。
  然而,今天实在太巧,还桶时居然又遇到了前来登高访古的章嘉贞,而陪他同行的,则是“中暑”了的杜启正。瞿元嘉见两个人居然真的有了交情,惊异之余,也衷心地希望杜启正所求所想,能借着御史台的东风,抵达天听。
  在杨州的最后两天,瞿元嘉才过上了此行来最为安逸的日子,返程在即,他得以腾出手来给家人和程勉写信,为母亲和妹妹准备礼物,然后专门向达园的花农讨要了紫藤和枇杷种子,准备带给程勉。
  离开杨州时是七月底,为了能赶在八月的望日大朝会前回京,一路上都在快马加鞭,王肃的关节痛犯了也咬牙坚持。他们离开时南方暑气犹在,一过江,立刻感到了秋意,待赶到离京城最近的客栈时,翠屏山的余脉已被层层叠叠的霜叶染红了。
  钦差进城有时辰的讲究,而一行人经过连日的奔波,也确实是筋疲力尽,便早早各自歇息,为次日的返京养精蓄锐。瞿元嘉惯于鞍马,不仅不累,还花费了一番工夫检点行囊。当初离京时和程勉就是在此处道别,那系在臂上的柳条早已干枯,但依然完好无损地收置着。瞿元嘉将这风干得如臂钏般的柳枝与其他的种子搁在一处,再想到明日此时能见到程勉,嘴角的笑意便再难隐藏了。
  次日,所有人都起了个大早,换上官服,摆出仪仗,沿着官道有条不紊地向着京城的方向进行。到了京郊一带,官道两侧都是京官们的职田,庄稼成熟在即,满眼都是丰收在即的喜悦,再回想在注定绝收的江南数州所见,相去何止天渊。劳作的农夫早已习惯了这条道路上往来的朱紫官袍,没有人多看这支回京的队伍一眼,只是更加沉重地弯下腰去,用自己的汗水为天子和百官浇灌良田。
  队伍刚至长桥、尚未看见城门,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安王暨尚书令的仪仗,满目金紫,浩浩荡荡,象征着至高的威仪,即便是见惯了市面的帝京人,此时也难掩兴奋乃至艳羡之色。瞿元嘉远远就辨认出了端坐在马上的安王的身影,便打马上前,提醒王肃,就在两人简单地交谈之际,鼓乐迎风而来,安王本人,亦亲自迎向了了他们。
  可在这荣归的一刻,瞿元嘉的目光却落在了别处——在长桥旁的茶棚外,他看见了常青的身影。
  他的目光中如同被阳光点亮,情不自禁地在人群中寻找,又在看见面带笑容的程勉的那一刻,再自然不过地投桃报李。所有的嘉勉和恩赏顿时再无足轻重,他虽然身处进宫交差的队伍中,但只要旁人一时不查,目光便瞟向仪仗队伍之外,捕捉始终不紧不慢、悠悠闲闲跟在队伍不远处的程勉的身影。
  程勉一直跟着他们,最终消失在大宁坊,而瞿元嘉则继续向北,一路进了宫城。他不是此行的主官,轮不到面圣见驾、汇报此行的得失,一待在吏部点了卯、正式交接了差事,连与杜启正等一种同僚多说两句都顾不得,迫不及待地赶去大宁坊的山亭。
  飞驰而行的一路他快乐得简直发疯,手脚全是汗,不知怎么慢下来,连往正门多走两步都等不了,仗着四下无人,将马拴在山亭北的后门外,蹬着拴马石就翻进了院子里。
  程勉正坐在前门边的廊下,分明是在听门外的响动。瞿元嘉忍笑,想捉弄他,又不舍得,蹑手蹑脚走到一丈开外处,才笑着喊了一句:“阿眠。”
  程勉几乎是跳起来,瞪着一眼瞿元嘉,忍不住先笑起来,骂他:“哪里来的贼!……我以为你怎么也得晚上来。”
  瞿元嘉索性停住脚步,心跳得比两年前的上元夜还要厉害些:“我晚上来,你就坐在这里一直等么?”
  程勉撇嘴:“……那也不是。我骑马累了。歇一歇。本来是要去屋子里等的。”
  瞿元嘉加深了笑容,缓缓踱了几步,又猛地冲到程勉面前,一把抱住他的膝盖,将唬了一跳的程勉抱起来,又挺起身子去亲他。这别扭的姿势逗乐了程勉,过了好一会儿,程勉也才像是猛地醒过来一般,搭着瞿元嘉的肩膀垂下颈子,与他亲吻在一起。
  亲了一会儿也不知道是谁终于意识到这实在费力,分开后都笑了。程勉撑着瞿元嘉的肩膀跳下地,又拉住他的手,闪进了屋子里。
  两个人的手都抖得厉害,又莫名发冷,瞿元嘉口干舌燥到了极点,反而想说话,就定定看着一言不发的程勉,有一出没一出地说:“……我把行李运回按王府了。我没想到你会到城外……我给你带了紫藤种子,还有枇杷,和柳条放在一起,也好好的。”
  程勉听了这番话,反而极其严肃地盯着他看。瞿元嘉被看得心里发毛,也不知道哪里说错了,终于停了下来。
  他不作声,程勉凑上前,舔了舔瞿元嘉因为长期奔波而干裂的嘴角:“只有柳条好好的么?另一样呢?”
  “什么?什么另一样?”瞿元嘉追问,“只有柳条……”
  程勉一脸严肃地打断他的辩解:“我要验一验。”
  就在瞿元嘉更为迷惑之际,程勉忽然在他面前蹲了下来,仿佛一只陌生的小动物,衔住了他的腰带。蓦然间,瞿元嘉恍然大悟,可也在同一刻,他的腰带的环扣已经被咬开了,那灵巧的、不耐烦的小动物钻进了他的袍子里,咻咻的鼻息拂上小腹,将远去的江南的云雨又带了回来。
  他的声音亦潮湿沉闷如雷鸣,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暴雨:“……元嘉,你别动,让我验一验。”
  …………
  此行南下赈灾的官员无论品轶高低,均得假十日,而且不知何故,望日的大朝会也取消了。瞿元嘉鞍马劳顿了一个多月,骤然得到个长假,歇息得理直气壮,除了抽出时间去探望母亲又装聋作哑地溜走,剩下的时间便不分晨昏昼夜地与程勉厮混在一处,不仅是要把过去这一个月多的分离补回来,更大有把之前几年、甚至更早的时光也要找补回来的架势。
  瞿元嘉的青年时代是在军营中度过的,不同年龄的男人们混在一起,肉体常年经受极端的磨练和捶打,只要一有机会,就要想办法找妇人排遣,若是找不到,那就聚在一起拿男女之事谈笑,全然不忌荤腥。
  对于找女人这事,瞿元嘉素来不掺和,但说笑总是躲不过的,男男女女间的奇情故事听了一肚子。不过随着年龄渐长、性格更加孤僻,好些奇谈都忘了,不过记得也不少,其中有一个还是高磐开玩笑时说的——“这天底下的妇人啊,有些格外有手段,缠上你了,不教你吃不消,她绝不放手。你吃不消了,她倒是还好好的。”
  后来瞿元嘉和程勉有了肌肤之亲,神魂颠倒的快活也享受了不少,唯独“吃不消”的滋味,从来没有尝过。可是这次从南方回来,横下心来不出门不见人,日夜无度地缠绵挥霍,忽然有一天,连一根手指好像都动不得了,就在这时,高磐的那句话福至心灵地回到耳畔,瞿元嘉心里一顿,很快莫名快活地笑了起来。
  这一笑,惹得摊在他胸前打盹的程勉有气无力地抱怨:“……好好的,笑什么?我困啊。别吵。”
  瞿元嘉扶着程勉的背,那光滑的脊背上贴着一层薄到极致的汗意,如同最柔软的羽毛,戳得他手痒心也痒,便积攒出力气将人托上来一些,忍笑附耳将这“吃不消”的旧事说与程勉听。
  程勉听完也笑,既笑话过去的瞿元嘉,也笑话眼下的彼此,喉头一线抖得厉害,格外活色生香。瞿元嘉本来觉得可以歇一会儿,但多看了几眼,又改变了主意,觉得吃不消也不妨吃一吃,再次凑上前一口咬住程勉的喉头,将整个人裹在身下,再顺当没有地把毫无招架之力的程勉又吃下去一遭。
  几天里两个人几乎没有离开山亭一步,忽然被外人找上门时,简直连人间岁月都不清楚了。
  那时已经过了晌午,山亭的正门被敲得地动山摇,连隔壁院子里的狗都惊动了。瞿元嘉正好帮程勉沐浴更衣完毕,听到动静也还是过了好一会儿才收拾整齐去开门。
  拔开门闩,气喘吁吁的杜启正便整个人扑在了瞿元嘉身上。
  这实属不速之客,连想都没想到过,瞿元嘉忙扶住他,问:“杜八你这是……?”
  杜启正面无人色地牵住他的袖子,连平江口音都出来了:“要不得了!章、章子欣他……”
  瞿元嘉片刻后终于意识到他说的是章嘉贞,不由心里一沉,低声喝断他此刻的哆哆嗦嗦言不及义:“你定定神再说。他怎么了?”
  杜启正一跺脚:“你平白住在了大宁坊,就在天子脚下……章嘉贞昨日上朝路上,被人伏击了!”
  瞿元嘉难以置信地看着他:“他可是御史中丞……”
  杜启正难以置信地盯着他,仿佛在看一个初次见面的陌生人。他警惕地先合上院门,才压低嗓子继续问:“你是真不知道……?”
  “我何必瞒你?”瞿元嘉又是惊讶又是觉得杜启正这如临深渊的神态近于可笑,一皱眉说,“这望日加上十日的公假,我几乎没有出门。快说吧?他怎么会被人伏击?受伤了没有?”
  “他前几日上书的那封《论僧田状》,你知不知情?”
  瞿元嘉简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什么?”
推书 20234-04-17 :当朝第一倒贴[古代》:简介:(入库时间2021-04-17) 寒武纪年VIP2021-04-09完结承蒙亲爹教诲,陆少侠一直以为要想从一个婴孩长成一个真真正正的好汉,是得在幼时做一做女娃娃的。江湖传言,陆家有女,其貌美,其身手亦不凡,可以一人之力徒手打死一头熊。江湖亦有传言,陆家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