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守寡失败以后by祈幽

作者:祈幽  录入:01-27

还是读书人,懂道理,人也变得斯文,就算是入赘也找这样的。
“随便你,反正我是不会来帮忙的。”夫妻多年,容大郎知道自己吵不过李翠翠,索性不说了,扔下一句话就挑着担跑了。
李翠翠哼了一声,兀自推着小餐车来到了三猴子路。这儿还要插嘴一句,一路上她推着车,吸引了无数目光,这是李翠翠这辈子头一遭被这么多人看着,那种感觉,起初她浑身僵硬、脸皮发红,几度想要调转了头回去,后来慢慢习惯了,她发现那些目光与其说是看自己还不如说是看小餐车的。
路上遇到熟人,她聊了几句,熟人的羡慕之情已经掩盖不住。
李翠翠觉得整个人轻飘飘的,更加坚定了去三猴子路摆摊的决心。
到了三猴子路,来摆摊的已经有了固定位置,她被赶了好几次终于在一个边角站好了。固定了小餐车,李翠翠就开始支起油锅开始炸臭豆腐,彼时时间还早,路上人不是很多,她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开始炸臭豆腐的,既怕臭豆腐过时了卖不出去,又怕自己做的不好。
卤汁是在家里面提前做好的,咬咬牙割了一大块肉切成肉末熬出了肉油,卤子里面还放了笋丁、香菇碎……准备了萝卜干、炒好的豆粒……
炸臭豆腐那股特殊味道逸散开来时,李翠翠可以发誓不是自己的错觉,她绝对绝对看到街上的人都忘自己这儿看了一眼。
很神奇的感觉,她知道自己的生意肯定错不了。
事实果然如此。
忙碌的李翠翠看了眼排起来的长队,忙碌疲惫的脸上一双眼睛亮晶晶的。
站在高处的容瑾把这一幕看在眼里,感慨女人的韧性就是比男人强。
“咦,那边有卖油墩子的,要不要吃”容瑾眼睛尖,看到一个小角落里支着小小的油锅,是个阿婆在卖油墩子,记忆中的味道冒了出来,他期盼地看着黎未。
黎未摸了摸肚子,犹豫地说:“我们刚吃完午饭。”
“哈哈,等午睡起来去买,可以吗”
消化得差不多了,正好当下午小零嘴。
“好呀,我和春夏说一声,到时候让下人买好了我们吃。”
“我带你出去走走。”容瑾朝着黎未眨了眨眼,“季宁来了后我轻松多了,好久没有出去走动过,趁着热闹我们去逛街,放心,我会护着你的。”
黎未心动,想也没想地答应了。

第六十一章 蟹黄豆腐
入夜后, 东洲府内加强了巡夜,虽说没什么明确的禁令,但深夜在外面逗留要接受多次盘查, 渐渐的,天色擦黑就没有多少人在外面待在了。
黎府已经关门落锁,健壮的仆妇掌灯,黎未走在灯光明亮处, 旁边跟着春夏,身前身后又有几人, 各处巡视一遍后他就可以回去休息,以前都是爹爹做的,娘亲会陪他一起走,有时候黎未会跟着走一趟,可大多数时候他懒得动弹。
黎府人口简单,宅院不大, 巡视就是看看各处门锁是否挂严, 守夜的是否到位, 让众人小心火烛。
走到容瑾所在的院落, 隔着墙上的镂空花窗能够看到里面灯火通明。
春夏打趣地说:“少爷,晚上已经着人多给郎君那儿送烛火了,保证不会伤了他的眼睛。”
黎未抬起手就精准地捉住了春夏脸颊上的暖肉,轻轻地向外扯, “说太多了, 小心我毒哑你。”
春夏的声音有点变形,“那少爷要先找到哑药,武侠故事里那种不好找。”
他好奇地眨眨眼,“少爷, 你们下午去了哪里啊”
“就在三猴子路上走了走,其它地方都没去。”
“哦哦。”
黎未被春夏浅浅的两个音弄得耳朵有点烧红,他们真的什么地方都没有去,但三猴子路上人太多了,挤来挤去,容瑾遵守了诺言,他一直把他护在怀里。
院子里的灯光在暗夜中那么明亮,黎未努力压下了翘起的嘴角,沉声说:“继续巡夜,走完一遍了就回去休息。”
夜里风静,后面几天开始起风,白日大点、夜里小点,往往休息一夜起来,就看到地上落了一地树叶树枝,下人们打扫院落,容瑾走在风中,风鼓进了他的衣袍看起来整个人都大了一圈。上了马车,两个人见面说个早、问声好,客套中好像又有什么不同了。
季宁不在车上,他跟了三四天后实在是受不了这两人了,要求另外给他套了一辆小车,这点黎家完全能够满足。季宁提出来后,总觉得容瑾看自己的目光都温柔了几分。
过两日就是清明,这是黎源东过世后第一个清明节,有孝在身,就不出去踏青游玩了,要准备祭奠之用。这是其一,其二是得味楼要做清明果,就是用新鲜的艾叶揉进面里做成的青团,往年都会准备两个口味,红豆沙的和雪菜肉末笋的,一甜一咸,受众略有不同,但销路都还不错。
“今年情况不同,清明果就少备一些,做一半就好了。还有一些人家在这段时间要出去踏青、去庙里面上香,往年都会来店里打包一些卤味、糕饼带着,我们也可以做一些准备。”
容瑾点头,店里面经营的事情他从不插手,需要做什么,黎未和他说一声,后厨自然准备。
说话间就到了得味楼了,下车的时候容瑾下意识往三猴子路尽头的道观看了一眼,燕巳道士对臭豆腐那真是真爱,几乎天天能够看到他去大嫂李翠翠的摊位那边排队买臭豆腐。
虽说如此,燕巳道士明确表示了,等他的酒娘好了,容瑾的臭豆腐可一定不能缺席,他吃李翠翠做的臭豆腐只是解馋。
“看什么呢”黎未好奇地朝着容瑾看的方向看。
容瑾笑笑,没什么。
店里面照常忙碌,但到中午的时候出现了变故。
前店里,一个北来的商客黑着脸粗声粗气地说:“我千里迢迢来到东洲府,进你们得味楼,是为了吃你们楼里面的招牌菜,你就用墙上这些寻常菜色打发我”
袁掌柜微微向后挪了一点,不想被喷了一脸口水,“客官,墙上挂的菜牌,都是得味楼的拿手菜,特别是今日强推的两道菜,银鱼蒸蛋和清蒸鲈鱼,今儿个新鲜采买来的,吃起来原汁原味。”
商客冷哼,“你们这些开馆子的一张嘴瞎咧咧,我可听说了,得味楼的招牌菜是蟹黄豆腐。”
旁边看热闹的客人嗡的一声炸开了锅了。
“我要给得味楼辩解一声了,看看现在几月份啊,才四月,哪里来的蟹黄做豆腐。”
“吃螃蟹要中秋来,虽说面托蟹用六月黄味道也还可以,但肉太嫩,没有中秋时候的螃蟹那么膏满黄肥,我喜欢吃公蟹,全是膏。”
“别在这边胡搅蛮缠了,打扰店里面做生意。”
商客黝黑的脸更难看了,他冷笑,“你们都是本地人,欺负外地人罢了,我朋友上次来,就在春天吃到了蟹黄豆腐。”
“成心来闹事的吧。”
“不懂装懂,啧。”
议论纷纷中,不知道谁说了一句:“黎源东在的时候,就是在螃蟹未肥的时候做过一阵子蟹黄豆腐,吃起来鲜香肥美,你们许多人没吃过。”
这人声音清晰亮堂,力压一众,当下就有不少人不吭声了,以前得味楼门坎高,他们压根没机会进来,哪里知道有什么招牌菜。
袁掌柜的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皱,他不动声色地扫视着人群,但没有找到说话的人。
的确有这道赛螃蟹,可做的方法没几个人会,袁掌柜已经差人去后厨问了,到目前都没有得到答复,他不好贸然答应商客的要求,只能够安抚客人的情绪。商客被大家说得犹豫不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记错了,可心里面有个声音在说绝对没错,同乡回去绘声绘色的形容勾起了他对南方水乡的幻想,好不容易来到了东洲府,要是吃不到蟹黄豆腐,他回去也是带着遗憾的,现在有人给自己支持,商客立刻就挺直了腰杆,他耍赖地说:“今儿个要是吃不到,你们得味楼就是浪得虚名。”
北来的商客一起响应,在外靠朋友,大家很团结的。
看热闹的自然有,有嫌弃热闹不够大的就开始起哄。
“得味楼的名声哦。”
“真的有蟹黄豆腐这道菜”
“肯定有,我好像有个朋友的邻居就吃过。”
“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来啊。”
“估计难,黎源东没了,得味楼能做菜的有几个。”
情绪是很容易被煽动的,刚才一边倒地支持得味楼,现在风向一变,又开始不断贬损了。
袁掌柜心里面急,表面没有带出来丝毫,他知道自己此刻慌乱了,就落了下成,进了别人张起的口袋。
刘老虎小跑着过来,在袁掌柜耳边小声说了什么。袁掌柜略略点头,他笑着安抚那个商客说:“客人勿扰,刚才没有立刻答应你是后厨去采买了,因为不知道能不能把东西采买来,故而没办法把话说定了。”
“现在买来了”商客狐疑,觉得对方说不定在驴自己,以退为进,先把自己安抚了,再另做打算。
不少人这么想的,说不定等情绪安抚了,就把叫嚣的商客请到后面去,用钱安抚对方,让他别闹了。
怎料袁掌柜直接点头了,他说:“买来了,今儿个添个新菜——蟹黄豆腐,愿意尝鲜的,大家可以点来试试。”

第六十二章 蟹黄豆腐青春版……
话说之前, 商客提出要求后,袁掌柜看商客的表情就知道事情不会淡化了之,就招来了刘老虎到后厨传话去。现在得到后厨的肯定答复, 刚才处于被动状态的袁掌柜立刻就转了态度,从容笑着让大家点菜。
口说无凭,他让刘老虎到柳曲木的大柜台那儿拿来了竹牌,他执笔在竹牌上写下:蟹黄豆腐, 五十文。
墨迹未干,袁掌柜就小心翼翼地用竹竿挑起, 挂到了最上面。
得味楼东边有一面墙,墙上钉了许多钉子,用来悬挂菜牌,菜牌两侧是一副对联:四海宾朋,来往食客尽在此;八方美味,四季风味烩一锅。横批:山珍海错。说不上多少风雅, 胜在简单易懂、朗朗上口。
现在最上面挂上了新菜——蟹黄豆腐。
大堂里静默了片刻后开始讨论了。
“五十文, 这么便宜!”
“我记得天仙阁的蟹黄豆腐要半吊钱才吃得到。”
“写错了吧, 我记得得味楼以前卖的也不这么便宜。”
“五十文……”
有些人心里面嘀咕后, 朗声问袁掌柜,“袁掌柜,限量吗”
袁掌柜笑眯眯说:“不限量,采买来的够多, 大家想吃的都可以点。”
“我要一份。”
“哈哈, 我这里也来一份,尝尝鲜,四月里吃蟹黄,真是头一遭的。”
“今天来对了啊, 来一个来一个。”
当然,也有不少人对视了一眼,眼中有着疑惑和不甘,只能够稍安勿躁,看得味楼最后能够拿出什么东西来。
容瑾把鸭蛋黄倒入油锅有,用锅铲碾碎。
“就一点咸蛋黄、几块豆腐,能够做出蟹黄的味道来”季宁家乡不在水边,不吃螃蟹,在他的记忆里螃蟹不仅腥气、壳子还硬,废了老鼻子劲儿了就吃到一点点肉,一言以蔽之:不好吃。
现在见容瑾就拿出几个咸蛋黄和豆腐,他左右张望,也没见到什么秘密武器啊。
“小东家,是不是有什么窖藏的腌蟹黄”
黎未看了眼季宁,相处一段时间就知道了季宁没什么城府,长子嫡孙,自小被宠爱长大的,也没养生什么心机,说话就直白干脆。要是换个人这么问,黎未就要怀疑下这个人的目的了,换成季宁,他就笑了笑说,“容瑾做什么不藏私,你尽管看着就是了,别问。”
季宁缩了缩脖子,他有点怕黎未,明明是个小哥儿,不笑的样子严肃得像个会抽人手掌心的老夫子。
“你的鸽子脱骨怎么样了”
季宁,“……我、我会努力的。”
黎未颔首,重新把目光放到了容瑾的身上,攥着书的手渐渐松开,他知道容瑾是会做这道菜的且游刃有余,完全不需要看爹爹的手札。想到了什么,黎未微微地翘起了嘴角,爹爹那字就和鸡爪子刨的一样,容瑾每每翻看手札都抓耳挠腮的,需要自己从旁翻译。
他心下做了决定,抽空把爹爹笔记一点一点整理出来,方便容瑾看。
容瑾那儿,豆腐已经滑入了锅中,白嫩的水豆腐在金黄的汤汁包围下渐渐入味,出锅的时候他拿起了一样东西淋了上去。
“那是什么”季宁不敢招惹黎未去了,他蹦跶到周元亮那边,在后厨待了这么几天他知道容瑾看似好相处,整天笑呵呵的,实则骨子里带着疏离淡漠,轻易不和人交心;白塘是面冷心热,精通白案,红案问他他很多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张师傅是个凉菜师傅,味道拿捏精准,但太滑头,问他他大多时候说不知道啊。
只有周元亮,能够讨论讨论。
周元亮脸色挺复杂,“那是醋。”
“吃螃蟹你不蘸醋”周元亮看傻子似的看季宁。
季宁哼,“我们那边不吃螃蟹,很多人都不知道蟹黄是啥味道。”
周元亮抬起手来摸他的头,“蘸醋吃能去腥,这是我们本地的甜醋,没那么酸,吃皮蛋也可以蘸这个醋,你什么时候试试。”
季宁先是哦了一下,随即觉得不对,他支棱起眼睛气呼呼地看向周元亮,可周元亮的注意力已经放到了容瑾那边,完全不搭理他,哼,把他当小狗摸呢,真是讨厌。
容瑾那头,蟹黄豆腐已经出锅,最后点的醋那是点睛之笔。
形似味似,虽无蟹黄,可有蟹味。
点这道菜的不只是一桌,容瑾又开始起锅做,锅够大,一次可以做出五份,等最后一盘客人点的蟹黄豆腐端走后,厨房里还留下了两盘子。盛蟹黄豆腐用的深盘,表面略略点缀葱花,看起来形色俱全,“大家尝尝。”
大的一份是给大家尝尝鲜的,小的那份是他和黎未的午饭。
“我再做一个菜和一个汤。”
“不用麻烦了。”
容瑾脑袋里蹦出了个问号,“怎么了”
“我让郭秋买了张记的麻油鸭,中午吃这个。”
“我就提了一句,你就记住了。”
昨天听说张记的麻油鸭是做了二三十年的老店了,鸭子用的都是三年以上的老鸭,放到秘制的卤水里住先煮后焖,要焖上一夜才拿出来售卖,是连骨缝里都能够嗦出香味的。一只鸭不便宜,没有半吊钱吃不上,就算是如此日日售罄,不早点去买,是吃不到的。
容瑾就提了一句什么时候尝试下那个鸭子,黎未就记在心里面了,今儿个还未出门就嘱咐春夏和郭秋说,去买鸭子。
麻油鸭口感微甜,正好下饭了。
两个人胃口都挺好,吃掉了半只鸭子和一份蟹黄豆腐。
他们吃饭的时候,殊不知店里面一阵盖过一阵的热闹,都因蟹黄豆腐而来。
“还真是螃蟹的味道。”
“不是季节啊,怎么买到螃蟹的”
吃到的人都说好,想要闹事的人只能够歇了心思。
最开始引起事端的商客尝了一口,再尝一口,接着又吃了一口。
“怎么样啊”朋友那叫一个急,“你倒是说句话啊!”
“我以前没尝过,不知道正宗的啥味道,但这个挺好吃的,你尝尝。”
朋友看了眼盘子,呵呵笑了两声,“还有我下勺子的地方吗”
商客一看,自己竟然不知不觉吃掉了大半盘子,他恼羞成怒地嘟囔,“我这么吃肯定是因为好吃啊,不然我吃这么多干嘛,又不是吃不起,就五十文,再来一份。”
他直接把盘子划拉到自己跟前,“这份就我吃独食了,再上的你吃,别和我抢。”
容瑾本来是有肚子再和麻油鸭来个亲密接触的,可冬子急匆匆过来说,“郎君,又多了许多份蟹黄豆腐要做,厨房里让你过去。”
“这么畅销!”
何止是畅销了,简直是每桌必点菜,五十文,囊中羞涩的咬咬牙就点了,宽裕的直接就点了,在热闹的氛围里很难有人能够把持住的。
别说店里面了,就是周边让送餐的,都赶上来凑个热闹。

第六十三章 青团
大清早的, 得味楼的门刚开,就有人走了进来,看着东墙上的菜牌, 觉得不大对头啊。
“老袁,今儿个菜怎么这么少”
在柜台后面用鸡毛掸子扫着看不见灰尘的袁掌柜撩起眼皮,见到是成衣店的李威,“今儿个我家郎君不在店里, 就这么点菜。”
“哪里去了没事吧”李威几步走到柜台边,关切地问着。
袁掌柜, “……你问这么多作甚。”
热情得不大对头啊。
李威讪讪,他摸了摸鼻子,又觉得自己关心下得味楼的当家厨子是很理所当然的事情好吧,毕竟自己一个过来吃饭的,关心下饭菜有什么问题。
“关心下咋啦,不关心你老袁才要跳脚呢, 哪里会这么安定地用掸子扫来扫去, 别扫了, 没什么灰都让你扬出灰来了。”
袁掌柜放下了鸡毛掸子, 翘起来的嘴角怎么都压不下去,“行行行,不弄了。”
“瞧你那个得意的样子,啧啧啧。”李威又瞄了一眼东墙, 嘀咕着说:“今儿个没什么能吃的了啊, 你们家郎君干啥去了”
他心里面嘀咕,真是让黎家捡到宝了,一个病恹恹的赘婿竟然做得了一手好菜,没有成为拖累, 反而帮着得味楼度过难怪。
“明儿个就是清明,你说呢。我们小东家要回老家扫墓,郎君自然要跟着一起回去。”袁掌柜把问题轻飘飘地抛了回去。
李威拍着脑门,“成日里太忙,日子都过得稀里胡涂的,明儿个就是清明啊。”
他有点唏嘘,得味楼的一砖一瓦没变,可物是人非啊。
不愿意提不开心的事情,他话锋一转说着,“难怪得味楼开始上清明果了,甜咸的给我给来十盒,打包好了给我送去店里。”
“成。”袁掌柜把单子记下。
新鲜采摘的艾草过滚水焯烫,揉进面里,蒸熟后就有了碧青的颜色。得味楼的清明果做的并不是最出彩的,但在用料、味道上很有诚意,甜的那款用的红豆每一颗都是精心挑选,颗粒大而饱满,熬出来的豆沙吃起来非常甜蜜;咸的那款用的都是春笋的嫩尖,和雪菜、肉末翻炒均匀后还要放上一点芝麻油,用油封住不会流失水分,吃的时候又不会腻。
应该没人能够拒绝嘴巴寂寞的时候吃上一个清明果。
李威就是如此。
得味楼的青团一送来,他就拆了一盒,是甜的那个。
青团是刚出锅的,还热着,拿出一个咬开,皮子软软糯糯,有点黏上牙膛,但糯叽叽的东西吃起来就是要这种粘牙的感觉。因为是热的,内馅儿还是半流淌的状态,李威吸溜了一口,眼睛先是微微眯了一下,随后缓缓睁大,“吃起来怎么有奶香啊。”
“啥奶香青团怎么有奶香了”旁边小厮凑过来。
李威拍了一下他的脑袋,“把这两盒拆开的给大家伙儿分分,得味楼今年的青团味道不一般。”
咸的那个他也留了一个,吃完甜的正好用咸的解解腻。
相较于甜的,咸的就中规中矩了。
“是有奶味。”
“奶味原来是这样的。”
“你刚来的,以后在咱店里好好干,好吃好喝的不会少你。”
“以前得味楼的清明果,掌柜的也分给我们吃过,我还是觉得老味道好吃,这个有点腻。”
“我觉得现在的好吃,奶香奶香的。”
伙计们分吃青团,各有说法,有嘴巴上嫌弃的,但也没看到有青团剩下。
去黎家村的路上,从东洲府出来后,要先走一段官道,然后拐入乡村小道才能够到黎家村。
官道有官府养护,两侧种了高高的树木,每十里有个亭,不是说说的那种,是真的亭子,八角形制,青瓦红柱,供来往路人歇脚用。
容瑾翻了翻记忆找到了相关的知识,这些亭子有官方出资修建的,也有地方富户、乡绅出资,后者能够得到冠名权,自古以来,大家都把这套玩得很明白。
容瑾穿来这个世界后,大多数是黎府、得味楼两点一线,最远去到过南湖码头,南湖边的那座山、一些庄子、茶园都还没机会亲身探访过。第一次出远门,昨晚有点兴奋得睡不着,早晨差点就起不来,容瑾坐在车夫的旁边,看着官道两侧高高的楸树,树上“结”了一个个小灯笼,颜色很浅,还不到红透的季节。
十里亭常常伴随着茶摊、烧饼摊子等等,还有一些路边村子里挑着应季的瓜果出来卖。东洲府因着船运便利,附近城镇的货物就会拉到府内运送,官道自然很是热闹,骡马等大牲口一点也不讲究,走着走着就屙一坨大的,新鲜的落地没多久就会有人捡了去。
容瑾还看到了大水牛,青黑的皮毛、缓慢的步伐和慢吞吞摇摆的尾巴,拖着板车走得很慢很稳。
这真是个鲜活的世界啊。
黎未陪着母亲坐在车里面。
母亲日日在家好好养着已经恢复了不少,已经能够在健妇的搀扶下在院子里走动,只要注意点,能够出远门了。
母亲拍了拍黎未的手,目光温和地落在容瑾的身上。
“娘,要不要把门帘子放下来”
今儿个出门用的是大车,后面跟了两辆青布小车和三辆货车,跟了不少人一同去村里。
“阿瑾坐在车门口挡着风,风进不来,我看看外面的风景挺好的。”黎未娘亲看容瑾是越发满意,她是不同意儿子找个病弱的夫郎入赘后当寡夫的,可拗不过儿子,身体不好也没有能力和精力去阻止。
冷眼瞧着,她发现容瑾样样都妥帖,身子虽说不大好,但也慢慢养了起来。
丈母娘看毛脚女婿,是越看越满意。
黎未依偎在阿娘身边,在她善意的打趣目光中不自在的红了脸,“还要许久才到地方。”
“娘知道的。”林芙蓉笑着弯了弯眼睛,她刚过四十,姿容极好,因为丈夫骤然过世,一并带走她的精气神,整个人消瘦极了,现在人挺了过来,人是瘦,可双眼明亮。“阿瑾,外面迎着风的太冷了。”
容瑾微微侧身说:“我裹了一件斗篷,无碍的太太。”
他还没改口。
“那等觉得冷了就立刻进来坐。”
容瑾笑着点头,“嗯。”
林芙蓉抬起手戳了戳儿子的面颊,她是看着儿子的小脸一日比一日丰润的,实在是说不出他为了得味楼日夜奔忙都瘦了的话,有人替她照顾着他呢。
心中感慨,林芙蓉想,真是各人有各人的缘法。

第六十四章 猪肝粥
楸树上的小灯笼随风轻轻摆动, 一簇一簇的聚在枝头。当经过第四个十里亭的时候,马车拐进了小道。村道不窄,却不平坦, 养护肯定是比不上官道的,驾车的师傅是个老把式,吃了上次的教训又想想被扣掉的一个月月钱,丝毫不敢马虎, 提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盯着路边,仔细避开各个坑洼。
推书 20234-01-27 : 本该是漂亮攻三的》:[穿越重生] 《本该是漂亮攻三的我却成了万人迷》作者:那叫我野王吧【完结】晋江VIP2024-11-07完结总书评数:4095 当前被收藏数:17924 营养液数:2834 文章积分:256,294,880文案:如你所见,这是一本万人嫌变成万人迷的狗血买股文,所有人都会为了万人嫌阴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