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个育儿阿姨,还有宝姥姥、宝爷爷奶奶帮忙,但夜里我带崽是推脱不掉的。连着快十天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就算不被传染,我也早就在亚健康状态了。今天是流感第三天,坚持戴口罩出来上班,在公司的隔离工位处理工作。
当然,这一切所有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如果只发生其中两件意外,我的存稿还是撑得住的。现在接连十几天没能好好码字,只剩下几千的存稿了。
希望一切可以好起来,能不断更我尽量不断吧。如果真的撑不下去,不排除请个3-4天假的可能。祝愿新的一年,霉运和病痛都离各位小天使远远的。
感谢看到这里的每一个人。
(明天惯例休息哈,后天见。)
第86章 规模不够
张二狗猛点头,道:“这样的话,就不怕有人骗吃骗喝,我们只要盯紧了数量——”
谢潜:“不用盯紧。让帮厨的勒墨人去盯,抓到给予奖励,被抓的扣他一天份的餐食就行了。”
张二狗:“这样说来,少了这么多工序,那我们兄弟们不仅不累,甚至可能比平时还清闲?!”
谢潜:“倒也未必,管人到底比管食材、火候麻烦一些,不过,若能趁此机会选拔一些帮厨的苗子出来,未来咱们无论发展餐饮、还是研发新的吃食,都是百利而无一弊的。”
“我明白了!!”张二狗高兴得几乎坐不住,一口喝光了茶,跳起来道,“我这就去和兄弟们商议个具体方案来,到时再与郡王一一确认!”
送走了张二狗,谢潜去简易蔬菜棚转了一圈。
今时不同往日,虽然从建成到现在不过二十几日的功夫,状况已经截然不同。刚开始所有人惟恐避之不及,连巡逻兵都不爱从周围路过,生怕一不留神被抓了壮丁,拉到棚里干活。不轮值的西营兵、勒墨人更是,宁可绕远走另一条路,也坚决不肯走这边。
现下棚里棚外一片热闹,他一来,都要靠挤着挤进门里。每天不知有多少人来打探,要怎么才能加入种菜小组。路过的人,哪怕能朝棚里张望一眼也能心满意足的离开。毕竟只有棚里才能见得到这冬日里难得的葱绿,又有谁能看了不心生喜欢呢?
西营兵没遭过饿,只隐隐觉得营中的伙食似乎变差了一段时日,从苟愈军师回来的第二天起,就恢复了原本的质量,所以大家伙儿对这些绿油油的菜只感到新鲜,看得到就看,看不到也就算了。
可勒墨人完全不一样,他们在饥饿的边缘挣扎了大半年,有些宁可放弃休假,在菜棚外蹲一整天,也想朝这棚子里的菜多看一眼。在他们的心目中,这点微不足道的绿色,似乎代表着与不堪回首的苦痛过去的告别,也代表着越来越好的希望。
虽然感念这些人的心情,但是菜棚不能总开开关关的,好容易保存的热气散没了,收成可就堪忧了。为了棚里蔬菜的成长,也为了缓解菜棚的拥挤,同时,也让这些勒墨人有机会看一眼绿色,谢潜想到了一个好主意,这次他来,便是与种植小组来将“好主意”付诸实施的。
既然这么多人想看,那就固定一个时间,打开两面窗户,让每个想看的人都尽情看看。开放时间就定在正午时分、灶台开火做饭的时候。一来这个时候阳光最好,二来灶台上了火,菜棚下面的烟道不断加温,就算打开窗户,就算有风,也不至于让蔬菜受冻。
如果看的人太多,就排队轮流、限时限次地看,如果窗外的人勉强能站下,那便能足足地看一刻钟。
有了固定的开放时间,勒墨人也就不用全天守在棚子外蹲守了。
谢潜将想法一说,出户他的意料,获得了蔬菜小组全员的赞成票。会写字的当场找来两块大木板,将公开开放时间用官话、勒墨语两种文字写了出来。另外添上一句:遇雨雪等恶劣天气不予开放,便放到了菜棚两侧去。
处理完了这件虽不重要、但麻烦的小事,种植小组马不停蹄地开始讨论下一步的正事。
由于第一、二批的菜种下的间隔很短,试种的叶菜已经全部收获了,其他稍微耐长一些的,在饺子宴之前大约也可以收获一部分。
但谢潜的却并不止在眼前的几分成果,他又提出了“希望大家不止在棚中种植,等搬回黍郡之后,也可以在自家屋子里合适的地方种植”的意见。
宋氏前几天阖家搬回黍郡了,黍郡那边新的试验田自然也都由她来负责,她的长子给她当帮手,主要的任务是拍板定案,帮她做出选择。于是,现在西营菜棚的负责人,是蔬菜小组的初始成员之一的孟氏。
她在围裙上擦擦手上的泥水,道:“大人,实不相瞒,我们现在居住的地方种不了。但就算您不提,等搬回黍郡大家也都是这样打算的。这冬日农闲,即便种不成棚里这样大的规模,种几颗小葱、发点豆芽调个味也是好的。”
谢潜笑道:“你们都是种地的熟手,有这样的想法并不稀奇。只是,本官希望的是,将室内种植的习惯,推广普及给尽可能多的郡民。之于此,你们可有什么好的意见么?”
推广到整个黍郡?那……也不必做什么吧?孟氏与孙氏面面相觑,像是完全不理解谢潜的想法似的。
谢潜耐心低道:“对。本官是有此意。两位要是暂时想不出好提议,那听听本官的想法,若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你们指出来可好?”
孟氏:“大人,您只要告诉我们该做什么就行了,咱们现在对大人心服口服,没有异议。”
谢潜摆摆手,道:“话不能这样说,三个臭皮匠,顶上诸葛亮。你们两位已经种到第三轮大棚菜了,对种菜这一方面,比本官渊博得多。即便本官的想法都算合理,那查缺补漏,互相印证一番也是好的。”
孙氏:“大人实在是抬举我们两个人了。不过我们做事,总归比汉子们要细心些,若能添补一两处疏漏,就算没有辜负大人对我们的栽培了。”
“正是如此!”谢潜鼓励道。他便将心中所想一一说来。对于蔬菜棚子,做法其实和置办饺子宴差不多。不同的是,饺子宴只招固定人手,小规模选拔,但室内种植,则虚大量招募流动人手,更具有科普性质的。
他仍旧打算先在西营的简易菜棚试验。先由户长做出通知,从七日内申请搬离西营、返回黍郡的勒墨人中招募,愿意简易菜棚免费学习室内种植的技术的人,提供菜棚特制午间一餐,以及当日所学种的蔬菜种子数粒。
相应的,来学习的郡民需要免费为菜棚工作一日,并且,返回自己家之后,不可以浪费这几粒菜种,而是要在黍郡的家中种植。待过上十天半月,种菜小组派人前往不定期回访,一来看看住户有没有种植,二来帮忙解决种菜过程中的问题。不过,菜无论长出多少收成,都会归种植者自己所有。
如此优厚的条件,谢潜自认,至少会吸引一部分勒墨人来。然而,等他说完了之后,孙氏和孟氏却纷纷露出为难的脸色来,低着头,只说“大人决定就好”,再多的,却又不肯多说了。
谢潜疑惑不已,再三追问了许久,那孙氏才犹豫着说道:“大人知道这菜,被我们勒墨人称为什么吗?”
谢潜:“不知。请孙娘子明示。”
孙氏:“我们勒墨语中,在诸神上主的相关物品之前冠以‘蒙罗’。譬如我们拜祭神山,就叫拜祭蒙罗山。现如今郡守大人在棚中种植的菜,被叫做蒙罗菜,蒙罗果。”
谢潜:“……”
孙氏:“大家秉持着敬畏之情前来拜祭菜棚,若大人把这里免费向每个勒墨人开放,那……”
谢潜恍然大悟。他搞反了供需关系,把本该由别人求着他做的事,当做需要先期投入,招收长期顾客的推广行为,这何止是得不偿失,简直相当于把明珠贱卖了!
不过,既然郡民们这么想,那么,要推广、普及室内种菜,所要担忧的就不是“如何让郡民们好好种植”,而是要担忧“如何有序、有节奏,又不跌价的前提下,让郡民们拿到菜种”了。
他感激地道:“本官明白了,多谢孙娘子的提醒。神物总是稀少而高贵的,倘若免费发放、免费奉送,那么,一来是对神物的不尊重;二来,也是对持有敬畏之心的人的不尊重。”
孙氏轻轻一福身,道:“是我多言了。”
谢潜连忙摆手,道:“不不不,这样的话从不嫌多!无论之前之后,哪怕不确定、没有准的说法,该说也请都说一说,咱们开周会,为的就是集思广益,说错说对都无妨。这次是本官疏忽了民情,应当感谢你的及时提醒。孙娘子,既然这些菜被尊为神物,那么,你认为用什么方式来选拔人手合适呢?”
孙氏:“只有最虔诚、最优秀的勒墨人,才有靠近蒙罗物的资格。”
孟氏相对孙氏要谨慎一些,她见谢潜不仅不责怪,反而言辞对孙氏多有鼓励,便终于放下心来,也小心翼翼地加入了议论,道:“不如……让户主们担保、举荐一些品性好的,允许他们来棚中亲手耕种这些蒙罗菜。”
谢潜眼睛一亮,这法子好,选出优秀的勒墨人,由这些人开始推广室内种植,无论从监督管理的角度,还是从效率的角度,都比他一开始提出来的方法更加简单可行。
于是,他对两人大加赞赏,说了几箩筐鼓励的话,哄的两人又是脸红又是害臊,便放下原本的戒心,三人合力,很快敲定了新的方案。
第87章 不对劲
新方案改为,从十日内申请离开西营,搬回郡城的棚户中选拔。候选人需至少获得五名户长的推荐,而每一位户长、每一批最多可以推荐两人。
符合条件的郡民,分批预约排队进入菜棚,来协助种植小组种植。如果一整天中学习态度优良、对蔬菜照顾得当,表现优异的人,在参观日结束时,可以“请”几粒蒙罗菜种回家。待正式搬回郡城,有了适宜“供奉”的地方,便可以在自己家里、亲手种植蒙罗蔬菜了。
这样一来,前期的工作会变得繁复一些,可相对的,这种方式选出来的人,对待种植蔬菜的态度必定是端正的、积极的,即便不后续监督,也可以保证种子的种植率。
谢潜敲定了大方向,具体的细节交给孙氏两人边执行边补全,下午又去与厨子们敲定了饺子宴的方案,之后,便又一次过上了东逛西逛,到处惹人讨厌的监工日子。
陈蓬,是长安屯军负责运送粮草的督粮官。这个年节,本来发放节礼、运送宫中份例的差事,轮不到他来督运的,而是该由内侍省来负责。
但从长安到黍郡天高路远,又天寒地冻,更要星夜兼程,赶在年三十之前把东西送到,这就需要一个行军经验丰富、又正好擅长押运屋子的将官来负责。长安能人多得很,可这一趟运送即便给了三倍的赏金,却明摆着又苦又累,更不可能讨到什么便宜,还赶不回来过年,于是,这差事便被陈蓬轻轻松松地要到了手。
毕竟愿意接下这活儿的,翻遍整个长安,只有他一个,便是品级低了那么点儿,内侍省也顾不得了。
接了这任务,陈蓬却完全没什么抱怨,拿内侍省的高额奖金拼凑起了足够的人手,再带上被发落出来宣旨的倒霉小太监,一行人,拖着满载的十来辆大车,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前往黍郡的路程。
过年回不来,他一点都不介意。屯军就算有休假,他也没地方可去。他们老陈家世代都是兵丁,人丁越来越少,到这一代,就只剩下他和兄弟两人,没娶亲,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兄弟相距,就相当于过年。既然有这么个公费出差的机会,不如去黍郡和他兄弟过年算了。
闲话不谈,他带着抽到下下签的倒霉公公吴贤,选了和谢潜同一条路,经过仓酉镇、晋阳城,一路虽然跋涉艰难,好在没有碰上恶劣天气和意外,终于,赶在小年的前一天,风尘仆仆地抵达了黍郡。
没料想,却扑了个空。本该戒备森严的郡守府一半塌了,另一半在修缮,郡王谢潜显然没住在这儿。郡城里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衰败、颓靡,比被敌人入侵过的边关更加死气沉沉。
不止比不上只有十天路程的晋阳城,甚至热闹度远不如一个小小的仓酉镇。明明已经是过年前,制备年货最热闹的时节。可偌大的郡城里,别提什么糕点铺、代写春联年画铺子、炮仗铺子之类了,连个像样的集市、摊铺都没有。一行人找了半个郡城,居然没找到一个开火的食铺。后来,好不容易碰上个卖汤饼的小贩,却不要银钱,只肯拿菜、肉、米粮之类食物交换。
这像什么话?有钱花不掉,干粮带到这里也剩下不多。一下子,陈蓬的心直接跌落谷底。这里到底是什么鸟不拉屎的鬼地方,人穷也就罢了,还什么都没有,如何能凑齐足够的赋税,又用什么来养活这里的驻军?
揣着惴惴不安的心情,陈蓬到处打听,没打听到“安郡王”的消息,只听闻有个“云郡守”暂时居住在郡城外的西营。
若再问西营的主帅是谁,郡民便做祈祷手势,虔诚地答曰:“是救世主贺将军大人。”
陈蓬:“……?”姓氏对上了,可他怎么听不明白这称谓呢。
不管怎么说,一天不交差,他就一天不能安心去找兄弟过大年。飞鹰军既然驻扎在西营,倒是免了他再奔波,直接探亲交差一个地方解决。众人啃着干粮,在郡城的空屋里凑合着歇了一晚,次日一大早,拖上物资车,便浩浩荡荡杀向了西营。离着还有不少的距离,西营的门楼上那熟悉的旗语,总算让陈蓬露出了两天里的第一个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