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宗琛(攻)x沈昭(受)
霍宗琛以为沈昭不值钱,因为沈昭轻浮且有心机,所以他处处针对,恶语相向。
可沈昭实在太好看,偶尔也像个好人,霍宗琛一时不备,被他勾引。
相好一场,一起饮过几次酒。
沈昭最大的愿望是找到姐姐,为此他汲汲营营,不惜出卖自己。
沈昭信任他,得了消息便寻他帮忙,可是霍宗琛却与太子一道,害死了沈昭的姐姐。
沈昭哭到昏天黑地,哭得撕心裂肺,他要杀了霍宗琛泄愤,他挥着刀来,却在暗箭来时挡在霍宗琛身前,差点丢了性命。
后来沈昭走了,霍宗琛心里总觉得缺一块,还有些害怕,沈昭没人疼,又是个病秧子,他怕他死在外面,再也见不到了。
找不到沈昭的日子,霍宗琛总想起那夜里,沈昭倚在他怀里,想要霍宗琛带他离开。
霍宗琛不答,他便翻身睡去,不太在意的样子。现在想来,许是从那时就伤了心,所以霍宗琛和别人一样,都成了他再也不想见的人。
如果沈昭能回来。
霍宗琛决定去找,好好对他,做世上对他最好的人。
he,甜虐,酸酸,狗血。
预收:CP1867160(狗血现耽)
标签:虐恋狗血追妻病弱受
京中的雪已连下三日,纷扬的雪花铺天盖地,裹挟在时而呼啸的寒风里。
乐平王府门前窄小的巷子口,停着两架不太相宜的马车,车檐金铃随着马蹄的信步踩踏发出清脆的声响。靠后的马车上鱼贯下来三四名侍从样的人物,在雪地上踩出深浅不平的泥泞脚印。
为首那人转身朝向马车,弯低了腰,左臂握拳,举过头顶。车帘不紧不慢地从里面掀开,一只略带老态的手扶住举起的手臂,踩着紫檀木车凳迈下了马车。旁边立刻有人殷勤地举起了伞,从他身后低声请示道:“李公公?”
李贵看也没看,只把拂尘一甩,搭在了臂弯里。为首的侍从立刻向后打手势,跟在马车后的一众人动了起来,取出一路带来的织金红毯子,阵仗不小地铺开,从马车处一路铺到了王府门口,在风雪中开出一条不沾泥点的路来。
李贵这才整整衣襟,闪着毯子,踩着厚厚的积雪,朝着紧闭的王府门口走去。他亲自扣门,三声过后,才讨好地恭声喊道:“时候到了,沈大人,太子请您前去赴宴。”
门内好一会儿没有声响,檐下刀子似的冷风嗖嗖往脖领里灌,李贵冻得脸色发青,又敲了两下,仍不见人来。他不敢再没完地催促,站了半天,只着人给自己撑上伞,挡挡风雪。眼看日色逐渐稀薄,为他撑伞挡风的侍从试探着说:“公公,眼见这天儿越来越冷了,一入夜怕要起大风,再给贵人扑着,太子少不了要问罪咱们……”
李贵知道人不好请,也早想着这茬了:“厚毛毡伞可带足了?”
“那是,”侍从看看天,又看看地上已经落了层雪的毯子,示意随从们抖掉重铺,“马车里也一直足足地燃着炭火呢!”
李贵贴向门听了听,什么动静也没有,眼神又往冻得鹌鹑似的随从身上扫了一圈,终于还是抬起手,又去扣门,声音也比上次更毕恭毕敬:“大人,太子殿下挂心您的身体呢,吩咐了今晚务必一见!”
片刻后,王府大门从里面开了栓,一名扎着朝天揪的七八岁的小童费劲推着门,因用力而咬着牙,看着凶巴巴又苦大仇深地:“我家公子有请。”
“哎,哎!多谢!多谢大人!多谢喜儿!”李贵弯了弯腰,赶紧吩咐,“快!快搭把手!”随从赶紧帮着推开了门,把织金红毯铺进院子里。
三五随从立在廊下,李贵亲手撑着一把大伞等在卧房门口,一旁的冯伯微弯着腰跟他解释:“这两日时气不好,我家公子身体抱恙,过午才睡下,这会儿刚起来,让公公久等了。”
“不妨事,不妨事!”李贵拱了拱手,他虽是太子的人,对这府中仅有的一老一少仆人态度却十分微妙,全然没有高高在上的颐指气使,脸皮上堆满了笑褶,“让公子慢慢收拾,我们等着就是。”
冯伯也不跟他再客气,只同他一并立在廊下,喜儿一人戴着箬笠蹲在院子里玩雪。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卧房传来一声疏淡的嗓音,懒懒地吐出两字:“走吧。”
闻声,冯伯立即抬手掀起挡风帘。房里那人极怕冷似的,裹了厚厚的大氅,领子上的风毛几乎挡住了一半脸。乍从暖室出来,冷风一扑,他伸手抵在唇边咳了两下,长袖盖住了手掌,只露出一半修长白净的指尖,随后也立刻藏到大氅里去了。
李贵早已将厚毛毡伞挡在了他身前,廊下随从们也早都低下了头,持伞围在了他周围,将风雪挡的严严实实。
“沈大人,请!”李贵不敢冒犯,不能像伺候太子般离得那么近,只能尽力往前举着伞。
一群人簇拥着他踩上已经清扫过两次的红毯,向门外走去。喜儿刚搓完一排雪团子,手冻得通红,他转过身去看,只能在伞与伞之间一点点的缝隙里窥见他家公子满身的白和披在氅上乌黑的发。
沈昭上了马车,车内炉火隆隆,檀香燃起的丝缕烟雾氤氲着,厚轿厢隔绝了外面冻死人的冰雪,也挡住了逐渐呼啸起来的北风。乐平王府门前,冯伯牵着喜儿的手,目送着马车驶远,轮毂压出一道道凌乱的车辙,眼神里是遮掩不住的但心。
“阿翁。”喜儿晃晃冯伯的手。
冯伯低下头去,看见了喜儿冻红的手,他用自己已经老迈的手掌拢住喜儿的手,轻轻搓了几下,把大了喜儿一圈的箬笠正了正:“走吧,回府。”
乐平王府偏远,离着太子府整整四个坊区。平日捡好路走就罢了,这种天气,雪化了又下,出门的人虽少,到底也把路踩得坑坑洼洼。路不好走,李贵更不敢像来时一样疾驰,交代了慢行。
马车晃晃悠悠,沈昭靠着轿厢,曲肘托腮。他闭着眼,眉心微蹙,肩头乏力般侧倾着,雪白脖颈拉出一道优雅的弧线,片刻后,又畏冷地紧了紧衣领。
这会儿风雪正盛,家家户户门窗紧闭,街上行人寥寥。许是有积雪压塌房屋堵了路,马车转了两个弯,拐进不常走的一条巷。嘈杂的声响从外面传来,沈昭睁开眼,坐直了身体,从袖中伸出两指,拨开了半角轿帘。
祁北王府已荒废多年,现下收拾起来可不是件容易事。
寒风夹着雪花从掀起的帘子一角吹进来,沈昭却没有松手,依旧面不改色地朝外看着。祁北的小王爷近日回京了。这宅子从两月前就开始修缮,如今外面看着很有从前的齐整气派,高大的门墙上结了厚实的冰锥,跟宅子主人一样张牙舞爪,内里应当还有不少要收拾的功夫——不然不至于大雪天还如此热闹地人来人往,婢女小厮搬来搬去,甚至有穿盔着甲的兵士在帮忙装卸指挥。
马车行过那处,沈昭放下了车帘。他攥了攥冻得青白的两根手指,伸手到火炉旁取暖。
【作者有话说】
文案改了,在审核
太子府中。
今日设宴,东正殿两侧排开二十四张席案,错金瑞兽炉里银炭嚣张燃着,将这方地界暖的如同春日里。
来人多是平日里与太子交情深厚的亲信,席案上依次列坐着勤王刘,誉王刘季,国子监监生季宴礼,唐言玉,再往下是吏部户部各有来人。东首最上方则是今日这场接风宴的主角——近日才由北境回京的祁北王爷霍宗琛,与同他一道的北境骁骑将军明良衣。
太子已经入座,却迟迟没有开席。霍宗琛扫视一圈,不见有席位空缺。歌舞已经上了两场,丝竹声由开始的悦耳变得烦乱,底下人也由正襟端坐开始小声交谈。
“殿下在等什么?”季宴礼年岁尚浅,因在国子监表现出色得太子青眼,此人心思纯正,头回陪宴,故而向同门唐言玉求教。
“许是,”唐言玉声音很低,“在等那幕僚吧。”季宴礼见他不欲多言,便没有追问,不过他倒是听说过太子的确有位十分倚重的幕僚,只是不常露面,想到今日或许有幸可以一见,赶忙端坐好了。
霍宗琛与明良衣都是自小待在战场上的人,常年对风吹草动保持警惕,耳力自然非比寻常。
二人对视一眼,明良衣轻轻对霍宗琛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
霍宗琛勾唇,不屑地嗤笑一声。纵使二人对这“幕僚”早有耳闻,又何至于因太子的这点荒唐惹祸上身。
他自然是不屑问,不屑管的。太子愿等到几时便等到几时,他只管喝酒赏舞罢了。
又一曲毕,宫娥们托着描金漆盘献上各色珍馐。李贵顶着风雪急急忙忙地步入殿中,来到太子近旁,贴耳回禀:“殿下,沈大人来了。”
太子似是笃定他会来,闻言笑了笑,道一声好,起身走下主位。
众人目光随着太子动作看向门口,只见门帘掀动,几片雪花被劲风裹挟进来,未及落地便化水消失。随后一位身着厚重大氅的公子迈步进来。
太子向前疾行两步,眼神将他从头到脚扫视一番,挡了他的行礼,引着人往里走了两步,避开风口,殷切问道:“时安,一路过来,可冷着了?”
说着十分自然地攥了把沈昭的指尖,未察觉凉意,便替他卸了氅衣。
“不曾。”沈昭始终垂眸。除了厚重的大氅,他身上松泛了些,后退一步,躬身行礼。
太子受了他的礼,笑道:“好!来了就好,看座!”
李贵早将沈昭的坐席安好,且多加了暖炉。只是不同以往,沈昭的坐席紧挨着太子主位,并非他这身份该坐的位置。
李贵乃太子心腹,所为皆太子授命,沈昭岂会不知。他抬头与太子对视一眼,太子正笑盈盈地看着他。
沈昭没有推拒,顺从地坐在了太子近旁。
季宴礼已经看傻了眼,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没想到太子对这幕僚竟然如此礼重!而且,也无人告诉他,太子这幕僚竟这般好看。
自沈昭进门起,唐言玉就不曾抬头,此刻见不得季宴礼这幅痴相,握拳咳了两声。
季宴礼听见这两声提醒,方才如梦初醒,赶紧收回目光,一时手脚都不知该往哪儿放,慌乱地举了举杯又放下,耳尖迅速漫上血色。
这边明良衣也心下惊讶,他久不在大盛朝堂,遇事下意识就用眼神去找霍宗琛。只见他家霍小爷姿态还是一贯的事不关己,眼神却也粘在那位身上。他的弯刀正握在掌心,大拇指在无意识地摩挲刀鞘上嵌的那颗红宝石——这是霍小爷出神时的一贯动作。
明良衣不动声色地看了对面一眼,也低头以拳抵唇,压着声音咳了两声。
祁北小王爷霍宗琛这才移开了目光,状若无事地举起酒杯抿了一口。明良衣两次与他对视不成,心里愤愤,忍不住又看他。
霍宗琛往主位上撇了一眼,不知在想什么,舌尖抵上了自己左侧那颗虎牙,舔了舔,抬手擦掉嘴角方才留下的酒渍。
转头就看见明良衣似笑非笑的目光。
“诸位!”太子举杯,“今日设宴,意在为祁北王爷接风洗尘。我北境将士屡屡冲锋陷阵,才有了如今大盛百姓的安居乐业,免遭蛮夷铁蹄,这第一杯酒,让我们敬王爷,敬北境将士,敬边关风土!”
“多谢殿下!”霍宗琛举杯先饮,席上诸人皆随其后。
“宗琛常年戍守,久不在京中,今诸位同僚皆年岁相仿,当尽地主之谊,不必拘于小节,替本宫好生款待。”
众人齐声:“当共饮此杯!”
太子饮尽这杯酒,朗声道:“诸君且尽兴!”宫娥鱼贯进入,席面愈加丰盛起来。李贵亲自带人单独给沈昭换了菜色,去了些油腻大补的,加了几道精致小菜。
“这道玉露团酥山是你素日爱吃的,我特意早早叫膳房备下,尝尝看?”太子亲自为沈昭布菜,他近日事务缠身,月前又逢祁北那边回京,与沈昭实实在在已有半月未得见。现下见了这幅面孔,虽又是这么一副冷冷淡淡的样子,也只觉心里痒得紧,忍不住想撩拨一二。
沈昭未动碗筷,只端起酒杯,轻声对太子说道:“今日殿下设宴,为祁北王爷接风,我无故来迟,理应赔罪。”
太子愣了一愣,沈昭极少主动对他示好,若有示好,必有所求。他倒是不介意沈昭有求于他,只是近两年沈昭的事情做完大半,求他的次数只减不多,如今想要一次,便得三催四请,像今晚这情形算得上稀罕。
太子举起酒杯,与他的轻碰了下。沈昭在太子的注视下,仰头将杯中酒一滴不剩地喝了。太子的视线从他殷红的嘴唇流连到雪似的脖颈和圆润的耳垂,最后对上沈昭也看着他的双眼,盯着那双眼睛,玩味地饮尽了那杯酒,随即舔了舔唇。
沈昭对这视线像是无所察觉,又满上一杯酒,便要起身。太子展臂拦下他这杯酒:“再喝就多了,明日起来又要头疼。”
沈昭不至于是一杯倒,但也绝称不上海量,加上他身体底子不好,但凡喝多,次日必会头疼,运气不好的时候,第二日整日里都会昏昏沉沉的难受着。
“无妨。”沈昭的手依旧端着酒杯,没有放开。太子与他对视片刻,嘴角还噙着似有若无的微笑,撤回手臂,从善如流地做了个请的动作。
主位有人起身敬酒,丝竹乐声渐歇。先前沉浸在惊讶中的宾客,有了光明正大窥探这所谓“幕僚”的机会,都不约而同地停下了宴饮,席间霎时静得落针可闻。
沈昭手持玉杯,一步步朝霍宗琛走去。他身量单薄,却形容不俗,褪去大氅后,腰封勾勒出明显的线条,犹如松枝承雪。
他先前饮了酒,唇间还余一点水光,站定在霍宗琛面前,抿出一个谦逊的笑:“恭迎王爷回京,在下追随太子,本应早早来替太子招待贵客,奈何今日身体不适,故来迟了,自罚一杯,还望王爷恕罪。”
霍宗琛两指摩挲着酒杯,并未起身。沈昭倒不至于如此不自量力,他虽有个太子幕僚的虚名,实际上却并无品阶,何况,这传出去的虚名想来也未必好听。祁北王爷手握兵权,向来位高权重,新任的这位小爷十七岁便能接替父兄,掌管北境兵马,经过几年的厮杀,心志自然更非寻常。霍家历代忠良,太子名正言顺,霍宗琛能给太子面子,可对一区区幕僚,便要看耐心几许了。
沈昭面色不变,脸上依旧带着十分恭顺的笑,他干了这杯,又倒了一杯,继续说道:“太子时常与我说起王爷,夸赞王爷龙章凤姿,杀伐果断,是真正的少年英雄,听闻在沙场,蛮夷曾惧称王爷‘冷面阎罗’,今日一见王爷英姿,在下倒觉得……”
沈昭明晃晃将他打量一番,作出一副羞涩模样,弯着眼睛道:“王爷貌若潘安,面有山川之势,神如卫玠,身盈玉树之姿。若我在沙场见了王爷,定会称王爷一声‘玉面阎罗’。”
一众宾客相视而望,被这一统道行浅显的溜须拍马震惊,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
霍宗琛终于抬起头来看他,他的眼睛危险地眯起,捏着酒杯的手逐渐用力。太子真是找了位好“幕僚”!这番胡扯之词,看似讨好奉承,实则是戏耍于他,以其为笑乐之资,轻浮至极!且不说他与沈昭是头回见面,这人眼睫扑闪,看似目光流转情意款款,只怕那双眼睛里,视他与旁人无异,皆不入眼罢了!又怎瞧得什么玉树之姿!单说那劳什子冷面还是玉面阎罗的花名,他在北境也从未耳闻,定是这人信口胡诌来调戏羞辱他,哄太子开心的!
沈昭还是幅笑盈盈的模样,好脾气地举着酒杯等着王爷赏脸,霍宗琛已经蹭地站了起来,一把攥住沈昭举杯的手腕。他臂上肌肉偾起,沈昭被他猛地朝前一拽,几乎整个人撞向那坚硬的胸膛,满杯的酒液不消多说,尽数倾洒在了那“玉树之姿”上。
宾客鸦雀无声。
霍宗琛自小跟随父兄在军营里长大,手劲不容小觑,更从不知什么叫怜香惜玉。沈昭受不住腕上传来的痛楚,面上的笑意终于维持不住,皱起眉头闷哼一声。
太子原本还是幅看热闹的姿态,此刻见到沈昭吃亏,才起身替他解围,笑道:“王爷初来京中,时安淘气几句,哄王爷开心罢了。时安,来!”
沈昭挣了两下,霍宗琛纹丝未动。太子也不恼,挥退侍从,端着酒杯来到近前:“宗琛来京数日,可还适应京中生活?这酒是听闻你要来,专为你准备的,虽不比北境的酒烈,却别有一番滋味,本宫敬你一杯!”
底下人终于想起自己陪宴的身份,纷纷起立:“敬王爷!”
霍宗琛冷哼一声,终于放开了沈昭的手腕,抬手扫了扫洒在衣襟上的酒液,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好!”太子大笑两声,竟不顾众人眼光,从后揽住沈昭,将他带回了座位。
“此番回来,定要多住些日子,宅院可修缮满意了?若有不当的地方,尽管派人告诉李贵!”
“尚可。”霍宗琛余怒未消。
誉王道:“你久不在京中,不清楚京中格局变化。从前祁北王府那里最是热闹,现如今倒算得上安静。”
霍宗琛仅在儿时随父亲在京中小住过一段时间,那已经是许久之前的事了。现在老王爷已死,忆往昔不过是物是人非,徒增伤感。
唐言玉忙道:“闹中取静,最好不过了!京中新开了家醉客楼,离祁北王府倒是不远。听闻他家那道胭脂鹅脯最是一绝,要是再配上一壶琼斋的秋露白,真得妙极!不若改日我们几个小聚一场,多尝尝这世上滋味,也不枉人间来一遭!”
席间不乏年轻公子,又都有意缓和气氛,听了这通纨绔言论,只笑骂一团。
“如今离了战场,也能安心做回风流客!有什么好地方,可都别藏着掖着!”
“莫净说些浑话!”虽这样喊着,也七嘴八舌谈论起来。
席间无人提起四年前接连战死的老祁北王爷与祁北王世子,更无人提起威震四方的老王爷是因提前约定的朝廷援军迟来而被围困三天三夜,以至与同去接应的世子皆落得万箭穿心的下场。
四年的时间,当初整军点马势要荡平京师的小世子收敛了锋利的爪牙,无数的撕心裂肺和痛不欲生已经随着北境的风沙掩埋在心里最深的地方。如同草原上坚韧的芨芨草,他也已在砭骨的朔风里迅速长成,能够轻易在浓烈的仇恨之中保有完全的理智,将一切委蛇谈笑换算成利弊得失,作出身为祁北王爷应有的回应。
“可累了?”太子对沈昭低语。今日沈昭表现,可是叫他既惊又喜。方才那一番话,处处表露对他的恭敬顺从,“今日怎么如此乖巧?”
沈昭举杯与他轻碰一下,又饮一杯。太子本想拦,但见沈昭已有醉态,便意味深长地笑笑,偏头交代了李贵两句。
他知道沈昭必定还有话要说,一定不会让自己全然醉去。
“殿下何苦让臣居如此高位,尊卑有别,岂不平白招人骂?”空腹饮酒,沈昭眼里水光更盛,缠绵地看过来,虽是抱怨,也像撒娇。
太子饶有兴味地看着他:“你不喜欢,下次不这样了。”
沈昭笑了两声,拿起酒壶给太子斟酒。他没站起来,就那么歪歪扭扭着身体,一只手扒在太子身上,另一只手缓缓倾倒。他来时路上沾了檀香,此刻混着酒味,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气息吐在人侧脸耳边,又没骨头似的扶了一把,重新坐好了。
“臣昨日出门,碰巧遇见一人。”带着凉意的衣带从太子手中滑过,听着是幅漫不经心的声音,刘珩知道这是他要说正事了。
“哦?”
“是户部司的张大人。张大人因病告假已有段时日,昨晚却独身出门,连个仆从都没带。臣不放心,跟了一段,没想到张大人竟是前往康乐坊的。待了不过半个时辰,邢部李大人的门生也到了。想是巧了,夜里就传来了好消息。”
江南贪污一案已拖拉半年之久,确是在昨夜传来主犯姜知府签字画押的消息。
刘珩食指在杯子上轻敲两下:“昨日的卷宗本宫已经看过,十分明了,主犯已经定罪,秋后执行。”
“太子不再查一查了吗?”沈昭脸上那点似有若无的笑意几乎全消失了,他的唇角不向上弯的时候,眼睛里的凉意就无从遮掩。太子看不够似的,视线在他脸上逡巡,最后停留在他苍白的指尖上。
他伸手把沈昭的手拢过来,一根根手指摩挲过去,攥在手心里把玩着,用指腹摸他脂玉般的手背:“怎么又冷了?”
沈昭任他握着,并未答话。
太子不紧不慢地说道:“时安若喜欢,我便派人去查。”
沈昭今日很算温顺,任他在大庭广众下隐蔽地亲了下指尖,对这种亵玩也无动于衷,反而又端起了酒杯,浅浅地抿着。
刘珩与他,向来是说话算话,明码标价的。他既已应承,案情便会依沈昭的意思进展。
沈昭今日喝得不算多,但近日本就多眠犯困,精神不足,宴席近尾声,他已无话可说,眼皮愈发沉重起来。
刘珩看他困得托腮,眼睛有一下没一下地眨着,像是马上要睡过去,眼里的欲望更放肆了些。他抬手给李贵打了个招呼,李贵便端着早已备好的酒壶上前几步,把沈昭的酒杯添满了。
“时安。”太子握住他托腮的手,沈昭一下子惊醒。太子的酒杯与他轻碰,沈昭听到响声,怔了片刻,也举起酒杯,将杯中酒饮尽了。
霍宗琛不好声色,旁人不敢多劝,未到亥时,宴席便散了。众人簇拥着他离开,沈昭随同太子亲自将霍宗琛与明将军送上马车。宾客陆续向太子告辞,偌大的太子府一下子空了不少。
沈昭留在最后:“时辰不早,太子可还有兴致?”
太子朗笑两声:“时安与我多日未见,今日难道还要走吗?”
李贵早已经屏退其余人。沈昭刚一动作,只觉头晕目眩,身子一软,再使不上一点力气。太子一把将他揽在怀里,打横抱起。
“李贵!”李贵忙拿来那件大氅,给沈昭盖上。若就这样单薄衣裳走到寝室,这位主子说不得又得病个半月。他病半月不要紧,一推而让地,真主子少不得月余吃不到嘴里,主子吃不着,底下人日子就难过。
沈昭虽身体无力,意识却朦胧尚存,他皱眉看着刘珩,因失力说不出话。
刘珩抱着他稳步向前,嘴角噙着笑意:“知道我们时安愿意陪我,可这是让你快乐的药。你服了这药,便再也不用想别的,只管跟我赴巫山,行云雨,我会让我们时安忘记一切忧愁。”
药力逐渐上来,沈昭的脸色泛红,冷汗把额边的头发打湿了,发抖的手攥着刘珩袖子一角,喉咙里发出些微的哼声。
霍宗琛以为沈昭不值钱,因为沈昭轻浮且有心机,所以他处处针对,恶语相向。
可沈昭实在太好看,偶尔也像个好人,霍宗琛一时不备,被他勾引。
相好一场,一起饮过几次酒。
沈昭最大的愿望是找到姐姐,为此他汲汲营营,不惜出卖自己。
沈昭信任他,得了消息便寻他帮忙,可是霍宗琛却与太子一道,害死了沈昭的姐姐。
沈昭哭到昏天黑地,哭得撕心裂肺,他要杀了霍宗琛泄愤,他挥着刀来,却在暗箭来时挡在霍宗琛身前,差点丢了性命。
后来沈昭走了,霍宗琛心里总觉得缺一块,还有些害怕,沈昭没人疼,又是个病秧子,他怕他死在外面,再也见不到了。
找不到沈昭的日子,霍宗琛总想起那夜里,沈昭倚在他怀里,想要霍宗琛带他离开。
霍宗琛不答,他便翻身睡去,不太在意的样子。现在想来,许是从那时就伤了心,所以霍宗琛和别人一样,都成了他再也不想见的人。
如果沈昭能回来。
霍宗琛决定去找,好好对他,做世上对他最好的人。
he,甜虐,酸酸,狗血。
预收:CP1867160(狗血现耽)
标签:虐恋狗血追妻病弱受
京中的雪已连下三日,纷扬的雪花铺天盖地,裹挟在时而呼啸的寒风里。
乐平王府门前窄小的巷子口,停着两架不太相宜的马车,车檐金铃随着马蹄的信步踩踏发出清脆的声响。靠后的马车上鱼贯下来三四名侍从样的人物,在雪地上踩出深浅不平的泥泞脚印。
为首那人转身朝向马车,弯低了腰,左臂握拳,举过头顶。车帘不紧不慢地从里面掀开,一只略带老态的手扶住举起的手臂,踩着紫檀木车凳迈下了马车。旁边立刻有人殷勤地举起了伞,从他身后低声请示道:“李公公?”
李贵看也没看,只把拂尘一甩,搭在了臂弯里。为首的侍从立刻向后打手势,跟在马车后的一众人动了起来,取出一路带来的织金红毯子,阵仗不小地铺开,从马车处一路铺到了王府门口,在风雪中开出一条不沾泥点的路来。
李贵这才整整衣襟,闪着毯子,踩着厚厚的积雪,朝着紧闭的王府门口走去。他亲自扣门,三声过后,才讨好地恭声喊道:“时候到了,沈大人,太子请您前去赴宴。”
门内好一会儿没有声响,檐下刀子似的冷风嗖嗖往脖领里灌,李贵冻得脸色发青,又敲了两下,仍不见人来。他不敢再没完地催促,站了半天,只着人给自己撑上伞,挡挡风雪。眼看日色逐渐稀薄,为他撑伞挡风的侍从试探着说:“公公,眼见这天儿越来越冷了,一入夜怕要起大风,再给贵人扑着,太子少不了要问罪咱们……”
李贵知道人不好请,也早想着这茬了:“厚毛毡伞可带足了?”
“那是,”侍从看看天,又看看地上已经落了层雪的毯子,示意随从们抖掉重铺,“马车里也一直足足地燃着炭火呢!”
李贵贴向门听了听,什么动静也没有,眼神又往冻得鹌鹑似的随从身上扫了一圈,终于还是抬起手,又去扣门,声音也比上次更毕恭毕敬:“大人,太子殿下挂心您的身体呢,吩咐了今晚务必一见!”
片刻后,王府大门从里面开了栓,一名扎着朝天揪的七八岁的小童费劲推着门,因用力而咬着牙,看着凶巴巴又苦大仇深地:“我家公子有请。”
“哎,哎!多谢!多谢大人!多谢喜儿!”李贵弯了弯腰,赶紧吩咐,“快!快搭把手!”随从赶紧帮着推开了门,把织金红毯铺进院子里。
三五随从立在廊下,李贵亲手撑着一把大伞等在卧房门口,一旁的冯伯微弯着腰跟他解释:“这两日时气不好,我家公子身体抱恙,过午才睡下,这会儿刚起来,让公公久等了。”
“不妨事,不妨事!”李贵拱了拱手,他虽是太子的人,对这府中仅有的一老一少仆人态度却十分微妙,全然没有高高在上的颐指气使,脸皮上堆满了笑褶,“让公子慢慢收拾,我们等着就是。”
冯伯也不跟他再客气,只同他一并立在廊下,喜儿一人戴着箬笠蹲在院子里玩雪。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卧房传来一声疏淡的嗓音,懒懒地吐出两字:“走吧。”
闻声,冯伯立即抬手掀起挡风帘。房里那人极怕冷似的,裹了厚厚的大氅,领子上的风毛几乎挡住了一半脸。乍从暖室出来,冷风一扑,他伸手抵在唇边咳了两下,长袖盖住了手掌,只露出一半修长白净的指尖,随后也立刻藏到大氅里去了。
李贵早已将厚毛毡伞挡在了他身前,廊下随从们也早都低下了头,持伞围在了他周围,将风雪挡的严严实实。
“沈大人,请!”李贵不敢冒犯,不能像伺候太子般离得那么近,只能尽力往前举着伞。
一群人簇拥着他踩上已经清扫过两次的红毯,向门外走去。喜儿刚搓完一排雪团子,手冻得通红,他转过身去看,只能在伞与伞之间一点点的缝隙里窥见他家公子满身的白和披在氅上乌黑的发。
沈昭上了马车,车内炉火隆隆,檀香燃起的丝缕烟雾氤氲着,厚轿厢隔绝了外面冻死人的冰雪,也挡住了逐渐呼啸起来的北风。乐平王府门前,冯伯牵着喜儿的手,目送着马车驶远,轮毂压出一道道凌乱的车辙,眼神里是遮掩不住的但心。
“阿翁。”喜儿晃晃冯伯的手。
冯伯低下头去,看见了喜儿冻红的手,他用自己已经老迈的手掌拢住喜儿的手,轻轻搓了几下,把大了喜儿一圈的箬笠正了正:“走吧,回府。”
乐平王府偏远,离着太子府整整四个坊区。平日捡好路走就罢了,这种天气,雪化了又下,出门的人虽少,到底也把路踩得坑坑洼洼。路不好走,李贵更不敢像来时一样疾驰,交代了慢行。
马车晃晃悠悠,沈昭靠着轿厢,曲肘托腮。他闭着眼,眉心微蹙,肩头乏力般侧倾着,雪白脖颈拉出一道优雅的弧线,片刻后,又畏冷地紧了紧衣领。
这会儿风雪正盛,家家户户门窗紧闭,街上行人寥寥。许是有积雪压塌房屋堵了路,马车转了两个弯,拐进不常走的一条巷。嘈杂的声响从外面传来,沈昭睁开眼,坐直了身体,从袖中伸出两指,拨开了半角轿帘。
祁北王府已荒废多年,现下收拾起来可不是件容易事。
寒风夹着雪花从掀起的帘子一角吹进来,沈昭却没有松手,依旧面不改色地朝外看着。祁北的小王爷近日回京了。这宅子从两月前就开始修缮,如今外面看着很有从前的齐整气派,高大的门墙上结了厚实的冰锥,跟宅子主人一样张牙舞爪,内里应当还有不少要收拾的功夫——不然不至于大雪天还如此热闹地人来人往,婢女小厮搬来搬去,甚至有穿盔着甲的兵士在帮忙装卸指挥。
马车行过那处,沈昭放下了车帘。他攥了攥冻得青白的两根手指,伸手到火炉旁取暖。
【作者有话说】
文案改了,在审核
太子府中。
今日设宴,东正殿两侧排开二十四张席案,错金瑞兽炉里银炭嚣张燃着,将这方地界暖的如同春日里。
来人多是平日里与太子交情深厚的亲信,席案上依次列坐着勤王刘,誉王刘季,国子监监生季宴礼,唐言玉,再往下是吏部户部各有来人。东首最上方则是今日这场接风宴的主角——近日才由北境回京的祁北王爷霍宗琛,与同他一道的北境骁骑将军明良衣。
太子已经入座,却迟迟没有开席。霍宗琛扫视一圈,不见有席位空缺。歌舞已经上了两场,丝竹声由开始的悦耳变得烦乱,底下人也由正襟端坐开始小声交谈。
“殿下在等什么?”季宴礼年岁尚浅,因在国子监表现出色得太子青眼,此人心思纯正,头回陪宴,故而向同门唐言玉求教。
“许是,”唐言玉声音很低,“在等那幕僚吧。”季宴礼见他不欲多言,便没有追问,不过他倒是听说过太子的确有位十分倚重的幕僚,只是不常露面,想到今日或许有幸可以一见,赶忙端坐好了。
霍宗琛与明良衣都是自小待在战场上的人,常年对风吹草动保持警惕,耳力自然非比寻常。
二人对视一眼,明良衣轻轻对霍宗琛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
霍宗琛勾唇,不屑地嗤笑一声。纵使二人对这“幕僚”早有耳闻,又何至于因太子的这点荒唐惹祸上身。
他自然是不屑问,不屑管的。太子愿等到几时便等到几时,他只管喝酒赏舞罢了。
又一曲毕,宫娥们托着描金漆盘献上各色珍馐。李贵顶着风雪急急忙忙地步入殿中,来到太子近旁,贴耳回禀:“殿下,沈大人来了。”
太子似是笃定他会来,闻言笑了笑,道一声好,起身走下主位。
众人目光随着太子动作看向门口,只见门帘掀动,几片雪花被劲风裹挟进来,未及落地便化水消失。随后一位身着厚重大氅的公子迈步进来。
太子向前疾行两步,眼神将他从头到脚扫视一番,挡了他的行礼,引着人往里走了两步,避开风口,殷切问道:“时安,一路过来,可冷着了?”
说着十分自然地攥了把沈昭的指尖,未察觉凉意,便替他卸了氅衣。
“不曾。”沈昭始终垂眸。除了厚重的大氅,他身上松泛了些,后退一步,躬身行礼。
太子受了他的礼,笑道:“好!来了就好,看座!”
李贵早将沈昭的坐席安好,且多加了暖炉。只是不同以往,沈昭的坐席紧挨着太子主位,并非他这身份该坐的位置。
李贵乃太子心腹,所为皆太子授命,沈昭岂会不知。他抬头与太子对视一眼,太子正笑盈盈地看着他。
沈昭没有推拒,顺从地坐在了太子近旁。
季宴礼已经看傻了眼,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没想到太子对这幕僚竟然如此礼重!而且,也无人告诉他,太子这幕僚竟这般好看。
自沈昭进门起,唐言玉就不曾抬头,此刻见不得季宴礼这幅痴相,握拳咳了两声。
季宴礼听见这两声提醒,方才如梦初醒,赶紧收回目光,一时手脚都不知该往哪儿放,慌乱地举了举杯又放下,耳尖迅速漫上血色。
这边明良衣也心下惊讶,他久不在大盛朝堂,遇事下意识就用眼神去找霍宗琛。只见他家霍小爷姿态还是一贯的事不关己,眼神却也粘在那位身上。他的弯刀正握在掌心,大拇指在无意识地摩挲刀鞘上嵌的那颗红宝石——这是霍小爷出神时的一贯动作。
明良衣不动声色地看了对面一眼,也低头以拳抵唇,压着声音咳了两声。
祁北小王爷霍宗琛这才移开了目光,状若无事地举起酒杯抿了一口。明良衣两次与他对视不成,心里愤愤,忍不住又看他。
霍宗琛往主位上撇了一眼,不知在想什么,舌尖抵上了自己左侧那颗虎牙,舔了舔,抬手擦掉嘴角方才留下的酒渍。
转头就看见明良衣似笑非笑的目光。
“诸位!”太子举杯,“今日设宴,意在为祁北王爷接风洗尘。我北境将士屡屡冲锋陷阵,才有了如今大盛百姓的安居乐业,免遭蛮夷铁蹄,这第一杯酒,让我们敬王爷,敬北境将士,敬边关风土!”
“多谢殿下!”霍宗琛举杯先饮,席上诸人皆随其后。
“宗琛常年戍守,久不在京中,今诸位同僚皆年岁相仿,当尽地主之谊,不必拘于小节,替本宫好生款待。”
众人齐声:“当共饮此杯!”
太子饮尽这杯酒,朗声道:“诸君且尽兴!”宫娥鱼贯进入,席面愈加丰盛起来。李贵亲自带人单独给沈昭换了菜色,去了些油腻大补的,加了几道精致小菜。
“这道玉露团酥山是你素日爱吃的,我特意早早叫膳房备下,尝尝看?”太子亲自为沈昭布菜,他近日事务缠身,月前又逢祁北那边回京,与沈昭实实在在已有半月未得见。现下见了这幅面孔,虽又是这么一副冷冷淡淡的样子,也只觉心里痒得紧,忍不住想撩拨一二。
沈昭未动碗筷,只端起酒杯,轻声对太子说道:“今日殿下设宴,为祁北王爷接风,我无故来迟,理应赔罪。”
太子愣了一愣,沈昭极少主动对他示好,若有示好,必有所求。他倒是不介意沈昭有求于他,只是近两年沈昭的事情做完大半,求他的次数只减不多,如今想要一次,便得三催四请,像今晚这情形算得上稀罕。
太子举起酒杯,与他的轻碰了下。沈昭在太子的注视下,仰头将杯中酒一滴不剩地喝了。太子的视线从他殷红的嘴唇流连到雪似的脖颈和圆润的耳垂,最后对上沈昭也看着他的双眼,盯着那双眼睛,玩味地饮尽了那杯酒,随即舔了舔唇。
沈昭对这视线像是无所察觉,又满上一杯酒,便要起身。太子展臂拦下他这杯酒:“再喝就多了,明日起来又要头疼。”
沈昭不至于是一杯倒,但也绝称不上海量,加上他身体底子不好,但凡喝多,次日必会头疼,运气不好的时候,第二日整日里都会昏昏沉沉的难受着。
“无妨。”沈昭的手依旧端着酒杯,没有放开。太子与他对视片刻,嘴角还噙着似有若无的微笑,撤回手臂,从善如流地做了个请的动作。
主位有人起身敬酒,丝竹乐声渐歇。先前沉浸在惊讶中的宾客,有了光明正大窥探这所谓“幕僚”的机会,都不约而同地停下了宴饮,席间霎时静得落针可闻。
沈昭手持玉杯,一步步朝霍宗琛走去。他身量单薄,却形容不俗,褪去大氅后,腰封勾勒出明显的线条,犹如松枝承雪。
他先前饮了酒,唇间还余一点水光,站定在霍宗琛面前,抿出一个谦逊的笑:“恭迎王爷回京,在下追随太子,本应早早来替太子招待贵客,奈何今日身体不适,故来迟了,自罚一杯,还望王爷恕罪。”
霍宗琛两指摩挲着酒杯,并未起身。沈昭倒不至于如此不自量力,他虽有个太子幕僚的虚名,实际上却并无品阶,何况,这传出去的虚名想来也未必好听。祁北王爷手握兵权,向来位高权重,新任的这位小爷十七岁便能接替父兄,掌管北境兵马,经过几年的厮杀,心志自然更非寻常。霍家历代忠良,太子名正言顺,霍宗琛能给太子面子,可对一区区幕僚,便要看耐心几许了。
沈昭面色不变,脸上依旧带着十分恭顺的笑,他干了这杯,又倒了一杯,继续说道:“太子时常与我说起王爷,夸赞王爷龙章凤姿,杀伐果断,是真正的少年英雄,听闻在沙场,蛮夷曾惧称王爷‘冷面阎罗’,今日一见王爷英姿,在下倒觉得……”
沈昭明晃晃将他打量一番,作出一副羞涩模样,弯着眼睛道:“王爷貌若潘安,面有山川之势,神如卫玠,身盈玉树之姿。若我在沙场见了王爷,定会称王爷一声‘玉面阎罗’。”
一众宾客相视而望,被这一统道行浅显的溜须拍马震惊,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
霍宗琛终于抬起头来看他,他的眼睛危险地眯起,捏着酒杯的手逐渐用力。太子真是找了位好“幕僚”!这番胡扯之词,看似讨好奉承,实则是戏耍于他,以其为笑乐之资,轻浮至极!且不说他与沈昭是头回见面,这人眼睫扑闪,看似目光流转情意款款,只怕那双眼睛里,视他与旁人无异,皆不入眼罢了!又怎瞧得什么玉树之姿!单说那劳什子冷面还是玉面阎罗的花名,他在北境也从未耳闻,定是这人信口胡诌来调戏羞辱他,哄太子开心的!
沈昭还是幅笑盈盈的模样,好脾气地举着酒杯等着王爷赏脸,霍宗琛已经蹭地站了起来,一把攥住沈昭举杯的手腕。他臂上肌肉偾起,沈昭被他猛地朝前一拽,几乎整个人撞向那坚硬的胸膛,满杯的酒液不消多说,尽数倾洒在了那“玉树之姿”上。
宾客鸦雀无声。
霍宗琛自小跟随父兄在军营里长大,手劲不容小觑,更从不知什么叫怜香惜玉。沈昭受不住腕上传来的痛楚,面上的笑意终于维持不住,皱起眉头闷哼一声。
太子原本还是幅看热闹的姿态,此刻见到沈昭吃亏,才起身替他解围,笑道:“王爷初来京中,时安淘气几句,哄王爷开心罢了。时安,来!”
沈昭挣了两下,霍宗琛纹丝未动。太子也不恼,挥退侍从,端着酒杯来到近前:“宗琛来京数日,可还适应京中生活?这酒是听闻你要来,专为你准备的,虽不比北境的酒烈,却别有一番滋味,本宫敬你一杯!”
底下人终于想起自己陪宴的身份,纷纷起立:“敬王爷!”
霍宗琛冷哼一声,终于放开了沈昭的手腕,抬手扫了扫洒在衣襟上的酒液,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好!”太子大笑两声,竟不顾众人眼光,从后揽住沈昭,将他带回了座位。
“此番回来,定要多住些日子,宅院可修缮满意了?若有不当的地方,尽管派人告诉李贵!”
“尚可。”霍宗琛余怒未消。
誉王道:“你久不在京中,不清楚京中格局变化。从前祁北王府那里最是热闹,现如今倒算得上安静。”
霍宗琛仅在儿时随父亲在京中小住过一段时间,那已经是许久之前的事了。现在老王爷已死,忆往昔不过是物是人非,徒增伤感。
唐言玉忙道:“闹中取静,最好不过了!京中新开了家醉客楼,离祁北王府倒是不远。听闻他家那道胭脂鹅脯最是一绝,要是再配上一壶琼斋的秋露白,真得妙极!不若改日我们几个小聚一场,多尝尝这世上滋味,也不枉人间来一遭!”
席间不乏年轻公子,又都有意缓和气氛,听了这通纨绔言论,只笑骂一团。
“如今离了战场,也能安心做回风流客!有什么好地方,可都别藏着掖着!”
“莫净说些浑话!”虽这样喊着,也七嘴八舌谈论起来。
席间无人提起四年前接连战死的老祁北王爷与祁北王世子,更无人提起威震四方的老王爷是因提前约定的朝廷援军迟来而被围困三天三夜,以至与同去接应的世子皆落得万箭穿心的下场。
四年的时间,当初整军点马势要荡平京师的小世子收敛了锋利的爪牙,无数的撕心裂肺和痛不欲生已经随着北境的风沙掩埋在心里最深的地方。如同草原上坚韧的芨芨草,他也已在砭骨的朔风里迅速长成,能够轻易在浓烈的仇恨之中保有完全的理智,将一切委蛇谈笑换算成利弊得失,作出身为祁北王爷应有的回应。
“可累了?”太子对沈昭低语。今日沈昭表现,可是叫他既惊又喜。方才那一番话,处处表露对他的恭敬顺从,“今日怎么如此乖巧?”
沈昭举杯与他轻碰一下,又饮一杯。太子本想拦,但见沈昭已有醉态,便意味深长地笑笑,偏头交代了李贵两句。
他知道沈昭必定还有话要说,一定不会让自己全然醉去。
“殿下何苦让臣居如此高位,尊卑有别,岂不平白招人骂?”空腹饮酒,沈昭眼里水光更盛,缠绵地看过来,虽是抱怨,也像撒娇。
太子饶有兴味地看着他:“你不喜欢,下次不这样了。”
沈昭笑了两声,拿起酒壶给太子斟酒。他没站起来,就那么歪歪扭扭着身体,一只手扒在太子身上,另一只手缓缓倾倒。他来时路上沾了檀香,此刻混着酒味,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气息吐在人侧脸耳边,又没骨头似的扶了一把,重新坐好了。
“臣昨日出门,碰巧遇见一人。”带着凉意的衣带从太子手中滑过,听着是幅漫不经心的声音,刘珩知道这是他要说正事了。
“哦?”
“是户部司的张大人。张大人因病告假已有段时日,昨晚却独身出门,连个仆从都没带。臣不放心,跟了一段,没想到张大人竟是前往康乐坊的。待了不过半个时辰,邢部李大人的门生也到了。想是巧了,夜里就传来了好消息。”
江南贪污一案已拖拉半年之久,确是在昨夜传来主犯姜知府签字画押的消息。
刘珩食指在杯子上轻敲两下:“昨日的卷宗本宫已经看过,十分明了,主犯已经定罪,秋后执行。”
“太子不再查一查了吗?”沈昭脸上那点似有若无的笑意几乎全消失了,他的唇角不向上弯的时候,眼睛里的凉意就无从遮掩。太子看不够似的,视线在他脸上逡巡,最后停留在他苍白的指尖上。
他伸手把沈昭的手拢过来,一根根手指摩挲过去,攥在手心里把玩着,用指腹摸他脂玉般的手背:“怎么又冷了?”
沈昭任他握着,并未答话。
太子不紧不慢地说道:“时安若喜欢,我便派人去查。”
沈昭今日很算温顺,任他在大庭广众下隐蔽地亲了下指尖,对这种亵玩也无动于衷,反而又端起了酒杯,浅浅地抿着。
刘珩与他,向来是说话算话,明码标价的。他既已应承,案情便会依沈昭的意思进展。
沈昭今日喝得不算多,但近日本就多眠犯困,精神不足,宴席近尾声,他已无话可说,眼皮愈发沉重起来。
刘珩看他困得托腮,眼睛有一下没一下地眨着,像是马上要睡过去,眼里的欲望更放肆了些。他抬手给李贵打了个招呼,李贵便端着早已备好的酒壶上前几步,把沈昭的酒杯添满了。
“时安。”太子握住他托腮的手,沈昭一下子惊醒。太子的酒杯与他轻碰,沈昭听到响声,怔了片刻,也举起酒杯,将杯中酒饮尽了。
霍宗琛不好声色,旁人不敢多劝,未到亥时,宴席便散了。众人簇拥着他离开,沈昭随同太子亲自将霍宗琛与明将军送上马车。宾客陆续向太子告辞,偌大的太子府一下子空了不少。
沈昭留在最后:“时辰不早,太子可还有兴致?”
太子朗笑两声:“时安与我多日未见,今日难道还要走吗?”
李贵早已经屏退其余人。沈昭刚一动作,只觉头晕目眩,身子一软,再使不上一点力气。太子一把将他揽在怀里,打横抱起。
“李贵!”李贵忙拿来那件大氅,给沈昭盖上。若就这样单薄衣裳走到寝室,这位主子说不得又得病个半月。他病半月不要紧,一推而让地,真主子少不得月余吃不到嘴里,主子吃不着,底下人日子就难过。
沈昭虽身体无力,意识却朦胧尚存,他皱眉看着刘珩,因失力说不出话。
刘珩抱着他稳步向前,嘴角噙着笑意:“知道我们时安愿意陪我,可这是让你快乐的药。你服了这药,便再也不用想别的,只管跟我赴巫山,行云雨,我会让我们时安忘记一切忧愁。”
药力逐渐上来,沈昭的脸色泛红,冷汗把额边的头发打湿了,发抖的手攥着刘珩袖子一角,喉咙里发出些微的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