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治理黄河水患,一边还能分出精力将他们驱赶,这便是中原王朝的底蕴,他们不得不惶恐,不仅是挨打的问题,而是他们的探子这两年也莫名被拔除干净,对中原目前一无所知的问题。
未知,最是令人恐惧。
二王子伸手打断使臣的话,“等等,太子得天所授,这话是大梁人说的,还是你自己总结的?”
“他们说的。”
二王子是学过一些中原文化的,正因为学过,所以此时大吃一惊,“这新太子这样狂妄也能坐稳太子之位?”
又问:“那晋王,可有找太子麻烦?”晋王可是踩着他们的血立了大功啊。
使臣摇头,“这就不清楚了。”
能探听前面的那些,已经花了许多金银了,普通百姓,也不可能了解朝堂内部,至于向官员打探,他们没那么不知所谓。
不过使臣带回来了大梁周报,二王子看着周报上的Q版元泰帝logo,觉得中原这两年变化也太快了,皇帝不像是皇帝,太子不像是太子,这就很麻烦了。
中原王朝最重礼仪,现在竟然开始不讲礼了,皇帝都能拿来赚钱了,对于他们这些四夷而言,无异于天要塌了。
等第二天朝廷接见他们,二王子看到晋王那煞神,竟悄悄给那新太子表功的模样,更觉天黑了,这晋王脑子有病吗?那太子都能当他儿子了,你自己还有不少军功,就没有一点想法?
他这个行二的,都对大哥的位置有想法,你个行四的挺行九的?
大梁储君地位稳固,至少他没看出能让大梁内乱起来的征兆,这不是个好消息。
稍微好一点的消息便是,这个年幼的太子学的似乎是正统中原教育那一套,讲究以和为贵,竟还想着让他们学习中原的儒家文化,从而大家和谐共处,倒是天真得厉害。
不过看在太子大方表示好生礼待他们的情况下,他们也不介意哄着这个太子,多从这个小太子身上薅点好东西,尤其是看到那晋王听见小太子随口说出的赏赐后,脸色都黑了,心情就更好了。
太子是个好人选。
于是二王子上前,将公主给推了出来,“尊敬的皇帝陛下,太子殿下,这是塔娜公主,我们草原最耀眼的明珠,愿献给太子殿下,以沐上国天恩。”
此言一出,看戏的君臣齐齐看向了太子,哪怕这塔娜公主面纱下的容貌不同凡响,竟也不能引起他们丝毫重视,见此情况,二王子心下一沉,到底哪儿出了问题?
塔娜向元泰帝行礼后,再向太子行礼,大美人含眸凝视,少有人能不动心,但偏偏……
姜衡眨眨眼,拒绝倒是能直接拒绝,但草原迟早是大梁的,草原人民也是迟早融入中原的,那这个公主就不单单是礼物,而是大国包容万方的态度。
父皇已经老了,二哥六哥元后一脉,还是不折腾了,四哥和草原部落,额……跳过,五哥自己还等着儿子养呢,七哥八哥……让他看看谁更合适?
于是,北蒙的使者,以及二王子,塔娜公主,就见太子对他们拱手道:“二王子刚来京城,想来有些事情还未听闻,孤是修道之人,无意儿女情长。”
北蒙使团大惊失色,由此可见,他们中文都还学得不错。
但他们有些怀疑自己的中文能力了,一个太子说自己修道之人,不亲近女色,这正常吗?
而不等他们质疑,太子更让他们不理解的操作就来了,“但贵部的心情,孤也明白,公主远道而来,以结邦邻之好,这是喜事。
这样,孤做主,塔娜公主为赵王侧妃,若生下子嗣,成年后,是侄儿,孤给他封王,是侄女儿,也封公主,如此,塔娜公主,可看得上我这七哥?”
老八其实也合适,但这个塔娜公主,颜值的确挺高,老八性格更软,更年轻,也就更容易被拿捏,还是老七稳妥一点。
至于这未来的侄儿侄女,自然是促进民族融合的亮闪闪的吉祥物。
大梁君臣几乎瞬间就跟上了太子的节奏,北蒙自己送上门来的公主,他们干什么拒绝?虽然这公主只是天山残部的小首领女儿,但他们自己说的代表的是草原,那就够了。
但对于使团,就很懵了,二王子更是没忍住往元泰帝那儿看了眼,却发现元泰帝一脸……慈祥?
这太子都快直言他登基后怎么怎么做了,你这皇帝能忍?
再看大梁的朝臣,你们不觉得哪里不对劲吗?
还有赵王,你的婚事就被弟弟给安排了啊!
虽然太子画的饼很香,待遇甚至不比进后宫差,但是,你们大梁君臣,对吗?
赵王在姜衡话音一落后,愣了一瞬,就起身对公主道:“小王姜微,见过公主。”
塔娜公主也对上了人,虽是侧妃,但她不是汉人,这个待遇,除了不能对皇帝或者太子吹枕头风,各方面都很好了,再看其他大梁皇室没有意见,也做出羞涩的模样,“塔娜见过赵王殿下。”
这汉语,竟然连口音都不怎么重。
如此,郎情妾意,这桩媒,就算成了。
“啪啪啪!”
只见太子笑着鼓掌,“好!这是大喜事啊!七哥,还不去接小七嫂?”
二王子一个慌神,赵王就已经来到了他们面前,面对赵王的眼神,二王子脑子仍旧没有缓过来,人机一样地将塔娜交给了赵王。
然后就发现那小太子不知在激动什么,喊着什么接着奏乐接着舞,问塔娜草原人民是不是都能歌善舞。
二王子眼神瞬间清明,智商再次占领高地,这是要让塔娜起舞,给他们下马威吗?
但他们人在屋檐下,塔娜只能说会,结果那太子又说:“七哥,和小七嫂一起舞一回!奏乐!”
周王用袖子遮住了自己上扬的嘴角,好想笑,还好他逃过了一劫。
赵王不知道太子抽什么风,但……舞吧!
二王子:?
这太子,怎么没一次是按照套路来的?
“二王子,你也来一个?”半途,那小太子又不消停了?
二王子看着赵王都跳舞了,那就跳吧!
太子又在拍巴掌,然后在朝臣的目光里,窜到了史官那儿,“你记一下:太子令北蒙王子起舞助兴,王子和歌而舞。”
史官:……
“殿下放心,妥的。”
他们太子殿下,说的都是实话嘛。
一场热热闹闹的结束,二王子回到驿馆,却越想越不对劲。
而打探消息的下属也很快回来了,“二王子,是真的,京城百姓好像都知道,见怪不怪,说太子是要修仙飞升的,自然不能有儿女私情。”
二王子:?
这大梁,终究是疯了?
就是这样全体上下精神病一样的大梁,把他们打成了狗?
“大梁皇帝,中蛊了?”
不等他想明白,赵王府又派人来了,是给他送礼来的,一看就是因为塔娜,二王子一看,嘶,这些得是皇家贡品吧?
“二王子,赵王说明天带塔娜公主,与您一起同游京城。”
二王子:塔娜的枕头风……这么厉害的吗?
北辰殿:
“你呀,今天把那北蒙使团,都给弄糊涂了。”
姜衡倚在榻上,懒散随意道:“糊涂一点,看不清,想不明白,这才好,一个战败的部落,也挑起女婿来了。”
“你不也哄着他吗?你那承诺一出,他怕是更飘了。”
“那不是正好,精明外露就是蠢,让他回去搅和搅和北蒙内部,也未尝不可。”
元泰帝也是这样想的,并且给出建议,“让时君也与那塔娜公主接触接触,看能不能加把火。”
反正时君在这方面挺有天赋的,别浪费了。
姜衡:……
要不说姜还是老的辣呢。
老话说得好: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
北方穷困草原部落的王子,被中原王朝皇室的亲王带着享乐,如果二王子有能抵抗这等腐蚀的能力,那也不会只是二王子了。
二王子早就知道,来中原朝贡是一个油水很大的活儿,但他没想到能大到如此地步,怪不得中原看不起他们草原人,生活条件差太多了,总有一天,他们能够南下!
“二王子,我们是不是该回去了?”
这就要回去了?二王子摸了摸自己还有些撑的肚子,塔娜也是过上好日子了,“是该回去了,回去之前,我再去见塔娜一面。”
也好让塔娜记得,她是草原的儿女,别忘了自己的出身,也别忘了,她嫁进皇室是为了什么。
二王子担心塔娜沉迷在中原的糖衣之中,塔娜又何尝不觉得,这一切都不切实际,宛若云端呢?
虽然没能进后宫或者太子后院,可一来就是侧妃,王妃又和善,给她单独的院落,允许自己的侍女跟着入赵王府,穿衣打扮上,也不强求她穿汉服,衣食住行,样样妥帖,就连赵王的妹妹都愿意来找她,带她融入皇室,甚至……
甚至二王子离开前来找她,竟能和她单独说话。
“巴图?”
他们并不是一个部落的,只是这次中原发了疯,草原靠南一点的都挨了揍,所以才选出了她这个最美的,试图给大梁皇帝吹枕头风。
“塔娜,赵王虽然比不上太子和皇帝,但他在户部做事,一定要将他笼络住,为了草原,为了部落,也是为了我们的家人,你可明白?”
在赵王府一直待人和顺的塔娜却只是冷冷瞥了一眼二王子,她不喜欢巴图这幅模样,他们两个部落是合作,二王子却总是一副他为主的模样,“巴图,我只是个礼物,这些日子皇室的态度,我的任务完成得没有一丝问题,怎么,是你那儿出了问题吗?”
巴图没料到塔娜会言语刺他,皱了皱眉,“我这儿自然没问题,只是想提醒你,别美人计不成,反被大梁给迷惑了。”
“呵,”塔娜看着巴图的眼神,带上了一丝嘲弄和了然,被迷惑的是他吧,“乌日罕,送客。”
两人虽没有用汉语交流,可他们对话的内容,仍旧放在了皇帝的御案之上。
“朕就说时君在拱火上很擅长吧?”
毕竟是能把老爹你也说破防的呢。
当然,作为一个孝顺的儿子,这句话姜衡只是在心里想想,并未说出口,反而是提起了另一件事,“我去了趟太医院。”
“太医院?修仙修出问题了?”
“怎么可能,都说了我是正经修道,不搞邪修,我是关怀官员。”
元泰帝保持怀疑。
这年头,说真话都没人信了,“我这段时间在户部,发现户部的官员掉发问题比较严重,我想着,让太医院的太医,研究研究护发养发生发的沐膏。”
毕竟天幕这死样,不出意外,任务量估计不会减少,再不补一补,养一养,怕真得秃头了。
想一想,朝堂上即使年老,也自有儒雅风度的,还有制服加持的老帅哥们,顶着个秃头……
元泰帝连忙将画面甩出了脑海,“你做得对,不能有损我大国风范。”这些大臣们,可是大梁的脸面啊!
接到任务的太医院只觉得,终于到了这一天了,还好他们太医院,顶多在天幕播放的时候,时刻预备着,工作量相对而言,简直是太轻松。
看看他们户部,居然都到这种程度了,太惨了。
不过其实其他部门,也并不轻松就是了,之前的视频提到了纺织机械,又要改良海船,上一期视频又提到了火器,那群武将一个个都盯着工部,就想让工部快点拿出火器,虽说工部的官员负责统筹,专业实操方面有工匠,但并不代表他们能干看着,依旧忙得飞起。
人一旦忙起来,会发现时间过得很快,等天幕再一次发出声响,他们才恍然发觉,这都十月了。
“这这这……长生天,这……”
与大梁本地人的习以为常甚至带着期待不同,刚到大梁不久的塔娜就很无措了,惊得抓住了乌日罕的手臂,“神灵?乌日罕,你看到了吗?天上多了个……多了个……”
乌日罕茫然地看着天空,“殿下,您怎么了?天上什么都没有啊?”
“什么?”
塔娜更惊慌了,好在此时,管事的侍女喜妍赶了过来,“侧妃您莫怕,这是天幕。”
“天幕?你们也能看到?”
面度未知的,超出常理的事物,塔娜做不到冷静。
喜妍小心扶着塔娜坐下,“大梁的子民都能看到,您嫁给了王爷,自然是大梁的子民,乌日罕还看不到,应是她在草原的身份还在。”
等天山残部彻底收复就能看到了。
如同后宫出身安南的李修媛能看到天幕,因为她是明旨册封的宫妃,而塔娜,也是明旨册封的赵王侧妃。
但乌日罕这样的侍女不同,这天幕,只认单一的大梁户籍,也是靠着这一点,这两年,抓出来不少探子。
这天幕,除了第一期启动前,一直挂在天上,之后都是一期视频结束就“隐身”,视频开始前又重新连接,怪智能的嘞。
塔娜惊讶过后,新奇地望着天幕,原来世上,真有神迹?
天幕这一期重新连接的空挡,赵王府的王妃匆匆赶来,“妹妹勿怪,这天幕时间没个规律,倒是我来迟了,惊着了妹妹。”
现在是上朝时间,无论是王爷还是公主,都不可能在府上,塔娜身边,可不能没有人看着。
约莫一刻钟左右,天幕加载完毕。
“这次和前两次的时间间隔都挺短的,也不知道这次会说什么。”
大梁上上下下,翘首以盼。
【看到标题的宝贝儿们不要着急哈,虽然这一期的主题是鹤仙给后继者们留下的巨额遗产,但我们这个系列还会继续做的啊,毕竟鹤仙早死几百年了,也没说系列一定要按照时间顺序来讲,对吧?】
塔娜僵硬地转头看向王妃,“王妃姐姐,这就是天幕预言吗?”
是不是预言得太过了?
还是她听错了,王妃姐姐并没有告诉她,以后的圣天子,是现在的太子,外号鹤仙……
民间,则早就被天幕锻炼出来了,叽里咕噜八卦了起来。
“弘德帝的遗产,那不就是整个天下吗?地盘都扩了一圈儿的大梁,嘶,这废帝真不顶用啊!”
这么大的遗产都接不住!
“还有海贸,那国库和私库,得多少钱呐?”
百姓们议论纷纷,纨绔子弟争相辩论,钦明殿外,当事人本人,则终于体会到了元泰帝被当面叫“太祖”的心情。
但是吧……
“孤也挺想要弘德帝的遗产的。”
天幕都有了,就不能隔空把弘德帝的遗产送给自己吗?
百官同时想了想这种情况,嘶……这梦真美!
【我们观察历史会发现,只要王朝能避免二世而亡,那接下来,大概率要么出个有作为的皇帝,要么出个盛世,毕竟,太祖太宗已经给打好了底子,这就是最大的政治遗产。】
赵王有些郁闷,他的儿子本有可能接下这份遗产,然后创造一个盛世,但他儿子独树一帜,给大梁创造了一个废帝,连带着他这个老子的脸,都给丢尽了。
【但在这份基本的政治遗产之外,鹤仙还有两份遗产,很值得单独拿出来说一说。】
重点来了,朝臣开始严正以待。
【第一份遗产,便是开辟新航线的后半阶段,李康将军带回来的那些良种。】
“良种!”
大梁各处,无论是何身份,哪怕是塔娜,听到良种,也不禁激动得站了起来。
良种!从哪里来的良种?能种在哪里?种植条件如何?亩产几何?你倒是快说啊!
大梁君臣,则更是差点喜极而泣,多少期了,提了新作物多少期了啊,这阿婆主总算是记起来该细讲这个了!
还在云南的未来大司农周均,更是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在裤腿上擦了擦手,接过绣衣卫递来的粗纸与炭笔,这一期,他得认真听了,这关系到的不仅是他的责任,更是天下能有更多的粮食,是能让更多人有吃的。
【李康将军带回来的新作物,并非是一次性统一带回来的,而是分批次。
不得不说,永远不要怀疑老祖宗们在挑选食物上的严选,哪怕老祖宗是个将军。】
卫国公一家抬头挺胸,好不得意,虽然李康还没有出生,但那也是他李家的子孙!长得也是他李家的面子!
身为汉家儿郎,将军如何,将军也要了解耕种!屯田,耕种,同样是为将之道!懂不懂什么叫农业大国啊?
【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玉米,土豆,红薯”,直到今天,依旧在我们的餐桌上,在我们的土地里,如今他们的产量已经大幅度提高,弊端也不似大梁之际,但在大梁,这三样作物,却是能救命,能供养出一个盛世的作物。】
“记下来了吗?”
“画下来了吗?”
这一刻,所有人,都安静地看着天幕,哪怕是提醒,也不禁放轻了声音。
【玉米在当时,产量比不上后两个。
高产田的产量,也顶多达到亩产200斤,早期甚至是只有60-150斤,抗病性也远低于现在,更不像现在的玉米那样颗颗分明的饱满。】
听着天幕阿婆主的语气,朝臣忍不住了。
“这后世的小娃娃,简直是何不食肉糜!多一种作物,就多一条路,岂能处处与后世比?”
“亩产固然重要,可也要是综合来看的!”
“就是!既然天幕能单独拿出来说,那就一定是能发挥用处的!”
食物,就没有嫌弃的!
【但放在当时,相较于传统农作物,玉米更为耐寒,耐旱,耐贫瘠,缓解了西北等水资源匮乏等地区的粮食压力。】
“彩!”
西北的老百姓们齐齐高呼,这个玉米,他们西北要了!
【且更为重要的是,玉米可以加工,磨成面粉,既改善了饮食结构,又能相对长时间储存,我们今天虽然最爱土豆,但不得不说,这一点上,耐储存上,还得是玉米。】
“面粉!这玉米,天生就是为我们西北人而生的!”
“玉米!西北!”
“玉米!西北!”
“我们去找知府大人!让知府大人上奏朝廷!不能让其他地区的给抢了!”
他们西北,先预定了!
【不仅如此,玉米,还可以轮作,能推动山地,沙地等土地的开发利用。】
周均唰的就站了起来,“轮作!”
作为一个专业人士,他太知道,能不能轮作所带来的影响了,这个玉米,简直全身都是宝贝!
而且,这一个玉米都如此重要了,在那阿婆主口中,却似乎比不上后两个作物,那后两个,又得有多重要?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作物,鹤仙一律选择试种研究至少十年,才能逐步推行全国,鹤仙宁愿自己在位时的政绩少一些,也绝不允许在粮食作物上冒进。】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作为一个皇帝,鹤仙做到了压制的欲望,作为一个君父,他真切地将百姓当做他的孩子,真心相护。】
百姓的重点在粮食,“十年?还要研究至少十年?怎么这么久?”
元泰帝则无比欣慰,外加一丝同为皇帝的佩服,这么大的功绩,都能忍住,他姜家,还真是出了个圣君,而他,是圣君的亲爹!
【或许有宝子觉得是不是太小心谨慎了一些,但阿婆主只能说,一个国家领导人的眼光与格局,太重要了。】
【西方某个国家,因为土豆病害而爆发的大饥荒,人口直接锐减四分之一,大家忘了?】
天幕下,众人悚然一惊。
“我的老天爷……”
一个国家人口直接锐减四分之一,这这这,这比战争还残酷吧?
粮食是让人吃饱的,可粮食若操作不当,也是要命的。
这下,他们不得不承认,弘德帝,有德啊!
【虽然说还有其他原因,但能抛开土豆病害来谈吗?不能!】
【所以外来作物的本土适应期,绝对不能少!不要去怀疑一个历史认证的明君的眼界啊!】
“十年……十年会不会太短了?”
原先觉得十年太长的百姓,纷纷变卦,阿婆主举的例子,太吓人了。
“我也觉得,而且这次有天幕,能提前找到这些作物吧?那再多适应几年,感觉更安全点……”别肚子没吃饱,人倒吃没了。
“这外来作物,前期也太可怕了……”
钦明殿君臣,更是不约而同松了口气,还好,还好,还好他们大梁有明君领头。
不过,既然土豆能引起的负面效应这么大,还能让他们坚持种植改良,那好处……又该有多少?
玉米说完,也该说土豆了吧?
第40章 仙君
【土豆,放现在,绝对是治疗小孩儿挑食的制胜法宝,无论是蒸炒煎煮炸烤烧,味道都差不了。】
天幕还过分地放出了一张张熟食土豆的照片,看起来就格外有食欲,对全国各地吃不到的大梁人而言,简直就是酷刑。
对于姜衡这个吃到过的而言,更是刑上加刑,这天幕,太坏了!
只会放照片算什么本事,有本事放实物看看呐!
【但放在当时,土豆最开始的味道是很差的,农业部门都有官员都劝谏鹤仙,要不干脆当观赏植物吧,这东西简直难以下咽,对生长坏境要求不低不说,还特别消耗肥力,到最后储存也不方便,实在是得不偿失。】
天幕随之放出来的,就是地里生长出来的土豆,土豆是埋在地里的,而地面上的枝叶还带着开花,的确可以作为观赏植物。
想到天幕中说的“弊端”,这土豆,似乎的确不是什么好物?
【可鹤仙却说:但若是环境不错,产量就相对较高。味道差一点,能应急也是好的,毕竟是外来作物,总得研究改良个几年,让种子适应,也让我们适应,岂有半途而废的道理?
再者,这土豆一来,便能在宫苑开花,适应性不是挺强的嘛,若是新作物一来就能推广,又要你们这些农事官作甚?】
“就是!要我说,就是弘德帝太惯着那些农事官了,一个个的,只想着偷奸耍滑了。”
有户部的官员趁机拉踩了天幕中的农事官一脚,毕竟——农事官,呵,不就是以后农部的官员吗?
那可是殿下从他们户部割的肉!
还在外地的周均只得叹了口气,看来,天幕中的大司农,并未教好底下的官员,农事上的研究,从来就没有快的。
他在管理方面,确实不太擅长。
【因鹤仙的坚持,土豆得以继续被改良脱毒,宪宗执政十年后,土豆种植技术大幅度提升,但仍旧没有大力推广下去,又四十年,才开始在民间推广,因其高产,在天灾饥荒时节,成了百姓的救命食粮。
而在玉米,土豆等的推广之下,大梁的人口,也在百来年间,增长约一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