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铺子的装修也很奇特,里面不管是墙面还是桌椅板凳,都是浅木头的颜色,整体给人一种既亮堂有干净的感觉。
就在中年男人想要抬脚走向铺子的时候突然闻到了一股霸道的香味。
“这是什么味?”
他转头看向一边的摊子,又看见摆在那的饸烙床,鼻字动了动,有些不可思议的道:“饸烙面是这个味吗?”
男人想了想,还是站在了卤肉店的窗台前。
姜余看见前来的第一位客人,脸上露出一个笑容,指着面前一字排开的各种食盘,道:“客人要点什么?”
中年男人看着面前的东西,一时间还真有些眼花了。
姜余道:“今日是本店第一天开张,有一个免费品尝的活动,客人可以免费试尝本店各种小食,若是尝过后觉得味道不错,再购买也不迟。”
这个免费品尝的活动还是姜余和顾文承的谈话中听来的,姜余觉得这个方法特别好。
于是前些天他特意定做了一个特殊的托盘,托盘里面分布着几个小格,在每一个小格里面放一些店里的吃食。并把订做的小竹签放在小格上,用来插起食物。
姜余让文华端着托盘走到铺子门口的街上,主动拦住来往行走的行人,并邀请行人免费品尝托盘里的食物。
这样无形之中,就能让更多的人尝到自家铺子里食物的味道。
姜余看着面前的客人道:“客人想要尝哪个我给您夹?”
中年男子听着稀奇,于是随意指了一个。
姜余看见对方正好知道了猪大肠,于是他夹了一块猪大肠到叶子上递给对方。
全程姜余的手都没有沾到食物,这个举动让中年男人心里的好感大增。
中年男人在吃下这一小块卤大肠以后,眼睛猛的一亮,“嗯?这是什么肉,怎么味道这么稀奇?”一口吃下去,只感觉这食物油润香浓又软糯的同时带有一丝韧性。
姜余笑道:“这是本店的特色小食卤下水。”
因为姜余见眼前这人留着山羊胡,头戴丝绢幞头,身穿丝绸衣衫明显是富贵人家的老爷打扮,所以他并没有直接说这是卤猪大肠。
但是中年男人还是惊住了,语气当中带着几分不可思议,“你说这是下水?”
姜余丝毫不慌,毕竟之前在县城开铺子的时候,他就经常有食客问这种问题。
“食无贵贱、适口者珍。本店的这几样卤下水都是用独门秘方制成的,这些分别是心,肝,肺,胃。”
说着他又夹起一块肺递给对方,“肺片肉质鲜嫩,软糯爽滑;肝片绵密鲜香,细腻滑嫩;心片肉质醇厚,紧实多汁。这些食材各有千秋,在我心中不分伯仲,客人请尝。”
中年男人越听姜余说话眼睛越亮,“没想到店家竟然对食物有这样深刻的理解,在下姓方,还不知道店家如何称呼?”
姜余道:“我姓姜,名余。”
“姜老板。”方先生客气的称呼了一声,然后吃一口肺片,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
最后方先生直接一样小食买了一些,就连盐水花生都没放过。
姜余把东西用油纸包好、绑好递给方先生,结账的时候顺便抹了零头。
方先生提着东西笑呵呵的离开了。
顾文华和禾姐儿两个人纷纷佩服的看向姜余。
姜余轻咳一声,“你们两个以后每天跟着读书认字,也能做到我这样。”
顾文华脸上的表情僵硬了,“啊?”
姜余对他如此厌学的态度还真是服气了,顾文华不笨,但是偏偏不喜欢读书。
“啊什么啊,以后你每天写十个大字。”
顾文华整个人都蔫了,但是又想到刚刚小余哥那说话时的样子,他十分心动的咬牙答应。
“好。”
禾姐儿此时有些懵,“识字?我!”
姜余奇怪的看向禾姐儿,“对啊,你跟着我做生意,最起码也得能看懂账本吧。你不仅要学认字,还要跟着我学算术。”
可能是看着禾姐儿此时的表情太懵了,姜余又道:“其实很简单的,只要你学,肯定能学会。”
禾姐儿连忙摆手,“不是…我…我不行的。读书认字都是男人才能做的事,我怎么能去读书呢?算账也是,我做不来的。”
姜余有些不解,“没人规定认字算账只有男子能学啊。咱们宁隆县有些富户还会专门给家里的女儿们请夫子,教导自家女儿读书明理。只是咱们普通人家没有条件让女儿去学而已,并不是女子不能学这些。”
顾文华点头:“是啊是啊,咱们县城的商户中,女持门户的也不是没有?若是她们不识字不会算账,又怎么顶立门户呢?”
禾姐儿在听到姜余和顾文华这么说的时候,瞳孔略微颤了颤,她低下头没让他们二人看见她此刻失态的表情。
但是姜余和顾文华已经顾不上在和禾姐儿闲聊了,因为客人已经陆续开始来店了。
顾文华拿起旁边的托盘,并把托盘两端的绳子套在脖颈上,急忙跑去街上开始自己免费让人试吃的大业。
禾姐儿一如既往沉默的站到姜余的身边帮忙。
可能铺子的装潢样式太吸引人了,渐渐的来店里买东西的人多了起来。
今天还开业的时候姜余对新铺子的生意还有一些担忧,他担心自己做的这些小食府城里的人瞧不上。
但是很快店里人就多了起来,姜余忙起来以后便顾不上乱想了。
抽空的时候姜余还趁机瞧了一眼饸烙面摊上的生意如何。
结果他发现面摊那边的生意也非常好,面摊旁边摆放的五张站桌已经没了位置,有的客人端着碗蹲在地上吃面。
一天的很快就过去,因为府城有宵禁,傍晚收摊以后几个人收拾好铺子,就往家里走。
又因为铺子后面的小院已经整修好,所以引泉和郭山两个人就住在铺子这边。
在回家的路上,文华一直处于比较兴奋的阶段,嘴里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小余哥,我真的没想到第一天咱们铺子的生意竟然都能这么好,原本咱们准备那么一大盘炸鸡腿全部都卖光了。”
“还有还有,那盐水花生竟然都不够卖的。”
顾文华一边说着,一边咂了咂嘴,“还是府城的人有钱,买东西都比县城的人大方。”
禾姐儿听见他这么说,非常认同的点了点头。
她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买卤肉是按斤买的,以前在县城的时候,卤肉基本上都是按照一碗或者半碗这样来卖,但是府城这边的人开口就要一二斤。
姜余道:“看来咱们今天晚上得抓紧时间再做一些卤肉出来了。”
晚上,姜余盘腿坐在架子床上,面前放着一个钱匣,脸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
把最后一个铜板用棉绳穿好,绑成一吊钱,并放到钱匣以后,姜余打了两个滚,然后一个鲤鱼打挺重新坐起来。
“文承哥,我实在是没想到府城的生意竟然这么好,今天一天都能抵得上县城三四天的营生了。”
顾文承笑着看向姜余,“生意这么好啊?”
姜余眼睛亮晶晶的点头,“生意可好了。文承哥呢,书院那边怎么样?”
顾文承起身走过去,坐在姜余身边,道:“和之前打听的差不多,不过在书院得穿特定的衣服,如今我的衣服还没发下来。”
姜余从钱匣子拿出去一小锭银子,“给你。”
顾文承眉头一挑,这锭银子还真不轻了,“这么大方?”
姜余拍了拍胸膛,扬起下巴,“我养你啊。”
顾文承轻笑一声,“看来为夫今夜要努力些,千万不能让姜老板失望。”
姜余:……不,他不是这个意思。
最后顾文承也没有闹的太厉害,这几天姜余实在是太忙了,铺子里的生意又是起步阶段。
顾文承看着姜余这副样子就感觉心疼,哪里还能去毫无节制的闹他,最后顾文承只能自己憋着一股火努力入睡。?
第88章 香皂
铺子的生意开始起步,姜余后面直接又招了三个长工帮忙,两个人在饸烙面摊干活,一个人在卤肉铺子里干活。
姜余让引泉打理饸烙面摊和卤肉铺子的各项事物采买,又直接把做卤肉的方子教给了顾文华和禾姐儿,这下姜余整个人轻松了不少,只要需要时不时看一下账本就行了。
今天东林书院放假,顾文承在家休息,窗外小雨淅淅,他坐在窗前的软塌上看书。
从这里他能看见姜余教导文华和禾姐儿在游廊上识字。
文华和禾姐儿二人整齐的跪坐在矮桌上写字,姜余手里拿着一个竹条,表情严肃的站在二人面前。
“禾姐儿把手背提高一些,文华背挺直。”
听到姜余的话以后,文华和禾姐儿下意识纠正自己的姿势。
看见这一幕顾文承嘴角没忍住勾起一个弧度。
他家小余还真挺像个严格的夫子。
真可爱…
姜余一回头便看见顾文承正在看自己,不知为何在察觉到顾文承的目光后,他莫名感觉有一丝羞耻。
轻咳一声,姜余道:“你们两个抄完这一篇就休息。”
这话一出,禾姐儿和文华两个人脸上明显露出高兴的神情。
姜余:……抄书对你们二人来说是什么难题吗?明明抄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姜余大为不解,他走进屋里,顾文承伸手拉住他的手。
“小余好严格。”顾文承低笑一声,“但是我喜欢。”
姜余脸有些红,他从窗户里瞄了一眼外面,发现顾文华和禾姐儿没有注意这边。
“你别乱说。”
顾文承把姜余的手覆在自己心口处,道:“我有没有乱说,小余你听听我的心跳声就知道了。”
姜余想要抽回自己的手,突然看见顾文承的手背上沾着一点红。
“你这是……”
顾文承低头看了一眼随意的道:“手上沾了一些颜料而已。”
这应该是他用红色朱砂笔时不小心沾上的。
东林书院不愧是有名的书院,顾文承自从来了书院后才明白自己以前到底有多么井底之蛙。
东林书院不仅有夫子讲学,更是君子六艺样样都教,每一门都有专门的学习场地和教学的夫子。
东林书院的教学高度是宁隆县的县学无法企及的。可以说顾文承完全是从县城重点学校一步迈进了贵族学校,同时也接收起了古代社会别样的特色教育。
姜余突然想起来自己之前做的肥皂。
当时文承哥用猪油、草木灰水和石灰粉做了些肥皂,然后被他保存到了竹筒里带到了府城。
“对了,之前咱们做的肥皂也许能用了,我去拿些肥皂来给你洗手。”
说着姜余就走了出去,顾文承跟在姜余身后,站在正房的廊下看着姜余跑去东侧耳房,然后拿了两个竹筒出来。
姜余把竹筒劈开,露出里面圆筒形的白色肥皂。
“文承哥,你看果然是白的。”姜余惊喜的道。
这次做的肥皂是用澄清的草木灰水和熟石灰水混合来做的,此时呈现的肥皂色泽白皙,看上去非常干净。
姜余拿了一把闲置的刀,把肥皂切成一段一段的。
这时候文华和禾姐儿两个人也走了过来,看见姜余手里的东西后,露出好奇的神色。
顾文华问:“小余哥,这是什么?”
姜余笑着道,“这是肥皂,用来洗手用的。”
禾姐儿拿起一块,闻了闻发现没什么味道,“这东西能洗手。”
顾文承道:“我来给你们示范示范。”
顾文承把手打湿后用肥皂搓了搓,手上立即就出现了许多细密是泡沫,等他再次洗完手以后,禾姐儿明显发现刚刚顾文承手上那一块红的东西,此时完全消失。
姜余道:“用肥皂洗手很干净,以后往铺子里放几块,大家洗手的时候都用肥皂来洗。”
此时顾文承突然看向院子里的梨树,如今已经到了二月下旬,院子中的梨树上如雪一般白皑皑的花开的正好。
顾文承道:“小余想用香皂吗?”
姜余眨眨眼睛,“香皂?”
顾文承说干就干,做香皂的首要一点就是要做香露。
上辈子在老家的时候,隔壁邻居家的爷爷经常用旧方法蒸馏金银花露,而这个方法也正好可以用来蒸馏香露。
取一些梨花的花瓣,并把它们洗干净,在一口大锅中烧水。
在拿一个特别制作的圆木桶放在锅里,并把花瓣放在木桶里隔水加热,蒸花瓣,在木桶上方放置一个锅,里面放冷水,这口锅也叫天锅是用来冷凝的。
木桶的一侧有一个特制的引流竹管,水蒸花瓣的热气到达上方,因为上方锅里放冷水的原因,水蒸气变成水滴,水滴落竹管另一段被削平的地方,进而水滴从竹管中流出来。
这种方法需要多次反复蒸花,直到最后得出来梨花露。
姜余好奇的看着最后得到的一小罐透明液体,他闻了闻不可思议的瞪大眼睛。
“好香啊。”
文华和禾姐儿两个人也凑了过来,在闻到香味以后,纷纷表示不可思议。
姜余道:“若是做肥皂的时候把这东西放进去,那肥皂一定会很香。”
说着说着姜余眼前突然一亮,“我之前曾经见过有人把烘干的花放在香囊里,那样香囊就会有香味。咱们还可以烘干一些梨花,把干梨花和梨花露一起放入肥皂里。”
顾文承点头:“没错。”
姜余简直迫不及待,“那咱们快试试。”
禾姐儿道:“我去摘梨花。”
顾文华道:“那我去烧火,一会儿要在炉子上烘干梨花。”
姜余忽然一顿,他转头看向顾文华和禾姐儿,“你们两个都抄完了?”
顾文华和禾姐儿两个人都是一僵。
姜余:“……快去抄,不抄完不许玩。”
顾文华:“是。”
禾姐儿:“是。”
顾文承摸摸鼻子,嘴角的笑意压都压不住,故作严肃模样的小余真的好可爱。
“姜老板,今天来三斤卤下水。”一个小厮模样的少年提着食盒跑进店里,他穿的有些单薄,此时冻的浑身发抖。
小厮嘟囔了一句,“这鬼天气,都快三月了,竟然还这么冷了。”
姜余笑着道:“听人说是倒春寒,过了这几天就好了。”
因为这两天太冷,铺子的窗口就没开,客人来买东西一律进在店里买。
顾文华接过小厮递过来的食盒,顺手递给小厮一个卤鸡翅,随口问了一句,“你家老爷怎么今天要这么多卤货?”
小厮笑眯眯的接过顾文承递过来的东西,道,“我家老爷今天请客,特意让我过来买一些。”
小厮口中的老爷正是姜余第一天开店时那个打扮富贵的中年男人,自从那位方老爷吃过一次店里的小食以后,就变成了店里的忠实老客户。
方老爷尤其钟爱各种卤下水,时不时就要来买一些,若是他自己没空,就让小厮过来买。
姜余道:“我最近新做了一种卤香肠,你帮我把这东西带给你家老爷,要是方老爷尝过觉得好吃,能给我一些改进的建议,就再好不过了。”
小厮自然点头答应,“姜老板就放心吧,我家老爷最喜欢您这边吃食,等吃了您新做出的香…香肠,说不定还会给您写一大封回信呢。”
今天虽然天气冷,但是来买卤肉的人依旧不少,尤其是饸烙面摊那边客人尤其多,后面姜余干脆去外面饸烙面摊帮忙。
临近傍晚,天上突然飘起了小雪。
引泉道:“这天可真怪,都快三月的天了,竟然下雪。”
姜余看着漫天飞舞的细小雪花,突然道:“我出去一趟,你们几个把铺子看好。”
说完姜余就返回铺子,身上披了一个棉布斗篷,围了一个兔毛围脖,撑着一把伞,手里还拿了个斗篷就匆匆出门了。
禾姐儿看着姜余急匆匆出门有些疑惑,“小余哥去干什么了?”
顾文华脸上露出一个笑,道:“肯定是去接文承哥了。”
禾姐儿恍然大悟,然后感叹的道:“小余哥和文承哥两个人的关系可真好。”
姜余看天气不太好,再加上他记得今天顾文承出门的时候穿的也没多厚实,所以就想去给他送件斗篷。
最近他明显发现文承哥的课业变多了,晚上都得很晚才入睡,姜余偶然听顾文承提过一次,书院每个月都有小考,每个季度又大考。
姜余想,这段时间文承哥肯定是要准备小考才会这么忙的,所以他不能让文承哥生病,他要去给文承哥送衣服。
姜余站在东林书院大门口不远处的地方,渐渐的临近一天散课时间,姜余就见陆陆续续开始有马车停在了东林书院门口,几个马夫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说话。
姜余看着那些马车,心想,自己挣钱以后也要买个马车,这样文承哥上下学堂就不怕被风吹雨打了。
而且马车里也暖和,要是下次再遇见这种天气,也不怕文承哥得风寒。
又过了一会儿,书院的大门从里面打开,有学子从里面走出来。
这些学子穿着统一圆领大袖襕衫,头戴襦巾,即便是同样的蓝色襕衫,同样的装扮,姜余还是在人群里一眼就看见了顾文承。
顾文承此时也看见了姜余,姜余披着一件浅灰色的棉布斗篷,脖子上围着兔毛围巾,整张小脸被兔毛围巾遮住了大半,此时他被冻的鼻尖通红,却扬着一张白盈盈的小脸,眼睛亮晶晶的朝自己挥手微笑。
顾文承看见这一幕,心脏顿时软成一团,他快步走了过去。
把书箱放在地上,握住姜余的手,“你怎么了来了?肯定冻坏了吧。”
姜余特别喜欢看顾文承穿这身衣服,肩宽腰窄,高大挺拔的个子,把这身襕衫全部撑起来,即便是寒冷的天气里面加了衣服穿起来也丝毫不显臃肿。
姜余笑着摇了摇头,“我来给你送斗篷。不冷的,我刚来没多久。”
顾文承握住姜余冰凉的手,没有拆穿他,而是快速披上姜余送过来的斗篷,一手提着书箱,一手举着油纸伞,替姜余遮住风雪,温声道:“咱们回去吧。”
回去的路上,姜余看着大部分学子身边都跟着一个殷勤的小厮,等那些学子一从书院出来后,小厮就冲过去,又是帮忙提书箱,又是递手炉的。
姜余道:“文承哥,以后要不要让引泉来书院接你,我看见有好多读书人都有人来接。”
顾文承道:“不用,咱们住的地方距离书院不远,引泉还是在店里帮忙发挥的价值更大。我每天提着书箱走路回家,还能锻炼身体。”
姜余一听到顾文承说锻炼身体,脸就是一红,“好…好吧。”
顾文承看了姜余一眼,道:“小余应该很喜欢我锻炼身体吧,毕竟我现在可以轻而易举的抱起小余你……”
“不许乱说!”姜余下意识伸手去捂顾文承的嘴。
看着顾文承在大庭广众之下,面不改色说那么孟浪的话,姜余感觉自己要羞死了。
“文承兄。”
一个男子的声音从后面响起。
听见这个陌生的声音后,姜余整个人都石化。
啊啊啊啊啊啊,姜余羞的把头埋在顾文承怀了,跺了跺脚,刚刚的对话该不会被人听见了吧。
顾文承依旧面不改色的看向后方,“平丰兄。”
周平丰有些好奇的看着顾文承身边的少年,说实话他一直觉得顾文承成熟稳重,结果没想到对方私底下还会同人一块打闹。
周平丰心里感叹,看人果然不能只看表面,文承兄明明是个活泼的性子,他之前是误会了。
“文承兄,明日月底书院休息四天,我想借阅一下文承兄《周髀算经》一书上的注释,当然我可以用诗赋的书作为交换。”
周平丰说着说着便有些不好意思,他在大街上拦住顾文承意图与他交换书籍是件很不礼貌的事情。
但是刚刚下学时顾文承走的实在是太快了,明日他要随母亲启程去上京城给家中长辈过寿,这一来一回的得折腾不少日子,所以他还是说出了想要借阅交换书籍的话。?
第89章 碰瓷(小修)
顾文承到了东林书院以后,第一件事并不是去学习,而是主动去了解东林书院。
他先去了解整个东林书院教师结构,弄清楚东林书院的师生构成,后面又去私底下了解和自己一个课室的所有同窗。
顾文承看着眼前神色有些报羞,且年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周平丰,嘴角慢慢勾起一个弧度。
他虽然没和周平丰说过几句话,但是二人的确的一个课室的同窗,而且顾文承还知道周平丰的父亲是府城提刑按察使司佥事,乃是正五品,主管刑狱之事。
顾文承自从踏入东林书院以后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东林书院不是宁隆县的私塾,也不是宁隆县的县学,他在这里不能只知道埋头读书,他需要结交同龄人。
而眼下,正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周平丰也是第一次面对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同窗开口借书,他心里其实还是有几分忐忑的。
周平丰的母亲是续弦,他上面有两个同父异母的文采出众的哥哥,下面又年纪小小极为聪慧的小弟,他夹在中间其实并不太受重视。
他的算经一向不好,前几天他突然发现自己这位同窗在算经上十分优秀,又发现对方有做笔记的习惯,他这才贸然过来开口。
顾文承道:“好啊,平丰兄文采极好,做的诗文灵气十足又构思精妙,在下早就想要请教平丰兄了。”
周平丰没想到顾文承这么爽快就答应了。
他脸上露出一个笑,从怀里掏出一本书,“那咱们二人也算是心有灵犀了。这本诗集上有不少我做的注解,还希望对文承兄有帮助。”
姜余抱着书箱,顾文承从里面拿出那本《周髀算经》。
“这上面也有我做的注解,希望平丰兄不要嫌弃才是。”
二人交换了书籍,彼此都很满意。
顾文承介绍道:“这是我夫郎姜余。”
“小余,这是我的同窗,周兄。”
周平丰:啊?夫郎!
姜余看向眼前这个青年,笑着打招呼,“周公子。”
周平丰立马控制自己脸上的表情,朝姜余拱手,一时间竟不知道如何称呼。
顾文承道:“雪天路滑,改天我们夫夫二人再请周兄坐下喝茶说话。”
周平丰立马会意,“在下告辞,天寒地冻,还望顾兄回家路上也当心些。”
看着顾文承和姜余的背影,一阵冷风吹过周平丰打了个冷颤。
周平丰发现顾文承这人还是挺有意思的,虽是农家子出身,但是待人接物却很有分寸,而且对方刚刚在介绍夫郎时那种坦然的眼神。
周平丰突然想起《论语》中的一句话,“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他突然轻笑一声,看向身边的小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