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余脸一红,立马开始小幅度挣扎,他想着有长辈在,自己这样也太失礼了。
顾文承压根没往别出想,姜余那瘦小又乖巧的模样,简直和他梦想中的弟弟一模一样,现在姜余冷,他做为兄长自然要帮忙的,于是他抱着姜余的胳膊更用力了些。
“别动,这样凑近了,咱俩都能暖和些。”
温热的呼吸,撒在姜余耳朵上,姜余动作立马顿住。
此时他能清楚的听到文承哥的心跳声,一下又一下,那声音好似要重重砸在他的心头,这一刻姜余甚至觉得自己不会呼吸了。
顾文承感觉姜余不在动了以后,像是奖励他乖巧一般,还用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背。
姜余突然小声开口问道:“文承哥也冷吗?”
顾文承还以为姜余是以为自己这样抱着他太累,不想劳烦自己。心想这小孩也太乖了点,于是点头道:“对,我也有些冷。”
姜余是个会体贴人的乖孩子,他想着反正现在天又没彻底亮起来,路上人又少,他和文承哥的近一些,即使被人看见,不知情的路人也会把他们二人当兄弟。
于是他便老实的趴在顾文承怀里没有在动,也许是姜余昨天晚上没睡好,也许是顾文承身上太暖和,没一会儿他就睡着了。
在顾文承和姜余两个人开始小动作的时候,后面的顾二叔就没眼看了。
想到自己这侄子也才刚刚成亲,和夫郎之间的热乎劲没过也正常。他主动的放慢了牛车,和前面的驴车拉开了一下距离,不去打扰新婚燕尔的两个人。
姜余被顾文承叫醒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此时天已经完全亮了。
“已经到了。”顾文承牵着他下驴车。
姜余迷糊糊的下驴车,就抬头看着面前的院子,青砖盖的外墙上又明显岁月的痕迹,黑色的木门上面的漆都有些掉了。
姜余转头看巷子,县城的街道都很窄,尤其他们现在身处的这个巷子,因为并不是大街,所以尤其的窄,只能容纳两个驴车勉强过去。
顾文承拿出钥匙打开门,把门打开,然后让他爹先进去。
顾屠子牵着驴车进去,然后就是顾二叔。
顾二叔一进去,看见面前的院子下意识道:“这院子怎么这么小?”
等顾里正也把驴车停进去,姜余和林文承才进去。
姜余一进门就发现,这里的确很小。这个院子和村里的小院不一样,虽然有些陈旧,但是依旧让他感觉很稀奇。
这是一进的小院,左边是灶房,右边是库房,那库房更是破破烂烂的。
整个小院,三个牲畜加排车进去,竟然几乎要把院子占满了。
顾屠子解释道:“可不就是小吗。县城的普通人家,都是这样。”
说着他把驴身上的车套解下来,指着大门右边的一角,道:“那里能拴畜牲,把驴和牛都解了,拴那边就成。”
一个顾家的族人环视一周,然后开口,“这房子租一年恐怕得一吊钱吧。”
顾屠子把驴拴好,从车上拿下来提前给驴准备的口粮再喂给它们,闻言道:“一年得八两。”
嚯!八两银子呢。
那人咂咂嘴,怎么也不觉得这破院子值八两银子一年。
“这么贵!”
顾屠子指向院子里的水井,道:“贵在水井上了。很多人家的小院里都没有水井,吃水什么的,就只能去外面的水井打水吃。”
那人听到后心里直作舌,这县城生活也没那么好嘛,这也太不方便了。?
一行人进屋稍微歇息说话,讨论一下买卖甜菜的事情。
“祠堂的甜菜没剩下多少了,我们今天回村的时候,得买些甜菜回去。”顾里正道。
“去码头看看吧,之前有个货商手里的甜菜,品质很不错。”
“行。”
“……”
外面传来敲门的声响,屋里众人说话声音一顿。
顾文承觉得应该就是昨天的货商,便走出去开门。
周家父子昨天基本一晚上没睡,都在想昨天找来的那个顾童生手里有多少糖。
他们老家在北方,并不产糖,糖基本都是南方产的蔗糖,因此糖的价格很是昂贵。
可据他们所知这宁隆县似乎也是不产糖的,而且昨天他们吃的,貌似也不是麦芽糖。
不过,多想无益,还是等他们见到糖以后再说吧。
顾文承打开门就见周氏父子站在外面,他把对方迎进来,“二位请进。”
周家父子进去之后,就发现屋子里有不少人,二人进屋坐在椅子上,一行人开始谈生意。
顾文承没有卖关子,而是直接打开放在屋子里的其中一个麻袋。
“周老板请看。”
周福江活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有人用麻袋装糖的。
糖这种金贵的东西,必须盛放在干燥的地方。一旦潮湿,糖就会发粘,严重了甚至会变味。这也是为什么他做了走商生意这么多年也没有倒卖过糖的原因。
毕竟他是走的水路,水上潮湿,万一出了什么事,那可真是赔的血本无归了。
这次要不是因为自家原本的棉布生意受损,其实他也不会冒险收糖的。
等看见麻袋里的糖以后,周福江整个人都愣住了。
周运生在一旁站着,也忍不住上前两步,于是就看见一个麻袋里装着满满一麻袋的糖。
周运生:……
这么随便的吗!
顾文承从麻袋里拿出两小块糖,分别递给他们两个人,“二位请尝一下。”
周老板父子二人接过糖,纷纷尝了一口,然后二人对视一眼,这糖的味道和昨天的一样,香甜十足,品质非常好。
而且不知是不是他们的错觉,总感觉这两次吃到的糖,比以往的糖更香一些。
周老板尝着嘴里的甜味,心想,这糖好是好,但是恐怕价格低不了。这次收棉布不顺利,收些糖回去,勉强也亏不了本。
周运生见老爹没说话,他轻轻咳嗽一声,看向顾文承:“敢问,这糖怎么卖?”
顾文承道:“我们这边有四旦糖,少东家觉得什么价格合适呢?”
周家父子二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惊,四石的糖啊,竟然有这么多!
宁隆县挨着河道地理位置很好,只要是从南方走水路往北方走货的,十有八九都要经过宁隆县。
因此宁隆县要比一般的县城富贵,而且糖价也要比他们那边便宜些,一般都在五十文左右一斤。
他们老家那里一斤糖普遍的价格都在五十五文,要是过年的时候,甚至能到六十文一斤。
周老板沉思一会儿,开道:“四十五文一斤,如果顾童生把手里的四旦糖都卖给我的话,您看这个价格怎么样?”
这个价格也算是诚意十足了,顾文承当然满意,但是……
“既然这样,那我们就四十文一斤卖给周老板。”
顾文承说完这句话后,看见周福江和周运生父子二人脸上的惊讶。
“实不相瞒,我们这次是打算和周老板做长远生意的。”顾文承道:“这批糖是我们拿来试水的,后续还会拿糖出来卖,既然要做长远生意,我们自然也会拿出诚意来。”
周家父子二人这次脸上的表情已经转变成震惊了,竟然还有糖,还是长远生意,这让他们怎么不震惊。
周运生年轻,到底是性子急一些,当即忍不住出声询问,“顾童生此话当真!”
顾文承肯定道:“自然是真的。”
听到顾文承肯定的回答,周老板沉默了一会儿,“这批糖我要了,此外咱们还可以定下次购买的契约,我可以先付定金。敢问顾童生,您这里下一批的糖什么时候出。”
顾文承看向大伯,顾里正道:“下批糖大概在十天后,应该有个七八旦的样子。”
周老板一咬牙:“好,我先定下。十天以后我会再次来宁隆县收糖。”
反正他也已经收了一些棉布了,再收一批糖,明天就返程,十天时间怎么也能再来一趟宁隆县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顺利,周家父子验货,双方定下买卖契约,周家顺便付了下次买糖的定金。
姜余在一边帮忙算账,甚至连拟合同都是姜余一手办的。
其实姜余一开始很紧张,但是他只要一看见顾文承在他身边,就如同有了主心骨似的,原本紧张的心情,慢慢平复下来。
他开始默默的观察周家父子,他以前只是听村里人说过这些走南闯北的货商,村里人说这些货商都很有钱,穿的是绸缎,而且出手阔绰,有的是来宁隆县卖东西的,而有点是来宁隆县买东西的。
果然,这周家父子果然和村里那些挑扁担的货郎不一样。
他们穿的很好,而且又识字,说话还一套一套的,一点也不像是村里的泥腿子,但举手投足之间也不像读书人。
四石的糖一共卖了二十四两八钱,另外周家又付了六两的定金,总共是三十两八钱。
看见这些钱,在场的人都很激动,他们之前虽然觉得这些糖能赚不少银子,但是真的到手以后,还是被惊到了。
三十多两啊,就这么短短半个月,他们就赚了三十多两,这生意要是能长远下去,赚的岂不是就更多了。
顾里正也压下心底的激动,转头看向众人,沉声道:“你们几个帮周老板把货搬回去。”
周老板连忙谢过,在刚刚的交谈里,他已经知道了眼前这个人的身份,既是顾童生宗族的族长,又是他亲大伯。
“多谢,顾族长。”
顾里正乐呵呵的笑,看着周老板的眼神像是在看财神爷。
“周老板不用客气,咱们是长久的合作,我们可比谁都希望周老板能发财啊。”
众人把货搬到周家那边的院子里,等最后一个人回来关上门,院子里的人相互对视一眼,忍不住开始哈哈大笑。
作为长辈的顾里正这次没有制止,而是让他们笑个够,卖糖赚了这么多钱,谁能不开心呢?
姜余激动的小脸红扑扑的,抬头用亮晶晶的眼睛看向顾文承。
那些糖真的四十文一斤卖出去了,文承哥真是太厉害了。
顾文承被姜余灼热的目光看的有些招架不住,他终于没忍住伸手摸了摸姜余的头。
嗯,果然手感很好。
姜余猛的呆住,一时间脸更红了。
一行人走进屋,人群里顾文华的表情有些疑惑,刚刚表哥顾文承和周老板交谈的时候,有一点他不太理解。
顾文华此时心里跟猫抓似的,终于还是没忍住,问了出来。
“文承哥,我有个问题不太明白。”
顾文承看向他,道:“什么问题?”
顾文华疑惑的道:“之前那个周老板刚来的时候好像对买糖也没多大兴趣,后面说想要四十五文一斤买糖。可等文承哥你主动把糖的价格降下以后,那周老板一下就主动把糖全要了,还直接付了下批糖的定金,这前后差距也太大了。”
顾文华好像很难理解似的,又问:“难道,就是因为文承哥你主动降了五文钱吗?”
他读书不行,因为母亲常年酿酒,所以他对做小生意这一行也不是全部一窍不通。
从周老板的穿着打扮上看,分明是个财大气粗的人,但偏偏这样的人,后面的表现也太热情了点。
此时屋里也有一个人开口,“应该就是因为五文钱吧。一斤上就差五文钱,那可是四石的糖,能差出来不少钱呢。”
“没错,没错,我听说生意越大的老板,为人就越抠门。五文钱都能去买半斗多的米了。”
众人想了想,一时间都觉得有些可惜,一斤上差了五文钱呢。
农家人日子本来过的就紧巴,大部分人只会种地,也就一项种地的活计,已经把他们牢牢的困死在地里了。
耕地、播种、施肥、浇水,平时还要不停的去除草,等粮食稍微长成些,还要一家老小全部出动去地里捉虫。
年复一年全部的心血都要耗在土地上,只有在冬天,天冷了以后农户们才能休息一段时间。
姜余知道有些人嘴上不说,心里对相公把糖少卖了五文这件事还是有些微词的。
他心里有些不快,强忍住开口道:“当然不仅仅是因为降了五文钱。周老板是发现文承哥和他说的那些话里藏了巨大的好处,态度才会变的那么快的。文承哥降价,不仅仅只是想让周老板把糖都买走,而是想要周老板把这次糖都买走的同时,并签契约把下一批糖先定金也一块付了。”
众人一时间都齐齐的看向姜余,就连顾文承的眼睛里都闪过一丝惊喜的光。
姜余道:“咱们主动降五文,周老板就能多赚五文。文承哥又告诉他咱们下一批还有糖,更是直接告诉他,从咱们这里买糖是笔长远生意,那周老板自然想抓住。因为咱们给的价格低,周老板用这批糖赚钱以后,自然也会把买糖这件事保密。除非他是傻了,才会把从咱们这里低价买糖的事情告诉其他人。”
顾里正露出一个特别满意的眼神,这余哥儿还真是一个做生意的好苗子啊。
姜余接着道:“咱们做糖的法子并不难,文承哥也说过,南方那边已经有人用甜菜做糖了,只不过因为太远,这种做糖的法子没有传到咱这边罢了。所以,只有周老板把自己从什么地方收到的糖这件事保密,咱们做糖的事情才能瞒的更久。”
姜余顿了顿接着道:“现在只不过是因为大家对甜菜不熟悉,才觉得甜菜不能吃,可是时间久了就不一定了。咱们现在做糖买糖,主要就是抓先机,赶在别人前面卖钱。”
说到这里后姜余垂眸,长长的睫毛遮住眼底的情绪。
冬天不是所有人都能吃饱穿暖,人在都快饿死的时候,哪里还会考虑这东西好吃难吃。
一个东西只要动物吃了以后还能继续活着,那就人也能吃,所以当他第一次尝到甜菜居然是带甜味的时候,他就明白,甜菜迟早会被人发现能吃的。
之前没想到这一茬的众人,都用奇异的眼光看向姜余和顾文承。
我的个乖乖,这顾童生不愧是个读书的,脑子和他们这种泥腿子就是不一样,他们这些人哪里能想这么多?
而且姜余也够聪明的啊,不仅识字,会算账,就连脑子也好使。
之前他们多少在村里听到过一些关于姜余的风言风语,说姜余命硬,克死爹娘什么的。
现在看来等他们回去,得赶紧和家里的人说一下,别管外面人怎么想,首先他们自家人可不能乱说。
【作者有话说】
这个两天收到了很多小可爱的评论(转圈撒花),作者会努力更新的(握拳)
多谢小可爱们的喜欢么么哒~
各位小可爱的评论,就是作者更新的动力~?
第23章 拜会夫子
卖糖结束,顾屠子得去集上卖猪肉,顾家众人得去在买些甜菜根回村,而顾文承则要去一趟夫子那边。
于是一行人分开,就这么各自去干各自的活去了。
因为最近春日乍暖回寒,私塾了很多学子都中了风寒,所以这段时间顾文承不会去私塾读书。
可是学习还是要继续学的,于是昨天晚上顾文承便把问题集中了一下,今日来县城正好去夫子那边讨教。
顾父赶着驴车,去集市那边卖肉。顾文承手里提着一斤糖、两斤猪肉,带着姜余一块去夫子家。
姜余有些紧张,手都不知道该如何放,“文承哥,我和你一块去的话,需要我做什么?”
姜文承看他这副有些紧张的样子,就想忍不住逗逗他。
“我家小余这么好,又识字又会算账的,哪里还需要做什么?”
“文承哥!”
这里可是在大街上,姜余左右看了看,发现没人注意他们两个,还是忍不住脸红,羞的跺了跺脚。
顾文承见自己一句话就要把人逗炸毛了,立马求饶。
“是我不好,是我不好。”顾文承讨饶。
“小余什么都不用做,跟在我身边就行,夫子虽然严厉,但也不会故意刁难人。”
听着顾文承的声音,姜余原本紧张的心情略微放松下来。
顾文承嘴角勾起一个愉悦的弧度,牵着姜余的手往前走,向他介绍私塾的情况。
“李夫子是建文二十三年的秀才,如今年岁四十有五,做教书先生也有十余年了。家中有一个正妻,一个妾室,和两个伺候的。”
姜余表情有些疑惑,他没听懂这句话,什么叫“两个伺候的”,是下人的意思吗?
他曾经也听人说过,县城的富户会买奴仆,让奴仆在家中做工。
顾文承看出了姜余脸上的疑惑,压低声音解释道:“朝廷对纳妾有规定,普通人不得纳妾,若那些富户想要纳妾,得去县衙登记交钱,才可以纳一个妾室。纳妾以后,每年还得交特定的税银。官吏可以纳妾,但也有明确的律法规定,比如小吏只能纳一个妾。若是家里有其他人的,只能没名没分当做家里奴仆。”
妾室,是可以明确在县衙登记身份的,而奴仆那可就是能随意买卖的玩意了。
姜余恍然大悟,然后就意识到,刚刚顾文承说的“伺候的”,估计就是没名分的妾室了。
两个人边走边说,大部分都是顾文承向姜余介绍私塾的情况。
姜余很快也就知道,原来顾文承读的私塾一年入门费需要十两银子。
因为李夫子教出了好几个秀才,曾经一度在县城里声名远播,而且李夫子收学生是有条件的,入私塾时必须得接受考教,考的过才能入学。
当然也有例外,那种家里不差钱的,硬生生砸钱砸进私塾的也有。
姜余看向顾文承,问:“当时文承哥也是过了李夫子的考教才入的私塾吗?”
顾文承闻言点头,原身虽然在某些方面的品性不太好,但是学识还是没问题的。
好厉害!
姜余笑弯了眼睛,文承哥果然很厉害。
顾文承接着道:“我三个月后要去考的院试,其实院试也是童生试的一部分。童生试一共三场,分别是县试、府试、院试,只有把三场都考过的人,才能被称为秀才。这三场考上的第一名分别被称为“县案首”、“府案首”、“院案首”。若是有人在三场考上都拿了第一名,那就叫连中“小三元”。
姜余面露惊叹,“原来考秀才这么麻烦。我大伯母家的三弟就考了一次,也就是说如果他想考上秀才,后面还得在考两次。”
顾文承点头,“对。”
姜余心想,怪不得大家都说读书废钱呢,这么多考试,能不废钱吗?
顾文承其实还有一点没有说,那就是院试考生不限年龄。
每年考院外面,你能看见两鬓斑白的老人,也能看见垂髫小儿。
今年宁隆县的院试在年前就已经让报考童生提交了报名单,一共二百零六个童生,择优录取前十六名。
很快,顾文承就带着姜余走到一个胡同里,进入胡同,往左边一拐,走到一户人家面前。
顾文承敲响了大门,很快里面就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
“是谁?”
紧接就听见由远及进的脚步声,着木门被打开。
来开门的是一个大概十六七岁的男子,看上去和顾文承年岁差不多。
他是李夫子的三儿子,也已经取得童生名头。
顾文承拜礼:“李泽兄。”
李泽回礼:“文承兄。”
顾文承道:“今日得知夫子休息,文承特来拜访讨教。”
昨天顾文承来的时候,并没有见李泽,只是听说李泽去参加文人集会了。
李泽也自然是知道顾文承前些日子病的消息,如今见到顾文承身体无恙,也跟着松了一口气。
要知道,三个月后就要秀才考试了。本朝秀才考试,自参加县试时就要写清自己的姓名、籍贯、年岁,还要填写自曾祖以来的三代祖辈大概情况,同时递上同考五人互保的条约及廪生作保的证明文件,签订廪保互结册。
签订廪保互结册时,五人命运就紧密相连,廪生与其他四名童生互相监督,防止作弊。
他家这次的私塾里恰好有四个要下场考上的秀才,几个人彼此早就说好了。
前些日子他也听说顾文承生了重病,要是顾文承不能去,还得需要他们费力去寻找其他秀才。
可是,随便找的秀才不知根知底,万一到时候对方出什么事,五个人都得连坐,风险太大了。
“爹在正厅,随我来就是。”说着他才看见顾文承身边的姜余。
顾文承介绍道:“这是我夫郎,小余。”
他转身向姜余介绍李泽,“小余,这是李兄,李夫子的第三子,也是一名童生。”
姜余赶紧道:“李童生好。”
李泽先是微微一愣,看了一眼姜余,接着又好奇的看向顾文承,他还真没想到顾文承竟然成亲了,而且聘的还是男子。
本朝男子之间结契的并不是没有,但是那也是少数,他没想到顾文承竟然也会聘个男子。
而且,既然顾文承能把夫郎正大光明的带到私塾,那就是来过明面的,证明眼前这个叫姜余的小子并不是什么随便的人,而是顾文承三媒六聘的聘回家的。
不过,李泽并不是那种好奇心很重的人,他也只是愣了几秒,然后便恢复如常。
顾文承从姜余手里接过包好的糖,递给李泽。
李泽皱了皱眉,不想收。
顾文承道:“礼不可废。”
李泽这才接过东西,带着他们二人进去。
姜余跟在顾文承后面,紧张的目光都不敢乱飘。
很快他们就被带到了正厅,此时正厅的椅子上坐着一个看起来很严肃的中年男人。
男人留着山羊胡,身穿着一件半新不旧的蓝色长衫,双眉处有几道川字纹,明显是常年皱眉所导致的。
顾文承见到李夫子行了一礼,“夫子,文承带夫郎前来拜会。”
前天他来县城拜访夫子,顺便告了自己多日不来上课的罪,但是同时因此身子没好利索,这段时间就先不来私塾上课,但若有什么问题,会来县城这边单独向夫子讨教。
李夫子神色淡淡的点头,“坐吧。”
此时李夫子的夫人手里端着茶过来,一人给了一杯。
李夫子是个雷厉风行的性格,已经开始和顾文承说起话来,李泽在一边旁听。
李夫人朝着姜余招手,姜余看向顾文承,顾文承正好也看向他,朝他点了点头。
姜余放下手里的杯子,跟着李夫人走出去。
李夫人带着姜余从向前厅的后门,穿过正厅的后门,小声道:“让他们说着,咱俩去别的地方歇会。”
姜余朝李夫人笑笑,此时他紧张的手心直冒汗,那李夫子也太严格了些,让人看着就觉得心底打怵。
李夫人带着姜余穿过前厅的后门,入眼姜余就看见一个四四方方的小院子,两边还有连廊,那连廊下面还种着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