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郭三娃……”
郭嫂子看着随着徭役队伍渐渐远去丈夫和三个孩子,心里五味杂陈。
服徭役需要自带铺盖和干粮,因为以往官府是不会管民夫吃饭问题的。
但是因为这次官府之前说会管饭,所以很多人就没怎么带干粮,或者只带了两三顿的干粮来。
郭三娃今年十四,上午从家里临走前就吃了个掺面饼子,如今过了中午,到了下午申时二刻,他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听着周围传来阵阵的肚子咕噜声,郭三娃的肚子也跟着叫了一声。
前方队伍突然停了,郭三娃跟着父亲和哥哥们坐在地上,他突然听到前方传来的敲锣声。
“开饭喽……”
洪亮又穿透力十足的声音在众人耳边想起,紧接着郭三娃就看着周围人都站起来了,就连爹和哥哥们也不例外。
人群开始疯狂向一处地方涌,郭三娃被迫挤在人群里,跟着人流开始走动,他听着父亲交代他们几个兄弟的声音,其他人的说话声,其中又偶尔能听到一两句衙差大喊说排队什么的。
不知在人群里挤了多久,郭三娃感觉自己出了一身汗,最终他就随着队伍懵懂的就站在了一个摊子面前。
“你有碗吗?”摊子面前的男人问。
郭三娃下意识转头去找父亲的身影,碗筷的行囊都在父亲哪里。
“不用找了,用公家的吧。你要记住,吃完以后,要把碗送回来。”
然后郭三娃一手端了一大碗白米饭,一手端了一碗酱油汤。
郭三娃找到了爹和哥哥的位置,他随着家人一起蹲在地上,一旁的大哥二哥早就开始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郭三娃看着面前的饭咽了一口口水,他先是扒了一大口米饭,眼睛里发出别样的光。
他已经很久没有吃到过这么好吃的大米饭了,此时他完全忘了自己还有一碗黑乎乎的汤。
那汤不知道是用什么做的,清的跟水一样,上面飘着一下绿色的葱碎。
因为吃的太快,郭三娃吃的有点噎的慌,他端起旁边的“水”想要顺一顺。
一口“水”下去,郭三娃猛然睁大眼睛。
好喝!是咸的,是香的,好喝!
郭三娃两口下去,半碗酱油汤下肚,他又看向另一只碗里的白米饭,于是把酱油汤直接倒进白米饭里,把汤泡饭搅拌搅拌,唏哩呼噜的开始吃。
一旁的郭老二看见弟弟这样吃,他也同样吃起来。
郭三娃很快吃完,如今他虽然感觉不那么饿了,但是完全没有饱,于是他就看见有人吃完后再去前面那个棚子要一碗。
于是,他和家人也走了过去,在第二次领到饭的时候,郭三娃还有些不可置信。
看着面前的饭食,郭三娃想,若是自己每天都能吃这么好的东西,让他服一辈子徭役都行。?
一群人吃过饭以后就被安排到了一处空地。
而在空地上潦草的搭了几间茅草屋,茅草屋里全是大通铺,这就是服徭役的民夫这段时间要住的地方。
一伙人去安顿歇息,领头的官差告诉他们,明天一大早就要开始干活。
郭三娃把自己的铺盖铺好之后,仰躺在大通铺上,他看着旁边的大哥和二哥。
“我从来都没吃过那么香的精米,还有那黑乎乎的汤,那到底是什么啊?”
说着郭三娃还忍不住有些回味。
此时,一旁的汉子笑着搭话,“那黑乎乎的汤是酱油汤,里面是加了猪油,香油,酱油,盐,还有小葱,再拿热水一冲做成的。我今天在里面还吃到了海米,海米可是金贵的东西,听说好几两银子一斤呢。”
一旁的郭父也忍不住开口,“这么金贵的东西,官府怎么拿来给咱们吃?”
猪油、酱油、香油和盐,这四样东西儿随便掂出来一样都是金贵玩意。
他们普通农户也就日常吃得起盐,做饭的时候往里面撒,给菜上添些咸味儿。
即便再嫌弃盐贵,那也得买,因为长时间不吃盐,人就会没力气。但是肉就不一样了,就比如他们郭家,上一次吃到猪肉,还是上年过年的时候,郭父跟着同村人一起给地主老家家的房屋上瓦。
临近过年,又碰上地主老爷家办生辰宴,府上的管事一个人赏了他们三两猪肉。
至于酱油和香油他们只是见过镇上的米粮铺里有卖的,压根就没买过。
那人笑着道,“你们村离禹州城很远吧?如今整个禹州城内都传遍了,咱们吃的这些东西全部都是由皇商姜氏赞助的。”
“什么是赞助?皇商又是什么?”郭三娃问。
那人说,“皇商就是专门给天家供货的。皇商姜氏和官老爷商量今年的徭役要修路,县衙同意后,皇商姜氏就提供饭食给咱们。”
郭三娃更疑惑了,“皇商干啥要咱修路?”
汉子道:“那是因为皇商要来咱们禹州开办工坊,但是因为咱们禹州往府城的路不好走,所以人家就出钱给咱们饭吃,让咱们尽快把这条路修通,这样人家就能早点做生意开买卖了。”
“修路是指修水泥路吗?”
“没错,就是水泥路。听说这水泥路十分神奇,要是修好了,快马加鞭从禹州赶往府城,只需要三天时间呢。”
“这么厉害,听说江右府离咱们这边远的很。”
“……”
因为这人说的实在精彩,周围人隐隐约约全部凑到了这边,并且开始七嘴八舌的问起的情况。
有人好奇水泥路到底是什么样的;有人好奇皇商姜氏为什么这么有钱的;还有人好奇新上任的知州大人的。
郭三娃趴在大通铺上,看着人群中间的男人讲的眉飞色舞。
中年男人面黄肌瘦,但可能是因为吃饱了的关系,此时他的精神十分亢奋。对方说起水泥路来,更是滔滔不绝,仿佛他已经见过从禹州到府城水泥路建好通行的样子了。
郭三娃心想,原来徭役也没之前听的那样辛苦啊,又能吃饱,又能听人讲故事,这不是挺好的嘛。
此时,姜余正在忙着规划自己的布坊和肥皂坊。
顾兴旺前段时间去南方卖织车,竟然还买回来一些人,而这些人全部都是建织车的把式。
所谓“把式”就是工匠的称呼,因为他们手艺活不错,所以也会称呼他们为“把式”。
顾文渊从禹州下边一个镇里买山茶花回来,听见这个事儿之后,顾文渊笑着对顾兴旺道:“兴旺叔真是厉害了,知道小余哥缺什么人,就能把什么样的人带回来。”
禾姐儿道:“听说那些把式们全部都是同一家的奴才,因为主人家犯事,他们也就被人卖了。但又因为主人家在当地有些势力,当地的一些富户们不愿意买,这才被兴旺叔买了带回来的。不过兴旺说买的都是一些工匠,没有管事。”
一些有头有脸的大家族,因为在家里事情多,往往是府里的管事们替主子跑腿卖命,因此那些管事们在当地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但因为主子家犯了事,那些奴才们被拉到街上卖变卖,有一部分不懂事的可能会私底下落井下石,有的可能会暗中搭把手偷偷赎出来一些人。
但是更多的豪门大户或许是自持身份,又或许是有种兔死狐悲之感,所以他们往往不会出手。
此时姜余从一边急匆匆的走过来,他看到顾文渊和禾姐儿道:“你们两个回来的正好,文渊快过来帮忙,把新来的那些把式们都打乱分地方,让他们帮忙建布坊。那些人里面有几个懂水利大纺车的,这种坊车用来纺麻线正好,不过咱们布防的选址又得重新规划地方了。”
说着姜余又看向禾姐儿,“禾姐儿,肥皂坊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禾姐儿点头,笑道:“放心吧小余哥,就交给我吧。”
姜余点头,又看向顾兴旺,“兴旺叔你刚刚从外地回来,和商队的兄弟们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将养将养身子。”
顾兴旺笑着点头,“好。”
姜余急匆匆的安排好事,然后就开始去找顾文承。
此时顾文承这边也忙的很,而且这段时间开始有不少商户和乡绅开始托人打听水泥路的事情,那些商户和乡绅开始明里暗里说要资助州衙,和皇商姜氏一块修水泥路。
晚上,顾文承照常坐在罗汉床上看书,如今他手里拿了一部大周律,做一方父母官最起码的朝廷律法得清楚,这本书他已经看了不下十遍了,但是还是要继续看。
姜余枕在顾文承腿上,手里也拿着一本书。
顾文承叹了一口气,对姜余道:“坐好,你这样看书小心伤眼睛。”
姜余歪歪扭扭的坐起来,打了个哈欠。
顾文承问:“困了。”
姜余摇摇头,“不困,就是有些累,最近老是有一些商户往我面前凑。”
顾文承眉头一挑,“那些人也找你了?看来他们快按耐不住了。”
姜余点头,“是啊,工坊已经开始找人建了,水泥路也开始修了,那群人可不是着急了吗。”
顾文承轻笑,“看样子是可以宰了。”
姜余露出一口小白牙,“禹州的百姓穷苦,但是那群乡绅们可半点都不穷,文承哥咱们一定要好好宰他们一大笔钱。”
顾文承微微一笑,一副风光霁月的君子模样,“当然。”
第二日,州衙突然邀请了几个本地的乡绅和商户到州衙。
这些日子州衙修路的事情他们这些人可是急坏了,水泥路他们亲眼看到了一部分成品。而且知州大人放言不仅要修路,还要跨河修一座水泥桥。
如今他们完全相信了之前坊市传的,只要修好水泥路快马加鞭三天就能从禹州到江右。
商人逐利,这个世界上没有商户肯做赔本买卖,皇商姜氏这次完全参与到修路当中,肯定是姜氏在后面能得到好处。
可是他们思来想去还是没搞懂皇商姜氏在里面能得什么巨大好处,但也就因为他们想不通,所以他们才更着急,也迫切想要进去分一杯羹。
如今州衙突然让他们这些乡绅和商户过来,说不定就是要商量修水泥路的事,所以他们只要是收到消息的,就全来了。
陈平疏也来了,他是王清廉大人一派的,正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今天他来的目的是为了打探消息,他想知道这位年轻的知州大人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陈平疏坐在房间的椅子上,观察着周围人的神色,今天一共来了十几个人,但就这十几个人,基本上就代表了整个禹州城的乡绅和商户群体。
他们在这个屋子里没等一会儿,就听见外面有人报,“知州大人到。”
屋里的众人连忙起身,然后他们就看见以为身穿绿色官府的年轻男人走了进来,年轻男人身边还跟着一个长相不俗的年轻人。
而在他们身后,则又跟了不少人,有穿官服的,也又穿其他衣裳的。
众人连忙跪拜行礼,“草民拜见知州大人,拜见诸位大人。”
顾文承带着姜余走向主位,“诸位请起。”
陈平疏还是第一次见这新上任的知州大人,虽然他知道对方很年轻,但是没想到对方竟然如此年轻。
顾文承道:“这位是皇商姜氏的东家,想必就不用我过多介绍了,如今咱们大家能一同站在这里说话,也多亏了姜老板向本官建议。”
顾文承此话一出,在场的众人看向姜余的眼神顿时不一样了。
姜余坐在哪里,努力控制自己的表情,让自己看上去更有大佬风范一点。
今日姜余头戴珍珠缠丝银冠,一身缎锦绣花的红色箭袖,腰间系着白绸带子,带子上面坠着一个拇指盖大小的绿宝石,旁边还挂着苏绣香囊和玉环配饰,就连脚上的鞋都是绫罗鞋面。
这身装扮,让人一眼看过去就觉得他富贵逼人。
此时所有人心中齐齐的想到,不愧是皇商,可真富贵啊。
顾文承此时开口道:“本官虽然到任时间短,但也都知道诸位都是禹州城的富户。今日请诸位过来,是想代表州衙和诸位做个生意。”
众人听着皆是一愣,州衙和他们这些商户做生意,这还真是奇了怪了。
顾文承拍了拍手,下面的众人回神,然后就看见六个小厮合力从外面搬来一张大桌子。
这桌子实在是大,宽度接近两米,长度接近两米五。
桌子被摆到屋子正中央,此时再次的众人才发现,这不是什么大桌子,而是像是舆图一样的东西。
顾文承不知从什么地方拿出一根细长的竹笋。
他走到大桌面前道:“和诸位猜想的一样,这是缩小版的从禹州到府城的舆图,而里面的水泥路就是如今准备要修缮的线路。”
此话一出,来的这些乡绅和商户都忍不住开始往里面看,因为这个图实在是太形象了,这实景舆图上,有山有河,有路有桥。一眼看过去就能清楚的看清从禹州走向府城的全部路线。
但是让他们奇怪的是,他们看见在路线旁边有一些如同驿站和茶馆一样的迷你小建筑,而且每个小建筑上面都被插了牌子,上面标注着标号。
顾文承开始用竹条指着里面的路线开始介绍,“从禹州东城门出发,这里是即将要盖的布坊和肥皂坊,沿这这条路线一直向东走,途径滏午河到达府城。这条路很长,中间设置了三道关卡,还设立了一些驿站和茶馆。为了方便管理,这条水泥路上除去官府设立的驿站和茶馆之外一律不让有其他私人开的摊子。”
听到这里,已经有商户表情开始变了。
紧接着他们就听到了一个让他们震惊的消息。
顾文承道:“如今禹州正处于百废待兴之际,修建水泥路任务艰巨,所以本官和诸位大人商议拍卖驿站和茶馆的使用权,并且凡是成功参与拍卖的乡绅商户,官府发放惠民牌匾,且三年之内免去过路费。”
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惊了。
顾文承悠悠的补充道:“诸位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现场先是静默了十秒之后,一个商户突然开口,“我要拍五号驿站,我出五百两银子。”
“我也要五号驿站,我出六百两。”
“……”
陈平疏听着周围人的竞价忍不住急了,此刻他也顾不上自己今天是来打探消息的了,提高声音大喊,“我要七号驿站,我出六百两。”
看着周围众人如此热情,顾文承微笑,“大家稍安勿躁,接下来就是拍卖过程,请大家先坐好。”
然后姜余就带着身边一个小厮,开始给每一位来的乡绅商户发牌子。
等牌子发完之后,姜余站在前方,脸上露出顾文承的同款微笑。
“现在拍卖正式开始,拍卖过程中,请诸位准拍时举起手中的木牌,并喊出自己准备拍下的价格。现在一号驿站开拍,起拍价二百两白银,每次加拍不得少于二十两,开拍!”?
前面姜余的话音刚落,手里拿着牌子的商户便纷纷开始举牌子叫价。
顾文承坐在前方的主位上,笑盈盈的看着前方的姜余,眼眸里浮现出一丝连他自己都没察觉到的骄傲与惊艳。
而在顾文承身侧,跟着他一起过来的县衙其他几位大人和小吏看见这一幕之后,脸上纷纷浮现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之前他们并不认为知府和姜老板两个人这个方法会成功,要知道禹州当地这些豪强乡绅虽然有钱,但是从他们口袋里掏钱可是很难的。
水泥路旁边的驿站和茶馆儿并不是成品,只是一个地皮罢了,起拍价高不说,到时候还得让拍下的豪强乡绅自己建屋舍,况且水泥路最终到底能不能打通还另说呢。
所以他们觉得这些驿站和茶馆压根儿就没有商户会买。
这次县衙很多官吏跟过来,其实就是想来看笑话的。
每年都会有地方新上任不通庶务的县令(知州)被下面的官吏架空,虽然知州是领导,但是实际干活的却是下面的官吏,而且这些官吏世世代代的生活本地,导致他们对本地情况一清二楚,所以他们想搞些小动作,来欺上瞒下是很简单的事。
但偏偏这次新来知州大人是个不走寻常路的,顾文承是个有背景的狠人,一来就打乱了所有的节奏,在本地官员完全不懂的道路上狂奔而去,不仅自己要狂奔,还得拉上整个禹州府衙的其他人狂奔。
他们的确想搞些手段,但是他们的手段完全无效,直接被顾文承忽视,这让某些官员们既生气又无力。
顾文承在看姜余的同时,也在观察周围官吏的表情。
顾文承怎么没能察觉到自从上任以来一直有人不停的给他使绊子呢?
比如最开始的州衙卷宗缺失、粮仓空仓、税收不齐、禹州田地分派不均等,这些都是绊子。若是顾文承跟着他们的思路走,一一去解这些绊子,那才是落了套。
况且禹州的确很穷,问题的确很大,事情的确繁琐。思考过后,顾文承直接一脚踹开了对方事先设置好的“桌子”,另外重新设置了“一桌席面”。
顾文承就是在告诉所有人,规矩得他来设置,若是有人想上桌,得坐到他设置的席面上。
若是有不听指挥的,那就如同州判王清廉大人一样,等着被分权然后回家养病去吧。
谁让他顾文承同知府大人、总督大人相识,谁让他后台够硬呢。
结果自然是老实了一群人,而且王清廉大人回家休养了三四天之后继续“带病上班”。
顾文承继续看向前方,看着这些开始举牌拍卖的豪强乡绅,拿起旁边的茶水喝了一口。
在顾文承刚进来说的那些话里,不管是水泥路还是驿站,茶馆都没有那么重要,让这些商户最心动的是,只要他们拍下驿站和茶馆,州衙就会跟他们发放牌匾。
商人最缺的是什么?他们最缺的不是钱而是阶级地位。
皇商为什么和普通商户不同?那是因为其中挂着一个“皇”字,皇商‘经天家特许,为天家供应’,因此皇商的阶级性质和普通商户完全不同。
若是州衙给他们这些豪强乡绅家里发放牌匾,那就证明他们这些商户能在州衙这边挂上名号,这可是光要门楣的事。
凭借这一点,在场的豪强乡绅今日就会拼了命的举牌子报价。
一场拍卖会进行了两个小时,旁边人记录好,过后豪强乡绅统一交银子,只要交完银子那块地皮就是你的了。
完事之后,豪强乡绅十分满意 ,州衙的大人和官吏们则是目瞪口呆的看着登记在账上的大批银子。
顾文承从座位上站起来:“本次拍卖所得银钱全部纳入府衙库房,作为后续建设水泥路使用。”
有商户听到顾文承这么说之后,纷纷神色一动。
“顾大人爱民如子,禹州城有顾大人这样的官,是整个禹州的福气。”
“顾大人如此为民着想,真真的禹州老百姓的父母官啊。”
“顾大人心系禹州百姓,乃禹州之福。”
“顾大人……”
“大人……”
顾文承面色如常的听着这些话,后面抬手,现场的声音逐渐变弱最后消失。
“禹州的建设,不仅需要州衙的努力,还需要诸位的支持。凡是今天参加拍卖的商户,州衙赐予每户一个惠商牌,并额外发一道政令,在得惠商牌的人家,三年之内在禹州可以不限规格的使用马车。”
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愣了。
身后有官吏忍不住开口,“大人,平民和商户不可乘坐高规格的马车是……”
顾文承斩钉截铁的道:“所以本官才会说只在禹州可以超规格,而且时限三年。若是出事,本宫一人承担责任。”
周围的豪强乡绅一脸欢喜,禹州冬天冷,他们商户即便再有钱,冬天出门的时候也只能乘坐做次等的马车,因为次等马车小,里面只能勉强坐下两个人。
车壁薄,朝廷对他们使用的马车木材也有规定,且马车上只能用染色麻布来装饰,所以冬天出门即便是乘坐马车,被会冻的瑟瑟发抖。
州同李大人率先反应过来,“是,下官领命。”
豪强乡绅齐齐拜谢,“多谢大人。”
顾文承笑道:“今日,诸位也都辛苦了,大家都散了吧。”
等人都散了,四下无人顾文承走过去牵住姜余的手,“你今天也累了,回家休息吧。”
姜余点点头,笑着道:“没想到那些乡绅商户竟然这么肯掏银子。这下咱们有银子给那些服摇役的民夫们弄些趁手的工具,还能给他们免费发些铺盖。”
服徭役是官府强制的免费劳动,朝廷不仅不会管饭食,而且所有应招的民夫还得自带铺盖和工具。
顾文承拉着自家夫郎的手往后院去,一边走一边道:“水泥路得抓紧时间修,毕竟在天气暖和的时候浇筑水泥,一天半的时间就能干,若是天气冷了就不好说了。”
姜余点头,“咱们有钱,能让那些民夫吃饱,吃饱了就有力气干活,水泥路一定能修很快的。”
顾文承笑着道:“我看这次拍卖得的钱不少,这段时间咱们给每个民夫都发身得体的衣裳。
你能趁这个机会先招一批做绣活的妇人,等布坊修建好了以后,能直接把那批妇人招进布坊去做工。这样一来,不至于布坊建好之后找不到工人。”
姜余转头看向身边的顾文承,一双漂亮的眸子里倒映着顾文承的身影。
此刻姜余佩服的看着顾文承,满脸都是这人怎么能聪明成这样的表情。
顾文承没忍住嘴角勾起一个弧度,心中对小余这种表情十分受用。
“我这个主意怎么样?”
姜余点点头,“真是太厉害了。”
顾文承一下笑出来,“就只是这样?”
姜余一愣,“……还能怎样?”
顾文承点了点自己嘴角,“没有奖励?”
姜余脸颊一下就红了,他先是左右看了看,然后飞快在顾文承脸上亲了一口。
顾文承眉头一挑,“就这样?”
姜余看着他戏谑的表情,脸更红了,跺了跺脚。
“你不是好人!”
说着姜余率先跑走,留下顾文承一个人失笑的站在原地。
顾文承自言自语道:“食色//性也,我这样也没什么问题吧。”
晚上,好久不开荤的顾大人重新开始吃大餐。
顾文承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翻出来了一本画本子。
姜余浑身带上水汽走进来,发尾还有些湿,看见顾文承手里拿着的东西,他瞪圆了眼睛,完全顾不上欣赏顾文承的美貌。
“你手里怎么会有这本书!”姜余震惊的停下脚步,因为此时顾文承手里拿着那本又名《嫁给七十岁老爷之后我与七个继子纠缠不休》的画本子。
顾文承朝姜余展颜一笑,笑的风光霁月:“你猜。”
姜余伸手就要去抓,顾文承一手举高手里的书,另一只手一带,姜余直接倒在架子床上。